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北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省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寒伧chen 船舱cāng 创可贴chuàng 怆然而泣chuàng ‎ B. 炮烙luò 贿赂luò 络绎luò 大大落落luò C. 酗酒xù 瘟疫yì 弄堂lòng 解甲归田jiě D. 趑趄jū 踮脚diàn 缉边jī 弄巧成拙zh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销毁 株连 各自为政 皓首穷经 ‎ B.辉煌 发祥 抱残守缺 精神矍烁 C.诀别 戕害 骨瘦如柴 逢场做戏 ‎ D.瑕疵 搏弈 改弦易辙 乐不可支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纾困解难,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削减非核心及投资支出、动用财政储备、出售地方政府拥有的资产来筹集资金、化解地方财政压力。‎ B、 据《山西日报》官方微博消息显示,9月29日下午,在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儒林当选为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C、 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D、 虽然大家都认为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 ,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4.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③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④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⑤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⑥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A、④⑤③⑥②① B、⑥②④⑤①③ ‎ ‎ C、④⑥②⑤③① D、⑥②⑤③④①‎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藏书室记 苏辙 9‎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 )古训,( )有获。”而况余人( )?‎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陈述说明 B.其蔽也贼 贼:偷窃 C.手缉而校之 缉:收集整理 D.有兼人之才 兼:超过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 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 )古训,( )有获。”而况余人( )?‎ A.以 乃 乎 B.于 则 欤 C.于 以 欤 D.于 乃 乎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B.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C.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D.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8.以下各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9‎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力法。‎ ‎9.翻译题:把《藏书室记》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3分)‎ ‎(2)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3分)‎ ‎(3)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柏舟 《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流。‎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悔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微:非,不是。 鉴:镜子。 茹:度,或含。 据:依靠。 愬:告诉。 愠:怨恨。‎ 觏:遭逢。 闵:疼痛,引申为谗言。 摽:捶,打。‎ ‎10.(1)这是一篇直抒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的( )主义作品,( )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诬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 ‎(2)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且 富于变化,试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明喻和暗喻来完成对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的。(要求:明喻与暗喻至少各一个)‎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文学的功能 鲁枢元 ‎①在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孔子认为“诗”有四种基本作用,即“兴、观、群、怨”,此外还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近代,梁启超认为小说亦有四种功能,即“熏、浸、刺、提”。可以说,重视文学的功能与作用,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一般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美悦作用。‎ ‎②‎ 9‎ 文学的认识功能,即文学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加深人们对某些社会规律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生活形态的认识上。