www.ks5u.com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文科)试题
命题人:杨鹤 审题人:李隆启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1.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 )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
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
2.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这一变化有助于( )[来源:学科网]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
3.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
4.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C.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
5.学术界认为《论语》最初有《古论》《鲁论》《齐论》三个版本,汉魏时期《齐论》失传。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该发现( )
A.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 B.佐证了秦始皇焚书对文化传承的破坏
C.揭示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事实 D.证实了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性
6.雅典民主制度的发生、发展取决于公民集体的状况:在公元前6世纪形成的公民集体中,与农业有关的公民占有主要地位;工商业者身份的公民则是推动公民取得反对贵族专权的主要力量。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雅典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商业发展 B.农业从业者是推动民主的基础力量
C.工商业者受到贵族抑商政策的打击 D.雅典民主是实现平民对贵族的专政
7.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罗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这反映出古罗马( )
A.万民法仅适用于帝国陆地范围 B.力图革除习惯法的不合理因素
C.尊重公平和理性的自然法精神 D.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规定
8.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到处都有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做出这一论断的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洛克 C.康德 D.卢梭
9.1742年2月,英国首相辉格党人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但原内阁绝大多数阁员继续留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 B.议会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C.集体负责的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10.在1776—1780年间,美国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州宪法。州宪法都附上了“权利法案”,列举了受到保护的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宣布实行共和制;削减州长的权力,增大了议会的权力。材料说明美国( )
A.联邦宪法精神在各州贯彻 B.引领世界民主进程的发展
C.人民的基本权利高于一切 D.地方掀起了民主改革浪潮
11.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 )
A.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 B.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C.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 D.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12.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牛顿花费大量
精力以炼金术求窥见上帝的生化创造之功,力图从自然法则中寻找世界末日的根据,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而坚守自己的信仰。这说明了( )
A.宗教信仰成为科研的根本动力 B.自然科学发展与宗教相互关联
C.宗教神学受到自然科学的挑战 D.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待全面加强
13.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14.(2018·云南昆明三模·29)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各省谘议局相继成立。立宪派一方面以谘议局为论坛,发表各种议论,通过各种决议,力图对地方政府的权力运作有所监督;同时互通声气,函电往来,发起和组织联合请愿,要求尽快成立“责任内阁”,加快立宪步伐。材料说明( )
A.谘议局使立宪派有代表民意的合法性 B.立宪派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先锋力量
C.谘议局议员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性 D.中国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15.1924年6月,邓泽如、张继等人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了《弹劾共产党案》,声称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确于本党之生存发展有重大妨害”,“不宜党中有党”。8月,张继等又抛出《护党宣言》,公开反对“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纲领。这表明( )
A.国民党右派排挤和攻击共产党的倾向渐露端倪
B.北伐战争受挫导致国共两党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C.争夺国民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导致国共关系破裂
D.奋斗目标本质不同使国共缺乏合作的政治基础
16.《申报》主笔1876年在文章中描述,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买外国织布机器并仿照其技术织洋布,利润与市场一定会很好,但是回应者寥寥;但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广泛认同
C.政府大力鼓励创办实业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17.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
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据此推知( )
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B.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
C.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来源:Z&xx&k.Com]
18.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各方只是使用临时适用议定书和其他加入议定书,对于它在先天如此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世人几乎均有惊奇之感。关贸总协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应是因为( )
A.基本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 B.拥有强制解决争端的法制化框架
C.倡导的贸易宗旨得到缔约方认可 D.基本解决世界贸易中的各类争端
19.苏联崩溃后,一家独大的美国改变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的常规,亲自出马向宗教色彩极为浓烈的中东地区国家强行输出西方民主模式,对此准确的解读是( )
A.美国改变了对中东的霸权主义政策 B.两极格局解体导致中东局势失衡
C.多极化趋势影响美国对外政策调整 D.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
20.“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这段材料说明了( )
A.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日本、西欧崛起
C.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D.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1.“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提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读图——《告台湾同胞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B.一个中国的原则获得两岸认可
C.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23.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24.“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
