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2014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周口市2014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二高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物试卷 一、单选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 A. B. C. D.‎ ‎3.如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在进行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几种物质在A、B、C、D四个时期的数目变化情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 ‎ A.A﹣B B.C﹣D C.B﹣C D.A﹣D ‎4.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 ‎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 C.生存斗争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7.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 )‎ ‎ A.4、4、5 B.5、4、‎4 ‎C.4、5、4 D.5、4、5‎ ‎8.基因型为AaBb(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个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精子,则在形成该精细胞时随之产生的另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9.如图表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象中不属于BC段范围内的是( )‎ ‎ A. B. C. D.‎ ‎10.DNA分子的一条链中=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 A.0.4和0.6 B.2.5和‎1 ‎C.0.6和1 D.0.6和0.4‎ ‎11.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RNA可以转运氨基酸 B.RNA是一种遗传物质 ‎ C.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D.RNA参与构成细胞膜 ‎12.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 A. B. C. D.‎ ‎13.(1996•上海)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000个碱基,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 ‎ A.8000 B.‎4000 ‎C.16000 D.20‎ ‎14.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 ‎ A.24%、72% B.36%、64% C.57%、43% D.60%、40%‎ ‎15.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16.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 )‎ ‎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17.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B.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 C.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 ‎ D.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18.R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核苷酸是( )‎ ‎ A. B. C. D.‎ ‎19.下列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 A.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 B.孕妇婚前得过甲型肝炎 ‎ C.孕妇孕期因疾病服用过某些药物 ‎ D.家族中有直系或旁系亲属生过畸形的待婚青年 ‎20.如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如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 A.1 B.‎4 ‎C.1和3 D.1和4‎ ‎21.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2.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⑤染色体单体互换.‎ ‎ A.①②③ B.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23.在黑色鼠中曾发现一种黄色突变型(常染色体遗传),但从未获得黄色鼠的纯合子,因为AA的纯合子在母体内胚胎期就死亡.现用黄色鼠与黄色鼠交配,后代中黄色:黑色的比例为( )‎ ‎ A.3:1 B.2:‎1 ‎C.1:1 D.1:2‎ ‎24.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 ‎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25.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6.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5%和15%,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35%和25% B.25%和15% C.25%和35% D.15%和25%‎ ‎27.某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的组成是嘌呤碱基占58%,嘧啶碱基占42%,此生物可能是( )‎ ‎ A.噬菌体 B.小麦 C.烟草花叶病毒 D.任何生物 ‎28.如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8的基因型为Aa ‎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 ‎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 ‎29.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 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 D.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30.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 C.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D.非等位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 ‎31.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 ‎ B.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 ‎ C.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 D.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32.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 A.(4)(5)(7)(8) B.(1)(4)(5)(6) C.(1)(2)(3)(6) D.(1)(4)(5)(7)‎ ‎3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 A.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B.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 ‎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34.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 ‎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 B.图中两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相同 ‎ C.图中现象可表示酵母菌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 D.图中合成相关物质时,碱基配对方式有不同 ‎35.如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 A.甲:AaBb 乙:AAaBbb ‎ B.甲:AaaaBBbb 乙:AaBB ‎ C.甲:AAaaBbbb 乙:AaaBBb ‎ D.甲:AaaBbb 乙:AAaaBbbb ‎36.下列关于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 B.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 ‎ C.诱变育种可以按人为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 ‎ 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37.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 A.25% B.32% C.50% D.64%‎ ‎38.一个色盲女子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一个染色体为XXY色觉正常的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 ‎ A.精子、卵子、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子 ‎ C.卵子、精子、不确定 D.卵子、不确定、精子 ‎39.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你认为选择的同位素标记的最佳方案是( )‎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C.将一组噬菌体同时用32P和35S标记 ‎ D.分别用32P标记的细菌、35S标记的细菌去培养噬菌体 ‎40.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 ‎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 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1:2:3:4‎ ‎ 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为A:T:G:C=2:1:4:3‎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如图所示甲、乙、丙图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__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__________.‎ ‎(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__________,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图甲⑥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__________段受阻.‎ ‎42.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__________.