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益阳市箴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让建筑拥有生命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时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1.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理解最全面、最准确的一项是
A.能感知建筑物变形和振动从而做出判断反应,调节建筑物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延长。
B.具有“大脑”及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能做出判断和相应处理,防御灾害。
C.能以生物界的方式感知建筑物的状态和外部的环境,并能及时做出判断的反应,一旦灾害发生,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
D.具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一旦灾害发生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文中第3段对建筑物具有“大脑”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9 -
A.为更有效地防御灾害,光纤维传感器驱使执行器在必要时能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计算机程序还为生命建筑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
B.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计算机程序便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C.科学家在建筑物内埋植了由无数光纤维组成的传感器来驱动执行器。
D.科学家为这些传感器和执行器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判断能力。
3.对文中有关信息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的研究,主要是为让建筑物具有“ 感知”“ 反应”功能,使之能及时“感知”并“反应”建筑物的状况。
B.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由电热控制的记忆合金纤维,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判断、反应的功能。
C.“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是一种让建筑本身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技术。
D.在建筑物中埋植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主要是为了让建筑物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 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略有删节)
【注】 ①黾勉(mǐn miǎn):努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辙亦迁海康 迁:搬家
- 9 -
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疏:奏章
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感触
D.其必有以处之矣 处:立身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
B.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
C.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D.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6.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2)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
(3)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8.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5分)
9.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6分)
- 9 -
(三)10.名篇名句默写(6分)
①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②云销雨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走进凤凰城
格 非
①湘西的凤凰城是一座风情别具的古城,传说有一对凤凰从这里拍翅而起,小城便有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
②走进凤凰城,感觉小城的确有着凤凰一样美丽迷人的风采。山水相依,钟灵毓秀,是小城生动的容颜。微雨过后的小城,空气格外的清新,远处的山峦上萦绕着一层薄雾,青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雾中时隐时现。田野是绿的,山峦是绿的,沱江的水也是绿的。
③沱江是绕过小城边廊的一条河,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水草清晰可见。河上渔舟荡漾,欸乃声声,几只慵懒的鱼鹰随渔翁的号子扎进水中,荡起圈圈涟漪,恰似你扩展的思绪。河畔,有阿妹在淘米、洗菜、捣衣、照身影,阵阵杵声与姑娘的欢声笑语相应和。那些由木柱做架,以纵纵横横的杉木板做壁,支撑起湘西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壁连着壁,檐接着檐,悬挂在高高的河壁上。连同木楼后面的青山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和谐、淡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或水墨画中才寻得见。
④在凤凰城中,到处能读到历史的沧桑。沱江中有座石墩搭成的小木桥,古时为一步一墩的“踏岩”,是人们从北门进城的必经之路。北门又称“壁辉门”,城门上的城楼依然完好,雄伟壮观。古城楼两端沿江岸筑有城墙,高近两丈,为紫红色砂石垒成,建成于康熙年间,现在依然保存完好的一段约有500多米。古城所有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铺就,这一块块从山里背来的青石板,纵横交错成小城的血脉,每一条小巷的青石板都被人们的脚板打磨得油光发亮,无疑是小城岁月的见证。
