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二中2015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理科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京铁路二中2015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理科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市铁路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措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加催化剂 ‎ C.加压 D.升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 D.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3.已知反应A(g)+3B(g)⇌2C(g)+2D(g),下列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 A.v(D)=0.4 mol•L﹣1•s﹣1 B.v (C)=0.5 mol•L﹣1•s﹣1‎ ‎ C.v (B)=0.6 mol•L﹣1•s﹣1 D.v (A)=0.15 mol•L﹣1•s﹣1‎ ‎4.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电极是正极 ‎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5.某可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2 -‎ ‎ A.该反应过程为吸热反应 ‎ B.若加入催化剂,B点会降低 ‎ C.若加入催化剂,△H数值会减小 ‎ D.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K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 ‎ B.温度越高,K值越大 ‎ C.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 D.K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石墨作阳极 ‎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8.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的纽扣电池为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 ‎ B.锌是正极,氧化银是负极 ‎ C.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 ‎ D.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 42 -‎ ‎9.根据反应Zn+Cu2+=Zn2++Cu,设计原电池,下列装置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 B.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 D.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11.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 0.50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 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 D.若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测得的△H将偏小 ‎1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 42 -‎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乙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 ‎13.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 ‎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14.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约为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腐蚀中正极反应为:2H++2e﹣=H2↑‎ ‎ B.腐蚀中负极反应为:Fe﹣3e﹣=Fe3+‎ ‎ C.钢铁设备上连接铜块可以防止腐蚀 ‎ D.钢铁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以防止腐蚀 ‎15.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 B.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D.正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16.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 42 -‎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17.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c(HI):c(H2):c(I2)=2:1:1时 ‎ 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 C.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 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18.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c+d ‎1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20.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 42 -‎ ‎ C.反应开始到10s时,Y转化了0.79mol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21.可逆反应:aA(g)+bB(s)⇌cC(g)+d 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过程中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T2 △H>0 B.T1>T2 △H<0‎ ‎ C.P1<P2 a=c+d D.P1<P2 a+b=c+d ‎22.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略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 C.加入适量醋酸钠溶液 D.加入适量的硝酸钾溶液 ‎23.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 的平衡常数K=2.25.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24.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42 -‎ ‎ A.Ⅰ是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实验装置 ‎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 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25.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 ‎ 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 ‎ 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 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 二、填空题 ‎26.(1)书写草酸(H2C2O4)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书写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7.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 - 42 -‎ ‎(1)海底蕴含着储量巨大的甲烷水合物,CH4被认为是21世纪新型洁净的能源.在25℃、101kPa时,16g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甲烷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 B.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25℃、101kPa 时,16g的CH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890.31kJ.‎ ‎28.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1)①a极__________极 ‎②a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天然气)、汽油等.请写出将图中H2换成CH4时所构成的甲烷燃料电池中 ①a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②甲烷燃料电池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29.(17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1)图1是电解食盐水的工业模拟图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溶液A是__________‎ - 42 -‎ ‎(2)图2是实验室常用的电解池装置,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在__________(填X或Y)极附近观察溶液变红.‎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30.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以下各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_________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度v(N2)=__________.