‎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__________.通常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__________个水分子.‎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__________.据图A可推知: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为__________.‎ ‎(4)图B所示Ⅱ﹣1因缺乏图A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3因缺乏图A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Ⅰ﹣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5)Ⅱ﹣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___;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___.‎ ‎43.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请分析回答:‎ ‎(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胚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播种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__________‎ 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__________,此育种方法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 ‎(2)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__________,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44.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 ‎(4)生物进化的单位是__________,进化的原材料由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二高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解答: 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抗锈病杂合子”可知,小麦的抗锈病相对于不抗锈病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该杂合子小麦的基因型为Aa.抗锈病杂合子小麦(Aa)自交得F1,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 解答: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aa)后,剩余植株中,AA占,Aa占.淘汰掉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其中AA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Aa自交发生性状分离(AA:Aa:aa=1:2:1),所以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从题干信息“抗锈病杂合子”推断抗锈病是显性性状,其次扣住题中“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的关键条件,再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答题,注意准确计算,避免不应该犯的错误.‎ ‎3.如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在进行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几种物质在A、B、C、D四个时期的数目变化情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 ‎ A.A﹣B B.C﹣D C.B﹣C D.A﹣D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柱形图:A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相等,且都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或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含量=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含量=1:2:2,但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出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D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相等,且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 解:A、A﹣B表示分裂间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A错误;‎ B、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 C、B﹣C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 D、A﹣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柱形代表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4.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 ‎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解答: 解:人的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其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 ‎(1)人的神经细胞是体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 ‎(2)初级精母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 ‎(3)卵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卵细胞含有23条染色体.‎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中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DNA→RNA→蛋白质,还存在DNA自我复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是半自主性复制细胞器,含少量的DNA分子.‎ 解答: 解:A.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存在有少量DNA,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存在有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A正确;‎ B.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DNA→mRNA→蛋白质,B正确;‎ C.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然后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正确;‎ D.噬菌体虽然没有RNA,但它可以利用宿主细胞中的核糖体和酶完成基因表达的过程,因此遵循中心法则,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要求学生理解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考查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 C.生存斗争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解答: 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自然选择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B错误;‎ C、生存斗争与种群数量有关系与物种的形成没有关系,C正确;‎ D、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中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7.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 )‎ ‎ A.4、4、5 B.5、4、‎4 ‎C.4、5、4 D.5、4、5‎ 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分析:细胞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而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故只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 解答: 解:人为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5种碱基(A、T、C、G、U),2种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8种核苷酸;而噬菌体为DNA病毒,含有4种碱基(A、T、C、G)和脱氧核糖,有4种核苷酸;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含有4种碱基(A、C、G、U)和核糖,故有4种核苷酸.‎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体内核苷酸的种类,要求学生识记生物体内核酸的组成种类及其组成单位.‎ ‎8.基因型为AaBb(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个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精子,则在形成该精细胞时随之产生的另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据此答题.‎ 解答: 解: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其中一个的基因型为A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而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非同源染色体移向另一极,进入另一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基因型为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基因型为Ab),基因型为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基因型为aB).所以,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a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明确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精子,但只要2种基因型.‎ ‎9.如图表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象中不属于BC段范围内的是( )‎ ‎ A. B. C. D.