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15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孝感市2015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诗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喝茶”。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单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就只能叫“喝”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西方文化的“物性”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选自《人民文摘》)‎ ‎1. 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16 -‎ A.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 B.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C.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D.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喝茶”。‎ C.世界文化可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和“人性”的文化特性,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中国人性情化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性情由“心性”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D.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历城、高苑牛产犊,皆两首两鼻,道南请尽蠲山东诸税,召还内臣,又因灾异言貂珰①敛怨,乞下诏罪己,与天下更新。皆不报。‎ 道南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朝鲜贡使请市火药,道南执不予。土鲁番贡玉,道南亦请勿纳。辽东议开科试士,道南以岩疆当重武格,不行。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与方从哲并命,三辞而不允。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谢乃莅任。帝不视朝久,皆先莅任。道南至,不获见,不敢入直。同官从哲为言,帝令先视事,道南疏谢。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道南始得面谢,自是不获再见。‎ - 16 -‎ 道南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岁丙辰,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书,而贿礼部吏,与同里赵鸣阳联号舍。其首场七篇,自坊刻外,皆鸣阳笔也。榜发,同和与鸣阳皆中,都下为之大哗。道南亟检举乃诏令复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臣,职也。然未有肆口嫚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御史韩浚、朱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①貂珰:宦官 ‎《明史》卷第二百一十七(有删改)‎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南即辍讲拱俟 辍:停止 ‎ B.乞下诏罪己,与天下更新。皆不报。 报:报告 C.岁丙辰,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 典:主持 ‎ D.杜门逾年, 杜:关闭 ‎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南亟检举∕乃诏令复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B.道南亟检举∕乃诏令复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C.道南亟检举∕乃诏令∕复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D.道南亟检举∕乃诏令∕复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南在东宫给太子讲学时,太子有时不专心,他就设法让太子集中精神听讲。太子因此而严肃认真起来。‎ B.道南在历城、高苑发生怪异的事情,建议召回宦官,并乞求皇帝下诏怪罪自己,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 C.道南敢于直谏,遇事有操守和主张,但他在朝廷任职,却只被皇上召见一次,一生都没有得到皇帝赏识。‎ D.道南因为揭发汤宾尹科场事,受到了御史李嵩、周师旦等人的攻击,他愤而请求辞职。‎ ‎7. 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谢乃莅任。(5分)‎ ‎(2)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臣,职也。然未有肆口嫚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浣 溪 沙 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 16 -‎ ‎[注] 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本。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词人自己。‎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 ‎9.