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亲爱的同学:
此时的你已坐下,那就不要害怕,不要紧张!轻轻地拿起试卷,将你的知识尽情地挥洒!相信你整洁的卷面、认真的字迹一定会让人惊叹!为你加油,祝君好运!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憧憬(chōng) 徜徉(cháng) 沉淀(dìng) 瘦骨嶙峋(líng)
B.腼腆(diǎn) 翕动(xī) 跻身(jī) 潜移默化(qiǎn)
C.裨益(bì) 镌刻(juān) 呜咽(yè) 咬文嚼字(jiáo)
D.挑剔(tì) 雕镂(lòu) 迸溅(bèn) 摇摇欲坠(zhuì)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C.古盂城驿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旅游对外推介的一块金字招牌。
D.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扬州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一声哨响,他如白驹过隙般闪过,飞速前进,将其他运动员甩到了身后。
B.他每次说话都喜欢将一件小事渲染成大事,危言耸听,令人厌烦。
C.班主任李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细节上几乎做到完美,真是锱铢必较。
D.香港著名作家查良镛在其创作武侠小说五十年之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说“书”论“剑”,说话中谈笑风生。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B.“你是我的榜样。”有个人说:“我要练成你这样就好了!”
C.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
D.因此,如果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繁星》一文围绕看繁星,依次写了“有一夜”“从前”“三年前”“如今”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
B.《纸船》选自《冰心诗四首》。《纸船》这首诗主要是运用拟人和反复的手法讴歌了美好的青春和积极的人生。
C.明代作家沈复所写的《幼时记趣》,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9
D. 小说《伟人细胞》记叙了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说明了从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的道理。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梁山雄伟险jùn( ▲ ),水泊烟波浩miǎo( ▲ ),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tóu( ▲ )无路、狼狈逃cuàn( ▲ )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7、默写。(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共9分)
⑴ ▲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⑵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
⑶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⑷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 !” (冰心《嫩绿的芽儿》)
⑸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⑹乡书何处达,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⑺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浣溪沙》一词中,写游览清泉寺时眼前之景的句子是:
▲ , ▲ , ▲ 。
8.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9分)
班级将开展“我爱文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1)如果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给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字(6个字以内):(1分)
▲
(2)请你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除手抄报外的两个活动项目:(2分)
▲ ▲
(3)班上小明同学觉得参加实践活动纯属浪费时间,认为还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写作业。你听说后,决定要说服他参加,你打算怎么说?(3分)
▲
▲
(4)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希望你向同学们推荐一些课外名著,来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让他们能走进文学这扇门,徜徉于五彩缤纷的文学世界。你会推荐哪一本课外名著?写清名著的标题、作者和内容梗概。(3分)
▲
▲
二、阅读理解(54分)
9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9、(1)比较阅读《次北固山下》和本诗会发现:两首诗都抒发了 ▲ 之情,但《次北固山下》描绘的是一幅 ▲ (季节)景,本诗描绘的是一幅 ▲ (季节)景。(3分)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3分)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乙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①而守株,冀②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选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①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②冀:希望。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先自度其足 ( ▲ ) (2) 而置之其坐 ( ▲ )
(3)遂不得履 ( ▲ ) (4) 因释其耒而守株( ▲ )
11.下列各项加点词与“而忘操之”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
A. 反归取之
B. 至之市
C. 今欲以先王之政
D. 是吾剑之所从坠
12.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
(3)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
9
13.甲文和乙文都是寓言故事,请你写出这两篇寓言的寓意。(4分)
甲文: ▲
乙文: ▲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
安恩和奶牛
[丹麦]约翰尼斯·延森
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嚣,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
它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不久就有人来端详它,用手指摸摸它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那人问道。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安恩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
“它不是卖的。”她回答说,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后来终于不得不走了,但他临走时眼光却仍然依恋不舍地盯着这头奶牛。
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
“喂,这头母牛多少钱?”
