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一中2015-2016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湛江一中2015-2016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湛江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 高二级 历史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 孔子 韩非子 B. 墨子 孔子 老子 ‎ C. 孔子 韩非子 老子 D. 孔子 韩非子 墨子 ‎2.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 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B. 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 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D. 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 ‎3.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该观点 A.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 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 C. 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 D. 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 ‎4. 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以下对一些历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 ‎ 三教合一 ‎ 在中国宋代开始出现佛教、道教与儒学融合发展的情形 ‎ ‎② ‎ 三角贸易 ‎ 盛行于15~19世纪以贩卖非洲黑奴为主的野蛮殖民活动 ‎ ‎③ ‎ 三民主义 ‎ 其核心是民主主义,有两个重要原则: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 ‎④ ‎ 三大战役 ‎ 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 A. 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5.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C.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 D.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 7 -‎ ‎6.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上述材料反映出顾炎武 ‎①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 ②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 ③胸怀天下的文化自觉 ④主权在民的政治诉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A. 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 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 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D. 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9.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9 ‎ A. 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 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10.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B.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1.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 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 爱国忧民的情怀 C. 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 热爱和平的态度 ‎12. 有学者对明清四大长篇小说进行排序,排在第一的是红楼梦,排在第二的本质上是一个寓言,那些妖魔鬼怪,全是象征性的存在。属于“排在第二”的著作是 - 7 -‎ A. .《西游记》 B. 《三国演义》 C. 《聊斋志异》 D. 《水浒传》‎ ‎13. 有文章指出,在历史上曾起过抗拒西方入侵作用的“传统的民族主义”到戊戌前后已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障碍。而当时出现的一种重要思想理论则起到了“打破传统民族主义障碍,使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得以重新确定”的作用。下列符合材料中的“重要思想理论”的是 A. 扶清灭洋 B. 进化论 C. 中体西用 D. 民主和科学 ‎14. 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 A. 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 B. 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 C. 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D. 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 ‎15.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 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 B.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 C.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 D. 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 ‎16.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材料阅读(共两题,17题25分,18题27分,总分52分)‎ ‎17. 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着社会政治和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 ‎ 材料二 城市与生活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 - 7 -‎ ‎ 材料三 中国社会,论其大传统,一向重道义,轻功利……但在近代,急剧转变,争慕西化,竞求富强。 ‎ ‎——钱穆《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 ‎ 材料四 “群聊”‎ ‎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的一个公众平台。QQ群的理念是群聚精彩,共享盛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4分)‎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10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社会“大传统”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争慕西化,竞求富强”的原因。(6分)‎ ‎(4)材料四中“群聊”时代到来的条件有哪些?(3分)你认为“群聊”的交往方式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7分) ‎ 材料 一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1) 根据材料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2分)结合史实说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中国精神”为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定了基础。(6分)‎ ‎(2) 1840年后的时代特征迫使“中国精神”发生了怎样的“现代转换”。(2分)在“中国精神”的推动下,1840—1940年中国新兴的政治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哪些努力?(6分)‎ - 7 -‎ 材料二:‎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实业救国 师夷长技以制夷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 ‎(3)从表格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1分)‎ ‎2015—2016学年高二级历史科第一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D B D A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B A B A A C 二、材料题 ‎17、(1)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4分)‎ ‎(2)说明: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6分) ‎ 举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2分)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7 -‎ ‎(3)特点:重道义、轻功利。(2分)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西方文化的传入(或西学东渐)。(4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条件: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人们交往方式的开放与新潮;经济全球化背景。(答对1点给2分,2点给3分) 影响:促使人际关系朝自由、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网络力量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传播正能量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2分,言之有理即可)‎ ‎18、(1)含义:爱国主义;改革创新。(2分) 说明:政治基础: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转型;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任答1点2分) 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小农经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任答1点2分) 文化基础:以儒道法为核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2分)‎ ‎(2)转换:反对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寻找强国之路。(2分) 努力: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任意3点得6分)‎ ‎(3)主题(1分);关键词(1分);论述(9分)‎ 示例一 主题: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程(1分)‎ ‎ 关键词: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论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共9分,每场战争名称、条约名称和影响各1分)‎ - 7 -‎ 示例二 主题: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现代化探索之路(1分)‎ ‎ 关键词: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分)‎ 论述:民族资产阶级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2分)推动中国近代化(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2分),推动政治的近代化(1分);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思想解放潮流(2分)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1分)‎ 示例三 主题: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之路(1分)‎ ‎ 关键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马克思主义(1分)‎ 论述: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向西方学习而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2分)促进中国近代化历程(1分);在民族危亡之时,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依赖光绪皇帝进行的维新变法(2分),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历程(1分);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1分)。‎ ‎(可以多角度提炼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主题和关键要明确)‎ - 7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