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化学化学用语复习训练(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届中考化学化学用语复习训练(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化学用语 ‎1.(1)锌片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锌【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 Zn 外,还有 ①N2 ②O2 ③CO2 ④H2O中的( ) ‎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 (2)在实验室里,小明同学设计方案用铁钉测定某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他先取一洁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 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 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 10.‎8g 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除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 43.‎9 g。请回答下列问题:‎ ‎ ①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 ②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③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硫酸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的影响是“偏大”“偏小”、 无影响”),理由是 。‎ ‎2.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鲜牛奶变质 B.粮食酿成酒 C.钢丝球刷碗 D.煤炭的燃烧 ‎3.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 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 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4.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十2NO2=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CO B. CO‎2 ‎C. O2 D. C ‎5.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是( )‎ A.N2O B.NO C.NO2 D.N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7.下列化合物中,含有+7价元素的是( )‎ A.KMnO4 B.MgO C.KClO3 D.P2O5‎ ‎8.木炭可以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2CuO+CCu +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程式中X为CO B.反应中C被氧化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该反应CuO为还原剂 ‎9.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 B.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 C.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钯元素符号为Pd ‎10.‎ 5‎ 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由铜、锡形成的青铜,我国的锡储量占世界第一位。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的炼锡方法基本上就是现代用的碳还原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nO2 + 2CSn + 2CO ↑。该反应类型属于( )‎ 司母戊鼎是青铜器制品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氮元素化合价为+3的物质是( )‎ A.N2O B.NO C.N2O3 D.N2O5‎ ‎12.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含义中正确的是( ) ‎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 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 C.“‎3”‎表示3个硫酸分子 ‎ D.“‎4”‎表示4个氧原子 ‎13.1mol某化合物在2mol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克水,对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14.甲烷(CH4)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 B.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5.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1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消毒剂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氯精中有12个原子 C、 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高氯精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氯元素 ‎16.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 )‎ A.要制取‎2 g氢气,用‎56 g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用肥皂水可区别硬水和软水 ‎17.(2011年江苏南通,18题)已知反应 5‎ ‎,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6 B.C2H‎4 C.C2H2 D.C2H60‎ ‎18.在以下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 A.HCl B.Cl2‎ C.HClO3 D.ClO2‎ ‎19.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属于有机化合物 B.维生素C虽不能提供能量,但缺乏会患坏血病 C.每片该维生素C含碳的质量为10mg D.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20.鱼油中富含的DHA(化学式为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HA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DHA是一种氧化物 C.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32︰2‎ D.DHA分子中各原子的数目比为22︰32︰2‎ ‎21.(6分)下图中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均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甲是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成分,乙俗称消石灰。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乙在农业上的一种常见用途: 。‎ ‎(2)①若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丁的化学式为 。‎ ‎②若丁是侯氏制碱法中制得的“碱”,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写出②中的丁转化为①中的丙的化学方程式: 。‎ ‎22.(4分)用N、H、O三种元素组成下列物质或微粒:(用符号填写)‎ ‎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 (2)一种酸 ‎ ‎ (3)—种带正电的根的离子 (4)一种碱 ‎ ‎23.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现象。 ‎ ‎24.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5‎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3)实验后某试管底部有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后沉淀消失。‎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5)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那么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6)实验结束时,他们将实验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后,他们猜想最终的废液可能呈酸性。为了验证猜想,利用上述实验中未涉及到的酸的化学性质,另选药品进行实验:取少量废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观察现象,证明最终的废液呈酸性。实验后为了避免废液造成不良后果 ,他们对废液进行了恰当处理。‎ ‎25.(4分)如图是市场销售的食用小苏打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标签上提供的信息推测小苏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小苏打放在面粉中加水进行烙饼,小苏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烙出的饼虽然疏松多孔,但有碱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分)有A、B、D、E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E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有一种具有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已知D元素和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M的1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B、D和E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R,R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R,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R的化学式为 ;‎ ‎(3)M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和B形成的化合物能跟单质E发生吸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 5‎ ‎27.