A.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B.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
D.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来源:学.科.网Z.X.X.K]
第II卷(非选择题)
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范才于科目之内”。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杌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新科特——屈维廉报告》发
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竟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1分)
26.(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在淮河、黄河流域推广,这里的人们也比较多地吃上了稻米。宋高宗时,北方人大量南迁,他们爱吃面食,麦价上涨,酿酒和马料也需要麦子,这些因素刺激了人们对麦的种植,于是南方多在水稻收割后种上麦子。此外,丘陵、山地还种上了北方传入的粟、豆等。北宋从印度洋半岛引进称作“西天绿豆”的优良绿豆品种,原产西域的西瓜在北方较多栽种,并传入南方。两宋时期,还培育出豆芽和韭黄。
——摘编自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
材料二 在全球化浪潮中,被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理版图,更有人们的餐桌。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在此之前,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而在此之后,它们被送到世界各地。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这些物品经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了它们的原产地,不同于原有的原料形态,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美国烟草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1800到2000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
——摘编自唐建光《舶来的盛宴 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口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物种交流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两宋时期的物种交流相比近现代全球物种交流的不同之处,并加以评析。(12分)
27.(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出求。
材料一 1788年,在纽约批准宪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宣称,在“自由的共和国”“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但他随后又说,“人民”并“不具备系统的政府管理所必需的辨别力和稳定性”,他们“经常被错误的信息和激情引向最严重的错误”。在弗吉尼亚批准宪法大会上,埃德蒙·伦道夫一再称颂“人民”,但在一次发言中却用“herd”(一群牲口)来指“大众”,被人指责用词不慎。
——摘编自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专制之下,未能接受现代教育,与现代国民的水平相距遥远,以这样的国民素质不能迅速适应并享受现代民主政治。“夫以中国数千年专制退化而被征服亡国之民族,一旦革命光复,而欲成立一共和宪治之国家,舍训政一道,断无由速达也”。因此,国民党有责任以“保姆”身份“训导”、开化民众,才能为国家进入未来的民主宪政阶段培植基础。“民国之主人者,实等于初生之婴儿耳,革命党者,即产此婴儿之母也。既产之矣,则当保养之,教育之,方尽革命之责”。
——摘编自高华《南京冈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美国政治家有关“人民”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些观点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体现。(5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有关“人民”的主要观点与美国政治家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孙中山提出上述观点的理由。(7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鸦片战争前
明清之际,传教士在澳门设立医院,西医传入中国。康熙帝曾用西医治病,《红楼梦》中多有使用西药的描写。由于对西医科学缺乏了解,有关西医挖眼、剖心等谣传屡见不鲜
鸦片战争前后
美国传教士创办广州眼科医局(1835年),40年代后,西医逐渐在香港和通商口岸推广。同时,有关西医害人的谣言沸沸扬扬,魏源甚至记入《海国图志》
19世纪 [来源:学|科|网]
下半期
西医逐渐推广到沿海、沿江和广大的中国内地,被中国人认可,至90年代在中国确立起比较稳固的地位。郑观应认为西医总体上比中医高明的多(1894年) [来源:学科网ZXXK]
20世纪初
严复、梁启超、胡适、陈独秀等人猛烈抨击中医,完全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恽铁憔等中医理论家奋起反击,形成中西医论争。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承认西医
20世纪
30年代
废止中医呼声持续高涨,南京政府颁布《西医条例》(1930年);中医界坚决抗争,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1936年),承认中医的地位和作用
——据《两岸新编中国近现代史(晚清卷)》等
从材料中提取3条或3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宗法中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了对血缘关系的判定和划分,故A项正确;材料无从体现庞大,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反映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材料无从体现凝聚力,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材料中枢密院始终是中央机构,故A项错误;枢密院的变化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枢密院领导职权的变化着眼于君权的强化,故C项错误;枢密院管理的调整在于解除武将的军权,故D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子与商人既非对立,也非合流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核心是四业平等,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结合所学,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等级观念,故C项正确;“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统治者奉儒家思想为正统,法家思想为重要的统治思想,故A项错误;专制主义的思想反应就是儒家思想在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儒家的核心为“仁”,与专制集权的某些理念不符,所以统治者才会“悄然继承应用”,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材料“汉魏时期《齐论》失传。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可知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经典而非秦始皇对文化的破坏,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论语》内容的新发现而非儒学独尊的事实,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材料从事农业和工商业者公民的地位,不能推断出农业和工商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与农业有关的公民占有主要地位”,农业从业者是推动民主的基础力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贵族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是实现平民和贵族对奴隶的专政,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故A项错误;帝国时期通行成文法,故B项错误;体现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的是海商法,反映是高于一切人定法的自然法,故C项正确;没有体现对外邦人的借鉴,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是康德的主张,故A项错误;“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是康德的主张,故B项错误;“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是康德的主张,故C项正确;“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是康德的主张,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并不意味着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故A项错误;首相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故B项错误;沃波尔虽然辞职,但原内阁绝大多数阁员继续留任,说明集体负责的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王,故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联邦宪法是在1787年制定的,故A项错误;地方政府制定的法案谈不上引领世界民主进程,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都强调人民基本权利的,故C项错误;在独立战争期间地方政府掀起民主改革的尝试,故D项正确。