‎ ‎(3)假设在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 - 42 -‎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表中的Ⅱ、Ⅲ两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见答题纸)‎ 二、B卷满分20分 ‎31.甲醇的研究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 Ⅰ.甲醇燃料电池(DNFC)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佳候选动力源.‎ ‎(1)101kP a时,1mol CH3OH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热量726.51kJ/mol,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H2‎ - 42 -‎ 已知H2(g)+O2(g)=H2O(g)△H=﹣241.8kJ•mol﹣1‎ 则反应②的△H2=__________kJ•mol﹣1.‎ ‎(3)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甲醇进入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Ⅱ.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根据图2,升高温度,K值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用nB、t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填字母).‎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填字母).‎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减小.‎ 北京市铁路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措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加催化剂 ‎ C.加压 D.升温 - 42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只有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 解答: 解:增大浓度、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能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活化能不变,但提供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只有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增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 D.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有的吸热反应不加热也会发生;‎ B、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H的正负;‎ D、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 解答: 解:A、有的吸热反应不加热也会发生,如碳酸氢铵的分解,故A错误;‎ B、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如碳的燃烧,故B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H的正负,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常温下不容易发生,碳与氧气的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注意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判断及与反应条件无关,题目较简单.‎ - 42 -‎ ‎3.已知反应A(g)+3B(g)⇌2C(g)+2D(g),下列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 A.v(D)=0.4 mol•L﹣1•s﹣1 B.v (C)=0.5 mol•L﹣1•s﹣1‎ ‎ C.v (B)=0.6 mol•L﹣1•s﹣1 D.v (A)=0.15 mol•L﹣1•s﹣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速率之比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据此解答.‎ 解答: 解:A.=0.2 mol•L﹣1•s﹣1;‎ B.=0.25 mol•L﹣1•s﹣1;‎ C.=0.2 mol•L﹣1•s﹣1;‎ D.=0.15 mol•L﹣1•s﹣1,‎ 故反应速率:V(C)>V(D)=V(B)>V(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比较,难度不大,注意理解速率规律,也可以利用归一法计算比较,但利用比值法更为简单,对于选择题更适用.‎ ‎4.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电极是正极 ‎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 42 -‎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氧气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当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钾时,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当电解质溶液是酸时,负极上氢气生成氢离子,正极上氧气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 解答: 解:A.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氢气的电极a是负极,所以a电极是负极,故A错误;‎ B.b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4e﹣+2H2O═4OH﹣,故B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中,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错误;‎ D.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是水,环保无污染,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要注意的是:虽然燃料相同,但电解质溶液不同时,电极反应式就不同,如氢氧燃料电池,在酸性介质和碱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就不同.‎ ‎5.某可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过程为吸热反应 ‎ B.若加入催化剂,B点会降低 ‎ C.若加入催化剂,△H数值会减小 ‎ D.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的,反之是吸热的;‎ B、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 - 42 -‎ D、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解答: 解:A、从图中看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反应是放热的,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即B点会降低,故B正确;‎ C、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 D、从图中看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反应是放热的,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逆向进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涉及物质的能量和反应的吸放热之间的关系、催化剂的特点以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6.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K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 ‎ B.温度越高,K值越大 ‎ C.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 D.K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平衡常数指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无关,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只与温度有关,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在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为定值,故A错误;‎ B.温度升高,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K值增大,如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K值减小,故B错误;‎ C.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则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故C正确;‎ D.