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是生物课上4为同学对生命现象的举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张凯:“大雁南飞”
B.赵亮:“母鸡下蛋”
C.王萌:“潮涨潮落”
D.秦月:“猎豹捕食羚羊”
2.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含羞草的叶片就会立即紧闭下垂,即使一阵风吹过也会出现这种情形,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年,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秋天到了,杨树、槐树等阔叶树的叶子渐渐衰老,随着瑟瑟秋风,枯黄的树叶便悄然飘落了,枯黄的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东北虎是大型捕食性猛兽,身长体重,强悍凶猛,与其它虎种相比,个体最大,体色最美,堪称百兽之王,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
5.小明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生物”的实践课中,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些生物,他将鲫鱼、金鱼、鸭子、小虾分成一类,将松树、柏树、山羊、月季花分为另一类,请问他的分类标准是( )
A.按照生物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B.按照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
C.按照生物生活环境进行分类
D.按照生物的数量进行分类
6.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睡眠状况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
15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7.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我国南方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气候湿润,降雨量达,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环境
8.有“海洋之舟”美称的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们很可能在地球上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这说明(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9.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中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10.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下列说法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整个青海湖
B.青海湖里的水
C.青海湖里所有的鱼
D.青海湖里所有的生物
11.近些年来,我国农业部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在全国各地大力实行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在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集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
A.图中共有3条生物链
B.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C.蛇增多会影响兔的数量
D.没有分解者,图中所有食物链均不完整
13.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请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
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分、岩石圈表面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15.能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二、综合题
16.(18分)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15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100名学生在2014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为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时应__________(选填“以男生为主”、“以女生为主”或“随机取样”)
(3)分析图中的数据,2014年该校七年级学生流感发病的规律是__________.
18.(13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亮亮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4)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5)亮亮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6)为了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应取上述数据的__________.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7)实验完毕后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__________.
19.(14分)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3)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
(4)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__.
(5)如果图中生物所在的这个生态环境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15
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涞水县林清寺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是生物课上4为同学对生命现象的举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张凯:“大雁南飞”
B.赵亮:“母鸡下蛋”
C.王萌:“潮涨潮落”
D.秦月:“猎豹捕食羚羊”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大雁南飞”是大雁的应激性,“母鸡下蛋”是母鸡的繁殖行为,“猎豹捕食羚羊”是动物从外界获取营养.都属于生命的基本特征.而“潮涨潮落”是一种非生物的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C
点评:明确生命的基本特征.
2.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含羞草的叶片就会立即紧闭下垂,即使一阵风吹过也会出现这种情形,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年,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5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含羞草的叶片就会立即紧闭下垂,即使一阵风吹过也会出现这种情形,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年,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秋天到了,杨树、槐树等阔叶树的叶子渐渐衰老,随着瑟瑟秋风,枯黄的树叶便悄然飘落了,枯黄的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秋天到了,杨树、槐树等阔叶树的叶子渐渐衰老,随着瑟瑟秋风,枯黄的树叶便悄然飘落了,枯黄的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故选: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东北虎是大型捕食性猛兽,身长体重,强悍凶猛,与其它虎种相比,个体最大,体色最美,堪称百兽之王,我国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 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所以在摸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调查法.
故选:B
点评: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5
5.小明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生物”的实践课中,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些生物,他将鲫鱼、金鱼、鸭子、小虾分成一类,将松树、柏树、山羊、月季花分为另一类,请问他的分类标准是( )
A.按照生物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B.按照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
C.按照生物生活环境进行分类
D.按照生物的数量进行分类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很多,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要灵活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解答: 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实验生物、经济生物、野生生物、观赏生物.
小明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生物”的实践课中,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些生物,他将鲫鱼、金鱼、鸭子、小虾分成一类,将松树、柏树、山羊、月季花分为另一类,请问他的分类标准是按照形态结构分为了动物和植物.
故选:A
点评:生物的分类的知识是重点,要注意理解,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6.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睡眠状况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 解:由分析知道:调查过程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调查的人数少,不具有代表性.
故选:B
点评:掌握调查法的内容和要求,不同的题目要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调查方法.