‎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其形成的原因是间期DNA的复制,因此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解答: 解:A、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属于BC段范围,A正确;‎ B、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不属于BC段范围,B错误;‎ C、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属于BC段范围,C正确;‎ D、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属于BC段范围,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段的含义及所代表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10.DNA分子的一条链中=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 A.0.4和0.6 B.2.5和‎1 ‎C.0.6和1 D.0.6和0.4‎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 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DNA分子的一条链中=0.4,则其互补链中的比值为2.5;‎ ‎(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所以整个DNA分子中的比值为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1.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RNA可以转运氨基酸 B.RNA是一种遗传物质 ‎ C.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D.RNA参与构成细胞膜 考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分析:1、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RNA分为3种:(1)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2)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3)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3、RNA的其他功能,如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某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因此还具有催化功能等.‎ 解答: 解:A、tRNA能之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A正确;‎ B、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就是RNA,B正确;‎ C、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C正确;‎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糖类,但不含RNA,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要求考生识记RNA分子的化学组成,掌握RNA分子的种类及各自的生理作用,能结合本题对RNA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2.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4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 A. B. C. D.‎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接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1个DNA经过4次复制,共产生24=16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16个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只有2个.‎ 解答: 解:用N15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让其复制4次,则产生的DNA分子共有24=16个.又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共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所以连续复制4次,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1996•上海)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000个碱基,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 ‎ A.8000 B.‎4000 ‎C.16000 D.20‎ 考点:氨基酸的种类;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本题的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种类的考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C,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这两个DNA分子共含有含有24000个碱基对,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8000个氨基酸,大于20,因此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氨基酸的种类,转录和翻译过程中DNA、RNA中的碱基数目、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比例关系,对氨基酸种类的记忆的解题的关键.‎ ‎14.从某种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 ‎ A.24%、72% B.36%、64% C.57%、43% D.60%、40%‎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若已经确定了基因型频率,用下面公式很快就可以计算出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 解答: 解:已知某种生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即AA%=24%、Aa%=72%、aa%=4%,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则A%=AA%+Aa%=24%+×72%=60%,同理,a%=4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要求考生掌握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注意准确计算,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此类试题,还要求考生掌握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的方法,学会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解题.‎ ‎15.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女病父子病”,即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肯定患病.‎ 解答: 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正常,则他们的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所以甲家庭应该选择生育男孩;‎ 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女病父子病”,即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肯定患病,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则妻子可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女儿均正常,儿子可能患病,所以乙家庭应选择生育女孩.‎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6.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 )‎ ‎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 解:A、杂交育种是将两个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将优良性状组合到同一个体的方法,所以能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A可行;‎ B、单倍体育种是将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杂交,用其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B可行;‎ C、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可将诱发抗病有芒植株发生基因突变,从而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C可行;‎ D、多倍体育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的是多倍体,因而不能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D不可行.‎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育种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方式的原理识记并理解,属于中档题.‎ ‎17.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B.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 C.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 ‎ D.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1、细胞生物含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解答: 解: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碱基A、C、G参与组成的脱氧核苷酸有3种,B错误;‎ C、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含有C、H、O、N、P元素,C错误;‎ D、研究DNA的复制方式用到14N和15N同位素标记的方法,通过离心来检测子代DNA的组成,推测DNA的复制方式,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和原核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R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核苷酸是( )‎ ‎ A. B. C. D.‎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DNA与RNA的异同.‎ 分析:1、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解答: 解:A、A中核苷酸的碱基是鸟嘌呤,可能是组成RNA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 B、B中核苷酸的碱基是尿嘧啶,是组成RNA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错误;‎ C、C中碱基是胸腺嘧啶,是组成DNA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不是构成RNA的核苷酸,C正确;‎ D、D中碱基是腺嘌呤,可能是组成RNA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分类和组成,对于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及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异同点的理解把握是解题的关键.