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则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 42 -‎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影响因素及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同一转化关系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不同,温度相同,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石墨作阳极 ‎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考点:电解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电解原理分析,铁做阳极失电子溶解;‎ B、依据电解精炼铜原理分析,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材料为石墨,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 D、依据电镀原理分析,镀层金属做阳极;‎ 解答: 解:A、电解原理分析,铁做阳极失电子溶解不符合生产实际,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石墨作阳极,故A错误;‎ B、依据电解精炼铜原理分析,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故B正确;‎ 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材料为石墨,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故C正确;‎ D、依据电镀原理分析,镀层金属做阳极,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主要是电解精炼铜、电镀、氯碱工业原理分析判断,题目较简单.‎ ‎8.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的纽扣电池为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流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 ‎ B.锌是正极,氧化银是负极 - 42 -‎ ‎ C.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 ‎ D.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电流流向和电子流向相反;‎ B、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根据两极区域电极反应式确定pH的变化;‎ D、由电荷守恒可知,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应该移向负极,带正电荷的离子移向正极.‎ 解答: 解:A、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由氧化银经外电路流向锌,故A错误;‎ B、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故B错误;‎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反应Zn+2OH﹣﹣2e﹣=ZnO+H2O,溶液pH值减小,正极上发生反应:Ag2O+H2O+2e﹣═2Ag+2OH﹣,溶液pH值增大,故C正确;‎ 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K+、H+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 ‎9.根据反应Zn+Cu2+=Zn2++Cu,设计原电池,下列装置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失电子的金属作负极,则锌作负极,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则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铜盐,由此分析解答.‎ - 42 -‎ 解答: 解:A、左边烧杯应是硫酸锌,锌失电子沿导线到铜极表面,右边烧杯中的铜离子在铜的表面获得电子,所以右边烧杯是硫酸铜,故A错误;‎ B、电解质应含有铜离子,而不是锌离子,故B错误;‎ C、未构成闭合回路,故C错误;‎ D、装置的电极总反应符合Zn+Cu2+=Zn2++Cu,右边烧杯中的铜离子在铜的表面获得电子,所以右边烧杯是硫酸铜,构成原电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工作原理,判断正负极、电解质溶液时,要根据电池反应式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正极,含有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 B.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 D.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影响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 B、反应热△H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 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 D、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 解答: 解:A、W在反应中是固体,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和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错误;‎ B、反应热△H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变,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不变,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故B错误;‎ C、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 - 42 -‎ D、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平衡移动、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平衡状态判断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11.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 0.50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 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 D.若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测得的△H将偏小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分析:A.根据实验过程的保温情况确定保温效果;‎ B.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C.根据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 D.根据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热量容易散失.‎ 解答: 解:A.该装置的保温效果并不如量热计那样好,大小烧杯之间要填满纸片,装置存在热量的散失,故A错误;‎ B.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B正确;‎ 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C错误;‎ D.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热量容易散失,中和热的数值偏小,但中和热△H会偏大,故D错误;‎ - 42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测定原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注意比较中和热大小时要考虑“﹣“号.‎ ‎1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乙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注意只生成水;‎ B.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热与方程式的计量数成正比放出反写时,反应热的符号相反;‎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D.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 解答: 解: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生成沉淀也要放热,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57.3kJ,则△H<2×(﹣57.3)kJ•mol﹣1,故A错误;‎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g)+O2(g)=2CO2(g)的△H=2×(﹣283.0)kJ•mol﹣1,所以2CO2(g)=2CO(g)+O2(g)的△H=2×(+283.0)kJ•mol﹣1,故B正确;‎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故C错误;‎ D.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则1 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不是乙烷的燃烧热,故D错误.‎ - 42 -‎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焓变与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3.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 ‎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A、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主要是压强影响;‎ B、利用的是铁的还原性,不存在化学平衡;‎ C、氯化钠的溶解平衡;‎ D、存在化学平衡,增加氧气浓度,平衡向正向移动.‎ 解答: 解: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是压强对其影响导致的,且属于可逆反应,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利用是铁粉的还原性,不涉及化学平衡移动知识,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B正确;‎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根据平衡:2SO2+O22SO3,使用过量的空气即增大氧气的量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SO2的利用率,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B.‎ - 42 -‎ 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难度不大.