1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对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探讨和关注,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故A项正确;由材料中1867年《资本论》涉及“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说明马克思经济学也关注到了资本主义缓和社会矛盾的自我调整,因而并非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象的关注,不能体现马克思经济学是工人生产实践的结果,故C项错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应该是《共产党宣言》,而不是马克思经济学,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只是宗教力量的个案,不能代表整个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牛顿花费大量精力以炼金术求窥见上帝的生化创造之功,力图从自然法则中寻找世界末日的根据,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而坚守自己的信仰”可以说明科研与宗教的信仰是有一定关系的,故B项正确;“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没有说明其对立性,故C项错误;“牛顿花费大量精力以炼金术求窥见上帝的生化创造之功,力图从自然法则中寻找世界末日的根据,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而坚守自己的信仰”不能说明牛顿的科学素养不高,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不属于干涉别国内政,故A项错误;材料中从“乾隆时代(1793年)”到“同治时代(1873年)”漫长的过程中才有了近代外交的形式,故B项正确;“英、法、俄、美等六中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已经不能体现“天朝上国”意识,故C
项错误;“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这咱情况不属于维护主权,故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谘议局的设立使立宪派能够通过政治渠道表达民众利益和诉求,故A项正确;立宪派谈不是民主政治的先锋力量,故B项错误;谘议局议员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财产的资格限制,故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到《临时约法》才形成,故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弹劾共产党案》反映国民党右派反对共产党和其纲领,故A项正确;北伐战争是1926年开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两党争夺领导权,故C项错误;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主笔1876年在文章中描述……利润与市场一定会很好,但是回应者寥寥”、“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说明人们对市场利润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国人对近代工业观念的转变,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政府的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实业救国”主要指近代实业家,故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取得良好成效”可知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故A项错误;据材料“1931年……取得良好成效”得出经济危机没有影响苏联建设,故B项错误;据材料“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和“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可知引进设备的使用不高,可推断技术人才不足影响机器使用,故C项正确;据所学计划经济推行初期推动苏联的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A项中“基本消除”用字绝对,故A项错误;拥有强制解决争端的法制化框架是WTO,故B项错误;题干中“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各方只是使用临时适用议定书和其他加入议定书…仍然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世人几乎均有惊奇之感”,反映世界经济的体系化,故C项正确;题干中“它在先天如此不足的情况下”,推知关贸总协定不可能解决世界贸易中的各类争端,WTO取代GATT,故D项错误。
19.【答案】C 【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继续其霸权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解体导致中东局势失衡符合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多极化趋使美国调整了其对中东的政策,故C项正确;美国一直插手中东事务,材料中没有说美国对外政策调整后,中东局势的变化,故D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两大核心:双挂钩机制和固定汇率制,题干中“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否定了固定汇率制,故A项正确;日本、西欧的崛起是其原因之一,题干未提及此情况,故B项错误;美国实力相对削弱也是
其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贸易保护主义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不是题干主旨,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在195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健全完善民主法制的同时,实行了基层民主选举,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方针是解决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方针政策,与问题“政治上发展民主”不符,故C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通过1954年第一部宪法确立的,故D项错误。
22.【答案】C 【解析】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中国统一政策的特点,不是背景,故A项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在1992年达成的,即九二共识,故B项错误;《告台湾同胞书》是在1979年元旦,内容是中国宣布用和平方针解决台湾问题,与中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关系密切,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告台湾同胞书》是在1979年元旦,故D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经济困难是“左”倾错误造成的,故B项正确;材料是要减缓工业发展速度,故C项错误;没有强调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很容易知道,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公约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并没有“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的出行目的,故A项错误;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并没有达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政策的目的,故B项错误;在1955年出席的万隆会议中,周恩来在该次全部由发展中国家出席的亚非国际会议中,第一次提出“求同存异”的发展方针,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并没有直接表达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故D项错误。
25.【答案】(1)通过考试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行政效率;打破选官的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普及儒家价值观(思想),形成文化认同感,有利于稳固统治;兼顾边疆人才选拔,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团结;科举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有助于廉政建设。(任答5点得5分)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建立独立于党派的考试机关;文官政治中立。(每点1分,共3分)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任意四点得8分)
【解析】(1)由材料一“范才于科目之内”结合所学可知科举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员