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无论它反映什么,都会显得十分细致,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比如,人们阅读了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一组诗稿,就能够了解到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许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其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是怎样生产、生活、劳动,看到他们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几乎描述了一年的劳动过程。文学不是历史,它并不单纯记录史实,但是当它生动细致描绘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会起到历史所难以承担的作用。文学的认识功能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③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古往今来众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通过对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颂美好,批判邪恶,嘲弄愚蠢,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作用,据此人们常称作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并不是作品中赤裸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把“寓教于乐”作为一条艺术法则提出来,旨在说明文学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乐”即审美来进行,因为文学首先是文学,如果是单纯的道德或政治说教就会失去文学的特性,变成非文学的东西了。优秀的作品,常常以娱乐为契机和外形,产生吸引力,引导读者或观众欣赏。‎ ‎④我们欣赏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时,在感情上受到触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净化了灵魂,这就是文艺的美悦功能。文学之为文学,就必须是美的结晶的体现,这是文学最主要的本质所在。正是文学家创造的美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中的自然花草本身就是美的,能直接激发人们的美感。‎ ‎⑤但这并不是说文学只能描写美的事物,描写丑的事物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在《吝啬鬼》中塑造了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作家通过对他的讥讽、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恶行为,衬托出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所以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 ‎⑥文学的美悦功能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发展人的感受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趣味,丰富人的想象力。文学用感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其次,文学有助于人们提高识别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社会生活而奋斗。‎ ‎(选自《文学理论》,鲁枢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删改)‎ ‎12. 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填空。(4分)‎ ‎(1)两者都通过 的、 的方式认识生活、评价生活。‎ ‎(2)两种功能都要通过 与 的方式实现。‎ 9‎ ‎13.下列关于“文学的功能”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说的“兴、观、群、怨”,指的是文学的认识功能。‎ B.文学的认识功能,要求作家单纯记录史实。‎ C.文学的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来实现。‎ D.文学具有美悦功能,因此作家被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可以知道什么是善良,从而产生思想影响,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 B.阅读王维的山水诗,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文学的美悦功能。‎ C.阅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可以了解法国当时的阶层状况,这是文学的认识功能。‎ D.阅读《诗经》中的农事诗,可以了解当时的生产劳动状况,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1分)‎ 聂鑫森 ‎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毕业的,原在一家幻灯厂当美术师,能画能写。后来下海了,在湘潭城开了一家小小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工。朋友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①,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9‎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鲜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注:①石涛,明清时期杰出的画家。‎ ‎15、小说后来说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作了伏笔暗示?(4分)‎ ‎ ‎ ‎ ‎ ‎16.“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试分析句子中“暗记”的含义。(4分)‎ ‎ ‎ ‎ ‎ ‎17、小说中胡笛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小说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试作简要分析。(5分)‎ ‎ ‎ ‎ ‎ ‎18.