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一中2014级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宜昌一中2014级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级高二年级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18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 ‎5.做选考题时,考生要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 第Ⅰ卷 阅读题 ‎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 曾 ‎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 12‎ ‎ 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 ‎1、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2、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B.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C.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D.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 B.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 C.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D.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 12‎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4.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 “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 译文:‎ 12‎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5分)‎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新 晴 野 望 ‎ 王 维 ‎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8.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6分)‎ ‎9.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积雨辋川庄作》中体现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描写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秦被灭亡,阿房宫被焚烧的诗句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清 ‎ 刘建超 ‎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清风娃回来看看吧!基德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 村里人从基德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 “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基德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基德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谁都知道,基德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穷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 12‎ ‎ 基德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基德老汉一句“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基德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基德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 基德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 村里人就问,你娃清风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基德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基德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基德老汉也答不上来。‎ ‎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基德老汉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地上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进屋还要换鞋。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逼着喝酸奶。‎ ‎ 年轻人逗趣地说:吹牛吧,你娃清风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叫你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 基德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 基德老汉说,在城里两天就待腻了,对清风娃说俺要回村呢。娃说去打火车票,俺说火车坐着头老晕。娃说那就打汽车票。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爹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呢。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娃没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瞧瞧,排场不?红颜色,娃说吉利。基德老汉脸上堆满了欣慰。‎ ‎ 一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要花大价钱雇呢。基德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 那是你娃给掏的呗。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 恁贵,八十块钱?基德老汉瞪圆了眼睛。‎ ‎ 八十块钱?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赶夜路呢。‎ ‎ 基德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此不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村主任来找基德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 ‎ 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基德老汉就进城找清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了。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 ‎ 基德老汉说,清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村主任说,屁,等到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北风了。基德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了,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你干不干?‎ ‎ 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迷糊中的基德老汉嘴里念叨着:“井……水……”‎ ‎ 基德老汉去了。清风娃从省里回了村。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有省里、市里、县上的。村里人这才相信基德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管着全省人的吃喝拉撒。清风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基德老汉的坟前跪了很久很久。‎ ‎ 基德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凉凉的水。‎ ‎ (摘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村里人来看望病得不轻的基德老汉,并向老汉提出叫清风娃回来看看,因为大家看到基德老汉的病很严重了。‎ 12‎ ‎ B.“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话惹恼了村委主任,是因为他怪清风娃没有给乡亲们解决平价的化肥问题。‎ ‎ C.基德老汉每次在城里清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基德老汉的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不同。‎ ‎ D.基德老汉之所以坐小汽车回来,是因为大家不相信他说的“儿子在城里做大官”的话,想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吹牛。‎ ‎ E.村民们从来没有人相信过基德老汉的话,是清风娃回来给父亲办丧事时才知道基德老汉平时所说的话并没撒谎。‎ ‎(2)基德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和分析其性格特点。