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8页,计八道大题,31道小题;
2.本次考试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试卷共三部分,第1~18题、20~23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其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50分)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杀戮(lù) 甲胄(zhòu) 胡诌(zōu) 纵横捭阖(bì)
B. 犒劳(kào) 果脯(pǔ) 鞭挞(dá) 一叶扁舟(piān)
C. 箴言(zhēn) 拉纤(qiàn) 赍赏(jī) 胜券在握(quàn)
D. 参与(yǔ) 稽首(qǐ) 谗谄(chán) 衣冠禽兽(ɡ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蒙敝 戍守 急遽 门廷若市
B. 涅磐 辖制 熏陶 四马难追
C. 决窍 蹒跚 轮廓 秣马利兵
D. 苑囿 腼腆 陨落 川流不息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语词汇的过度使用现象也日趋严重,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外语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
B. 虽然母校的建筑不是那么富丽堂皇,但是她的环境和空气质量,绝对是一流的,真的是个学习和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C.药品说明书中的“儿童酌减”字样,看似一种善意的消费提示,实则似是而非,减到多少才合适大多没有明确说明,的确让人难以操作。
D.如果您有广告行业的从业经验,有行云流水的文笔,有才思泉涌的脑袋,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洞察力,经常落笔于各大论坛,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史证明,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竟令人在阅读中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之中。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了近200个左右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16 -
D.当克隆人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思考和广泛讨论,并尽快建立健全有关克隆人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的共识。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传体史书《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对《春秋》的注释、注解。其中
塑造了烛之武、蹇叔、先轸、邹忌等人物形象。
B.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战国四公子”即以养士著称。“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和赵国的平原君。
C.老舍的《茶馆》《龙须沟》、田汉的《关汉卿》和郭沫若的《蔡文姬》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代表性话剧作品。王利发是《茶馆》中的主要人物。
D.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其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四大喜剧是《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二、课内文言部分(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朝济而夕设版焉(修筑防御工事) B. 正襟危坐(端正)
C. 妇人暂而免诸国 (暂且) D. 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梁弘御戎,莱驹为右(驾驶,驾驭)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食之,比门下之客(比较) D.穆公访诸蹇叔(咨询,征求意见)
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属岁旱时(恰好,适值) B.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满足)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诽谤讥讽)
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孟尝君就国于薛/三窟已就 B.孟尝君顾谓冯谖/愿君顾先王之宗庙
C.以何市而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D.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是寡人之过也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今君有区区之薛/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B.衣冠而见之/朝服衣冠
C.超乘者三百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D.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堕军实而长寇仇
1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B.堕军实而长寇仇
C.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 D.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12.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
A.行李之往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13.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6 -
①敢以烦执事 ②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③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④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乡师而哭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D.文倦于事,愦于忧 / 以其无礼于晋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语气词,表示反问,“难道”)
B.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代词,指代“我们”)
C. 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语气词,表推测,“大概”)
D.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语气词,表祈使,“还是”)
16.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A. 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 B.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
C. 梁王虚上位 D. 左右以君贱之也
17.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夫晋,何厌之有 B. 邻之厚,君之薄也
C. 王之蔽甚矣 D.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18.对以下文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白野公深切喜爱它是应该的啊
B.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这就是我之所以为国君买义的原因啊
C.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你们的大功劳
D.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劳顿,力量衰竭,远方的郑国早已防备这件事,恐怕不可以吧
三、背默(共14分,每小题1分)
19.在空格中填入相应句子。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荷塘月色》)
(2)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荷塘月色》)
(3) ,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
- 16 -
(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前赤壁赋》)
(5)东望夏口,西望武昌, ,郁乎苍苍 (《前赤壁赋》)
(6)耳得之而为声, (《前赤壁赋》)
(7)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 (《邹忌讽齐王纳谏》)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邹忌讽齐王纳谏》)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 (《邹忌讽齐王纳谏》)
(10) ,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1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12)读史书,要善于读出作者的立史态度,如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从“ ”一句可以看出立史者寄希望于政治昌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从而立国的态度。
(13)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从而喟叹不已。如曹操在《短歌行》中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又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写:“ , 。”
(14)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面对子犯袭击秦师的请求,晋文公还是保持头脑的清醒,认为“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不武。”从中看出一代霸主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与谋略。
第Ⅱ卷(50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5题。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①,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②。公曰:“制,岩③邑也,虢叔死焉。佗④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⑤,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⑥。”
- 16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⑦。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⑧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⑨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释:①寤生:指难产。②制:地名,下文的“京”“廪延”“共”也是地名。③岩:险要。④佗:同“他”,别的。⑤不度:不符合法度。指前文所说的超过了“百雉”,古城每长一丈、高三丈为一雉。⑥不义不昵,厚将崩:对君不义,对兄不亲,虽土地广大,也将崩溃。⑦夫人将启之:指姜氏将作为内应。启,开(城门)。⑧书:指《春秋》上的记录。⑨施:延,推广。
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屡次
B.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边邑
C.缮甲兵,具卒乘 兵:士兵
D.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遗:赠送
2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共叔段,欲立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姜氏欲之,焉辟害 余收尔骨焉
C.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D.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穆公访诸蹇叔
2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姜氏何厌之有!
