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11页,计8道大题,28道小题;
2、本次考试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试卷共三部分,第1~13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18~21题答案涂在机读卡相应的题号上,作文单写在作文纸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命题人:汪文龙 审题人:李晓阳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模块检测(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啮齿niè 剖白pāo 阿房宫fáng 过蒙拔擢zhuó
B.修禊xì 踌躇chú 囷囷焉qūn 期功强近jī
C.奢侈chǐ 慰藉jí 蜀山兀wù 命途多舛jié
D.愤懑mǎn 轻佻tāo 一霎间shà 潜移默化q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奚落 呐喊 兴高彩烈 物华添宝
B.咒骂 严俊 走头无路 投笔从戎
C.侮篾 舸舰 慷慨激昂 无遐顾及
D.敷衍 摇曳 老当益壮 胜券在握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暂时zàn 骈文bìng 有利有弊 乌鸟思晴
B.雪茄qié 幼稚zhì 奄奄一息 文雅闲静
C.搭赸shàn 咳嗽shòu 年末岁尾 钟鸣顶食
D.踱出duó 侥幸jiǎo 不名一钱 低声下气
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 的金字。
(2)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 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
(3)黑的人便 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 与老栓;一手 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A.黯淡 造成 抢 塞 抓 B.暗淡 造成 抓 塞 抢
- 13 -
C.黯淡 形成 抢 递 抓 D.暗淡 形成 抓 递 抢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2014年的最后一天,寒气袭人,在“大悦城苹果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竟然与半年未见的初中同学萍水相逢了。
B.课本剧排演占去了他很多的时间精力,以致单元考成绩很差,但模块成绩得到了六分加分,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绍兴是一座文化历史名城,此地人杰地灵,古代出了“爱国诗人”陆游,现代出了“启蒙大师”鲁迅,真可谓英才辈出!
D.虽然往事如风,情随事迁,但我们依然要珍视同学情谊,即使将来天各一方,也不妨经常通过“微信朋友圈”保持联络。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阿房宫赋》《清明》《泊秦淮》等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诗文。
B.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人称“王右军”,其作品《兰亭集序》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
C.欧·亨利是法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誉为法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其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等。
D.《唐吉诃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作者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伟大的小说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作家。
二、课内文言文。(12分,每题2分)
7.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改变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可惜
C.披绣闼,俯雕甍 披上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旁边
8.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命
B.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C.信可乐也 实在
D.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以前
9.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使六国各爱其人
C.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 穷且益坚
- 13 -
D.访风景于崇阿 / 此地有崇山峻岭
10.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臣以供养无主
B.盘盘焉,囷囷焉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1.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A.今臣亡国贱俘
B.戌卒叫,函谷举
C.引以为流觞曲水
D.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2.下列各句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谨拜表以闻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B.屈贾谊于长沙
C.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课文节选,完成13~15题。
文段(一)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13.结合全文来看,选段中所说的“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指的是( )(3分)
A.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B.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
C.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
- 13 -
D.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
14.文段(一)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短语分别代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分别加以概括。(6分)
(1)铁屋子:
(2)许多熟睡的人们:
(3)大嚷起来:
文段(二)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文段(三)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15.文段(二)(三)共同表现了鲁迅笔下的 形象,从这些人“围观同胞被杀”和“清早闲看杀人”的行为分析,这些人的特点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填后面两空): 、 。在表现这些人的特点时,两个文段所用手法明显不同,文段(二)主要用了 手法,文段(三)则主要运用了 手法。(5分)
四、背诵默写。(12分)
16.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课文原句。(每空0.5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________。 《陈情表》
(3)五步一楼, ;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__, 。《阿房宫赋》
(4)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阿房宫赋》
(5)使六国各爱其人,__________;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阿房宫赋》
(6)星分翼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蛮荆而引瓯越。 《滕王阁序》
(7)层峦耸翠,___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 《滕王阁序》
(8)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9)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10)夫人之相与,_________。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第二部分:质量检测(50分)
五、课外文言文。(17分)
- 13 -
1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争之,州 郡 不 能 决 益 州 长 史 韩 伯 携 曰 仲 文 少 年 聪 察 可 令 决 之 仲 文 乃 令 两 家 各 驱 牛 群 到 放 所 得 牛 遂 入 任 氏 群 又 使 人 微 伤 之 任 氏 嗟 惋 杜 氏 自 若 杜 即 服 罪。
(取材于宋·桂万荣《棠阴比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每小题3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列传》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游:游玩
B.遂通五经,贯六艺 贯:通晓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向来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应验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13 -
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
B.以精铜铸成 /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 衡乃诡对而出
D.乃知震之所在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0.对文中下列语句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B.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只能屈身于官府的居所,多年没有搬迁。