‎ ‎19.下列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 A.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 B.孕妇婚前得过甲型肝炎 ‎ C.孕妇孕期因疾病服用过某些药物 ‎ D.家族中有直系或旁系亲属生过畸形的待婚青年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遗传咨询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的遗传咨询对象有以下几种:(1)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形者;(2)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3)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父母;(4)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5)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6)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7)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的育龄青年男女;(8)孕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孕妇;(9)常规检查或常见遗传病筛查发现异常者.‎ 解答: 解:A、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生出患遗传病或先天畸形孩子的概率增加,需要进行遗传咨询,A错误;‎ B、甲型肝炎属于传染病,不会遗传给后代,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B正确;‎ C、孕妇孕期服用过某些药物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等,需要进行遗传咨询,C错误;‎ D、家族中有直系旁系亲属生过先天畸形的待婚青年,后代中患先天畸形的概率增加,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的措施,明确遗传咨询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同时要求考生了解常见的遗传咨询对象,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20.如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如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 A.1 B.‎4 ‎C.1和3 D.1和4‎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7号为隐性纯合子,致病基因一个来自5号、一个来自6号;6号致病基因来自3号;5号致病基因来自1号.‎ 解答: 解:从题意和图可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女性患病亲代男性患病,女性至少为致病基因携带者,这个才能各为子代女性提供一个致病基因,6的基因来自于3,5的基因只能来自于1,所以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1和3.‎ 故选:C.‎ 点评: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1.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氨基酸的R基上含有非C、H、O、N元素,核苷酸中P元素位于磷酸基上,①是R基,②是磷酸基,③是脱氧核糖,④是含N的碱基.‎ 解答: 解: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图中分别是蛋白质和DNA的基本单位,图中①指的是氨基酸的R基,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N碱基.所以S元素只会出现在氨基酸的R基①上,脱氧核苷酸上只有磷酸基团②含有P元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及遗传的物质基础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析图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22.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⑤染色体单体互换.‎ ‎ A.①②③ B.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自然条件下,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只有基因突变;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答: 解:由于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染色体结构,所以不可能发生③染色体变异和⑤染色单体互换;由于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可能发生②基因重组和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菌的结构和生物变异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3.在黑色鼠中曾发现一种黄色突变型(常染色体遗传),但从未获得黄色鼠的纯合子,因为AA的纯合子在母体内胚胎期就死亡.现用黄色鼠与黄色鼠交配,后代中黄色:黑色的比例为( )‎ ‎ A.3:1 B.2:‎1 ‎C.1:1 D.1:2‎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在母体内胚胎期就死亡,因而从未获得黄色鼠的纯合子,说明黄色对黑色是显性.所以黄色鼠的基因型只有Aa一种,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a.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黄色的雌雄鼠交配,它们的基因型都是Aa,理论上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但AA的纯合子在母体内胚胎期就死亡,所以后代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的鼠,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鼠:黑色鼠=2: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 ‎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考点:细胞的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人体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且含有该个体全部的遗传物质.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改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 解答: 解:A、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存在于人体所有的体细胞中,A错误;‎ B、基因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B错误;‎ C、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C错误;‎ D、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所以转录的m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分化的实质、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发生的场所,理解和掌握密码子的特点,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25.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考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有关基因的相关知识点:‎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2、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DNA)的脱氧核苷酸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4、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进化,但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解答: 解:①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是新基因产生的根本途径,①正确;‎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②正确;‎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故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③正确;‎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通过无性繁殖,也能遗传,④错误;‎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进化,但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⑤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频率与进化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等,试题难度中等.‎ ‎26.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5%和15%,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35%和25% B.25%和15% C.25%和35% D.15%和25%‎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 解: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所以DNA分子的每一条链中C与G之和都是40%,因为一条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5%和15%,所以该链中G=40%﹣15%=25%,A=1﹣T﹣(C+G)=3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中T等于该链中A,为35%,另一条链中C等于该链中G,为2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并能熟练运用.‎ ‎27.某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的组成是嘌呤碱基占58%,嘧啶碱基占42%,此生物可能是( )‎ ‎ A.噬菌体 B.小麦 C.烟草花叶病毒 D.任何生物 考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与RNA的判定方法:‎ ‎(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有核糖一定为RNA.