理解:姜氏哪里有什么满足的!
B.公赐之食,食舍肉
理解:郑庄公赐给他饭吃,但所给的食物中没有肉
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理解:如果挖地到泉水,再打通隧道,在隧道里(和母亲)相见
D.其是之谓乎!
理解: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这类孝子吧!
2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国君未果后,又要求郑武公将京这个险要之地作为共叔段的封地。
B.共叔段不满足于京这块规模已很大的封地,不断扩张疆域,并准备好武器和军队以攻打庄公。
C.《春秋》在记录这段历史时称郑庄公为“郑伯”,暗含着对庄公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弟弟的批评。
D.庄公发誓至死不见姜氏,但后来后悔,设法恢复了母子关系,说明郑庄公还有重情感的一面。
- 16 -
24.面对共叔段一开始的种种不法行为,庄公为什么没有及时制止?这反映了庄公怎样的性格?(3分)
25.文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请结合这篇文章之外的例子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2分)
五、文言断句(5分)
26.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 寿 有 时 而 尽 乐 荣 止 乎 其 身 二 者 必 至 之 常期 未 若 文 章 之 无 穷 是 以 古 之 作 者 寄 身 于 翰 墨 见 意 于 篇 籍 不 假 良 史 之 辞 不 托 飞 驰 之 势 而 声 名 自 传 于 后 故 西 伯 幽 而 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不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选自曹丕《典论·论文》)
六、古诗鉴赏(7分)
2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 ①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②蕲,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指处事圆滑。
(1)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是怎样具体运用的?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回答。(4分)
七、课外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道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28~30题。
约会白桦 张波
好几年前,一位北方朋友问我,你看过冬季里的白桦林么?我摇头。他说,那你一定要看看,否则你算不上真正的北方人。我问他,你看了是什么感觉?他沉默良久后对我说:“当时,我想哭……”
这句话让我无法忘怀。
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夏季的白桦林。在宽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生长着无数的白桦,浓荫蔽天,如同一道绿色的云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远远看去,那些白桦纤弱得令人怜爱,茂密的树冠仿佛随时都会使那苍白的树干折断。走到近前,你会感觉到如同面对着一排倾国佳丽,个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那时,我感觉到,再没有比白桦更能体现女性风采的树木了,也再没有比白桦更能够让男人动心的树木了。
然而,冬季的白桦呢?那让人看了“想哭”的白桦呢?
现在,我终于踏上了黑河的土地。我明白此行最重要目的就是和白桦在此时此刻约会。没错,是约会——一次企盼已久的约会。
- 16 -
果然,在一片纤尘不染的雪原上,我看到了梦中的白桦林。蓝得纯净无比的天空下面,一大片白桦默默地伫立在雪地上。用白璧无瑕之类的语言来形容这片雪地是不够的,因为这雪地尚无一行人和兽的脚印,真的是令人不忍落脚。雪野无言,静谧得令人感到听觉功能的存在已毫无必要。
我沉默地注视着面前的她们。我在心里一千遍地说着:你好……我的眼角渐渐地开始潮湿。我开始相信,那位北方朋友的话言之不虚。
她们有一种特殊奇异、难以言说的美。她们身处严寒,立足冰雪,躯干纤细却又永远笔挺,枝杈柔弱却从不倒垂。虽叶片全无仍傲然于世,经霜侵雪欺却纯洁如斯。她们经历过无数次与风雪的抗争搏斗,这可以从她们身上爆起的树皮和深深的裂口看出来。但她们在严寒中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看不出有任何一点痛苦的表情。她们的全部生命力永远向着蓝天和太阳。
我恍然——“亭亭玉立”并非只是一种婀娜的姿态:“玉树临风”也不尽是一种单纯的潇洒。达到这样的境界,都需要一番经历和磨炼。
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此时,我已经不敢随便向她们道一声“你好”了,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我没有资格同她们平等对话。与饱经风雪的她们相比,我不过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毛头。
我走进她们当中。我能感觉到她们的呼吸、窃笑、私语。我知道,她们正在打量着我这个远道而来、冒冒失失的赴约者。从单纯精神意义上说,我和她们前生有缘,今世有约。我定定神,看到了她们身上无数只眼睛。这些眼睛美丽而有神,多呈鱼形,如那远古的图腾。片刻之后,我心痛地发现,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是一次苦难的证明,都是某一次断裂和夭折的记号。想想吧,这是何等的壮烈和悲怆啊——每经历一次摧残,她们,便睁开一只眼睛!