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并联系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 ‎ ‎ 第7页(本试卷共8页)‎ ‎ ‎ 六、选做题(19、20、21题任选做两题,每题6分,共12分)‎ ‎1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尼彩、泥彩、尼采、泥采……随着“尼彩手机工厂店”在各地迅速铺开,各种克隆尼彩纷纷涌现。日前,尼彩科技集团CEO、被激怒的“煤老板”卢洪波高调宣布,将在各地开展打假行动,讨伐不法商家,决定将旗下所有的直营尼彩手机工厂店,以全场399元的亏本价格血拼市场,逼迫假冒和违规加盟店直到关门为止!‎ ‎ 记者于11月13日走访了武汉多家尼彩手机工厂店,考察后发现,卢洪波所言不假,好多店都换了新价签,不管原价多少钱,血拼价都是统一的399元!‎ ‎ ‎ 9‎ ‎“煤老板”卢洪波说,尼彩科技集团将对假冒“尼彩手机工厂店”的厂商采取法律措施,诉讼维权;为让消费者更清楚地识别真正的“尼彩手机工厂店”,尼彩科技集团将斥资2000万元,对6000家直营“尼彩手机工厂店”进行标识更新。此后,真正的“尼彩手机工厂店”除统一的店面、门头装修,还有特制的带有“煤老板”头像的防伪授权铜牌以及由“煤老板”本人亲自签名的直营授权书,否则都可视为假冒的“尼彩手机工厂店”。‎ 根据上述新闻,自选角度,写一则新闻短评,要求有较为深刻的见解。200字左右。‎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似实而虚的描述:‎ ‎ “今子(惠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 ‎ 惠子有一棵大树,因它长得不合规矩而以为无用。但在庄子看来,大树既成大树,就让它在“无何有”“广莫”的旷野自由生长,人徜徉或躺卧树下,可做精神上的“逍遥”,而大树也不会有遭受砍伐的“困苦”。‎ ‎ (1)文中的“大树”指什么?(2分)‎ ‎ ‎ ‎ (2)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启悟?请结合“逍遥游”的思想进行探讨。(200字左右)(4分)‎ ‎2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6分)‎ 有一只鸟长着两个头,当一个头睡觉的时候,另一个头就担任警卫任务。‎ ‎ 左边的头爱打瞌睡,右边的头只好常常当警卫而不得休息,‎ ‎ 一天,右边的头在执行警卫任务的时候,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一颗香甜的果子。右边的头想叫左边的头一起品尝,但见他睡得香,不忍叫醒它,就想:“反正我和他同一个身体,我吃下去,它也受惠。”于是就把果子吃了。‎ 左边的头醒来后,听到右边的头打了一个饱嗝,又闻到一阵香味,就明白了右边的头独享了美味佳肴,从此怀恨在心。‎ 一天,轮到左边的头担任警卫了,它想也能独享香甜的果实。正好,一阵风吹来,隔壁树上掉下一颗有毒的果子。左边的头在怨恨自己背运的同时,想到:“它独享了甜果,我就独享毒果了,反正我和他是同一个身体,要死就一起死吧。”于是就把毒果吃下去了。‎ 根据以上材料:分别从两个角度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 七.写作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于是再爬,又掉下来,爬而又掉,掉而又爬,最后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转,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9‎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C (A.创可贴chuāng B.贿赂lù 大大落落luō D. 踮脚diăn 缉边qī ) ‎ ‎2.【答案】A B项 精神矍铄;C项 逢场作戏;D项 博弈 ‎3.答案:D详细分析:A、成分残缺,“采取”缺相应的宾语,应在“资产”后面加上“等方式”。‎ ‎ B、句式杂糅,去掉“据”或是“方式”。‎ ‎ C、逻辑顺序错误,“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应该改为“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4.答案:C 详细分析:④中心句;⑥“随之”指代的是“网络阅读”,应该紧接其后;第⑤句 “然而”可以把第②句与其前后联系起来;第①句是总结性话语,所以应该放在第③句的后面。‎ ‎5. B(贼,残害之意。)‎ ‎6. D (“于”是介词,引出对象,向;“乃”是副词,表条件,才,全文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有收获”的一个条件,故这里用“乃”;“乎”是疑问语气词,这里表反问。)‎ ‎7. C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8.B (不是作者提的观点,而是其父苏洵提的观点。)‎ ‎9.(1)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3分)(师事1分,先君1分,行事1分。)‎ ‎(2)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3分)(犹:尚且;养:修养,引申为“自我提高完善”;知道:懂得道理。)‎ ‎(3)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4分)(所遇、可否、病,各1分,语句通顺1分)‎ 附译文。‎ 藏书室记 苏辙 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现在我年纪大了,还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父亲平素不经营产业,(幸而家中)有一些田地,没有衣食之忧;有几千卷书,亲手编辑校对整理,(把它)留给子孙。(他)说:“读这些书籍,对内修养身心,对外管理他人,足够了。这是孔子遗留下来的教化方法。”父亲留下来的教诲,现在还在耳边回响。他遗留下来的书籍(仍)在木柜中,(我)要把它们再留给子孙,(如果子孙中)有能接受这些书并且践行其中的内容,我们的后代就差不多(很好了)。‎ 孔子教化人的方法,是从如何洒水扫地这样的家务劳动、如何待人处事开始的,等到他们把这些都做好了,再用礼乐来反复说明,用读书来丰富提高。(所以)说:“道就在其中。仁者见到它,就能从中体会仁;智者见到它,就能从中发现智。颜回、闵子骞从这里得到的是德行,宰予、端木赐从这里得到的是言谈技巧,冉求、子路从这里得到的是为政本领,子游、子夏从这里得到的是文采,都是凭借他们自身的才能而成就自己。就像农夫开垦田地,种植草木,草木大小长短、甘辛咸苦,都是它们的本性使然,农民没有增加或减损什么,滋养它们而不伤害本性罢了。”‎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么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学习提高一定要通过读书。傅说告诫他的君主,也说:“向古训学习,才能有收获。”