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15年秋高一语文期中检测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兰州一中2015年秋高一语文期中检测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兰州一中2015-2016-1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5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每小题2分)‎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8‎ ‎ ‎ ‎          (节选自吕进《熟读,不会吟诗也会吟》,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C.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D.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胡适的新诗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D.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了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的巨大差异,但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B.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二、 古文与诗歌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8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 ‎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旧指侍从左右、供差遣的人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5. 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    ②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晋,何厌之有    ④以其无礼于晋   ‎ ‎⑤是寡人之过也  ⑥许君焦、瑕  ‎ A. ①/ ②⑥/③ ④/ ⑤           B.① ⑤/ ② ④/ ③/ ⑥‎ C. ① ⑥/ ③ ④/ ②/ ⑤          D.① ⑥/ ② ④/ ③/ 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他在郑国官微人轻,在秦晋大兵压境、郑伯自责道歉的情况下,慨然答应出使,表现出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 B. 烛之武勇敢无畏,从容对敌。他不顾年迈之躯,夜缒出城。从容去见秦伯,坦言郑国将亡,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创造说服秦伯的契机。‎ C. 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利害。他先说亡郑对秦无益有害,再说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最后说晋屡背秦德,不可共事,使秦伯不得不听。‎ D. 烛之武机智善辩,成功使敌退兵。他援古例今,使秦穆公跟郑国订立了盟约,并留下驻兵帮郑国防守,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保全了郑国。‎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2)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分)                    ‎ ‎  鹧鸪天 陆游 ‎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 ‎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请简要描述。(4分)‎ ‎9.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诗的理解。(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8‎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      ,      。‎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唱的“易水诀别”歌的歌词是:      ,      !‎ ‎(3)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 ‎(4)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来洗涤旧迹,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 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  我喜欢鲁迅的其中一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什么叫做“好玩”?‎ 我常会提起胡兰成。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因此他成为一个旁观者。他不是左翼,也不是右翼,他在鲁迅的年代,是个小辈,没有五四同人对鲁迅的种种情结与偏颇。四九年以后,他的流亡身份,也使他没有国共两党在评价鲁迅、看待鲁迅时那种政治意图或党派意气。所以他点评鲁迅,我以为倒是最中肯。他说,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 我们先从鲁迅的性格说起。‎ ‎  和老先生认识,打过交道的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夏衍是老先生讨厌责骂的四条汉子之一,他也说:老先生“幽默得要命”。‎ ‎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就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弢。唐弢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譬如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除了鲁迅深恶痛绝的一些论敌,他与许多朋友的关系,绝不是那样子黑白分明。‎ ‎  我所谓的“好玩”是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像。‎ ‎  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江南的说法,他是个极喜欢讲“戏话”的人,连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那种仁厚与得意!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的随时随地讲“戏话”。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快感。‎ ‎  但我们并非没有机会遇见类似的滑稽人,平民百姓中就多有这样可爱的无名智者。我相信,在严重变形的民国人物中,一定也有不少诙谐幽默之徒。然而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的效果,决不只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  好玩,不好玩,甚至有致命的力量——希特勒终于败给丘吉尔,因为希特勒一点不懂得“好玩”;蒋介石败给毛泽东,因为蒋介石不懂得“好玩”——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  投枪匕首式的文章可能“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 8‎ ‎  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大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鼓吹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前面说了,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鲁迅之下,时或犹有过之。然而九十多年过去,我们今天翻出来看看,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及不过鲁迅,不是主张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  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为老先生不流露。这不流露,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就像他讲笑话,自己不笑的。‎ 我们单是看鲁迅各种集子的题目,就不过是捡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一派游戏态度,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又高明。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一看之下就想读,譬如《论他妈的》我们读着,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其实语气把握得好极了,我猜老先生一起这题目,就在八字胡底下笑笑,自己得意起来。《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 ‎ ‎ ‎ (节选自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陈丹青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在这里鲁迅没有被符号化,在这里他不再冷峻,而是好玩。