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2015年秋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雅安市2015年秋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第Ⅰ卷(阅读题 共69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 - 14 -‎ 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节选自《西游记〈前言〉》)‎ ‎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B.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C.《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C.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D.《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 14 -‎ B.《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C.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 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宗闵党大薄之 薄:鄙薄 B.绹不之省 省:理会 ‎ C.以所业文干之 干:冒犯 D.楚能章奏 能:善于 - 14 -‎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是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 ‎ B.“释褐”指考上进士后,脱去粗布衣服,换上新衣服。‎ ‎ C.“诔”和“奠”都属于祭文,二者在写作重点及韵散要求方面没有区别。‎ ‎ D.《唐书》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宋以后有新旧《唐书》之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5分)‎ 译文: ‎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5分)‎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玉楼春(欧阳修)‎ ‎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8、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5分)‎ 答: ‎ ‎9、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6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l) 《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 14 -‎ ‎(2) 《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 ‎(3) 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4分)‎ 酒  婆〔注〕‎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有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无穷呢?‎ ‎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路,也会循着酒味找回来。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可一落进肚里,跟手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晕晕乎乎,劲头很猛。好赛大年夜里放的那种炮仗“炮打灯”,点着一炸,红灯蹿天。这酒就叫做“炮打灯”。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掏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报纸有时新有时旧;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赛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赛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赛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赛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扭——‎ - 14 -‎ 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嘛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是因为“炮打灯”就这么一点劲头儿,还是酒婆有超人的能耐说醉就醉说醒就醒?‎ 酒的诀窍,还是在酒缸里。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对眼睛里的世界一片模糊,对肚子里的酒却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老板缺德,必得报应,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这家小酒馆,进门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赛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大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账。真正的酒鬼,都是自得其乐,不搅和别人。‎ 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了。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注〕冯骥才(1942、2——),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选自冯骥才《世俗奇人》。该书共收录17篇作品,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作者把酒婆醉酒后的形态写得如此动人,与前文“头发乱,脸色黯”的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喝酒能让人洒脱。‎ B.“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这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酒婆在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不时念叨酒婆,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酒婆可算得上真正的酒鬼,连死都要死在酒上。‎ D.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酒婆、酒馆老板、首善街的其他人等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 14 -‎ E.本文的结尾颇耐人寻味,在老板的别扭中,我们慢慢探寻到作者对以作假为常态的社会的揭露与嘲讽。‎ ‎(2)小说开头的场景有何特点?场景描写有何作用?(6分)‎ ‎ ‎ ‎ ‎ ‎(3)文中第3段画线的句子在描写人物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6分)‎ ‎ ‎ ‎ ‎ ‎(4)文章末段“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应如何理解?联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探究一下酒婆死亡的原因。(8分)‎ ‎ ‎ ‎ ‎ 第Ⅱ卷 表达题 81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13.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李金发先生一生清高,不大与文坛往来,出版的作品也甚少,但却以风格迥异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 。‎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狡猾的美国人 ,待时机成熟便以所谓中立国的身份向交战国家贩卖军火、战略物资、情报等,伺机大发战争横财,使得战后美国的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3)诚实守信、 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开山鼻祖 坐山观虎斗 一诺千金 B.始作俑者 隔岸观火 一言九鼎 - 14 -‎ C.始作俑者 坐山观虎斗 一诺千金 D.开山鼻祖 隔岸观火 一言九鼎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B、汽车限购令早已有许多传闻,非但没有为城市治堵,倒是激发了许多购车族的欲望,提前加入有车族,使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 C、新鲜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D、针对今年春运期间旅客流量大、交通繁忙的情况,首都机场将加强航站楼前交通管理,加大楼前违章停放车辆处罚力度和拖移。‎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诗人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①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②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④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 ‎⑤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⑥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A.④⑥①③②⑤ B.④⑥③①⑤② C.②④⑤①⑥③ D.④⑤②①⑥③‎ ‎16、学校校园网选取了几篇今年两会的新闻,进行专题宣传,请给这个版块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不超过10个字。(3分)‎ ‎①习近平: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②浙江政协委员:共话“两个同步”,优先富民有三盼。‎ ‎③社科院:今年已初步抑制房价上涨。‎ ‎④国家发改委:我国急需制定针对性法律保护地下水。‎ ‎⑤农业副部长:让问题奶企永不翻身。‎ ‎ ‎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点评网友的“神回复”。