‎ ‎(2)若含“T”,一定为DNA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RNA或其单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细胞中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DNA的复制;若大量利用“U”,可认为进行RNA的合成.‎ ‎(3)但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DNA,因双链DNA分子中A=T、G=C、嘌呤(A+G)=嘧啶(C+T).‎ ‎(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 解答: 解:A、噬菌体为DNA病毒,只含DNA一种核酸,其所含的嘧啶和嘌呤含量相等,这与题干信息不符,A错误;‎ B、小麦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其所含的嘧啶和嘌呤相等,B错误;‎ C、烟草花药病毒为RNA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其所含的嘧啶和嘌呤含量一般不等,C正确;‎ D、细胞中遗传物质是DNA,其所含的嘧啶和嘌呤相等,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核酸的种类及分布,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明确双链DNA分子中嘌呤和嘧啶含量相等;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分布,明确病毒只有一种核酸,而细胞类生物含有两种核酸,再结合题干信息答题.‎ ‎28.如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8的基因型为Aa ‎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 ‎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通过1号与2号、3号与4号生出患病的5号、7号,可以知道此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的,又由于5号、7有病而2号、4号无病可得此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由于7是aa,其父母必然都是Aa,所以8的基因型为Aa或AA,A正确;‎ B、根据题意分析已知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说明他们的基因型都是Aa,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C错误;‎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由此可以计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根据基因平衡定律,AA的概率为,Aa的概率为2×,因此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0的基因型为Aa,其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分析遗传系谱图解决遗传概率计算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29.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 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 D.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是:复制开始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双链,然后以DNA分子的一段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相互补的子链,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解答: 解:A、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解旋,打开双链,A错误;‎ B、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错误;‎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一条子链,C错误;‎ D、DNA分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都各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0.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 C.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D.非等位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解答: 解:A、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 C、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 D、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31.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1:1‎ ‎ B.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 ‎ C.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 D.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的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数量,而雄配子中D:d=1:1,雌配子中D:d=1:1.‎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的原材料.‎ 解答: 解:A、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但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A错误;‎ B、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B错误;‎ C、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错误;‎ D、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1:1,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知识,综合考查了分离定律、基因工程、变异和自由组合等内容.‎ ‎32.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 A.(4)(5)(7)(8) B.(1)(4)(5)(6) C.(1)(2)(3)(6) D.(1)(4)(5)(7)‎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假设该二倍体玉米的基因型是A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AAaa,产生的花粉有AA、aa、Aa,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有AA、aa、Aa,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该单倍体植株有同源染色体,能产生可育配子.‎ 解答: 解:(1)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是单倍体,(1)正确; ‎ ‎(2)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即体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2)错误,(4)正确;‎ ‎(3)单倍体的幼苗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则能形成可育的配子,(3)错误,(5)正确; ‎ ‎(6)二倍体玉米的基因型是A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AAaa,产生的花粉有AA、aa、Aa,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有AA、aa、Aa,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6)正确,(7)错误; ‎ ‎(8)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是单倍体,(8)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单倍体育种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3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 A.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B.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 ‎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A错误;‎ B、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就意味着生物发生进化,但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B错误;‎ 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错误;‎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4.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 ‎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 B.图中两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相同 ‎ C.图中现象可表示酵母菌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 D.图中合成相关物质时,碱基配对方式有不同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解答: 解:A、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某一启动部位结合时,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A正确;‎ B、图示两个核糖体以同一个mRNA为模板,因此合成的多肽链相同,B正确;‎ C、酵母菌为真核细胞,而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在同一时空进行的,只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错误;‎ D、转录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而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可见,碱基配对方式有不同,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图示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5.如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 A.甲:AaBb 乙:AAaBbb ‎ B.甲:AaaaBBbb 乙:AaBB ‎ C.甲:AAaaBbbb 乙:AaaBBb ‎ D.甲:AaaBbb 乙:AAaaBbbb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根据染色体组、基因型判断生物体的染色体组成,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成,等位基因有2个,因此,甲生物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 乙图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等位基因有3个,乙生物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aBbb.