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月考试卷(10月)
高 三 文 综
第I卷 (共1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24.下图是古代木板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图中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讨人喜爱。该年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观念
A.重男轻女 B.多子多福
C.安土重迁 D.返朴归真
25.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26.现代宇宙学的“爆胀宇宙论”认为,我们面临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端于时空极小的“奇点”的绝热膨胀,破除了神创宇宙论。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该理论有类似之处
A.老子 B.荀子 C.韩非子 D.朱熹
27.观察右侧地图,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地理常识,分析下列各项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汉武帝在②接受通判的密报
B.唐朝时在①市坊制度已打破
C.清朝雍正帝在③设立军机处
D.④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
28.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
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
的能力.古希腊的“文明”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城邦政治
C.民主政治 D.轮番执政
29.古罗马政治家、法律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这表明
A.公平正义是罗马法永恒的价值追求 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8
C.罗马法源自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 D.罗马公民法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正义
30.19世纪末,中国一位官员在出使某国后感叹,“推原其立国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意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敝,人才学问相承以起”。该官员称赞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1.阅读下表,与史实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3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年)、“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年)、“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年)、“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年)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A.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B.有效借鉴了美国罗斯福新政
C.主要缘于与中共对峙的需要 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完善
33.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4.2013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下列最能体现谈话思想的是
A.1986年中国政府在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B.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形成“上海共识”
8
C.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教育部长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D.1992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军队赴柬埔寨维持和平
35.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2015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推介了“新年第一书”——《历史的教训》,响应习近平的号召,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1:1。
——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材料二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民日益充分地享有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摘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次颇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说:中国历史有一个从兴旺到灭亡的周期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历史上,周期律是跳不出的,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欣然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话”。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8
,报告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同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各民主党派时,称“窑洞对话”对中国共产党仍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摘自凤凰博报(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
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8分)
(2)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
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7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建设层面概括建国初期中共是如何“跳出历史周期规律”的?习近平总书记重提“窑洞对话”说明了什么?(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
序号
历史材料
1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2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洲等省份。
3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今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6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7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8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字数150字左右。)(12分)
请从下面所给的42、43、44三道地理,45、46两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
8
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 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6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9分)
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895年,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从营制、装备、训练、机构和军事学堂来看,新建陆军实为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1901年4月,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联合张之洞奏请朝廷停止科举,鼓励官僚乡绅捐资办学,发展近代新式教育。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如颁布实施《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派人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国际经济活动,既开阔了国人的经济视野又有助于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郭剑林《关于袁世凯评价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袁世凯为了早日实现做皇帝的美好愿望,在日本的威胁利诱下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我们认为,不管袁世凯有没有以接受《二十一条》作为获取日本支持这种动机,也不管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时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却是铁的事实。仅从这一点看,袁世凯就逃脱不了与《二十一条》的干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袁世凯卖国的罪名是任凭你怎么洗也洗不掉的,如果一味要坚持洗下去的话只会越洗越黑。
——苏金有《应还给历史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请回答:
