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综合计算
1.某4.6g有机物完全燃烧得到8.8g CO2和5.4 H2O,可以判断该有机物组成( )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 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无法确定
2.1.6克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3.6克水,则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4.4克 B.8.8克 C.2.2克 D.4.0克
3.经过研究发现,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具有下列定量关系:①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②在压强为1.01×105Pa和0℃时其体积为22.4升。据此可知,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 个,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个,在压强为1.01×105Pa和0℃时其体积为 升。
4.常温下,将160g某粗盐样品(含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泥沙)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泥沙和1000g溶液。取出500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 )
A.73.1% B.76.3% C.36.6% D.31.6%
5.医用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是由葡萄糖、水配制而成的。测得某葡萄糖注射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该注射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50% B.40% C.30% D.20%
6.将一定量的苯(化学式为C6H6,相对分子质量为78)在有限量的空气中快速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黑烟,得到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19g,没有其他生成物。4种生成物中水为5.4g,固态的碳为3.6g。则上述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
A.2.8g B.5.6g C.11.2g D.1.4g
7.向盛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气体,试计算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
8.小华在测定铁在O2中燃烧的产物时,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g固体。不考虑称量等误差因素,则该固体产物的组成可能是( )
A.Fe3O4和Fe2O3 B.Fe3O4和FeO C.Fe3O4和Fe D.Fe3O4、FeO和Fe
9.某物质的充分燃烧产物是CO2和H2O,为了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称取0.84g待测物完全燃烧后,称得D装置增重1.08 g,E装置增重2.64 g。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没有氧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C、H、O元素
C.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B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D.氧化铜的有无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6
1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甲、丙的待测值为多少,甲、丙一定都是反应物
B.如果丙的待测值为0,则只有乙、丁是生成物
C.如果丙的待测值为10,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如果甲的待测值为0,则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2:5
11.质量法是化学实验中测定物质组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现有11 g气体,经测含碳元素3g,其余都是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物
B.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
C.气体组成有4种情况
D.若气体由三物质组成,则三物质质量比可能是7:3:4
12.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不纯的硝酸铵(NH4NO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此硝酸铵(NH4NO3)中混入的一种杂质是( )
A.NH4HCO3 B.(NH4)2SO4 C.CO(NH2)2 D.NH4Cl
13.有一种含碳酸钙、氢氧化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g,向其中加入一定量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11.1g B、22.2g C、14.8g D、20g
14.取一定量Fe2O3与Al2O3的混合物,加入含溶质9.8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0.8g B.1.6g C.3.2g D.6.4g
15.将一定质量的含钙元素质量分数为32%的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2.8g,再向该固体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2OOg,则煅烧石灰石样品的过程中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2.2g B.4.4g C.8.8g D.13.2g
16.现有MgO和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共5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5g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
A.1.2g B.12g C.4.8g D.2.4g
17.某样品含有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室温下,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 )
A.74.5g B.29.8g C.10g D.7.45g
18.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O2的质量 ( )
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
19.下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6
(1)稀释浓硫酸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这里的作用是 ;
(2)取10 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硫酸 g;
(3)取适量9.8%的硫酸与某金属反应可生成氢气,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20.(9分)查阅资料可知:浓硫酸能吸水,且不与CO2反应: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按下列过程进行实验:用过量稀盐酸溶解矿样(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所得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CO2→根据NaOH溶液的增重计算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其中A为溶解矿样的实验装置,若已准备了分液漏斗、双孔橡胶塞、试管,为完成溶解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中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 。
(2)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某同学将经过准确称量的矿样加入试管后,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当A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发现B中没有气泡,为准确测定该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该同学应该 。
(3)下列情况一定不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开始前用纯净的氮气除去实验系统内残留的空气
B.让气体快速通过盛有浓硫酸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C.装置C右端导管口连接一个能吸收CO2和H2O的装置
D.实验结束时,整个实验系统内保留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E.用经过准确称量的呈块状的石灰石试样直接进行实验
(4)将插入NaOH溶液下端的导管改成多孔球泡(如图中的D),能让NaOH溶液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其理由是 :
(5)某次实验时,称取了10.0g矿样,经正确操作后,测得C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增加了3.6g,则该次实验时测得该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1.(15分)兴趣小组分析了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份Fe203、Fe304、FeO等)制备铁红(Fe2O3) 的流程图并进行了铁红性质实验。
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
6
(1)写出焙烧中CO与Fe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2)实验室完成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和_ (填仪器名称)
(3)你认为对气体C最佳的处理方法 是_ 。
A.冷却后排入空气 B.燃烧后排放 C.再通入反应炉
(4)反应1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 。
(5)反应2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你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
洗涤干燥得到K2S04晶体时,可选用下列__ (填字母)洗涤剂;
A.KCl的饱和溶液 B.水 C.K2S04的饱和溶液
为检验K2S0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_ (选填序号,下同),
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 ,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AgN03溶液 B.过量的BaCl2溶液 C.过量的Ba(N03)2溶液
二、铁红的性质实验
【问题讨论】
【资料1】草酸晶体(H2C204·3H20)在浓H2S0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 C02↑+C0↑+4H20
(6)实验前应先_ 。
(7)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D中的试剂依次是__ 、___ (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8)C装置的作用是 。
【数据分析与计算】
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氧化铁(Fe2O3)和CO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管内剩余固体质量〜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6
【资料2】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04、Fe2O3,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够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9)800℃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
(10)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48g变为46.4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实验评价】
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