7.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我国南方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气候湿润,降雨量达,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环境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
解答:
15
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故选B
点评:蒸腾作用的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
8.有“海洋之舟”美称的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们很可能在地球上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这说明(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解答: 解: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这说明生物能适应(寒冷)环境.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9.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中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 解:A、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竞争关系.
B、“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的意思是,江南的二月,繁花开满了枝头;我却独自在异乡逢此寒食节,远离了家乡亲人,感到很伤悲.诗句中的江南的二月,繁花开满了枝头,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我的对生物影响.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我的对生物影响.
D、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我的对生物影响.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5
10.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下列说法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整个青海湖
B.青海湖里的水
C.青海湖里所有的鱼
D.青海湖里所有的生物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 解:A、“整个青海湖”,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青海湖里的水”,只有部分非生物,没有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C、“青海湖里所有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D、“青海湖里所有的生物”,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说法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整个青海湖”.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1.近些年来,我国农业部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在全国各地大力实行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在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 解:分解者能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集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5
A.图中共有3条生物链
B.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C.蛇增多会影响兔的数量
D.没有分解者,图中所有食物链均不完整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
解答: 解:A、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鼠→蛇→鹰、草→鼠→鹰,所以图中共有3条生物链;
B、鹰吃蛇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二者相互争夺食物,因此还有竞争关系.所以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C、蛇增多,鹰因食物增多而数量增多,导致兔数量减少,因此蛇增多会影响兔的数量;
D、没有分解者,但是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因此图中所有食物链均完整,而不是均不完整.
所以说法不正确的是“没有分解者,图中所有食物链均不完整”.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3.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请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故选:A.
点评:明确一点: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15
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
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分、岩石圈表面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考点:生物圈的范围.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知识.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方面来解答.
解答: 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15.能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思考解答.
解答: 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其它生态系统的知识也要了解.
二、综合题
16.(18分)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考点:生物的特征;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15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 解:A、向日葵向太阳是植物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
B、植物的开花结果,说明生物能繁殖;
C、人体的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
E、动物的取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F、田里的小麦和杂草是竞争关系;
G、许多蜜蜂在酿蜜属于合作关系.
H、猫捉老鼠,属于捕食关系;
I、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
故答案为: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100名学生在2014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法(选填“普查法”或“抽样调查法”).为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时应随机取样(选填“以男生为主”、“以女生为主”或“随机取样”)
(3)分析图中的数据,2014年该校七年级学生流感发病的规律是春季、冬季感冒的人数多,夏季、冬秋季感冒的人数少.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15
分析: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解答: 解:(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抽样调查法.为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时应随机取样.
(3)分析表中数据得出,2014年该校七年级学生学生流感发病规律是:春季、冬季感冒的人数多,夏季、冬秋季感冒的人数少.
故答案为:(1)调查目的;调查对象
(2)抽样调查法;随机取样
(3)春季、冬季感冒的人数多,夏季、冬秋季感冒的人数少
点评:抽样调查是指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18.(13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亮亮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4)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不能原因是实验具有偶然性,不准确.
(5)亮亮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6)为了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应取上述数据的平均值.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7)实验完毕后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放回适合鼠妇生活的大自然.
考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2)由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可作出两种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鼠妇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都可以.
15
(3)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4)不能用1只鼠妇,因为实验具有偶然性,不准确.因此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6)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一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九只,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7)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
(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光照;
(4)不可以;实验具有偶然性,不准确
(6)平均值;光照;阴暗
(7)放回适合鼠妇生活的大自然.
点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
19.(14分)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3)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
(4)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5)如果图中生物所在的这个生态环境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是鹰.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类型;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15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 解:(1)图中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3)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草→鼠→蛇→鹰,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
(4)青蛙吃蜘蛛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捕食关系;青蛙和蜘蛛都吃食草昆虫,二者相互争夺食物,因此还有竞争关系,所以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5)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所以“如果图中生物所在的这个生态环境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是鹰.
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2)吃与被吃
(3)5;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
(4)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5)鹰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和生物富集的特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