‎ ‎14.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约为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腐蚀中正极反应为:2H++2e﹣=H2↑‎ ‎ B.腐蚀中负极反应为:Fe﹣3e﹣=Fe3+‎ ‎ C.钢铁设备上连接铜块可以防止腐蚀 ‎ D.钢铁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以防止腐蚀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酸雨pH=3.5,所以酸雨中含有大量氢离子;铁制品中含有铁和碳,具备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构成了原电池;铁作负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碳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解答: 解:酸雨、铁制品构成了原电池.‎ A、碳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2H++2e﹣=H2↑,故A正确;‎ B、负极上铁失电子:Fe﹣2e﹣=Fe2+,故B错误;‎ C、钢铁设备上连接铜块后形成原电池,钢铁做负极,腐蚀速率加快,故C错误;‎ D、在电解池中,阳极被腐蚀,阴极被保护,故将将钢铁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才能防止腐蚀,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难度不大,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 ‎15.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 B.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D.正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42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活化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的碰撞为有效碰撞,增大浓度、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数目,进而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活化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的碰撞为有效碰撞,相互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取决于碰撞的方向,故A错误;‎ B.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可增大反应速率,故B正确;‎ C.升高温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则增大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活化分子的浓度以及百分数的影响.‎ ‎16.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氢气是反应物,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据此判断;‎ - 42 -‎ B、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据此判断;‎ C、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判断;‎ D、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及题中表达式判断;‎ 解答: 解:A、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氢气是反应物,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氢气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无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C错误;‎ D、平衡常数等于生成浓度的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浓度系数次幂之积,根据题中的K的表达式可知,CO和H2O是生成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常数的定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等难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平衡常数表达式的理解.‎ ‎17.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c(HI):c(H2):c(I2)=2:1:1时 ‎ 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 C.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 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A、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c(HI):c(H2):c(I2)可能是2:1:1,也可能不是,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A错误;‎ B、两边的气体计量数相等,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所以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故B错误;‎ - 42 -‎ C、两边的气体计量数相等,气体的质量相等,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化,故C错误;‎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碘蒸气的物质的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18.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c+d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气体体积刚压缩平衡还未移动时D的浓度是原来的2倍,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D的浓度减小,所以压缩体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答: 解:气体体积刚压缩平衡还未移动时D的浓度是原来的2倍,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D的浓度减小,所以压缩体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故A正确;‎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错误;‎ D、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c+d,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通过改变体积浓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 42 -‎ ‎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升温、加压、增大浓度、加入催化剂,增大NO的转化率必须在不加入NO的基础上使平衡正向移动,据此分析.‎ 解答: 解:2NO(g)+2CO(g)⇌N2(g)+2CO2(g);△H=﹣373.4kJ•mol﹣1 ,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升温平衡逆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升温速率增大,平衡逆向进行,加氮气平衡逆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加压反应速率增大,无法确定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应用,主要是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转化率是反应物的转化率,题目难度中等.‎ ‎20.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 C.反应开始到10s时,Y转化了0.79mol - 42 -‎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根据图象知,随着反应的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加,说明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达到平衡时△n(X)=(1.20﹣0.41)mol=0.79mol,△n(Y)=(1.00﹣0.21)mol=0.79mol,△n(Z)=(1.58﹣0)mol=1.58mol,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 X、Y、Z的计量数之比=1:1:1,则该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C.反应开始到10s时,Y转化了(1.00﹣0.21)mol;‎ D.同一反应方程式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解答: 解:根据图象知,随着反应的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加,说明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达到平衡时△n(X)=(1.20﹣0.41)mol=0.79mol,△n(Y)=(1.00﹣0.21)mol=0.79mol,△n(Z)=(1.58﹣0)mol=1.58mol,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 X、Y、Z的计量数之比=1:1:1,则该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错误;‎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 C.反应开始到10s时,Y转化了(1.00﹣0.21)mol=0.79mol,故C正确;‎ D.