词的下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秋水秋山,如诗如画的两句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2分)‎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 ” 两句追忆当年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时何等威猛的气势。(2分)‎ ‎(3)“易安”一词,可以让人联想到李清照,可以让人想到杜甫的“广厦工程”,当然也可以让我们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是:‎ ‎“ , ”(2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生 命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 16 -‎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拿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三十四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终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田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说他们“皮包骨头”是为下面他们抢馒头做铺垫,因为饿所以才抢,这是很正常的。‎ B.大胡子少校见到百姓抢馒头,“嘴里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关枪用手端起来对准饥民”,这里运用了肖像、动作、心理描写。‎ C.大胡子少校“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这些举动表明了他认为自己无能,让百姓挨饿,从而深感愧疚。‎ D.当大胡子少校对小女孩说会让她吃饱时,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露出稚气的笑。说明小女孩还小,并不知道大胡子是在骗她。‎ E.当大胡子少校与耿师长拿着那个缺口的馒头来找小翠时,我们可以推想,大胡子少校肯定跟前线战士们讲过这个故事。‎ ‎(2)文章前四段的叙述和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 16 -‎ ‎(3)文章结尾:“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终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这个结尾有什么深意?(6分)‎ ‎(4)文章标题是“生命”,但有人认为用“小翠”做文章标题更合适。你怎么看?请就此问题进行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 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 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国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 ‎“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 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 16 -‎ 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相关链接:‎ ‎(1)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绞刑架!‎ ‎(2)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大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面对新中国“苏联式”的学科建制和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学保留法律系,且只讲授苏联社会主义法学的现实,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 B.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学观念是以孟德斯鸠理论为基础,由杰斐逊等人在实践中完善的。曾在美国留学的梅汝璈曾执着坚持这些法学信念。‎ C.以季羡林等人的遭遇为参考,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但是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这使他遭受了精神的孤寂。‎ D.梅汝璈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的态度,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但是在一些历史时期,梅汝璈的观点和作品被误解和曲解。‎ E.在长达两年半、人类司法史上规模罕见的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孤军奋战,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分别处以相应的惩罚。‎ ‎(2)文章首段介绍梅小璈对父亲的回忆和评价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位法官,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本文的题目“孤寂的大法袍”有怎样的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例句子中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占有备位“总统”的位置,但她言行一向前合后偃 - 16 -‎ ‎,不仅失去了主导局面的先机,还沦落到各方都不讨好的境地。‎ B.《煎饼侠》以其豪华的明星阵容和雄厚的制作班底无可厚非地成了2015年暑期档唯一一部国产“超级大片”。