(6分)‎ ‎(3)小说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其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要以“清”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气象大家——叶笃正 ‎2005年,90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 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这位与中国第一份气象记录同龄的老人淡然地说:“获得这个奖,只 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9岁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认识了学长 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 了当时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 贝。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 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学生经常会打断老师,提出问题。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 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治学方式后来 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叶笃正认为自然科学要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似乎、好像、大 概”这样的字眼,如果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 ‎ 1950年l0月,在新中国正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登上轮船,辗转回到了中 国。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 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十多位成员,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 图。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 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气象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在当时,天气 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这幅图画成后,中国科学的天 气预报起步了,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慢慢在中国结束了。‎ ‎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 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当时,他已接近古稀,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 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 ‎2005年,90岁高龄的叶笃正,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会准时出现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办公室。几百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但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叶笃正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 12‎ 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之一。他还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2002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 ——“国际气象组织奖”。 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小行星被以叶 笃正的名字命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清华大学,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而选择了气象学,这是因为他接受了学长钱三强的“气象学对国家更为实用”的观点。‎ B. 叶笃正年近古稀,仍与美国科学家合作,投入“全球变化”的国际研究新领域,成为中国此领域的开山鼻祖,体现了他超前的国际视野。‎ C. 叶笃正说:“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这话一方面表现出叶笃正的谦逊,一方面说明他认为在研究中别人的贡献是主要的。‎ D.叶笃正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他获得了 “国际气象组织奖”,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气象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E.本文选择典型事例,不仅介绍了叶笃正的求学经历、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还从待人处事角度为我们展现出叶老可亲可敬的一面。‎ ‎(2)作为气象学家,叶笃正的贡献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3)“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这种治学精神在叶笃正后来的治学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4)“获得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这句话体现了叶笃正哪些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8分)‎ ‎ ‎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B.他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外,还能抽空写字作画,跳迪斯科,生活得真是游刃有余。‎ C.一名合格的党员应具有四种品质:时空磨砺后的执着、诱惑考验后的淳朴、大浪淘沙中的坚强品格、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 D.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求全责备他们某些过激言论。‎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于朝鲜执意发射卫星的行为,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了东北亚的安全环境,不利于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B.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C.去冬今春,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应引起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D.消费者建议,对一次性餐具要采取措施,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从而保证其质量合格,使用安全。‎ 12‎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通过学习,我知道19世纪有一场大争论,就是光怎样在真空中传播。________令人惊奇的是,直到如今,物理学家对这一难题仍然没有作出真正的回答,但数十年来,我们却对这样的思想习以为常:即使没有什么媒质,光照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①声波需要空气,水波需要水,而在真空中却没有可以使光波动的东西,人们对此深感疑惑。‎ ‎②但是,如果光是波的话,那就需要一些使它发生“波动”的媒质。‎ ‎③没有使光波动的媒质,它怎能成为波呢?‎ ‎④然而,实验却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以太”并不存在。‎ ‎⑤实验毫无疑问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⑥于是,物理学家们就捏造出一种所谓的以太物质,这种物质作为光的媒质而充满整个真空的空间。‎ A.⑤①⑥④②③     B.①③⑤⑥④②‎ C.⑤②①③⑥④ D.①②⑤③④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 ② 。 ③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 ‎17.下面是两副打乱了次序的对联,一副是七字联,一副是十一字联。请根据要求将它们重新 组合起来,请将序号填在横线处。(6分)‎ ‎①莽莽红尘 ②盈盈绿水 ③五色艳争江郎梦 ‎ ‎ ④一枝春暖管城花 ⑤数息各分南北路 ⑥三篙频送往来人 ‎(1)题毛笔店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题渡口联: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写作(60分)‎ ‎18.命题作文,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请以“较量”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2015~2016学年度10月月考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 ‎1.D(“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2.C(“真实再现”有误。)‎ 12‎ ‎3.A(B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C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D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 二、‎ ‎4.A ‎5.