(1) 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看,材料一、二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何差异?(6分)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影响袁世凯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9分)
张掖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月考地理答案(10月)
张掖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月考历史答案(10月)
24【答案】B图片中不能判断对男女的轻重,故A项错误;在图片中,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人们联想到“子孙繁衍众多”,葫芦的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示人丁兴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重视故乡、居住地迁移的内容,故C项错误;“返朴归真”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25【答案】D“有权就有一切”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作为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选择D项符合题意。
26【答案】A【解析】老子强调万物的本源来自于“道”,道源于自然,且道生万象,这就用朴素唯物主义否定了神创万物的观点,符合题干要求,故A项正确;荀子主张“仁义”、“君舟民水”、“性恶论”,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韩非子主张法治和君主集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与材料意思不合,故D项错误。
8
27【答案】C②是河南开封,通判宋代才出现,汉武帝不可能在开封接受通判的密报,故A项错误;①是西安,唐西安的市坊制度仍然严格,故B项错误;③是北京,清朝雍正帝在北京设立军机处,故C项正确;④是杭州,没有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故D项错误。
28【答案】 B小国寡民从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可知古希腊政治文明的特点是城邦政治,故B项正确;民主政治从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轮番执政从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29【答案】A材料说明法律与自然有关,其正义和公平是罗马法的永恒价值追求,故A项正确;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却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罗马法源自于自然法,但本材料的主旨却不是讲罗马法的起源,故C项错误;材料讲述的罗马法而不是公民法,故D项错误。
30【答案】B“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说明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保留君主制。美国实行共和制,不保留君主,故A项错误;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法国实行共和制,不保留君主,故C项错误;德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D项错误。
31【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不是开始资本输出而是变成资本输出为主。C项符合史实,故本题选C项。D项错误,1945年击败侵略中国的日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2【答案】A1928—1937年,国民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使经济发展迎来一个黄金时期,这些计划和议案无疑起到管理和干预经济的作用,故A项正确;1928年时,罗斯福新政尚未实施,故B项错误;由议案的内容可见,这些议案并不是针对中共,当时与中共对峙主要是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一直都偏向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不可能因国民政府的这几个计划而完善,故D项错误。
33【答案】B
34.C【解析】1986年中国政府在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是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活动的表现与题干所表现的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形成“上海共识”是中国积极发展区域集团经济的表现,与题干中的谈话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这句话可知这次谈话的思想是指我国的对外关系发展要拓展的人文领域,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教育部长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符合这一思想,故C项正确;1992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军队赴柬埔寨维持和平也是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活动的表现与题干所表现的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
35【答案】B
8
40. (1)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为城乡平等。(3分)作用;更利于体现人民民主、人民意愿;更利于人民平等地参政。(4)轨迹: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仍在向前推进。(1分)
(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特点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并举;民主形式不断创新。(3分)趋势: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系统化。(3分)
(3)制度建设: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召开一届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说明:中共与民主党派的真挚情谊;中共的忧患意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坚定决心;中共执政能力的成熟;(2分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4)认识:新中国非常重视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制度要适合国情;民主政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41.【解析】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选择相应的角度和材料分析。如选择材料序号5、6、8、9,以文明发展推动生活习俗为主题,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通讯的影响,并概括其演变趋势;也可选择材料序号5、6、7、8,以科技革命推动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为主题,以中国为特例,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也可选择相应材料,分析生活习俗变迁对文明进步的反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主题鲜明,所选材料紧扣主题;(2)合理引用史实,论述完整;(3)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12分)
二等:(1)主题较明确,所选材料能证明主题;(2)引用史实,论述较完整;(3)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6—9分)
三等:(1)主题不清晰,所选材料不太符合主题;(2)未引用史实,论述有明显缺陷;(3)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0—5分)
(另:没按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的,酌情扣1—2分。)
示例:材料序号:5、6、8、9
主题:文明发展推动生活习俗进步
论述:19世纪以来,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俗:人们的服饰从区分等级到简洁实用,并日益大众化、多样化;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结构不断改变;宽敞舒适的家居环境成为人们的首选;火车、汽车、飞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途径;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健康、优质和精神愉悦成为时尚;社交礼仪、婚丧习俗不断现代化。可见,文明的进步是生活习俗进步的推动力。(注:结合材料5、6、8分阶段论述亦可。)
其它主题举例,仅供参考:
(1)文明交流改变各国生活习俗(1、2、3、4、7)
(2)生活习俗变迁推动文明进步(3、4、5、7)
(3)科技革命推动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5、6、7、8)
45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6分)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9分)
46答案 (1)材料一认为,袁世凯编练新军,废除科举办新式教育,发展工商业,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材料二认为: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出卖民族利益,阻碍了中国民主化进程。(6分)
8
(2)一方面,世界发展潮流的推动;辛亥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等。(5分)另一方面,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中国封建专制观念的根深蒂固等。(4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