‎ C.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克服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 D.报载,最近某贪官在法庭上受审时,竟然要求法官放他一马,情愿不做官,回家去种田。这种不情之请真是可笑之至。‎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武汉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B.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 、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C.当下一些媒体机构不以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提供娱乐为己任,不惜以虚假信息﹑媚俗恶俗新闻吸引受众,严重污染媒体生态。这是由于追求短期的商业利益造成的。‎ D.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15.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美术片”造型主要取材和借鉴中国古代壁画、民间年画、舞台戏曲、庙宇泥塑等的人物形象、道具设计。角色造型或富丽堂皇,追求形式感很强的“装饰风格”, , 。 , , 。 ,场景也是平面的,动作设计(表演)自然也不能同真实生活一样了。‎ ‎①因为运用了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高远法则、分层、留白等技法和原理 ‎②而是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真实物理空间的、适合平面形象活动的平面空间 ‎③或简约洗练 ‎④中国传统动画的场景设计不是真实立体空间的再现 ‎⑤追求轻松随意的“写意风格”‎ ‎⑥角色造型是平面的 A.④②③⑤①⑥ B.③⑤①④②⑥ C.④②③①⑤⑥ D.③⑤⑥④②①‎ ‎16.“批注”就是写下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是阅读后对文本内容的归纳、鉴赏、挖掘和整理。请参照事例,自选角度,给《装在套子里的人》选段写一条批注,要求语言简洁流畅。(5分)‎ 示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他演讲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的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批注:简笔勾勒,表现先生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重。‎ ‎《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批注:‎ ‎17.‎ - 16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最近网上冒出一句流行语,“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个人而言,好的容貌可以让自己更受欢迎,带来更多好处,但是① ,它不是才能,更不是德行。单纯以相貌作为评价标准,会造成人们对主流价值和核心精神品质的忽视。 ② ,那样即使你外表不够出众,但你有很高的涵养,或者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这在外貌上会赋予你一种气质和风貌,同样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对公众舆论来说,对美丽的欣赏如果变成纵容,任由浮躁的“看脸”蚕食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那么我们所创造的未来,③ 。 ‎ 六、作文(60分)‎ ‎18.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分享”一词时,说:“‘分享’,词典上解释为‘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大家对‘分享’是如何看待的呢?”‎ 学生甲:“我觉得,分享可以让生活更美妙。懂得分享,快乐会加倍,忧伤会减半。”‎ 学生乙:“分享有时候会带来更多痛苦,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向‘关心’她的人诉说阿毛的故事,却换来更多的嘲讽。”‎ 学生丙:“并非所有东西都应该分享。大到国家,小到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机密,它们都有最严密的保护措施,不会轻易分享。”‎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6 -‎ 孝感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B(“向来最追求”不合文意,原文是说“似乎也最追求”)‎ ‎2、A(“分不清彼此”错,原文是说“并不严格区分两者”。“分不清彼此”并不等同“不严格区分两者”)‎ ‎3、C答案:(强加因果。原文是“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4、B(报:批复)【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5 、B(看语境,看上下文的意思;看提示性的词语)‎ ‎6、C.(“只被皇上召见一次”并不能推断出“他一直没有得到皇帝赏识” “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等内容可知,“一生没有得到皇帝赏识”表述错误)‎ ‎7、(1)过了很久才入朝,按照旧例,朝廷臣子接受官职,先面谢皇帝后才到任。(始1分 ,“故事1分 受官1分 莅任1分 ,句意1分)。(5分)‎ ‎  (2)吴道南不能忍受,进言:“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肆口辱骂的,臣使国家遭受侮辱已经很严重,请立刻罢免。