‎ 故选:A.‎ 点评:判断染色体组数的方法是:①体细胞中,大小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有几条,体细胞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体细胞中,同一等位基因的数目有几个,体细胞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36.下列关于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 B.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 ‎ C.诱变育种可以按人为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 ‎ 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诱变育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育种和变异的知识.‎ ‎1、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都是纯合子.‎ ‎3、多倍体育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4、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形状的变异,但是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主要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及染色体组成的增加或减少.‎ 解答: 解:A、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植株是高度不育的,A错误;‎ B、目前最常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错误;‎ C、诱变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具有不定向性,并不能按人的需要获得变异,C错误;‎ D、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缺失、重复使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都改变,倒位、易位使碱基排列顺序改变,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杂交,连续自交,不断选种.2、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3、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4、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7.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 A.25% B.32% C.50% D.64%‎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本题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群体随机交配后代某种基因型频率.先根据题意计算出雌配子与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然后雌、雄配子组合,计算出某种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该种群中BB=80%,bb=20%,含有B基因的雌配子的比例是80%,含有b基因的雄配子的比例是20%,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Bb=2×80%×20%=32%.‎ 故选:B.‎ 点评:本题是根据种群基因型频率计算随机交配后代的某种基因型频率,本题还可以先分析出几种自由交配的方式,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计算再综合起来,这种方式容易理解,但很容易漏掉某种交配方式而出现错误.‎ ‎38.一个色盲女子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一个染色体为XXY色觉正常的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 ‎ A.精子、卵子、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子 ‎ C.卵子、精子、不确定 D.卵子、不确定、精子 考点:伴性遗传;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BX﹣,色盲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正常男子的基因型为XBY,色盲男子的基因型为XbY.‎ 解答: 解:①一个色盲女子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即XbXb×XBY,XXY色觉正常的儿子的基因型为XBX﹣Y,所以XB和Y都来自男性,所以是精子中发生染色体变异.‎ ‎②父亲色盲,母亲正常,即XbY×XBX﹣,XXY的色盲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儿子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母亲的染色体上可能带有b基因,所以Xb基因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不能确定.‎ ‎③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即XBY×XbXb,XXY的色盲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XbXb只能来自母亲,所以是卵子中发生染色体变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染色体变异,要求学生能利用减数分裂过程分析染色体变异的形成.‎ ‎39.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你认为选择的同位素标记的最佳方案是( )‎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C.将一组噬菌体同时用32P和35S标记 ‎ D.分别用32P标记的细菌、35S标记的细菌去培养噬菌体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错误;‎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结果DNA和蛋白质都具有放射性,即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具有放射性,因而无法判断,C错误;‎ D、DNA的特征元素是P,蛋白质外壳的特征元素是S,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来确定是何种物质进行细菌内,因此,实验过程中,一组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另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步骤和结论,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0.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 ‎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 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1:2:3:4‎ ‎ 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为A:T:G:C=2:1:4:3‎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本题是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相关的碱基推算.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并且配对的碱基数相等.‎ 解答: 解:A、在双链DNA中,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配对,相等,因此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A正确;‎ B、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配对,相等,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B正确;‎ C、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是T相等,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是C相等,因此,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2:1:4:3,C错误;‎ D、由C项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对双链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碱基比例关系的推断,正确理解碱基互补配对是解题的关键,对于选项中的一条链与另一条链的描述容易混乱,可以用标号标出,不容易混乱.‎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如图所示甲、乙、丙图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①;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④;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2、0、2.‎ ‎(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B、b,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基因突变或在四分体时期曾经发生互换.图甲⑥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16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AB段受阻.‎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据图甲分析,②是植物细胞,其他是动物细胞;图甲中①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且有同源染色体;②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且有同源染色体;③细胞同源染色体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④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着丝点分裂,且没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乙AB段表示DNA复制,复制结果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出现染色单体;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 图丙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 解答: 解:(1)图甲中①是有丝分裂中期,②是有丝分裂后期,③是减数第一次后期,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其他是动物细胞;图甲中④中有一个染色体组,①③⑤⑥中有两个染色体组,②是有四个染色体组;③减数第一次后期,细胞质分裂均匀,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2)图乙中AB段表示DNA复制,姐妹染色单体正在形成;BC段表示有姐妹染色单体;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E段表示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图丙中(一)→(二)表示姐妹染色单体正在形成,a表示染色体,b表示姐妹染色单体,c表示DNA含量.