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6.B(“以布政使的身份”错,原官是“按察使”)‎ ‎7.(1)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便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发放。乃:然后。赡:供给。闻:上报。各1分。)‎ ‎(2)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问:过问。阴:暗中。廉:调查。益:更加。任:信任。各1分。)‎ ‎8.分别是“明”和“出”。(2分)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明”的意思是“更显明亮”,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2分)“出”,化静为动,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使景色更加富有层次(2分)。(回答“白”和“碧”酌情给分)‎ ‎9.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2分)‎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3分)‎ ‎10.答案: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答A得3分,答C得2分,答D得1分。(D概括不够全面,除了证明自己没有吹牛外,还有虚荣的原因;B原因解释有误,是因为村委主任怪基德及其儿子没有帮助他解决化肥问题;E“从来没有人相信过基德的话”说法错误,村委主任就信过一回)‎ ‎(2)①临危受命,办事利落:在花费紧缺的情况下,接受村主任让他弄化肥的任务,他立即搭车进城,三五天拉回一车尿素;在遭遇干旱时接受村主任让他找人帮村里打井的任务,他立即进城不到两天就带回儿子的五万块钱。‎ ‎ ②热情大方,关心村里:每次从城里回来都给乡亲们带各种吃食,热心帮助村里人买化肥、打机井,弥留之际还念叨着井水。‎ ‎ ③有虚荣心,胸无城府:经常说自己儿子当大官,要坐儿子坐的小车回家;在回答村里人及媳妇们的问话等情节中显示出他的坦率真诚,没有心计。(每点两分,答到其他特点,概括分析合理也可得分)‎ ‎(3)①插叙。小说插叙了清风娃给乡亲们买化肥,不给父亲送烟酒、派公车。捐钱给乡里打井抗旱等事情,突出了清风娃这个人物形象,使主题更鲜明、深刻。‎ 12‎ ‎ ②侧面烘托。如写基德老汉没搞到儿子批的平价化肥,没得到儿子送的好烟好酒,没坐到儿子坐的小车等,烘托出清风娃的公正廉明;写基德老汉带回儿子的五万元钱给村里打井抗旱,即烘托出清风娃的奉献精神,情系乡亲,更折射出他对民生关切的人文情怀。‎ ‎ ③对比。将“狗毛”每次回村开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带把烟的情形与“清风娃”不给父亲送烟酒、派公车进行对比,反衬出清风娃的清正廉洁。‎ ‎ (答出三点即可。答出其他手法,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4)示例:①从人名上看,“清”即“清风娃”他虽然出场不多,但他是小说主要讴歌的对象,以“清”为题,突出了“清风娃”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 ②从构思上看,以“清”为题,起统摄和贯穿全文的作用,小说情节的发展,几乎都与“清风娃”这个人物有关。‎ ‎ ③从人物形象上看,以“清”为题,彰显了人物的品格特点。“清”含清廉、清正等意,小说通过基德老汉烘托出“清风娃”的清廉公正等高尚品质。‎ ‎ ④从主题思想上看,以“清”为题,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小说旨在表达对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的颂扬和期盼。 (每点两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E给3分,B给2分,D给1分。(A.“气象学对国家更为实用”未必是钱三强的观点。C.“更光彩”不是贡献大,这是叶笃正对别人贡献的肯定和赞美。D.叶笃正获奖并不能完全说明中国的气象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①他带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成员画了第一张天气图,图画成后,中国科学的天气预报起步了;②他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并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③他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之一。④他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概括3点得6分)‎ ‎(3)①打破常规的教学:他的学生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②一切从事实出发,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似乎、好像、大概”这样的字眼,如果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③朝前看:1984年,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每点2分)‎ ‎(4)①淡泊,谦虚。叶笃正在气象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获得如此高的奖项,却如此淡然,表现了他的谦逊。在所里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②开拓进取。叶笃正说这只是“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表明他认为科学无止境,我们还应该朝前看,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年近古稀还与美国科学家合作,投入“全球变化”的国际研究新领域。③热爱事业,乐于奉献。90岁高龄,仍愿意和大家一起做研究。每周一三五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④谈对自己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2‎ ‎13.答案C (A.“目无全牛”出自《庖丁解牛》,形容技艺高超,动作纯熟。与“忽视整体利益”没有联系。 B.错。形容技艺高超,做事轻而易举。不能形容“生活” 。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带宾语,一般只作谓语。)‎ ‎14.答案D A ,成分残缺,可去掉“由于”。 B,句式杂糅;“突出……的原则”与“以……为原则”杂糅,C,语序不当,应为“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15.【答案】C【解析】这是一段前后递呈紧密的句群,先采用分组的方式,⑤②一组,构成转折关系;①③一组,探究光为什么是波;⑥④一组,构成转折关系。从整个语句看,这段文字的思路是: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但是真空中并没有波,于是物理学家提出“以太”,但“以太”又不存在。‎ ‎16. ①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17. (1)题毛笔店联:③五色艳争江郎梦 ④一枝春暖管城花(3分)‎ ‎(2)题渡口联:①莽莽红尘⑤数息各分南北路 ②盈盈绿水⑥三篙频送往来人(3分)‎ 六、写作 ‎18.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熊概,字元节,是丰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儿,随母亲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乐九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职。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掠 ,布政使谋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况且贼寇肯定不来,只需警戒而已。”后来果然贼寇没来。不久,他调任广东。‎ ‎ 洪熙元年正月,命他以原官的身份和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当初,夏原吉在江南治水回京后,朝廷让左通政赵居任代替他,且兼管农业方面的事务。赵居任不体恤百姓,每年都上报说丰收。成祖也知道他欺骗。他死后,左通政由岳福继任,岳福平庸懦弱,不做事情。仁宗代理国政时,曾命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因此有这个任命。这年八月,周干回京,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南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 ‎ 浙西豪强握有郡县官员的短处,长期做不法之事。海盐县百姓平康非常残暴,御史要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赶上大赦,他又回来了,还聚众八百余人。熊概将他逮捕诛杀。过后,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于是奸民驯服。各卫所的运粮不能为继,军队缺粮。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皇上很高兴,传谕户部不要给熊概治以擅作主张之罪。‎ ‎ ‎ 12‎ ‎ 熊概执法严厉,奸民很害怕他,便将诽毁他的书上传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弹劾熊概与叶春所到之处擅用威权,独断专横,放纵士兵骚扰百姓。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赐玺书奖励他。熊概也很自信,应当兴废的事他都列出上奏。当时朝廷屡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熊概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动。‎ ‎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务。行在都御史顾佐有病,朝廷通过驿传召熊概代管他的职务,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察记录犯囚的案卷,熊概从早到晚,都没有空闲吃饭食。突然他感到晕眩,然后便去世了。皇上令使者前往祭奠,派船送他归葬。‎ 1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