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行政效率;由材料一“取人之道益公”结合所学科举制的知识得出打破选官的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由材料一“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得出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由材料一“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得出普及儒家价值观(思想),形成文化认同感,有利于稳固统治;由材料一“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得出兼顾边疆人才选拔,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团结; 由材料一“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的影响”得出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有助于廉政建设。
(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得出通过立法确立;由材料二“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得出建立独立于党派的考试机关;由材料一“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的影响”得出文官政治中立;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二“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结合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据材料二由“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意味着防止文官参与政党活动,即受到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由材料二“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得出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由材料二“建立寐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得出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据材料二“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得出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26.【答案】(1)南北物种交融;南方逐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外来物种的引进;新物种的培育。(4分)
(2)不同:交流品种增多;交流范围扩大;经济作物交流为主;对原物品进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品牌化的包装。(任意四点4分)评析:全球物种交流,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了品牌消费意识的形成;加强世界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近现代全球物种交流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8分)
【解析】(1)据材料一“两宋时期,水稻的种植在淮河、黄河流域推广,这里的人们也比较多地吃上了稻米。宋高宗时,北方人大量南迁,他们爱吃面食,麦价上涨,酿酒和马料也需要麦子,这些因素刺激了人们对麦的种植”可得南北物种交融,据材料一“于是南方多在水稻收割后种上麦子”可得南方逐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据材料一“从印度洋半岛引进称作‘西天绿豆’的优良绿豆品种,原产西域的西瓜在北方较多栽种,并传入南方”可得外来物种的引进,新物种的培育等。
(2)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二“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在此之
前,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而在此之后,它们被送到世界各地”可得交流品种增多,交流范围扩大,据材料二“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美国烟草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可得品牌化的包装,据材料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的推行,使这些物品进过扩大再生产后重新出现在了它们的原产地”可得对原物品进行机器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据材料二“美洲的烟草、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以及印度的糖”可得以经济作物交流为主等不同;第二小问评析,据材料二“在全球化浪潮中,被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理版图,更有人们的餐桌”可得全球物种交流,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据材料二“它们统统被饰以知名商标和发达地区的文明气息,以一种更加迅猛的方式征服了它们原来的生产者,从立顿茶叶、箭牌糖果、美国烟草到后来的雀巢咖啡、星巴克咖啡”可得促进了品牌消费意识的形成,据材料二“伴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从1800到2000年,这一征服全球消费者口味的争夺战几乎无往不利”可得加强世界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所学可知其实质为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等。
27.【答案】(1)观点:人民主权;把精英阶层与人民大众加以区别;否定人民的政治能力和管理能力。(3分,言之成理即可)
体现: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但对黑人、印第安人、妇女没有赋以平等的政治权利;对人民选举权加以限制。(2分,言之成理即可)
(2)不同之处:普通民众须在国民党的领导下教化学习;中国民众实现民主须经“训政”“宪政”阶段。(3分,言之成理即可)
理由: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文化素养、政治素养与现代国民不相匹配;先进的现代宪政制度建立需要高素质的国民。(4分,言之成理即可,两点4分)
【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一“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得出人民主权;根据材料一“人民”并“不具备系统的政府管理所必需的辨别力和稳定性”得出否定人民的政治能力和管理能力;根据材料一“埃德蒙·伦道夫一再称颂‘人民’,但在一次发言中却用‘herd’(一群牲口)来指‘大众’,被人指责用词不慎”得出把精英阶层与人民大众加以区别。第二小问体现,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但对黑人、印第安人、妇女没有赋以平等的政治权利;对人民选举权加以限制。
(2)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国民党有责任以‘保姆’身份‘训导’、开化民众,才能为国家进入未来的民主宪政阶段培植基础”得出普通民众须在国民党的领导下教化学习;根据材料二“一旦革命光复,而欲成立一共和宪治之国家,舍训政一道,断无由速达也”得出中国民众实现民主须经“训政”“宪政”阶段。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
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专制之下”得出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与现代国民的水平相距遥远,以这样的国民素质不能迅速适应并享受现代民主政治”得出当时的国民文化素养、政治素养与现代国民不相匹配;先进的现代宪政制度建立需要高素质的国民。
28.【答案】举例:应理性对待中西方文化。
近代中国人对中医和西医的态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在西医传入中国的早期,虽然西医的效用已经得到证明,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不断出现诋毁西医的现象;20世纪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于宣传西方思想的需要,又全盘否定中医,社会出现废止中医的呼声。这些都不是从科学的立场出发理性地认识西医与中医的价值,不利于近代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论争,最终西医和中医都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西医和中医都是人类医学事业的宝贵财富。不以理性的态度认识中医与西医的价值,不利于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12分)
其他:学习西方文化不能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反映了西学东渐的艰难历程;中西医之争反映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冲突。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提取3条或3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对西医科学缺乏了解,有关西医挖眼、剖心等谣传屡见不鲜”、“西医害人的谣言沸沸扬扬,魏源甚至记入《海国图志》”、“严复、梁启超、胡适、陈独秀等人猛烈抨击中医,完全否定中医的科学性”,可以确定论题为: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可以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否定传统、中西医各有所长、相互借鉴共生共长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对所论述的观点加以简要的总结,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不能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