(堪1分,然1分,嫚骂1分 辱1分“使……辱” 句意1分)(5分)‎ ‎8. ①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词人纵马驰骋,“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词人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   ②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田园的愿望。 “收拾耦耕身”,表现出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词人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感情进一步深化。(3分)‎ ‎9.①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②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③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含着词人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 手法1分,分析1分。另外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10.(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分)‎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分)‎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2分)‎ ‎11. (1)AE答A 2分,E 3分,B 1分 解析:B项,没有心理描写;C - 16 -‎ 项,并不是他认为自己无能,而是在乞求百姓不要抢馒头,让前线战士吃饱打鬼子;D项,“并不知道大胡子在欺骗她”错误,并不是在欺骗她。‎ ‎(2)答案: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黄昏。②同时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两军交战,形势危急。③为下文抢馒头事件的发生做了铺垫。(每点2分,意思正确即可)‎ ‎(3)答案:①这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还保存着这个馒头,说明他认为这个馒头的价值非常大,值得留存。②他让人把这个故事讲给小青年听,目的是想让人们在关键时刻能够舍小我利益甚至生命去保全国家、民族的利益。③这个结尾深化了主题,这种精神需要传承下去。(每点2分,意思正确即可)‎ ‎(4)答案:观点一:“生命”最合适。①生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小翠用自己平凡的生命,换来国军的生命,国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更多人的生命。②生命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小翠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更多人的生命,这体现了她生命的伟大,也是对生命的讴歌。③用“生命”做标题,更有深意,更耐人寻味。(观点确认2分,每点2分)     观点二:“小翠”更合适。①小翠是主要人物,文章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小翠展开的。②虽然篇幅不长,但前面都是为小翠的出场做铺垫的。③文章的主旨也主要是通过小翠体现出来的,这样一个弱小的生命却有着如此伟大的精神,这是值得讴歌的。(观点确认2分,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问题的探究能力。适合用什么做标题,可以从人物、文章内容、主旨等角度进行探究。探究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同时要有条理地阐述,体现层次性,如以“生命”为标题,文章主要内容是围绕生命展开的,主旨也是通过生命体现出来的,这样用“生命”作为标题更合适。‎ ‎12. BD(1)答B给2分,答 D给3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项“梅汝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深深地失望”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到了“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C项“梅汝璈没有遭遇身体上的痛苦和物质生活的匮乏”表述有误,原文是“他没有受太大的罪”。E项“孤军奋战”不准确,有一些法官支持梅的做法。根据“相关链接”的叙述)‎ ‎(2)①这段回忆表现了梅汝璈对自己年轻岁月的追忆,对自己坚持法理信念的追思。②通过梅小璈的回忆和评价,引出了梅汝璈所处的处境孤寂。③儿子的回忆,使梅汝璈的事迹更加真实可信。描写具体鲜活,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每点2分)‎ ‎(3)①强烈的爱国精神。严惩战犯以慰同胞,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②崇尚法理的精神。主张法治时代,先审后斩;依据收集证据审判;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头上。③坚持正义的精神。面对其他法官无罪的意见,梅汝璈据理力争,对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给予了相应的审判。(每点2分)‎ ‎(4)①“法袍”是梅汝璈法理信念的象征,“孤寂”表明坚守这种信念的困境。②东京审判中,他力排众议,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理为准绳,使战犯得到应有的判决。③新中国的学科建制使梅汝璈的学科没有了,学术没有了,梅汝璈的法理信念只能成为一种追忆。④在法理信念失落的“孤寂”中,梅汝璈没有放弃对这种信念的向往,才会更加孤寂。(每点2分) ‎ ‎13. C【解析】A.前合后偃:跌跌撞撞,站不稳。句中是说她言行前后不一,可改为“‎ - 16 -‎ 出尔反尔”B.