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模试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余江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模试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余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鲁 B.齐 C.燕 D.宋 ‎2.下表反映了唐代官市(市署、平准署)官员的设置情况,其职责是直接主持官市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市场交易、物价、度量衡器的管理官府所需物资的购进和所余物资、没官物资的卖出等。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唐代 官吏 令 丞 录事 府 史 监事 典事 价人 掌固 人数 ‎1—3‎ ‎2—6‎ ‎1—2‎ ‎3—9‎ ‎3—16‎ ‎1—6‎ ‎1—4‎ ‎1—10‎ ‎1—3‎ 官品 六、七品 八品 无 无 无 九品 无 无 无 A.官市的政治属性 B.城市建设的成就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市场管理的规范 ‎3.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 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 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4.“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5.“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6‎ - 11 -‎ ‎.有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A.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 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C.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主要是维护平民利益 ‎7.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说明 ‎ A.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 B.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 ‎ C.血缘是城邦维系纽带 D.小国寡民是民主政治基础 ‎8.“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 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 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 ‎9.“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10.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这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 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 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 D.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 ‎11.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用……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生产力的发展        B.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 C.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12.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 - 11 -‎ 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3.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14.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A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B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D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15.《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16.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引文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11 -‎ A.美国照搬了英国、法国的民主模式   B.美国的民主突出了民权 C.政治妥协对实现民主的重要性   D.主张继续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 ‎17.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对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土地兼并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  ②反映了土地制度日益完善  ③不能反映出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④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A.③   B.②③  C.①     D.④‎ ‎18.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C.三省六部制瓦解 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 ‎19.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逐渐发展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驰 ‎20.东海县博物馆于1 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集簿》载:(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中所载“县、邑、侯国卅八”和《汉书·地理志》东海郡完全吻合,它虽然只有短短的650余字,却包括了数十个项目的综合统计,此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有 ‎ A.说明封国仍是朝廷的严重威胁 ‎ B.《集簿》对研究东汉地方行政制度有学术价值 ‎ C.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 D.表明西汉以前郡县制尚未推行 ‎21. 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 11 -‎ ‎22.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断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 B.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 C.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 D.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2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审议报告最后说:‘臣等详阅所奏……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材料反映出 A.王茂荫给天子的奏折推动清政府开始实行币制改革 B.马克思认为王茂荫为商人指使不便于国而利于商者 C.马克思认可王茂荫的货币政策并同情他的不幸遭遇 D.王茂荫的货币改革主张与洋务派官员的思想相一致 ‎24.孙中山先生在青年时期曾上书李鸿章,赞赏李等洋务派“育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先后辉映”。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社会有识之士认可洋务运动     B.孙中山肯定洋务运动全面改革 C.洋务派的活动引发社会变革     D.中国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25.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B.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 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材料题(共3题,26题18分, 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18分)‎ - 11 -‎ 材料一中国古代牵制权力的制度要说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就是台谏制度。所谓“台”就是御史台,“谏”就是谏官,御史是监察百官的,谏官是对皇帝进言的,也可以说是对皇帝进行监督的。中国古代很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很早就有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 ——摘编自《中国古代反腐败的三种方法》 材料二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诸葛亮据此指出:“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为,人之所詹也。夫释己教人,是为逆政;正己教人,是为顺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 材料三 “大臣法,小臣廉”,“大臣贪浊而日在高位,则小臣得于观感之下者,将无不唯利是图矣。京官贪浊而安处无事,则外官被其鼓动饮风者,亦无不唯利是图矣”。‎ 材料四 历来的统治者都说要反贪,但是在专制制度下往往成效不彰,处在衰败时期的清帝国更是如此。原因如下。第一,有些行贿受贿活动已成为官场习惯,人人如此,法理和是非界限已经模糊。第二┅┅“近日言官卖折之风甚火。┅┅大抵皆以贿赂陈奏者也。┅┅明言官多争意气,今朝言官多因贿赂,可耻之甚!”┅┅第三,没有独立的司法和监察系统,它们都不过是行政系统的附属物。最后的裁决权掌握在专政政权的最高统治层特别是皇帝、皇太后手中┅┅┅第四,社会生活没有民主化,民众维护自己权益的现代公民意识没有形成,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独立的新闻舆论监督。‎ ‎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实例进行佐证。(6分)‎ ‎(2)据材料二,诸葛亮认为建立廉洁政府的首要前提是什么?材料三中提出的反贪思路是什么?为什么?(6分)‎ ‎(3)据材料四,概括晚清政府反贪成效不彰的原因。(6分)‎ - 11 -‎ ‎27.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生产和产品价格状况 地点 ‎80年代初状况 ‎80年代末状况 山东 土纱每百公斤6两白银,洋纱3两多 浙江鄞县 家庭纺织业发达 ‎“百里不闻机声”‎ 江西 茶叶每公斤700文 茶叶每公斤640文 广西 桂皮每50公斤白银7~8两 桂皮每50公斤白银8~9钱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的分布状况 企业性质 行业 工人人数 外商企业 近代企业 ‎34 000人 洋务企业 军事工业 ‎9 000至10 810人(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 000人)‎ 民用工业 ‎5 500至6 000人 采矿业 ‎16 000至20 000人 民族资本 主义企业 近代企业 ‎27 250人(厂均100人)‎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主要华资近代企业分布状况 地区 性质 企业名称 京津地区 洋务企业 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 民族资本企业 贻来牟机器磨坊 长江流域 洋务企业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安庆内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 民族资本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吞并)、南通大生纱厂 - 11 -‎ 东南沿海 洋务企业 福州船政局、基隆煤矿 民族资本企业 陈联泰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的何种经济变化?(3分)造成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产业工人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何时何地?(3分)他们的人数在19世纪90年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19世纪晚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为题(12分)‎ ‎ 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 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 11 -‎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张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 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 ‎ - 11 -‎ ‎余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 选择题 ‎1---10 D A C B D C A D D D ‎ ‎11--20 B D C B C C A B B C ‎ ‎21--25 D C C A B ‎ 材料题:‎ ‎26(1)核心观点:通过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2分) 佐证:秦朝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代设立刺史,成为地方专职监察官员;宋代在地方设置通判监察地方长官。(4分,任答2点即可) (2)前提:最高统治者自己要首先做到廉洁自律,方能贯彻政令,建立廉洁政府。2分 思路:治贪以高官为重点。2分 原因:高官影响大,对下面起示范作用,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2分 ‎(3)原因:行贿受贿成为官场习惯;反贪人员本身贪腐;缺乏独立的司法和监察系统;缺乏民主和舆论监督。6分 ‎27(1)商品经济发展,进一步冲击自然经济。(3分)‎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加剧了对华的经济侵略。(3分)‎ ‎(2)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来资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的船坞和工厂里。(3分)‎ 原因:此时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发展,机器工业增多。(3分)‎ ‎(3)从规模看:规模小;‎ 从地域看,集中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商口岸);‎ 从行业看,以轻工业为主;‎ 从关系看,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每点2 分,答对三点即可)‎ ‎28增加内容一 : 明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2分)理由:朱元璋明朝建立后,相权严重威胁皇权(皇权受到制约),为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朱棣建立内阁制度,都折射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4分)‎ - 11 -‎ 增加内容二: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理由: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在此条件下稀疏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商品货币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4分)‎ 增加内容三:明朝活跃的思想和科技成就理由: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早期民主思想产生,代表人物为李贽;明朝中后期,陆王心学得到发展和传播。明朝总结性科技成就突出,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4分)‎ 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 11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