然而,这些眼睛里没有泪,只有情。你会感觉到白桦林没有恨,只有爱。最苦的是她们,最美的也是她们;最纤弱的是她们,最有生命力的也是她们;最令人怜爱的是她们,最让人肃然起敬的还是她们。
白桦林啊白桦林。面对这雪中的白桦,好男人不能不流泪。
走出白桦林,我回首看去,白桦无语,林梢微动。我已经无法看到她们的眼睛了。但我知道,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将永不闭合,她们的目光会永远注视我,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这目光传达出的一切都与我同在。我的身后,是两行深深的足迹,那是我前来赴约的证明,更是我朝圣的记录。尽管待到春来雪融,这足印将消失殆尽;尽管此刻告别白桦,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远!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
(取材自《中华名家散文精粹》有删改)
2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冬日白桦处于蓝天下、白雪中,意在用环境烘托白桦的纯洁、美丽,为下文的感叹作铺垫。
B.“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中“缓缓”二字,显示作者此时内心的敬意,他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艰难。
C.由初见雪地白桦时向她们问好,到后来不敢随便问好,说明作者由初来时的随意,变为后来的郑重。
D.文章用“想哭”描述看到冬日白桦的感受,显示了冬日白桦的品格带给作者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冲击。
E.
- 16 -
作者认为,白桦树身上的眼睛是她们久经磨难的证明,因为每次磨难,白桦都会睁开一只眼睛。
29.分析作者为什么将“看”白桦林写作“一次企盼已久的约会”。(5分)
30.统观全文,试析为什么文章结尾说“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6分)
第Ⅲ卷(50分)
八、作文(50分)
3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熟语有“先声夺人”“敢为天下先”“先下手为强”……强调的是“先”的优势;然而熟语又有“后发先至”“后来居上”“后发制人”……强调的是“后”的优势。
一“先”一“后”,可以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16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答题纸
2014.11. 3
成绩
第一至二大题、第四大题的选择题
请把第一、二大题1~18小题、第四大题20~23小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的相应题号上。
三、背默
19. (共14分,每小题1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塘月色》)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塘月色》)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赤壁赋》)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赤壁赋》)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赤壁赋》)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赤壁赋》)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
(《烛之武退秦师》)
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注意:第20~23小题的答案请涂在机读卡的相应题号上!
2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
- 16 -
200
五、文言断句(5分)
26. 年 寿 有 时 而 尽 乐 荣 止 乎 其 身 二 者 必 至 之 常 期 未 若 文 章 之 无 穷 是 以 古 之 作 者 寄 身 于 翰 墨 见 意 于 篇 籍 不 假 良 史 之 辞 不 托 飞 驰 之 势 而 声 名 自 传 于 后 故 西 伯 幽 而 演《易》
六、古诗鉴赏(7分)
27.(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道小题,15分)
28. (4分)
29.(5分)
- 1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
2016届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11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答案: C 【A 诌zhōu 捭bǎi B脯fǔ 挞tà D与yù 谄chǎn 】
2. 答案:D 【A蒙蔽 门庭若市 B涅槃 驷马难追 C诀窍 秣马厉兵 】
3. 答案:C 【A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 B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C 似是而非: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D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唱歌等)】
4. 答案:B 【A主宾搭配不当 C不合逻辑,有歧义,杂糅 D搭配不当】
5. 答案:A 【《左传》为编年体史书,邹忌出自《战国策》】
二、课内文言部分(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6. 答案: C 【暂:一下子】
7. 答案: C 【比:和……同等】
8. 答案: D 【谤讥: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
9. 答案: C 均为“买”之意 【A前往/完成 B回头看/顾念 D拜访/过错】
10. 答案:A 指小,少 【B穿衣戴帽/衣服和帽子 C兵车/四张 D充实/果实】
11. 答案:C 【A辟-避 B堕-隳 D乡-向】
12. 答案:C 【A行李:出使的人 B夫人:那个人 D左右:身边的人】
13. 答案:C 【①拿,用,介词②认为,动词③如果,连词④如,比得上,动词】
14. 答案:B 均为取独,助词,无义 【A表并列/表修饰 C竟然,却/就是 D被/对】
15. 答案:B 【语气词,表示反问,“难道”】
16. 答案:D 【形容词作意动,其他为形容词作使动】
17. 答案:A 同为宾语前置句 【B被动句 C被动句 D定语后置句】
18. 答案:B 【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办法】
三、背默(共14分,每小题1分)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
(2)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月色》)
(3)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
(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前赤壁赋》)
(5)东望夏口,西望武昌,山川相繆 ,郁乎苍苍 (《前赤壁赋》)
(6)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前赤壁赋》)
(7)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6 -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10)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1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12)读史书,要善于读出作者的立史态度,如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一句可以看出立史者寄希望于政治昌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从而立国的态度。