无可厚非:不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和原谅。此处可改为“无可争议” D。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此处应改为“厚颜无耻”。‎ ‎14.D.【解析】A项,搭配不当“不文明的各种顽疾和陋习”可以整治,但不能引导;B项,偷换主语,应在“被称为前”加“这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C项,句式杂糅,“这是由于追求短期的商业利益造成的”中“由于…造成的”句式杂糅;D项,正确。‎ ‎15.B 解答此题要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③照应上文的“或富丽堂皇”,⑤照应前文的“追求……‘装饰风格’”,④中的“不是”和②中的“而是”构成并列关系,⑥中的“是平面的”与横线后面的“也是平面的”相呼应。①与④②⑥是因果关系,应置于前。‎ ‎16.运用比喻(暗喻)的手法。(2分)“雨鞋”“雨伞”是他隔绝现实生活的套子,而他教的古代语言也是为了躲避现实,也是一种无形的套子。写出了他封闭,怀旧以及极力维护现行秩序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别里科夫的批判,厌恶之情。(3分)(言之成理即可)‎ ‎17①容貌仅仅是容貌(2分)②人们更应该注重内在的修炼(2分)③一定不会那么美丽(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此类题目答题思路如下:首先浏览语段,把握中心;然后重点关注空格前后的语句,依据前后的内容和句式以确定空格处的内容和句式。第一处可以结合前面的句子“好的容貌可以让自己更受欢迎,带来更多好处”和后面的句子“它不是才能,更不是德行”,由此确定本处的句式和内容。第二处可以结合前一句“单纯以相貌作为评价标准”和后面的句子“但你有很高的涵养,或者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由此确定本处的内容应是“内在的修炼”。第三处可以结合前一句“对美丽的欣赏如果变成纵容,任由浮躁的‘看脸’蚕食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由此确定此处的句式和内容。‎ ‎18.可以依据不同的主体,确定不同的立意。(60分)‎ ‎(1)学生甲充分肯定分享的作用,认为分享可以让生活更美妙。由此可以确定立意:懂得分享,人生更有意义。‎ ‎(2)学生乙以祥林嫂为例,认为分享须选准对象。由此可以确定立意:分享须谨慎,否则,痛苦有可能会加倍。‎ ‎(3)学生甲认为并非所有东西都应该分享。由此可以确定立意:盲目分享,有时候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确定主题,言之有理,逻辑严密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 16 -‎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考上进士。受任编修,升为左中允。在东宫轮值讲读。太子偶尔看往别处,吴道南就停住不讲拱手等待,太子因此而严肃认真起来。曾任左谕德少詹事,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代理部里事务。历城、高苑牛生产的小犊,都是两个头两个鼻,吴道南建议全部免除山东的各种税,召回宦官;又趁着灾祸和怪异事物出现而说宦官招惹怨恨,乞求皇帝降下诏怪罪自己,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都没有批复。‎ 吴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对政治体制有明确而透彻的认识,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吐鲁番进贡宝玉,道南建议不收纳。辽东讨论开始科举考试读书人,他就认为险要边疆应当注重武备,就阻止实行。他被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和方从哲同时被任命。他多次辞谢却不被允许,过了很久才入朝。按旧例,朝廷臣子接受官职,先面谢皇帝然后才到任。当时皇帝很久没有上朝,官员们就都先到任了。吴道南到任,见不到皇帝,不敢入阁值班。同僚方从哲跟他说,皇帝命令先就职,吴道南上疏谢恩。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吴道南才得到机会面谢,从此就没有机会第二次见到皇上。‎ ‎ 吴道南辅助大政不盲从,在当时很有声望。丙辰年,和礼部尚书刘楚先在一起主持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使沈季文的儿子,目不知书,却贿赂礼部的官吏,跟同乡赵鸣阳的号舍相连。他的首场七篇文章,除抄自书坊刻印的以外,都出自赵鸣阳的手笔。发榜了,沈同和和赵鸣阳都考上了,京城里因此大闹起来。吴道南多次检举,皇帝下命令复试。沈同和一整天才写一个字。交到司法部门治罪,流放到极边远有瘴气的地区,赵鸣阳也被除名。 ‎ 在这之前,汤宾尹科场案件,实际上是吴道南揭发的,因此他们一伙嫉恨吴道南。御史李嵩、周师旦就联合上奏章弹劾他,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击尤其出力。吴道南不能忍受,进言:“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肆口辱骂的。臣使国家遭受侮辱极其严重,请立刻罢黜。”御史韩浚、朱堦也诋毁吴道南。吴道南更加要求离去。闭门不出一年多,上疏二十七次,皇帝依旧鼓励和挽留他。正逢他的继母的讣告到来,于是赏赐路程费,派人护送回去。闲居二年后死去。‎ 参考例文(参考例文是请两个已上大学的学生写的,仅供参考)‎ ‎【备用素材】‎ 一、名人名言 ‎ ‎①即使你享受幸福,享尽荣华富贵,要是没人像你那样衷心替你高兴,怎能有莫大的快乐? ‎ ‎   ——西塞罗 ‎ ‎ ②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 ‎ ‎——马克•吐温 ‎ ‎③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 ‎——比尔•盖茨 ‎④“爱在左,同情在右。