老太婆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它不卖的!”
9
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那人问道。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可是他打断了她: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1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
▲
15. 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6分)
(1) “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己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将句中的“我们”改成“我和牛”为什么不好? )
▲
▲
(2)“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如何理解她的“坚决”和“窘迫不安”?)
▲
▲
16.文章着力描写奶牛的健壮结实,其作用是什么?(4分)
▲
▲
17. 结合全文来看,安恩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4分)
▲
▲
9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6分)
系在风筝线上的……
周岩壁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A】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B】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8、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2分)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
19、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运用了许多叠词。请你结合划线的A、B句中的一例
9
,说说使用叠词的好处。(4分)
▲
▲
20、文章结尾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4分)
▲
▲
21、文中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可也有人认为“童年已逝,因活在当下。”你是怎么看的呢?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0—100字,6分)
▲
▲
▲
▲
▲
▲
80
▲
▲
▲
三、写作(63分,含书写分3分)
22.世间纷扰,一片嘈杂。可如果闭上眼睛,用心去听,便会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便会听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便会听到自己。你呢?你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听到什么?
请以“听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9
参考答案
1(2分)
2(2分)
3(2分)
4(2分)
5(3分)
C
C
B
A
D
6、(4分)峻 淼(渺) 投 窜
7、(9分)(1)折戟沉沙铁未销。
(2)遽契其舟。
(3)海日生残夜。
(4)贡献你自己。
(5)东风不与周郎便。
(6)归雁洛阳边。
(7)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8、(1)(1分)无固定答案。参考答案:“火花”“萌芽”“文学少年”等等。错字、超过字数、没有文学色彩均不得分。
(2)(2分)无固定答案。参考答案: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读书心得竞赛等等。一个一分。
(3)(3分)无固定答案。有称呼1分,理由充分1分,语句流畅1分,共3分。
(4)(3分)无固定答案。标题和作者名称相符两分,否则不给分。内容梗概语句通畅给1分。
9、(1)(3分)思乡(思亲)(1分),春(1分),秋(1分)
(2)(3分)“行人临发又开封”,(1分)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1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1分)
10、(4分)(1)量长度,测量。(2)同“座”,座位。(3)终于。(4)放。
11、(2分)A
12、(6分)(1)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重点字词“复”、“为”)
(2)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3)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3、(4分)甲文: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意对即可,2分)
乙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或者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意对即可,2分)
14、(2分)安恩把自己的奶牛当成是朋友和亲人,为了排遣奶牛的孤独,特意带奶牛到牲口交易市场散心。
15、(6分)(1)“我们”更能表明安恩把奶牛视为与自己同样的生命,更能表现安恩的淳朴、慈爱。(2分)
(2)“坚决”表现出老太太不为金钱所动,珍惜着奶牛的真挚情感;(2分)“窘迫不安”说明老太太很善良,为给别人带来误解感到难为情。(2分)
16、(4分)为人们想买牛作铺垫;(2分)侧面表现安恩对奶牛的精心喂养。(2分)
9
17、(4分)答出两个不同形象特点,并结合原文,4分。没有结合原文,扣一分。
答案示例:安恩“穿着样式老掉牙的衣服”,但“很干净”,有关安恩衣着打扮所用的摹状词“老掉牙”“泛白”“有了年头”“磨平”,尽管如此,但“干净”,(1分)显然老婆婆是一位生活清苦而且爱整洁的人。(1分)
18、(2分)制作骨架 系缠放线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A处: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2分)写出了风筝飞舞姿态的优美。(1分)引出对童年的回忆。(1分)
B处: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2分)写出了风筝升起的过程。(1分)表现了“我们”心情的舒畅。(1分)
20、(4分)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快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前一句1分,后一句3分。意思对即可)
21、(6分)(字数不足酌情扣分,联系实际2分,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2分,语句流畅1分)
23、(60+3分)请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