⑤走进临江老街,满眼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说是街却没多少店铺,更没有招惹人眼的广告招牌,临街的多数房屋敞开着门扉和窗子,很坦然地任你观览。几束斜阳投身的光影里,偶尔有挑着山货挎着背篓的人匆匆掠过。门边窗前,不时就有老妪、孩童好奇的目光,看风景的我分明成为他们陌生的风景。在小街幽深而神秘的氛围中,唤起人们对一个久远年代纯朴民风的回忆,恍然依稀,我仿佛回复到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岁月。我似乎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朦胧中看见“边城”里的爷爷、翠翠、大佬……向这边走来,看见沈从文先生朝他的故居走去。
⑥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位于城南中营街,是那种典型的南方四合院,看上去很古老。院中有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天井四周为瓦木结构的古屋,有正屋、前屋各三间,厢房四间。屋子不大,却优雅怡神,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正是这种古朴雅致的环境陶冶了他的性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沈从文先生的书房,临窗是一张大书桌,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成的。
⑦凤凰城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这里有古寺、古塔、古阁、古城墙和古吊脚楼,有奇山、奇石、奇水、奇泉和奇洞。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小城也是奇人辈出的地方,有鸦片战争中抗英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有文坛泰斗沈从文,有著名画家黄永玉……那份人杰地灵的荣耀成了小城源远而神圣的文化风景。
- 9 -
⑧古城凤凰,装点你的美丽风景,不仅是这里的青山绿水,不仅是那独特的风情,更是那方土地上的坚韧、勤劳和纯朴的人们。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16日)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第一段写古城凤凰的传说,既为古城增添了奇异的色彩,又暗示了古城人杰地灵,为写下文的山水凤凰、人文凤凰作铺垫。
B.本文不重在写景,但写景笔墨不少,其目的在于以景衬情。作者写沱江和谐淡雅的意境,突出了凤凰人内心的和谐与平静。作者说“走进临江老街,满眼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说是街却没多少店铺,更没有招惹人眼的广告招牌,临街的多数房屋敞开着门扉和窗子”,以凤凰城之古朴衬托凤凰人之纯朴。
C.沈从文先生的故居位于城南中营街,是那种典型的南方四合院,象征着沈从文的淳朴。院中有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象征着沈从文的坚毅。
D.作者说“田野是绿的,山峦是绿的,沱江的水也是绿的”,连用一个“绿”字,看似不经意,实则独具匠心,一则写出凤凰城空气清新,二则写出凤凰城生机勃勃,三则暗示凤凰城与世隔绝,未被工业文明污染。
E.作者写凤凰城,不是每一处都平均用力的,有的地方详细,有的地方简略,详略有致,凸显了作者的裁剪功夫。比如写沱江,则浓墨重彩,写河水之清澈,写河面渔舟和鱼鹰,写河畔声影相随。而写古寺、古塔、古阁、古城以及奇石、奇泉和奇洞则一笔带过,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F.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指沈从文的《边城》正是凤凰古城生活的反映,沈从文对故乡的眷恋正是他创作的动机,这一句为下文写沈从文故居以及《边城》创作背景作铺垫。
12.第4段中“血脉”和“打磨”的意思是什么?试分别解释作者这样用词的妙处。(6分)
13.试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分析作者对凤凰古城的描写。(5分)
14.结合文本,你认为环境与人是怎样的关系?(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3分 )
A.用别别扭扭的形式、弯弯绕绕的文字将本来明明白白的道理“艰深化”,这种学风不足为训。
B.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C.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萍水相逢之后,又只能各奔东西了。
D.寒蝉与小灰雀不置可否地讥笑鲲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或檀树的树枝,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9 -
A.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组织审核、社会公示等各个评选环节,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结果于昨日正式揭晓。
B. 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别里科夫这种“装在套子的人”,这种变态的精神现象和变态性格还会存在下去,这时,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
C.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的。
D.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7.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的短信,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18.根据所给句子,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之与前后句的内容、句式相应。(6分)
大气者的人生,没有沉沦,没有畏缩。纵使风吹浪打,仍能“胜似闲庭信步”; 纵使身陷重围,仍能“我自岿然不动”; ,
。
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面对箪食瓢饮,颜回不改其乐;面对封官拜爵,关羽不为所动; ,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分三点作答。
(1)
(2)
(3)
六、作文:60分。
请以“ 无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1) 将题目补充完整;
(2) 不少于700字;
(3) 不得抄袭和套作。
(4)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9 -
高二语文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15
16
17
得 分
答案
C
A
B
D
B
C
A
A
D
1.C(“生命建筑”这个概念,应包括五要点:感知、判断、反应、自我保护(调节与控制)和自我修复功能;A 项谈自我保护功能;B 项缺少自我修复功能;D 项谈自我修复功能)
2.A(A 项错误,不是光纤维传感器而是执行器)
3.B(B项“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判断、反应的功能”,分析表述错误。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具有延长寿命的功能)