某品牌可乐由水、白砂糖、焦糖色素(使可乐显黑褐色)、磷酸(H3PO4)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入二氧化碳配制而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可乐的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可乐中二氧化碳的定性检验 ‎(1)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一塑料瓶装可乐,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把导管插入 (填化学式)溶液中 观察到 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二 可乐中磷酸的定量测定 测定过程如下:‎ ‎(2)步骤①用活性炭浸泡的目的是 。‎ ‎(3)步骤③煮沸10分钟的目的是除尽滤液中的 。‎ ‎(4)已知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4+NaOH=NaH2PO4+H2O,测得共消耗0.1%的NaOH溶液‎20g,忽略可乐中其它成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计算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以g/L为单位。相对分子质量:H3PO4—98;NaOH—40),写出计算过程。‎ ‎(5)如果步骤②缺少洗涤,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5‎ 参考答案 ‎1.(1)C(1分) (2)①0.1(1分)②32.7%;③偏小(1 分);硫酸与铁锈反应(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还要有,二氧化碳、水、氧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33.‎2g+10.‎8g-43.‎9g=0.‎‎1g ‎②解:硫酸废液的质量为33.‎2g—18.‎2g=‎15g(0.5分)‎ 设样品中H2SO4的质量为x Fe+ H2SO4=FeSO4+ H2↑(1分)‎ ‎98 2‎ x 0.‎‎1g x=4.‎9g(0.5分)‎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g/‎15g×100%≈32.7%(1分)‎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C ‎【解析】‎ 试题分析: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钢丝球刷碗这是一个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3.B ‎【解析】‎ 试题分析:A、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氮原子,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根据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正确,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14+16×3+14×2=174,正确,故选B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4.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1;H,4;N,2;O,4;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H,4;N,2;O,2;比较分析可知A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A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 ‎5.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可以推出A的化学式是NO,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6.B ‎【解析】‎ 试题分析: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空气中,蜡烛消失是一种物质转化成了另外的物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仍然守恒,该项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中含有镁元素和氧元素,氧元素来源于氧气,所以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该项正确;‎ C.不论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只要是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项错误;‎ D.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了反应前后物质质量间的关系 ,不能说明体积间的关系,该项不正确;‎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时,要注意适用范围和“质量总和”,它不适用解释物理变化引起的质量守恒,在解释现象时,既要詹前也要顾后。‎ ‎7.A ‎【解析】A、KMnO4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锰元素的化合价是+7.故选项符合题意 B.MgO中,氧元素为-2价,则镁元素为+2价,故不符合题意.‎ C、KClO3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P2O5中氧元素显-2,磷元素的化合价是+5,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反应方程式:2CuO+CCu + X,可推出X为CO2,错误,B、碳在反应中充当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氧夺取过来了,所以在反应中C被氧化,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错误,D、CuO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氧化剂,还原性的概念理解 ‎9.C ‎【解析】A、由信息可知,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故说法正确;‎ B、由信息可知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故说法正确;‎ C、由钯的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为“钅”,则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 D、由小格中的信息可知,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d,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化学方程式SnO2 + 2CSn + 2CO ↑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选C。‎ 考点:化学反应的类型。‎ 点评:化合反应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物为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物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知,A选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选项中为+2价;C选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选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12. C ‎ ‎【解析】 ‎ 试题分析: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是错误的叙述,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B.“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是错误的叙述,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C.“3”表示3个硫酸分子 是正确的叙述;D.“4”表示4个氧原子是错误的叙述,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有4个氧原子;故选择C ‎ 考点: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 ‎13.A ‎ ‎【解析】 ‎ 试题分析:1mol某化合物在2mol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克水,2mol氧气的质量为32×2=‎64g,而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元素为:‎44g×=‎32g,水中含有的氧元素为‎36g×=‎32g,故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32g+‎32g=‎64g,所以只含有碳、氢元素,答案选择A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 ‎14.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正确,B、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种原子构成,该反应中各物质既有化合物,也有单质,错误,C、甲烷(CH4)燃烧的化学反应: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故反应物CH4 和O2的质量比=16:64=1:4,错误,D、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5.D ‎【解析】‎ 利用化学式体现的宏观与微观的意义解决A、B两选项;利用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原子量和的比解决C、D选项,质量分数最大即原子量和最大的元素.‎ 此题是对化学式意义及简单计算进行的考查,涉及到化学式的意义的利用,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抓住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 A、因为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13),所以不能判断该消毒剂只有高氯精,因此该物质含有4种元素说法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B、高氯精中有四种元素,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故此选项错误.‎ C、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原子量和的比,则有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4×3)=12:14,故此选项错误.‎ D、质量分数最大即原子量和最大的元素,分析知氯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6.