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心 ‎⑤当你伤心时,朋友会为你分担,你会减去一半的忧愁;当你高兴时,朋友会为你高兴,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 ‎——培根。‎ ‎⑥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 - 16 -‎ 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我们必须与其它生命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 ‎——雷切尔·卡森 ‎⑦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 ‎⑧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 ‎   ‎ 二、典型事例 ‎①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开满了菊花,香味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凡是来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赞叹:“好美的花呀!” 一天,有人向禅师要花,想栽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并亲自挑选开得最鲜艳、枝叶最茂盛的几株送给他。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接连不断。在禅师眼里,这些人一个比一个亲近,都要给。不久,院子里的菊花被送得一干二净。 没有了菊花,院子里就如同没有了阳光一样寂寞,弟子说:“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满院花香,可现在连一株菊花都没有了。” 禅师笑着对弟子说:“你想想,三年后一村菊香,这样岂不是更好?”“一村菊香!”弟子不由心头一热,看着禅师,只见他脸上的笑容比开得最好的菊花还要绚烂。‎ ‎②《灿烂千阳》: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在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母亲自杀,定期探访的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刚开始,两位妻子相互敌视,渐渐的,两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亲密。她们的友情在拉希德的虐待和国家的无情战火中留存。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 ‎③《肖申克的救赎》: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变得很消沉。瑞德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安迪,让安迪燃起对生活的信心。有一天,他对瑞德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约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到时你就知道是什么了。”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后来,瑞德获释了,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一盒现金,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了。分享心中的美好,让他们在苦难的岁月里,内心仍充满阳光。‎ ‎④三毛:她与爱人携手行走于撒哈拉,她与我们分享撒哈拉的神圣,分享与荷西的爱情,分享她流浪生活的点点滴滴。沙滩上有一颗分享的贝壳,那是作家三毛心中的那棵“草”。三毛在异地求学时曾经失落无助,就在这时,有一位陌生的同学送给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并鼓励她振作起来。三毛的心灵十分感动,她在《有人送我一棵草》中写道:“草会枯萎,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位不知去向的同学。我只有把这份帮助人的心,这份感恩的心分享开去,去帮助更多的人。”三毛用她的真切行动做到了,她用细腻的文字和真挚的感情,感动和滋润着读者们的心灵,是分享,让她的灵魂得以自由释放,让心中的痛苦弥散,让幸福的回忆永不退色。‎ ‎⑤居里夫妇: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的尸体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然而,她的努力不是徒劳的,最终,她终于发现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镭。 她本来可以就在她发现镭后申请专利,从而获得大笔财物,可是,她没有这样做,‎ - 16 -‎ 而是毫不犹豫地将镭的提纯方法公布于众。‎ ‎⑥《美国往事》:二十年代的美国,绰号“面条”的纽约少年和几个同龄朋友一起认识了聪明狡黠的麦克斯。在麦克斯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一系列的抢劫、盗窃、敲诈活动。面条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毁灭,偷偷打电话报警,想逼迫麦克斯收手。警察与面条的朋友展开激烈枪战,麦克斯等人全部被杀。几十年后,几近垂暮的面条潦倒回乡,意外发现原来当年的一切都是麦克斯的精心策划。他借面条和警察之手除去伙伴,自己则金蝉脱壳,吞没了团伙的巨款,改头换面之后跻身政界,成为上层社会的名流。面对多项指控无法脱身的麦克斯恳求面条杀死自己,幻想以此赎回自己的罪孽,逃脱法律的审判,被面条所拒绝。麦克斯走投无路之下跳进垃圾粉碎机自杀。 ‎ ‎⑦特雷莎修女: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家庭已数天没有东西吃,所以特雷莎修女拿了一些米,跑到他们家中。在特雷莎还没有弄清楚情况时,那家庭中的母亲已把米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送给那信奉回教的邻居。特雷莎问她:“你们一家每人可以吃到多少呢?我给你们的米粮只有那么一点,并且你们共有十个成员,你们如何够吃呢?”