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
D.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学识渊博,文学才华出众,其为人谦逊,不慕名利,曾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
B.张衡善于器械制造,精于天文历算,其发明的动仪准确地测知了当年的陇西地震。
C.张衡为官清正,被升为侍中陪伴皇帝左右,借机向皇帝揭发了擅权乱政的宦官们。
D.张衡在作河间相期间,整饬法度,打击豪强,政绩斐然,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六、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
晚 秋 [亚美尼亚]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 13 -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放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
- 13 -
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22.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
C.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理冲击。
D.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E.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23.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24.请根据提示用3个两字词语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心动→ →惊恐→ →失望→
25.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6分)
七、课内学习拓展。(13分)
26.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写出课文原句。(共7分)
①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
②陶渊明有云:“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兰亭集序》中表达的人生感慨与此句意思最相近的是:“ , 。”
③《阿房宫赋》用大量笔墨铺陈描写,是因为主题需要。此外的笔墨都很俭省,比如开头十二字道尽时代背景,引出阿房宫,又如“ , ; , 。”十四字说破秦朝速亡、阿房宫被焚的结局,都是极好的简笔范例。
④《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分别写了 (朝代)与 (朝代)两场雅聚,前者写道“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表现了胜友高朋相聚,后者正好有“ , ”在内容上可与这四句接近。
⑤《阿房宫赋》与《滕王阁序》中均写道建筑与山水和谐共处之景观,前者的“
- 13 -
各抱地势,勾心斗角”与后者的“ , ” 均表现了这样的景观。
27.根据相关文化常识完成下面的选择题。(6分)
①下面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与“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里的“时维”和“永和”均表示年号。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一句里的“弱冠”一词指“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两句里的“拜”和“除”在古代均表示授予官职。
D.“陈情表”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属于这种文体。
②下面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谦称的一项是( )
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B.亦将有感于斯文
C.愿陛下矜悯愚诚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③历史课上老师说:“公元1894年中日爆发了一场战争,按中国农历‘干支’纪年法(即用天干,如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如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纪年,六十年一循环),那年正是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课间同学们就“干支纪年”聊了起来。请判断下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甲:1999年我们出生了,是农历己卯年。
B.同学乙: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农历戊子年。
C.同学丙:2014年我们上高中,是农历丁丑年。
D.同学丁:2016年法国欧洲杯,是农历丙申年。
第三部分:写作检测(50分)
八、写作。(共50分)
28.阅读下面的提示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久未谋面的亲友,不经意间有了沧桑变化;曾经熟悉的同学,俨然与先前判若两人;……
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验:社区街角辟出的空场,成了民众休闲的去处;熟悉的胡同大院,变成了高楼和商铺;曾经热闹的村落街道,渐渐人影稀疏,失去了光彩;……
人的改变,生活空间的改变,背后可能蕴藏着许多故事和启示。对某人或某处生活空间,你有怎样的今昔情景的记忆?今昔之变的原因何在?你对此改变有怎样的感受或看法?
请根据以上提示,你从个人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又见 (某个人)”或“走过 (某处生活空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请把选定的半命题补充完整,填写在作文纸上,然后完成写作。
- 13 -
- 13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A.剖白pōu 阿房宫páng C.慰藉jiè 命途多舛chuǎn D.愤懑mèn轻佻tiāo
2.D A.兴高采烈 物华天宝 B.严峻 走投无路 C.侮蔑 无暇顾及
3.D A.骈文pián 乌鸟私情 B.雪茄jiā 文雅娴静 C.咳嗽sòu 钟鸣鼎食
4.A 5.A 6.C 7.C 8.A 9.D 10.A 11. D 12. B
13. B
14.(1)严酷(残酷)的现实(当时)社会
(2)愚昧麻木的大多数国民 (3)文艺救国的行动
15. 看客 空虚无聊 愚昧麻木 对比 比喻
16.(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5)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6)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7)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0)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7.(5分)【评分参考】答对两处得1分。答错两处扣1分。
州郡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携曰/仲文少年聪察/可令决之/仲文乃令两家各驱牛群到/放所得牛/遂入任氏群/又使人微伤之/任氏嗟惋/杜氏自若/杜即服罪。
【参考译文】
有姓任和姓杜的两家各自丢了牛。后来找到一头牛,两家争夺这头牛,州郡不能判决。益州长史韩伯携说:“仲文年轻聪明善察,可以让(他)决断这个案子。”仲文就命令两家各自驱赶(自家的)牛群到来,放出找到的那头牛,(那头牛)就进入任家的牛群中了。(仲文)又派人轻微地弄伤了那头牛,姓任的叹气惋惜,姓杜的镇静自如。姓杜的就认罪了。
18.A 根据语境,此处应为“游学”
19.B 两个“以”均为借此“用” A 才;就 C表转折关系;表承接关系D的;代词
20.B应为“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21.C “借机向皇帝揭发了擅权乱政的宦官们”与原文不符。
22.( B )( D )(4分)
- 13 -
【解析】B “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瓦萨卡是出于维护伤者利益而骂人,恰恰说明他正直,是有教养的表现。D.“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于文无据。
23.(4分)(1)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
【解析】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照应标题。
24.请用两字词语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答案: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25.(6分)
答案:(1)不会据为己有。
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使然;②瓦萨卡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③瓦萨卡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 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萨卡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
(2)会据为己有。
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境使然;②瓦萨卡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③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 当中年男人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
26. (7分)(每空0.5分)
①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④东晋 唐朝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⑤桂殿兰宫,即冈岚之体势
27. (6分)
①A ②B ③C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 13 -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