通过以上分析知,该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图象分析,涉及方程式的确定、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和反应速率的计算,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及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变化量与计量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 42 -‎ ‎21.可逆反应:aA(g)+bB(s)⇌cC(g)+d 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过程中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T2 △H>0 B.T1>T2 △H<0‎ ‎ C.P1<P2 a=c+d D.P1<P2 a+b=c+d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T2>T1;‎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p2>p1;‎ 根据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 解答: 解:左图中,由“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2>T1,升高温度,生成物的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 右图中,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可知P2>P1,增大压强,反应物B的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则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变,即a=c+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图象,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确定温度、压强的相对大小,再结合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22.10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略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 C.加入适量醋酸钠溶液 D.加入适量的硝酸钾溶液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42 -‎ 分析:过量的锌片,盐酸完全反应,则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或减小金属的接触面积等,不改变其氢离子物质的量即可,注意原电池反应可增大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增多,故A不选;‎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故B不选;‎ C.加入适量醋酸钠溶液,生成醋酸,因醋酸为弱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故C选;‎ D.加入适量的硝酸钾溶液,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NO气体,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浓度、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Zn过量盐酸完全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23.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 的平衡常数K=2.25.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根据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要吧提高另一种反应的转化率判断;‎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前后不变的反应,所以甲和丙为等效平衡,据此判断;‎ C、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 - 42 -‎ D、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判断;‎ 解答: 解:A、设甲容器中平衡时反应掉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为xmol/L,根据K==2.25,得x=0.006,所以CO2的转化率为60%,H2的转化率也是60%,在乙容器中相当于是甲容器中增加了H2,CO2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前后不变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没有影响,丙的起始浓度为甲的2倍,成比例,所以甲和丙为等效平衡,根据A的分析可知,B正确;‎ C、由A的分析可知,平衡时甲容器中c(CO2)是0.004mol/L,而甲和丙为等效平衡,但丙的起始浓度为甲的两倍,所以平衡时,丙中c(CO2)是0.008mol/L,故C错误;‎ D、根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可知,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物浓度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物浓度最小,所以反应速率最,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效平衡的思想等知识点,中等难度,解题时要注意比较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特征.‎ ‎24.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是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实验装置 ‎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 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Ⅰ装置是原电池,锌做负极,铁做正极,发生的是锌的吸氧腐蚀;‎ B、Ⅰ中原电池负极为锌,Ⅱ为原电池,铁做负极;‎ - 42 -‎ C、Ⅰ装置是电解质溶液时中性溶液,属于吸氧腐蚀,Ⅱ装置中电解质溶液时酸性溶液,属于析氢腐蚀;‎ D、Ⅰ装置中不能生成亚铁离子,Ⅱ装置中负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解答: 解:A、Ⅰ装置是原电池,锌做负极,铁做正极,发生的是锌的吸氧腐蚀,是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实验装置,故A正确;‎ B、Ⅰ中原电池负极为锌,电极反应为Zn﹣2e﹣=Zn2+,Ⅱ为原电池,铁做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B错误;‎ C、Ⅰ装置是电解质溶液时中性溶液,属于吸氧腐蚀,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Ⅱ装置中电解质溶液时酸性溶液,属于析氢腐蚀,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故C错误;‎ D、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是亚铁离子的性质,Ⅰ装置中不能生成亚铁离子,Ⅱ装置中负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判断,注意电解质溶液不同,电极与电极反应变化,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5.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 ‎ 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 ‎ 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 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 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专题:压轴题.‎ - 42 -‎ 分析:分析图象题时注意曲线的变化,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时的时间就越少,曲线的斜率就越大;根据图象可以看出温度越高CH3COCH3转化的越少,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H3COCH3的转化率反而降低,分析图象,当反应进行到66min时a、b曲线对应的转化分数均相同,都是0.113,这说明此时生成的CH3COCH2COH(CH3)2一样多.‎ 解答: 解: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就越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就越短,由图象可看出曲线b首先到达平衡,所以曲线b表示的是20℃时的Y﹣t曲线,故A错;‎ B、当反应进行到20min时,从图象中可以看出b曲线对应的转化分数高于a曲线对应的转化分数,这说明b曲线在20℃时对应的反应速率快,所以<1,故B错;‎ C、根据图象温度越高CH3COCH3转化的越少,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正方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 D、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当反应进行到66min时a、b曲线对应的转化分数均相同,都是0.113,这说明此时生成的CH3COCH2COH(CH3)2一样多,所以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图象题,做题时注意观察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象正确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二、填空题 ‎26.(1)书写草酸(H2C2O4)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2KMnO4+3H2SO4+5H2C2O4═K2SO4+2MnSO4+10CO2↑+8H2O ‎(2)书写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1)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KMnO4是氧化剂,被还原为Mn2+,两碳元素化合价共升高2价,草酸与酸性的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锰离子和水;‎ ‎(2)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二氧化硫、水.