(13)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从而喟叹不已。如曹操在《短歌行》中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又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写:“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4)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面对子犯袭击秦师的请求,晋文公还是保持头脑的清醒,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 ,不武。”从中看出一代霸主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与谋略。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3分)
20. 答案:C 【“兵”为武器。】
21. 答案:D 【两个“诸”都是“之于”。A项前者是代词,后者助词取独。B项前者疑问副词,后者兼词“于之”。C项前者介词“把”,后者连词表修饰关系。】
22. 答案:B 【“食”舍肉的主语是颍考叔。】
23. 答案:A 【“郑武公”“京”错误。】
24. 参考答案: 庄公想除掉共叔段这个心腹之患,因此一开始有意纵容弟弟不断作恶,致使他最终走向反叛,并借平叛之名赶走了共叔段。(2分)这反映了庄公阴险、寡情的特点。(1分)(意思对即可)
25. 答案略。【评分注意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内容有四点:1.有明确的观点或看法,最好有一定的阐释或论述。2.举例准确清晰。3.阐释清楚例子中的“不义”。4.分析清楚“不义”与“自毙”的逻辑关系。表达注意两点:1.语言的准确、不罗嗦。2.层次清晰。如果学生不认可这个观点也完全可以,视其论述及表达情况给分,并可以在给分上予以一定的鼓励。】
五、文言断句(5分)
答案: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
【断错1-2处扣1分,3-4处扣2分,以此类推,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 16 -
文章关系到治国的伟大功业,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命有时间限制,荣誉欢乐只能终于一身,二者必终止于常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在文章书籍中表现自己的意见,不借助史家的言辞,也不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地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后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
六、古诗鉴赏(7分)
27.(1)参考答案:对比。十年前与十年后形成时间上的对比;桃李春风中与江湖雨夜中形成环境上的对比;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形成行为上的对比;相聚的快乐与离别的孤独形成情感上的对比。【评分标准:手法1分并能说出三处对比即可得3分。】
(2)参考答案:与友人相距遥远,无法互通音信的伤感与无奈之情;与友人分别日久而产生的思念之情;对友人家境贫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洁品格的赞美之情;对友人年老体衰、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挂念与同情。【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
七、课外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道小题,15分)
28.答案:BC 【B作者的脚步并未变得沉重艰难,C作者最初来时并不随意。】
29. 参考答案:“约会”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人格化了(要点一,1分),这表明“我”认为“我”与白桦树有着心灵的沟通(要点二,2分,答作“对白桦的崇敬”、“对白桦的敬重”、“对白桦充满敬意”亦应给分),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白桦向往已久(要点三,2分)。
【解说:要点一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要点二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倒数第三段前几句话。此题意在借揣摩语言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要点三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作者对白桦急切相见之情。】
30. 参考答案:经过这次与冬日白桦的约会,作者感到,白桦树外表柔弱身处严寒却从容平静,充满生命力(2分)。虽然历经重重艰难,却仍然充满深情(爱意)(2分)。这种博大胸怀,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并深入到我内心,伴我终生(2分)。
【解说:答题要点如下,第一、先写白桦林外表及体现的精神品质(2分);第二、再写作者在观察冬日白桦后领会的白桦的精神境界(2分);第三、然后写这种精神境界对自己的震撼和终生影响(此行意义非凡,终身受益)(2分)。】
八、作文(50分)
高考作文分类标准
一类 42~50(一类下42~44,一类中45~47,一类上48~50)
二类 33~41(二类下33~35,二类中36~38,二类上39~41)
三类 25~32(三类下25~27,三类中28~29,三类上30~32)
四类 0~24
【附】古文参考译文
从前,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共叔段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城墙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将要不能控制。”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
- 16 -
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很难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受到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趋灭亡,你姑且等待。”
过了不久,共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暗中归自己控制。公子吕说:“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国君的统治,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共叔段,那么我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
共叔段又把这两处地方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也终将崩溃。”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聚集人民,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袭击郑国都。武姜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知道了共叔段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己出奔,隐含责难郑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特意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宴。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一个母亲,我吃的东西她都吃过,只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颍考叔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忧虑的?只要掘地挖出泉水,挖个隧道,在那里见面,那谁能说您违背誓言(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隧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于是姜氏和庄公作为母亲和儿子跟从前一样(即恢复了母子关系)。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这类的孝子吧?”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