那母亲只回答了一句话:“他们也没有东西吃。 ‎ ‎【学生习作】‎ 舍一院花香,留心中阳光 孝感高中 黄嘉叶 在山寺的院子里,禅师种下一株菊花。那些繁盛灿烂的花朵,从初绽到半圆,从半圆再到满园;从浅白到浅黄,从浅黄再到金黄:装点了小院,也温暖了时光。面对那些络绎不绝前来求花的人,禅师总是微微一笑,从未拒绝。一院花香散尽,禅师心中却留下痛彻透亮的阳光。待到明年花香满山之时,人们脸上灿烂的笑容,便是对禅师无私分享的最佳回报。‎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如是说。在高墙之中,当生命的过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当人们被冤枉和压制折磨得绝望的时候,当怯懦的囚犯在困境中腐烂的时候,还有什么能让他们一同分享?还有什么能支撑他们度过二十多年的铁窗岁月?那就是希望。它是瑞德和安迪所拥有的一切,也是他们共同分享的一切。希望安睡在内页被挖空的《圣经》里,潜藏在安迪制作的国际象棋里,荡漾在瑞德悠扬而轻微的口琴声中。它存在于他们所分享的信念之中:墨西哥海滨阳光明媚,在一颗高大的橡树下,他们会重逢,会一起迈入新的生活。分享心中的美好,让他们在苦难的岁月里,内心仍充满阳光。‎ ‎“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过座座市集,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在《灿烂千阳》中,被丈夫拉希德所压迫的两名妻子玛丽雅姆和莱拉,她们心目中的太阳又是什么呢?从曾经的水火不容,到后来的相濡以沫,在战乱、贫困和家庭暴力的重压之下,她们逐渐摒弃心中的偏见与恨意,分享彼此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那一段不可能的友谊和不可毁灭的爱,在拉希德的虐待和无情的战火中留存,成为那灰暗年代中一抹温暖的阳光。她们分享着彼此的笑与泪,分享着彼此的爱与恨,在等待中共同祈祷,在流浪中相依为命,两颗心紧密地契合,成为墙壁之后最灿烂的太阳。‎ 在《美国往事》的片尾,目睹昔日好友麦克斯自杀的老年“面条”凄怆地笑着说:“我们浪费了一生。”人生如梦,弹指即过。不愿与曾一同出生入死的同伴分享财富的麦克斯,私吞巨款后跻身政界,却因自私与贪婪失去拥有的一切,最终走向自我毁灭。记得他曾在海滩上大谈梦想,落日给他的背影镀上一层金,那时的好友们,从来没有想过结局竟是如此悲凉。‎ - 16 -‎ 曾看过一句话:“重来我亦为行人,长忘曾经过此门。那年春,除却花开不是真。”年年花开相似,岁岁人情不同。记得那年秋天,花开满山,我只是山边路过的行人,但你眼含笑意赠予的花朵,温暖了我的一生。‎ ‎【评点】:本文开篇化用材料,将对话性的材料转换成富有画面感的描绘性文字,书香十足;接着以《肖申克的救赎》和《灿烂千阳》两部电影为例,说明“分享”之于身处困境中的人们的重要性;然后以电影《美国往事》中因自私和贪婪而失去一切的麦克斯为例,从反面论证“分享”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最后以名言作结,且回扣主旨,升华主旨,回味无穷!三个例证,新颖而典型,充分显示出作者开阔的视野、广泛的积累以及扎实的语言功底。 ‎ ‎ (荐评者系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彭攀峰)‎ 学会分享 孝感高中 曾雨婷 春暖花开,桃花吐露它最芬芳的花瓣,与我们分享那醉人的春意;秋高气爽,枫树捧出它最炽热的红叶,与我们分享那迷人的秋光。满院菊花纵然美丽,但分享过后收获“一村菊香”,岂不更是动人?学会分享,让美传遍每个角落。‎ 学会分享,让文学之美如花朵般开遍世界。‎ 她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却最终只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在这滚滚红尘中却难再觅见斯人的音容笑貌。三毛,这位流浪不息的女子,最终选择文学来作为心灵的归宿。她与我们分享撒哈拉的神圣,分享与荷西的爱情,分享她流浪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分享,让她的灵魂得以自由释放,让心中的痛苦弥散,让幸福的回忆永不退色。我们记住三毛,为她的勇敢追求,为她洒脱的文字对我们分享的一切。‎ 学会分享,让信息之光如细丝般联系世界。‎ ‎“有问题,百度一下。”家喻户晓的这句话彰显着百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而正是实现了信息的分享,才让我们不至于“众里寻他千百度”便能通晓世间万事。微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正是凭借能让人们分享生活的功能,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重峦叠嶂也阻隔不住情谊的传递。若没有信息的分享,又怎会有当今时代的迅速发展呢?正是分享,让我们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都能跨过大半个地球相亲相爱。‎ 学会分享,让国家之魂如磐石般屹立不灭。‎ 是廉颇的学会分享,愿与蔺相如同列,才使得敌国纵使虎视眈眈却又无可奈何;是中共学会分享,愿与其他各党共同协商,才使得中国能不断进步发展;是英国皇室学会分享,愿与首相共同治理国家,才使得不列颠王国能长久兴盛不衰。国家不是一个人的,而是无数人民分享的那一片土地才组成的集体。只有学会分享,才能让国家在时间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诚如培根所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的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世界这么大,若没有人与之分享,又怎能体会得尽这人世繁华?学会分享,让痛苦全部溜走,让阳光洒满你的心灵。‎ ‎【评点】:本文开篇以对偶句引出话题“学会分享,让美传遍每个角落”,然后从“文学之美”“信息之光”“国家之魂”三个方面,论证“学会分享”的重要性;最后以名言作结,升华主旨。全篇结构严谨,三个分论点独立成段,可以起到强化中心的效果。议论部分典例与范例相结合,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简练深刻。‎ - 16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