‎ 解答: 解:(1)草酸与酸性的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该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5价,两碳元素化合价共升高2价,所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0,生成二氧化碳、锰离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KMnO4+3H2SO4+5H2C2O4═K2SO4+2MnSO4+10CO2↑+8H2O;‎ - 42 -‎ 故答案为:2KMnO4+3H2SO4+5H2C2O4═K2SO4+2MnSO4+10CO2↑+8H2O;‎ ‎(2)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二氧化硫、水,该反应为Na2S2O3+H2SO4=S↓+SO2↑+H2O+Na2SO4,离子反应为S2O32﹣+2H+=S↓+SO2↑+H2O,‎ 故答案为:S2O32﹣+2H+=S↓+SO2↑+H2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注意硫代硫酸钠化学式的书写及S元素化合价,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27.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 ‎(1)海底蕴含着储量巨大的甲烷水合物,CH4被认为是21世纪新型洁净的能源.在25℃、101kPa时,16g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2)下列关于甲烷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B(填序号).‎ 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 B.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25℃、101kPa 时,16g的CH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890.31kJ.‎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知,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成正比,并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来解答;‎ ‎(2)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 B、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结合能量守恒分析判断物质的能量变化;‎ C、液态水变化为气态水吸热,反应放出热量数值减小,焓变为负值比较大小.‎ 解答: 解:(1)16g即1molC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89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1KJ/mol,‎ 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1KJ/mol; ‎ ‎(2)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故A正确;‎ B、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结合能量守恒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B正确;‎ - 42 -‎ C、液态水变化为气态水吸热,反应放出热量数值减小,焓变为负值比较大小,25℃、101kPa 时,16g的CH4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890.31kJ,故C错误;‎ 故答案为: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 ‎28.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1)①a极负极 ‎②a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 ‎(2)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天然气)、汽油等.请写出将图中H2换成CH4时所构成的甲烷燃料电池中 ①a极的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 ‎②甲烷燃料电池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OH﹣=CO32﹣+3H2O.‎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1)氢氧燃料电池中,原电池工作时,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通入氢气的一极a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2)氢气换成甲烷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氧化还原反应,图中电解质溶液是碱性溶液,依据原电池的原理,结合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失电子的物质甲烷在负极a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再正极b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 解:(1)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由于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4H2O;‎ 故答案为:负;2H2﹣4e﹣+4OH﹣=4H2O;‎ - 42 -‎ ‎(2)图中H2换成CH4时所构成的甲烷燃料电池中,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所以电池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4+2O2+2OH﹣=CO32﹣+3H2O,正极上是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减去正极电极反应×2,得到负极电极反应:CH4+10OH﹣﹣8e﹣=CO32﹣+7H2O;‎ 故答案为:CH4+10OH﹣﹣8e﹣=CO32﹣+7H2O、CH4+2O2+2OH﹣=CO32﹣+3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应用,电极名称,电极判断,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熟练掌握原电池的基本知识,分清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是解题关键.‎ ‎29.(17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1)图1是电解食盐水的工业模拟图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2OH﹣+H2↑+Cl2↑‎ ‎②溶液A是氢氧化钠浓溶液 ‎(2)图2是实验室常用的电解池装置,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在X(填X或Y)极附近观察溶液变红.‎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3)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 42 -‎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1)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据此书写离子;‎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 ‎(2)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X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 ‎(3)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是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阴极的材料是纯铜,阳极材料是粗铜,据此回答.‎ 解答: 解:(1)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所以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故答案为:2Cl﹣+2H2O2OH﹣+H2↑+Cl2↑;‎ ‎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即溶液A是氢氧化钠浓溶液;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浓溶液;‎ ‎(2)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X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所以X极溶液变红,故答案为:X;‎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氯气的检验方法: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故答案为:2Cl﹣﹣2e﹣=Cl2↑;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3)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是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如CuSO4溶液,则阴极的材料是纯铜,阳极材料是粗铜,在阴极区域发生反应:Cu2++2e﹣=Cu,故答案为:纯铜;Cu2++2e﹣=Cu.‎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气体的检验等知识点,明确离子放电顺序是解本题关键,氯气可以用淀粉碘化钾检验,难度不大.‎ - 42 -‎ ‎30.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以下各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度v(N2)=1.875×10﹣4mol/L•s.‎ ‎(3)假设在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CD.