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子路在孔子看来,有过人的才能却不安于学习,曾经对孔子说:“只要直接去治理百姓管理祭祀就行了,不一定死读书才算是学习。”孔子批评他说:“你听说过‘六言六蔽’吗?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残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凡学习却不读书的人,都是子路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 虽然这样,(但是)孔子曾经对子贡说:“赐,你认为我是广泛学习而后能牢记不忘的人吗?”(赐)说:“是的。不是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穿事情的始末。”是“一以贯之”,不是多学习就能够达到的,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批评了吗? 说:我指的不是这个。老子说:“学习要日有增益,探求大道要日有减少(从而接近于道的本义)。”用日日增加的学问,探求日日减少的道,然后才能做到一以贯之啊。‎ ‎10.答案:(1).现实 隐忧 ‎ ‎ 9‎ ‎ (2)暗喻:首章既以舟喻国,又以舟自喻。以舟喻国,泛泛然于水中流,其势靡所底止,喻国事飘摇不定而不知所从;又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飘荡于水中,无所依傍,以比喻飘摇不定的心境,喻自己的忧心,沉重而漂浮。末章日月的微晦不明,失其光辉,喻主上为群小谗蔽,忠奸不明。‎ 明喻:第二章以镜作喻,说明自己不可能想镜子那样不分善恶美丑,将一切都加以容纳而照进去,表白不能逆来顺受之意,辞意坚决果断;第三章以石、席为喻,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刚强意志,语句凝重、刚直不阿。末章以没有洗干净的衣服比喻,忧之缠身而难去,喻写忧心之深以摆脱。‎ ‎11、(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 (3)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2、(1)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感性的方式认识生活、评价生活。‎ ‎(2)两种功能都要通过形象与审美的方式实现。‎ ‎(每点1分,能够围绕“具体、感性、形象、审美”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3、C(A项,孔子说的“兴观群怨”并非都是文学的认识功能,阅读第一段即可知。B,文学不是历史,因此作家在不能单纯记录史实。D,作家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文学的教育功能。)‎ ‎14、D(应为:文学的认识功能。)‎ ‎15、(1)朋友都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辈强,且人品不错; (2分)‎ ‎(2) 在“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的时候,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石丁检查时发现“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白他的手”。(2分)‎ ‎16、.“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2分)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2分)‎ ‎17、形象特点:画艺高超、从容大度、率直坦诚。(2分)(答镇定、正直、不卑不亢等也可酌情给分)‎ 分析刻画方法:(1)语言描写:如“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等,表现其率直坦诚。(2)神态描写:如“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 “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 “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等等,表现其从容、镇定、大度等。(3)侧面描写:通过石丁的猜疑、急躁等对比反衬其率直坦诚、从容;石丁“认真审看”改动之处后的反应衬托胡笛的画艺高超等;石丁通过朋友的介绍了解胡笛画艺高人品好等。(3分) (其他分析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8、意图:本文通过记叙画家石丁因不信任装裱师胡笛而产生的一场误会,批判了社会中的诚信危机,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坦诚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4分)‎ 启示:联系现实从“人与人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4分)‎ ‎19.①“克隆”产品猖獗的根源②维权的资本、条件不低③单靠少数,难于影响大局。‎ ‎(基本符合新闻短评要求,段落展开结构合理,语句通顺,有现实意义,可给高分。)‎ ‎20.(1)指看似无用却堪为大用的事物。(2分)(2)答案要点:庄子对于器用的无用之大用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不求为现世所用,而求“逍遥游”,实现物我的超越;庄子超越物类而“逍遥游”的人生态度,是随顺自然而进入一种精神自在境界的表现;等。(谈好一种启悟即可)‎ ‎21.从右边头的角度:与人打交道,不仅仅要宽厚包容,更要尽量了解对方个性,及时有效沟通,化解误会,以免积怨益深,酿成恶果。 从左边头的角度:自私,嫉妒,常怀小人之心,以恶意推测他人,遇事冲动走极端,最终害人害己。‎ ‎22【写作指导】‎ 第一只蚂蚁:选定方向,遇到困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精神堪嘉,达到目的,备受艰辛。第二只蚂蚁:变换思维角度,采取“绕”的方式,节时高效,同样达到目的。第三只蚂蚁:望石而转,避开险阻,找到食源,明智之举。立意: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著求索,如曹雪芹执著十年,写成《红楼梦》;鲁迅在彷徨中呐喊,革命先烈明知困境却仍勇往直前。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于山穷水尽处寻找柳暗花明。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必要的坚持,灵活的变通,适时的避开,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事业成功的法宝,也是人生的智慧。‎ 9‎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