4.D ( A项迁:贬谪;B项疏:(写)书信;C项忤:抵触、违逆)
5.B (A项古:古代的一种乐器合奏,即“鼓吹乐”,在文中代指音乐;今:宣扬提倡,吹嘘。B项古今义同,指学问或理论精密深奥。C项古:在文中指得意之作,感到得意的作品,用作名词;今:感到非常满意,用作形容词或动词。D项古:推辞世事,指隐居不仕;今:去世,谢世)
6.C(“性刚才拙”非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
7. (1)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丰厚。
(2) 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
(3)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
【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薯芋,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他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惟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看上去清瘦而实际上丰厚。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零九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要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推辞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一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自愧不如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李太白、杜子美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
- 9 -
8.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思乡+厌倦漂泊)(5分)
9、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6分)
[译诗]我坐船在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夜色笼罩在岸边的芦苇上,一片苍茫。雪已残,雁声断,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船行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象船跟着树梢在前行。我离开家已几个夜晚了,这时,船工在划桨时尽情地唱着渔歌,我却因离家多时听起来感到厌烦。
[泡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中对水中伊人的思慕和追寻成了后世诗人心中一个永恒的情节。这伊人并不专指情人,也可以是家人、朋友,有时还指皇帝,而更多的时候指的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残月:古人喜欢有残断的意象来传达心中的无奈和绝望,如“残月”、“笛声残”、“梦断”、“肠断”等。残雪本是天气转暖春将至的信息,应该是喜讯,可春节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有家不能归,不仅不能归,就连传书的大雁都断绝了。诗人的希望和绝望尽在其中了。
10 ①云无心以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②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11、C E(C沈从文的故居与其性格并没有直接联系。E文中对“古城”并非一笔带过,答对一个给2分,共5分)
12、“血脉”指道路,形象地描绘出了道路纵横交错的状态(1分),指明了青石板铺成的道路对于凤凰古城而言至关重要;(2分)“打磨”指日复一日的踩踏,写出了小城岁月的悠长;(1分)将无意识的踩踏说成有意识的打磨,强调了人对环境的作用不可小觑。(2分)
13、作者先从整体上写凤凰古城美丽迷人的风采,(1分)接着从五个点上写,写沱江,突出淡雅和谐的意境;写城墙,突出历史的沧桑;写临江老街,突出民风淳朴;写沈从文故居,突出故居对沈从文的影响;写凤凰城历史渊源,突出它人杰地灵。(3分)最后又从整体上概括凤凰古城的古老美丽。(1分)
14、环境塑造人,(2分)沈从文先生在他的故居度过了他的少年,正是这种古朴雅致的环境陶冶了他的性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成了著名的《边城》,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2分)人可以改造或改变环境,(2分)鸦片战争中抗英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文坛泰斗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那份人杰地灵的荣耀成了小城源远而神圣的文化风景,如果没有那些伟人、名人,古城凤凰也许湮没无闻。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环境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在环境塑造人的同时,人也在改造着环境。(2分)
15.A (A项,训:法则。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B项,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C项,指人在相互不认识情况下的偶遇。D项,“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此处可用“不屑一顾”。)
16.A(B 否定不当,应删去“否认”。C句式杂糅,删去“来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D搭配不当,“随着”应该搭配表示动态的名词,可加上“的不断加快”。)
17.D(A.拨冗:用于对别人的敬词:敬称他人于繁忙中抽出时间。“特此通知”用于公文,不用于个人。B.光临:表敬词,敬称他人的来访,不用于自己。C.欠安:称人生病的婉辞,一般用于别人。如《红楼梦》第二六回:“总是我没造化,偏又遇着叔叔欠安。”另“
- 9 -
列席”( 作为旁观者出席,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一词不妥,应改为“参加”。同时“虽身体欠安”多余,除非用来说明不去的理由。)
18、示例:纵使雄关漫道,仍能“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戴月荷锄,陶潜恬然自安。(语意衔接、句式、文采)(6分)
19、(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
(2)既劝诫常人不要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
(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5分)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