‎ B.无论是被鲁迅先生责骂的夏衍,还是和老先生玩的唐弢,凡是和老先生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老先生并非一天到晚板着面孔。‎ C.好玩的人甚至有致命的力量,他一旦发威,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就遭殃了。丘吉尔打败希特勒就是很好的例证。‎ D.作者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的效果,决不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E.鲁迅先生以为自己的《论他妈的》是在批判国民性,因而很是得意,这份得意全都从文中的语气里得以体现。‎ ‎12.陈丹青认为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鲁迅的“好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3.为什么胡兰成对鲁迅的评价能佐证作者的观点?(4分)‎ ‎ ‎ ‎14.联系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看法。(3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45分)‎ 四、 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彳亍(chù)     忸怩(ní)     发酵(xiào)  浪遏飞舟 B.揣度(duó)     创伤(chuāng)   琴弦(xián)  挥斥方遒    C.执拗(niù)     沉浸(jìn)    装载(zǎi)   突如奇来    ‎ 8‎ ‎ D.愤懑(mèn)    纤细(qiān)    颓圮(qǐ)   缒城而下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民调显示,朱立伦和蔡英文分别是国民党、民进党支持度最高的人选,两人的民意支持度不分轩轾。‎ B.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沉寂许久的BBS是否已成明日黄花,它未来的方向在哪?对此,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C.我们也不妨回头看看各家品牌的汽车设计风格都是怎么变化的,今天就从欧洲车说起,每个大品牌挑选一个典型车型,管中窥豹。‎ D.日前,“3•10”特大跨国电信诈骗系列案在厦门集中宣判,电信诈骗这一社会顽疾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整治电信诈骗,既是工信部,也是运营商责无旁贷的职责。‎ ‎1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B.“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工作。‎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18.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  ②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  ③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④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⑤做了许多大型试验  ⑥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A. ②①⑤⑥③④     B. ①②⑥③④⑤‎ C. ②⑥③①⑤④     D. ①③⑤④②⑥‎ ‎19.修改下面两个加线的句子,使之与所给的上联或下联构成两副完整的对联。(4分)‎ ‎(1)上联:心中塞外,依山楼榭尽白日;‎ ‎ 下联:在睡梦里游江南,临绿水的轩斋点染轻轻烟雾。‎ ‎(2)上联:晋阳湖,碧波粼光闪烁,碧绿的湖水荡漾;‎ ‎ 下联:天龙山,峻岭绵绵,青山起彼。‎ ‎20.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本报北京5月16日讯: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徐芳硕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这是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全国少儿中开展体验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是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科学院为引导和鼓励少年儿童学习科学家精神,热爱科学,参与科普实践活动而设立的最高荣誉称号。小院士表彰活动作为2004年国家“科技活动周”的重点活动,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的同时,重在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五、作文(3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8‎ ‎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 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 ‎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不得改编故事。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③要有细节描写。‎ ‎ ‎ 语文答案 ‎1. B (“倡导传统主义”属偷换概念,应为“接通传统”)‎ ‎2. C (传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此处绝对化了) ‎ ‎3. B (东西方诗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等方面看法不同造成的,此处因果倒置 ‎ ‎4. A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5. D (依次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 ‎6. C (“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错,应是“存郑对秦有益无害”)‎ ‎7.略 ‎8.家在夕阳斜照之下,青烟摇曳,荡涤隐士的尘心,对世俗一切纷扰,词人都可置之不闻不问,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3分)描绘了一幅清雅闲适的生活画面。(1分)‎ ‎9.这两句诗表面是说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另有一种心肠),它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深意”和“作用”各2分)‎ ‎10.(1)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3)软泥上的青荇, 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4)以时间的流驶,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11. A C(B项,原文是“几乎每个人”,并非“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D项,应为“不只是”,而非“不是”;E项,“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的是读者,先生的得意也只是作者的猜测)(答对一项给2分)‎ ‎12.(1)就人物论:有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有着深厚的内在力量。(2)就文学论: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答出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因为作者认为胡兰成点评鲁迅最中肯。(1)因胡兰成不是左翼,也不是右翼;(2)因胡兰成在鲁迅的年代,是个小辈,没有五四同仁对鲁迅的种种情结与偏颇;(3)因胡兰成没有国共两党评价鲁迅的政治意图或党派意气。‎ ‎(答对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4.(3分)(观点1分,论述2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点阐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示例一:懂得自嘲的好玩的人往往内心强大。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能自嘲的必须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没有豁达、乐观、超脱、调侃的心态和胸怀,是难以做到的。自以为是、斤斤计较、尖酸刻薄的人难以望其项背。‎ 8‎ ‎ 示例二:好玩的人的自嘲、放松、豁达是内在力量强大的一种表现。他表面放松、幽默、爱开玩笑,实则人格乃至命运有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所以他一旦认真以待,其对手常常遭殃,败在他的强大力量之下。‎ ‎15.B ‎16. D (责无旁贷已经有职责的意思,语义重复。)‎ ‎17.D (A“由于…所导致”句式杂糅;B“执行工作”搭配不当,“工作”改为“任务”; C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应放在“文物”之前)(3分)17. C ‎18.C ‎19.示例:(1)下联:梦里江南,临水轩斋染轻烟。‎ ‎(2)上联:晋阳湖,碧波粼粼,绿水荡漾。‎ ‎20.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举行)‎ 更正:第4题D选项中“之:的”改为“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