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实中学2015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效实中学2015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 ‎ ‎(答案请写在答卷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 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 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是 ‎ A.孔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 ‎3、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矛盾,故均不可信 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可信 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D.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5、图1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该作品的 书法艺术风格属于 ‎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6、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 A.屈原 B.李白 C.柳永 D.关汉卿 ‎7、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完善御史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设立中尉一职,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 ‎ B.创设刺史,定期到郡县和诸侯国巡查 ‎ C.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 D.设立提点刑狱司,专门监察刑狱情况 ‎8、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D.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9、康有为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邹容说:“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二者的共同依据是 A.民主共和说 B.社会进化论 C.君主立宪说 D.经世致用说 - 6 -‎ ‎10、1895年严复指出:“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由此可见,严复认同的“自强”路径有 ‎ ‎①学习西方科技 ②推翻君主制度 ③提高国民素养 ④倡导民主科学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 ‎12、“……如养老之制、育儿之制,周恤废疾者之制、普及教育之制,有相辅而行之性质者,皆当努力以求其实现。”这主要体现了新三民主义它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自由主义 ‎13、毛泽东的理论成果是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下列毛泽东的文章(著作)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的斗争》 ②《论十大关系》 ‎ ‎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14、 某一学生笔记: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此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七大 ‎15、1978年,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一讲话 A.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B.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C.使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D.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 ‎16、“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17、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成就突出。下列取得的成就按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③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升空④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⑤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③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①②⑤③④‎ ‎18、“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①公民素质比较全面  ②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 ‎③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④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9、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 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体现了对神灵的怀疑 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20、罗素认为:“16、17、18世纪所出现的那种天赋人权学说也是斯多亚学派学说的复活,尽管有着许多重要的修正。”下列言论属于斯多亚学派的是 - 6 -‎ A.“美德即知识” B.“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真正的法是符合自然的正当理由”‎ ‎21、宗教改革使基督教信仰回归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其中的“隔阂”不包括 A.《圣经》 B.教皇 C.教士 D.繁琐的宗教仪式 ‎22、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表明 ‎ ①启蒙运动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 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揭示 ‎ ③理性受到人们的尊崇 ④启蒙思想已摆脱宗教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23、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康德 ‎  A.否定政治革命的作用         B.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  C.批判广大群众的愚昧        D.对传统制度保持宽容 ‎24、某科学家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人类之光。”该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开普勒 C.牛顿 D.爱因斯坦 ‎25、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 社会发展 A 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B 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来临 ‎26、19世纪80年代,有人撰文介绍某外国著作,称“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不合时宜者渐渐消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处介绍的“外国著作”应是 A.《天演论》 B.《物种起源》 C.《自然系统》 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27、图2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名画。以下对该画作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控诉德国的暴行 B.以支离破碎的场景来揭露战争的罪恶性 C.描绘了战争带给格尔尼卡居民的伤亡和惊恐 D.用立体主义创作手法勾勒出极具震撼的画面 ‎28、近代历史上法国产生了许多文学大师,如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等等。下列关于雨果的《悲惨世界》与司汤达的《红与黑》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B.作品中都体现了“冰山原则”‎ ‎ C.均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 D.都以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为背景 ‎29、某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的介绍有如下内容:“卢米埃尔兄弟”、“默片时代”、“《爵士歌手》”、“好莱坞”。这门选修课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A.《改变世界的计算机》 B.《音乐的变奏》‎ ‎ C.《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D.《电视与当代生活》‎ - 6 -‎ ‎30、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8分,33题15分其中5分为附加分,共45分)‎ ‎31、(12分)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卢梭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材料三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 ‎——1919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是近代欧洲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指出这场运动核心思想的主要诉求。(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3)为反对“尊重孔教”,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分)‎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2分)‎ ‎32、(18分)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国政治和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可以从不同领域进行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摘自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二 元明以来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朝中叶以后,开始逐步改土归流——把土司改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地处边隅的土司,“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致使西南边疆的统治十分不稳定。清世宗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进行改土归流。在改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府、州、县及镇、协、营、汛,派驻官兵,并着手改革许多落后的剥削方式及陋规恶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标题 内容摘要 一、“引边荒艰巨为己任”‎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中国近代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一大壮举 二、运筹帷幄,进规北疆 根据天山“北可制南,南不能制北”……制定消灭阿古柏的步骤,收回乌鲁木齐等城 - 6 -‎ 三、决胜千里,底定南疆 仍采用“缓进急战”的战术,收复达坂、吐鲁番、喀尔噶尔等城,阿古柏自杀 四、“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 提出“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中国收回了伊犁地区 ‎——据孙占元《左宗棠评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6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土归流”的含义及其作用。(8分)‎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写出左宗棠“引边荒艰巨为己任”的历史背景,并概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4分)‎ ‎33、(15分)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连迎权贵,袖私舞弄……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 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 ‎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王定保《唐摭言》‎ 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 ‎ ——摘编自傅乐城《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 假设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废除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 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察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 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 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新政”开始推行 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废除科举制的问题上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附加题,5分)‎ ‎ ‎ 宁波效实中学 高二历史期中选考班答案 ‎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B D A C D B A - 6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A B B C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B C A B A D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31题22分,32题18分,33题15分其中5分为附加分,共45分)‎ ‎31、(12分)‎ ‎(1)文艺复兴;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3分)‎ ‎(2)天赋人权;追求自由。(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味;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共4分,每一组都对才能给1分)‎ ‎(4)打击封建势力;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写出两点,即得2分)‎ ‎32、(18分)‎ ‎(1)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2分) 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2分)‎ 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分)‎ ‎(2)含义:明清时期在边疆地区(西南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并设置府州县等进行治理的政策。(“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废除土司制度”“派遣流官”“设置府州县”关键信息中写出四个,即给满分4分)‎ 作用: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推动了边疆地区的进步和发展。(写出两点,即4分)‎ ‎(3)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新疆扩张势力;中亚阿古柏军事力量侵占新疆各地;俄国出兵占领新疆伊犁。(写出两点,即得2分)‎ 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军事与外交手段相结合。(写出两点,即得2分)‎ ‎33、(15分)‎ ‎(1)内容: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按九等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3分)‎ 原因:权贵子弟在评定中占据优势,一些中正徇私舞弊,最终被权门所把持,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3分)‎ ‎(2)影响:选拔了很多人才(开元后,朝中名士由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或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巩固了统治(或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或加强中央集权);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文学的发展)。(4分)‎ ‎(3)以下三种决策及理由均同等赋分:(共5分)‎ 决策之一:废除(1分)。当时的科举制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科举制无法提供“新政”急需的人才;绝大部分人醉心于科举,新式学堂举办艰难。(写出两点,即得4分)‎ 决策之二:不能废除(1分)。从根本上损害儒家思想地位,进而危及朝廷统治;会造成极大地社会动荡;无法保证官员选拔的相对公平公正。(写出两点,即得4分)‎ 决策之三:不立即废除,待时机成熟再废除(1分)。举出不能立即废除的理由(参照不能废除的理由),然后列举时机成熟后一定要废除的理由(参照废除的理由,两方面理由总得分不超过4分)。(有判断,无理由,不得分。有判断,但理由只照抄材料,最多得2分。)‎ - 6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