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知识分析。‎ A、由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生成‎2g氢气需要纯铁的质量是‎56g,而生铁中除含有铁外还含有碳等杂质,所以用‎56g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不能制得‎2g氢气,错误;‎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就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正确;‎ C、由于不锈钢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所以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正确;‎ D、将等量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硬水和软水中,搅拌,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出现较多的泡沫的是软水,可以区别,正确。故选A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硬水与软水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 ‎17.B ‎【解析】在反应中,‎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个数不变,‎ O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都是6,没有变化,‎ 在反应后有C、H两种元素,则X中含有C、H两种元素,‎ 反应后共2个C原子、4个H原子,则X中含有2个C原子、4个H原子,‎ 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1,‎ 则X的化学式为C2H4,‎ 故选B.‎ ‎18.C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中是单质,化合价为0;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选C。‎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19.C ‎【解析】A、含有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故说法正确;‎ B、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故说法正确 C、每片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10mg,故错误 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说法正确;‎ 故选C ‎20.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由题意“DHA(化学式为C22H32O2)”,则可知:‎ A、DHA由DHA分子构成,一个DHA分子由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 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DHA有三种元素组成,故DHA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2):(16×2),而非22:32:2,故C错误;‎ D、DHA分子中各原子的数目比为22︰32︰2,故D正确。故选D ‎21.(1)改良酸性土壤 ‎(2)①CaO ②2NaOH+CO2 Na2CO3 + H2O ③Na2CO3+ Ca(OH)2 2NaOH + CaCO3↓‎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甲物质为盐酸、乙物质为氢氧化钙、故(1)乙在农业上的一种常见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2)①若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因为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盐碳酸钙,而碳酸钙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可以与酸反应,故丁的化学式为CaO;②若丁是侯氏制碱法中制得的“碱”:碳酸钠,则丙物质为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生成的新碱,氢氧化钠,故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 + H2O;③写出②中的丁为碳酸钠,转化为①中的丙为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Ca(OH)2 2NaOH + CaCO3↓。‎ 考点:物质的推断、转化 ‎22.(1) N2。 (2) HNO3。(3) NH4+(4) NH3•H2O ‎【解析】‎ 试题分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2)H、N、O三种元素组成的酸可为硝酸,化学式为:HNO3。(3)—种带正电的根的离子可为铵根离子,符号为NH4+(4)一种碱可为铵水,化学式为:NH3•H2O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23.2NaOH + CO2=Na2CO3 + H2O ,Na2CO3 + Ba(NO3)2=BaCO3↓+2NaNO3‎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中,结果发现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变质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CO2+2NaOH═Na2CO3+H2O;Na2CO3溶液与Ba(NO3)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BaCO3白色沉淀,Na2CO3+Ba(NO3)2═BaCO3↓+2NaNO3‎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24.(1)Fe2O3+6HCl=2FeCl3+3H2O ;(2)稀盐酸 ; 无色酚酞溶液 ; (3)稀盐酸;‎ ‎(4)Ca(OH)2+Na2CO3=CaCO3↓+2NaOH ;(5)Na2CO3+2HCl=2NaCl+H2O+ CO2↑;(6)铁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于水呈黄色,写出反应方程式;(2)由题意“红色变为无色不是变为紫色”可得:一定是在无色酚酞试液中加入了碱,实验后加了盐酸所致;(3)“蓝色絮状沉淀”为氢氧化铜,碱沉能溶于酸中,故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能使沉淀消失;(4)“底部有白色固体,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说明溶液中有碳酸根存在,开始时盐酸与溶液中的另一种物质反应,故最初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5)“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说明有酸存在,故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6)上述实验中涉及到的性质有:酸碱指示剂与酸、碱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碱和盐,没有涉及酸与金属的反应》选用常见的活泼金属即可。‎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25.(1)白色粉末,溶于水 ‎(2)‎ ‎2NaHCO3 Na2CO3+CO2↑+H2O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饼疏松,但生成碳酸钠显碱性 ‎【解析】(1)分析标签知:小苏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白色粉末,溶于水;‎ ‎(2)碳酸氢钠对热不稳定,受热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放出CO2使饼疏松,生成的碳酸钠显碱性.‎ ‎【答案】(1)Al(OH)3;‎ ‎(2)C2H5OH;‎ ‎(3) ;‎ ‎(4).‎ ‎【解析】‎ 试题分析: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是铝元素;D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故D是氢元素;E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有一种具有类似足球状的结构,故E是碳元素;D元素和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M的1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故M是甲烷,化学式为:CH4;通过“R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R,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可知R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B为氧元素;‎ ‎(1)A、B、D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OH)3;‎ ‎(2)R的化学式为:C2H5OH;‎ ‎(3)甲烷和氧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E和B形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物质的推断和相互转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是一道推断题,根据元素的特征推断元素的种类,进行推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解题的关键: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经过分析,归纳,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 ‎27.(1)Ca(OH)2 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 (2)除尽溶液中的焦糖色素 (3)二氧化碳 ‎(4) 1.‎96g/L (5)偏低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二氧化碳的验证要用到澄清的石灰水,遇到后会发生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步骤①用活性炭浸泡的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焦糖色素,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步骤③煮沸10分钟的目的是除尽滤液中的二氧化碳,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果步骤②缺少洗涤,则测定结果偏低,设可乐中磷酸的含量X升。‎ H3PO4+NaOH=NaH2PO4+H2O,‎ ‎98 40‎ X ‎20克×0.1% 列比例式得:98:X=40:‎20克×0.1% X=4.9%克 可乐中磷酸的含量=4.9%×1000/25=1.‎96g/L 考点:物质的验证 基本概念和原理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