‎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表中的Ⅱ、Ⅲ两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见答题纸)‎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反应热和焓变;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1)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H﹣T△S<0分析判断;‎ - 42 -‎ ‎(2)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结合图表数据分析计算一氧化氮的反应速率,结合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3)提高NO转化率.平衡正向进行;‎ ‎(4)①该实验是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所以实验Ⅰ、Ⅱ是只改变催化剂表面积,实验Ⅱ、Ⅲ只改变温度,则物质的浓度数据相同,只有温度、接触面积两个变量;‎ ‎②实验Ⅱ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加快,可缩短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不移动,NO的平衡浓度和实验Ⅰ相同;实验Ⅲ,升高了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可缩短达平衡的时间;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NO的平衡浓度增大,据此画出图象.‎ 解答: 解:(1)2NO+2CO⇌2CO2+N2 反应的△S<0,反应自发进行△H﹣T△S<0,则反应焓变一定小于0,△H<0,故答案为:<;‎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度v(NO)==3.75×10﹣4mol/L•s:v(N2):v(NO)=1:2得到v(N2)=1.875×10﹣4mol/L•s,‎ 故答案为:1.875×10﹣4mol/L•s;‎ ‎(3)2NO+2CO⇌2CO2+N2反应中能提高NO转化率,则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故A错误;‎ B.反应时放热反应,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逆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反应时放热反应,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正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缩小容器的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见效的方向进行,平衡正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CD;‎ ‎(4)①实验目的为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所以实验Ⅰ、Ⅱ应该只改变催化剂表面积,实验Ⅱ、Ⅲ中只改变温度,所以三组实验中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数据相同,只有温度、接触面积两个变量,实验数据为:II:280、1.2×10﹣3、5.8×10﹣3;III:1.2×10﹣3、5.8×10﹣3,‎ 故答案为:‎ - 42 -‎ ‎②实验Ⅱ增大了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加快,可缩短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不移动,NO的平衡浓度和实验Ⅰ相同;‎ 实验Ⅱ、Ⅲ对比,实验Ⅲ,升高了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可缩短达平衡的时间;‎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NO的平衡浓度增大,则Ⅱ、Ⅲ两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为:,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化学平衡等知识,并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化学的设计思路,同时又注重了对2015届高考热点的考查,试题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适中.‎ 二、B卷满分20分 ‎31.甲醇的研究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 - 42 -‎ Ⅰ.甲醇燃料电池(DNFC)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佳候选动力源.‎ ‎(1)101kP a时,1mol CH3OH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热量726.51kJ/mol,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6.51kJ/mol.‎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H2‎ 已知H2(g)+O2(g)=H2O(g)△H=﹣241.8kJ•mol﹣1‎ 则反应②的△H2=﹣192.8kJ•mol﹣1.‎ ‎(3)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甲醇进入负极(填“正”或“负”),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H3OH+H2O﹣6e﹣═6H++CO2.‎ Ⅱ.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根据图2,升高温度,K值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mol•L﹣1•min﹣1(用nB、t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cd(填字母).‎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 42 -‎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cd(填字母).‎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减小.‎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Ⅰ.(1)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题干所给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 ‎(2)由盖斯定律可知,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③H2(g)+O2(g)═H2O(g)△H=﹣241.8kJ•mol﹣1,①+③得到反应②;‎ ‎(3)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为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Ⅱ.(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列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根据升高温度乙醇的物质的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判断平衡常数的变化;‎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是υ(H2)=2υ(CH3OH)计算;‎ ‎(3)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O、H2、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 ‎(4)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判断.‎ 解答: 解:Ⅰ.(1)在25℃、101kPa下,1mol CH3OH液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726.51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2)由盖斯定律可知,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③H2(g)+O2(g)═H2O(g)△H=﹣241.8kJ•mol﹣1,①+③得到反应②,则△H2=+49.0kJ•mol﹣1+(﹣241.8kJ•mol﹣1)=﹣192.8kJ•mol﹣1,故答案为:﹣192.8;‎ - 42 -‎ ‎(3)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甲醇为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负极是甲醇在酸溶液中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结合电荷守恒写出电极反应为:CH3OH+H2O﹣6e﹣═6H++CO2,‎ 故答案为:负;O2+4H++4e﹣═2H2O;CH3OH+H2O﹣6e﹣═6H++CO2;‎ Ⅱ.(1)化学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反应物的生成物都是气体,故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乙醇的物质的量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2)υ(CH3OH)=mol/(L.min),故υ(H2)=2υ(CH3OH)=mol/(L.min),故答案为:mol/(L.min);‎ ‎(3)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O、H2、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答案为:c、d;‎ ‎(4)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但浓度增大,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多,故有c(H2)/c(CH3OH)减小,故答案为:c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化学平衡的标志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角度.‎ - 42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