图甲中细胞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为0,DNA含量为2.‎ ‎(3)图甲中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般不存在有等位基因,但图中同时出现B、b等位基因,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图甲⑥有4对同源染色体,则配子有24=16种.‎ ‎(4)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抗癌药物能专一性的与其结合,则癌细胞将处于间期,即图乙中的AB段受阻.‎ 故答案为:‎ ‎(1)②①④次级精母细胞 ‎(2)a 2、0、2 ‎ ‎(3)B、b 基因突变或在四分体时期曾经发生互换 16‎ ‎(4)AB 点评: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比较综合,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辨别细胞处于的时期.‎ ‎42.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食物.‎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6n.通常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n﹣1个水分子.‎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据图A可推知: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为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细胞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4)图B所示Ⅱ﹣1因缺乏图A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3因缺乏图A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Ⅰ﹣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PPAaXHXh.‎ ‎(5)Ⅱ﹣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1;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 考点:伴性遗传;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人体内环境中氨基酸的来源有食物、蛋白质分解和转氨基作用形成3个来源.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基因的碱基数目:mRNA的碱基数目: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6:3:1.图B一号家庭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有苯丙酮尿症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二号家庭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有尿黑酸尿症病的女儿,说明尿黑酸尿症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解:(1)人体内环境中氨基酸的来源有三个:食物、蛋白质分解和转氨基作用形成.所以酪氨酸除图A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食物.‎ ‎(2)已知基因的碱基数目:mRNA的碱基数目: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6:3:1,所以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为6n个或3n对;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1.‎ ‎(3)由图可知,若缺乏酶①,则会形成过多的苯丙酮酸,所以诊断的方法是检验该患儿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据图A可推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细胞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 ‎(4)分析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Ⅰ﹣1和Ⅰ﹣2都不患苯丙酮尿症,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同理尿黑酸尿症的遗传方式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题中所给的信息“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可知Ⅰ﹣3个体的基因型是PPAaXHXh.‎ ‎(5)由以上分析可知:Ⅱ﹣2的基因型为AAP﹣XHY(AAPPXHY,AAPpXHY),Ⅱ﹣3的基因型为aaPPXHX_(aaPPXHXH,aaPPXHXh).可见他们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1;如果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所以正常的概率为1﹣=.‎ 故答案是:‎ ‎(1)食物 ‎(2)6n n﹣1‎ ‎(3)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细胞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 ‎(4)①PPAaXHXh ‎(5)1 ‎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请分析回答:‎ ‎(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胚细胞的基因型为DdRr,播种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DR、Dr、dR、dr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此育种方法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Ddrr.‎ ‎(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连续自交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考点:杂交育种.‎ 分析:1、由题意知,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Rr,自交得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D_R_(高杆抗病):D_rr(高杆感病):ddR_(矮杆抗病):ddrr(矮杆感病)=9:3:3:1,其中ddR_(矮杆抗病)是符合要求的表现型,如果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纯合体,必须经过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2、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由于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Rr,子一代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因此产生基因型为DR、Dr、dR、dr的四种配子,且比例是1:1:1:1,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基因型为DDRR、DDrr、ddRR、ddrr的可育植株,其中ddRR是稳定遗传的个体.‎ 解答: 解:(1)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胚细胞来自受精卵,基因型是DdRr;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的基因型是DdRr,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是DR:Dr:dR;dr=1:1:1:1;,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r:Dr:dR:dr=1:1:1:1,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基因型为DDRR、DDrr、ddRR、ddrr的可育植株,其中ddRR是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占;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由分析知F1的基因型是DdRr,该植株与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亲本基因型是:高杆:矮杆=3:1⇒亲本是Dd×Dd;抗病:感病=1:1⇒亲本基因型是Rr×rr,因此丙植株的基因型是Ddrr.‎ ‎(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得到F2,由于F2中表现为矮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杂合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需要进行连续自交,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故答案为:‎ ‎(1)DdRrDR、Dr、dR、dr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Ddrr ‎(3)连续自交基因频率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过程和优缺点的比较掌握及对生物进化的实质和选择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4.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55%、45%.‎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42.5%、32.5%.这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55%、45%.‎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生物没有进化.‎ ‎(4)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原材料由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生物进化的实质、单位、原材料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Aa基因型个体占50%,则A=30%+×50%=55%,a=20%+×50%=45%.‎ ‎(2)如果植物自交,后代中AA=30%+=42.5%,aa=20%+=32.5%,Aa==25%,因此,A=42.5%+×25%=55%,a=32.5%+×25%=45%.‎ ‎(3)由于交配前后,种群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原材料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故答案为:‎ ‎(1)55%45%‎ ‎(2)42.5%32.5%55%‎ ‎(3)生物没有进化 ‎(4)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点评:对于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应用及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