(6分) ‎ - 14 -‎ ‎ 有人问道:哪位朋友能用一句话说明你读过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 一位网友的神回复:《三国演义》——军师救我;《水浒传》——哥哥救我;《西游记》——悟空救我;《红楼梦》——妹妹救我。‎ 答: ‎ ‎ 18、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生命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经坐过相当长时间的冤狱。有一次在放风时,他无意之间在地上的砖缝里面发现了一棵小草,是一棵已经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有些发黄发干的小草。他想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小草临危的生命。于是,每天嘴里都要含上一口水,在放风时喷洒到小草上。天天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这棵小草就这样被救活了,并越长越高,越长越壮。‎ 生命是短暂的,因而也是宝贵的。那么,在这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里,什么最能打动人呢?我想,是生命的力量。这里所说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要生存、要发展的力量,还应当包括一个生命为了其他生命要生存、要发展所贡献的力量。‎ 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构。‎ - 14 -‎ 天全中学2014级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 ‎ 参考答案 ‎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解析:D (不能确定佛、菩萨、魔是“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2.答案解析: B (A明朝四大奇书不全是传统积累型小说。C“吴承恩为了抛弃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错。D“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说法绝对。)‎ ‎3.答案解析:C (吴承恩的态度不能决定人们对神魔的看法,强加因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 ‎4.【答案解析】C【解析】干:投献。‎ ‎5.【答案解析】B【解析】A,完全准确。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C “沫奠”是指“沫文”和“奠文”。二者虽都属哀祭文,但在写作的重点及韵散的要求方面也有一些区别:“沫”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奠”则没有这样的要求;沫文是韵文,奠文则不一定是韵文。D,完全正确。‎ ‎6.【答案解析】A【解析】李商隐在令狐楚麾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 ‎7.【答案解析】‎ ‎(1)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得分点:“本、素、秉、用”四字各1分,大意1分)‎ ‎(2)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得分点:“持操、恃、当涂者”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捕,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 ‎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令孤楚因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沛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837),(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考中拔萃科。‎ ‎ ‎ - 14 -‎ ‎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阂、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绹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绹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 三年(849)人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椽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拜谒令狐绹,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邹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邹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章奏,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沫文和奠文。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 ‎ 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 ‎8、答案解析:‎ ‎①花木繁盛,花香阵阵,景色美好(或姹紫嫣红)(结合诗句的写景内容概括2分)。②渲染洛阳满城春色,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3分)。‎ ‎9、答案解析:‎ ‎①旅途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②驿舍偏僻寂静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比;③主人公夜不成眠,望月思人,孤独中倍感“寂寥”。(每点2分)‎ 附词作赏析:‎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 14 -‎ ‎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在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答案解析:‎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 (1)B、E(A.酒婆的醉态透着悲凉,作者在这里描写其醉态也不是为说明“喝酒能让人洒脱”。D.本文主题并非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对虚假的病态社会的揭露与反讽。C.由倒数第2段可知,人们念叨酒婆的原因是“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不贪解馋,只求酒劲”,“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从来没赊过账”,“自得其乐,不搅和别人”等。并非选项所说“死都要死在酒上”。)‎ ‎(2)场景特点:简陋,嘈杂。(2分)场景描写的作用:突出了下层人民的贫困和思想的麻木,营造出压抑的氛围,为酒婆的出卖蓄势。(4分)‎ ‎(3)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撂”“接”“举”“扬”“翻”‎ - 14 -‎ 干净利落,一气呵成,(3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酒婆对酒的嗜好。(3分)‎ ‎(4)①借老板的困惑表达对虚假的病态社会的揭露与嘲讽。(2分)②酒婆死亡的直接原因是醉酒出车祸而死,但深层原因是死于以作假为常态的冷漠社会,死于贫穷而麻木的生活。(4分)(联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作答再给2分)。‎ ‎《酒婆》简析 ‎ 《酒婆》的主题思想就是斥假。本文所说的故事,其表象在说造假本无碍,来真的却害死人。我们就应透过这一现象去挖本质,其所以造假无碍,是因为几十年来店老板一贯拿假酒骗人,使人对此习惯了,麻木了,也适应了。而一旦用了真酒,反倒不适应其酒力了,以致造成酒婆被车压死的恶剧。这就正是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铸成悲剧的原因看似直接用了真酒,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造假用假,如果一贯用的真酒,酒婆完全可以酌酒少饮,或者多休息一会,绝对不致偶然误事。小说就通过这一似乎离奇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造假的现象普遍而根深蒂固,并用酒婆的悲剧控诉、批判这一罪恶,引起人们的深思。《酒婆》揭示了社会人群中一种麻木、冷漠的心态。店老板几十年在首善街卖假酒,往酒里掺水,可“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大家对制假贩假已经习惯麻木了,安于受害,不反抗不斗争,这种忠厚已演变成了奴性,而对酒婆谁都不去同情,更无帮助,倒是最爱看她“这醉醺醺的几步……看似风摆荷叶一般”,欣赏她的愁苦与无奈,这又表现了心态的冷漠与无聊。小说将它展示出来,愤怒斥假的同时,也批判了这种社会阴暗心理。酒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穷苦、质朴、诚实而又深受造假流弊之害的下层人民典型形象。 ‎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2.1.D ‎13、答案解析:A。(①开山鼻祖:比喻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②隔岸观火:站在对岸看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加帮助,而采取观望的态度。坐山观虎斗:指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③一诺千金:形容说话极有信用。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可以产生极大的力量)‎ ‎14.答案解析:‎ - 14 -‎ A 。(B项中途易辙,“提前”前加“他们”;C项“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句式杂糅。糅合了“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洗净较为安全”两种句式;D项“加大”和“拖移”搭配不当)‎ ‎15、B (④与⑥构成转折,引出意匠,③解释意匠)‎ ‎16、答案解析:‎ 从肯定的角度:①巧妙风趣,令人耳目一新;②简洁对称,结构工整,评价都仅四字,均用到“救我”一词,且能同中求异;③重点突出,借助作品中各主要人物的口吻,传达其不同的情感性格。从否定的角度:①片面之词,没有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②玩笑之话,没有体现作品的内在主旨;③不够敬畏,有亵渎名著之感(任选三点,每点1分,共3分,大意相近即可)‎ ‎17、示例:两会关注民生。 看两会,话民生。 两会民生问题成主题。‎ - 14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