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2018届高一上期语文练习(2)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惆怅/筹备 寂寥/辽阔 漫溯/朔风凛冽
B.长篙/枯槁 颓圮/妃嫔 刊载/载歌载舞
C.青荇/猩红 浮藻/急躁 打烊/怏怏不乐
D.斑斓/阑珊 笙箫/咆哮 河畔/盘根错节
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湖畔 挑衅 羁绊 伴嘴
B.喝彩 彩排 彩票 神采
C.洞箫 箫瑟 潇洒 萧条
D.原形 元气 原凶 元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云南彝良地震发生后,数万名救援人员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全力投入救灾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灾区人民。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C.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群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成都坚持打造山川秀美、环境幽雅、经济繁荣的和谐绿色家园,展现了街区整齐、色彩素雅、风格简洁、建筑精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B.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
C.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D.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定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
A.①④②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①④③②⑤ D.②①④⑤③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1931年),完成6─7题。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选自《猛虎集》)
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 ( )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一句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表现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第一节最后两句,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希冀。
7.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 ( )
A.诗的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为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并表现了诗人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
B.最后复叠的一句“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与前一节结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前面一句是写实感,而这一句却是写幻想。
C.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又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D.此诗所表现的就是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但诗人流露出来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
二、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8—10题。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
9.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作者由上阕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答:
10.你觉得这首词和作者的《沁园春•雪》在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3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①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②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942年7月3日
①1942年春,戴望舒被日寇逮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于7月3日在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诗篇。②辽远的一角: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
11.“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一标题有何内涵?
答:
12.全诗26行,没有分节,但前后部分的感情明显不同,有什么不同?
答:
13.诗人巧妙地将祖国的大地河山,压缩在一张地图里,通过用手抚摸地图展开联想。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
三、语言运用
14.《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金柳” “青荇”“青草”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字)
小河 柳树 夕阳 青草 歌儿
50
练习02参考答案
1.B(A项依次读chóu,liáo,sù/shuò;B项依次读ɡāo /gǎo, pǐ/ fēi,zǎi / zài;C项依次读xìng /xīng ,zǎo /zào ,yàng;D项依次读lán ,xiāo/ xiào, pàn /pán)
2.B(A拌嘴;C萧瑟;D元凶)
3.A(A置之度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B项“蹉跎岁月”:虚度光阴。C项“下里巴人”,原指古代民间通俗歌曲,现多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D项“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与语境不合。
4.D(A项成分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可在最后加上“的新风貌”等。B项“开发“与“改造”搭配不当。C项“交寄”后要加上“的”)
5.B(文段的整体思路是从旧诗写到新诗,注意“它”“同时”等词语)
6.C(“惊慌忙乱之情”应为“惊喜雀跃之情”)
7.B(“幻想”应为“失落感”)
8.概括描写了壮阔的海景。“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表达了诗人面对了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的景象而产生的(对人生、对命运)的茫然感。
9.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主要是由于都是望眼前的大海。
10.从表现的内容看,上阕都描写了壮阔的景象,下阕都评古论今,而重在论今。两词都运用了评古论今的手法,但《沁园春•雪》具体描绘实景,而本词是概括描绘虚景。
11.既控诉了敌人残暴的本性,又抒发了诗人赤诚真挚的爱国激情。
12.诗前半部分感情低沉,后半部分转为高昂激越。
13.对比。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江南与眼前的荒凉图景对照,诗人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对祖国人民苦难的哀痛,溢于言表。
14.示例: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