22.(7分)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部分数据已做取整数处理)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21
32
46
64
86
110
138
(1)农业上,硝酸钾用作水溶性肥料,为作物补充氮和钾元素。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2)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在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如图所示。
①(填字母序号)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使B烧杯的溶液升温至50℃时,溶液的质量为 g。
③采用一种方法使A中的固体恰好溶解。对于最终四个烧杯中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b.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c.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有相等的
d.烧杯A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可能最大
(3)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并回收二氧化硫,反应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实际生产中,在一定温度下,配制100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需水的质量为 t。
6
②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③亚硫酸氢钠(NaHSO3)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3.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g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加入60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填化学式);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4.(8分)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取16g该样品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1.6g氧气,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6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此有机物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8.8g CO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5.4 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总和为0.6g+2,.4g=3g,说明4.6g有机物中除了碳、氢元素以外还含有氧元素,所以此有机物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考点:物质组成的确定
点评:利用化学反应判断物质组成的题目属于中考常考的知识点,通常在探究题中出现,考察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思想,注意仔细审题。
2.A
【解析】
试题分析:3.6克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4g,因此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6g﹣0.4g=1.2g,所以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00%)=4.4g,故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3. 3.01×1023 , 6.02×1023 , 11.2 。
【解析】
试题分析:有题干叙述可知64g二氧化硫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在压强为1.01×105Pa和0℃时其体积为22.4升。据此可知,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3.01×1023个;因为1分子的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含有氧原子数为6.02×1023个,在压强为1.01×105Pa和0℃时其体积为11.2升。
考点:气体的质量与所含微粒的个数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4.A
【解析】
试题分析:镁元素1.2g,则和它对应的氯离子的质量为,钙元素2g,则和它对应的氯离子的质量为,则则和钠离子对应的氯离子的质量为,钠离子质量为23g,氯化钠的质量为35.5g+23g=58.5g,对应的粗盐中氯化钠的含量为,因为泥沙不足三克,所以氯化钠含量大于73.1%.
考点:物质组成的确定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由质量分数的定义逐步确定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注意细心计算即可。
5.A
【解析】
试题分析:计算注射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知道注射液的质量和注射液中溶质葡萄糖的质量;可采取假设注射液的质量,利用注射液中碳元素即葡萄糖中的碳元素的关系,计算出注射液中溶质葡萄糖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注射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假设注射液的质量为m,则注射液中碳元素的质量=m×20%=0.2m
含0.2m碳元素的葡萄糖的质量=0.2m÷×100%=0.5m
则该注射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50%,故选A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点评:混合物中C元素的质量就是化合物葡萄糖中C元素的质量,这二者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容易混淆,需要特别注意
6.B
【解析】
试题分析:苯的化学式为C6H6得到C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1,生成物中水为5.4g,所以苯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克×(2/18)=0.6克,所以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2克,生成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克-5.4克-3.6克=10克,且二者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7.2克-3.6克=3.6克,设产生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X),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X×(12/28),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10-X)×(12/44),X×(12/28)+(10-X)×(12/44)=3.6克,解得X=5.6克,故选B.
考点:元素的质量的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
7.10g
【解析】
试题分析: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4.4g
x=10g
答案: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10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8.A
【解析】
试题分析:Fe3O4可以变形为,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Fe2O3可变形为,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4,FeO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
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g固体,则铁元素质量相等时固体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7.8-5.6)=56:22,综上所述,Fe3O4中氧元素的含量低于固体,Fe2O3氧含量高于固体,FeO中氧元素含量低于固体氧含量,所以Fe3O4和Fe2O3混合物有可能达到固体中的氧元素含量,B、C、D中混合物氧元素含量皆低于固体中氧元素的含量。
考点:化学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需要一定的计算技巧,需要运动极限的思维方式,近几年中考题中较少出现,但应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9.B
【解析】
试题分析:该物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判断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装置增重1.08g,而D装置吸收的是水,故生成水的质量为1.08g,其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2/18 ×100%=0.12g;E装置中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64g×12/44 ×100%=0.72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该物质中含有的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题给物质含有的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为:0.12g+0.72g=0.84g<1.8g,所以在该物质中还含有氧元素,A错误,B正确; 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有影响,C错误;D中如果待测物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加热时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铜反应,所以氧化铜的有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D错误。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0.C
【解析】A、无论甲、丙的待测值为多少,甲、丙一定都是反应物,说法错误,可能为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或一种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反应,故A错误;
B、如果丙的待测值为0,则只有乙、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0≠(19-10)+(16-5),故B错误;
C、如果丙的待测值为10,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则30-10=(19-10)+(16-5),故C正确;
D、如果甲的待测值为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丙的质量为:(19-10)+(16-5)=20,而20-12=8克,则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2:8=4:3,故D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
试题分析:现有11 g气体,经测含碳元素3g,其余都是氧元素,A.气体如果是CO2和O2的混合物,那么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g,二氧化碳质量就为11g,所以就不存在氧气了,B中如果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假设全部是一氧化碳,则氧元素质量为4g,全部是二氧化碳,氧元素质量为8g,所以氧元素最大是8g,但又一氧化碳是氧元素的质量就会小于8g,所以不可能C.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气体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氧气,可能有三种情况,1、二氧化碳,2、一氧化碳和氧气,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D.若气体由三物质组成,则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中一氧化碳和氧气质量比一定是7:4,二氧化碳碳可以是任意数,故选D
考点:质量法,极限计算
12.C
【解析】通过计算硝酸铵(NH4NO3)
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36%>35%, 则说明样品中混入的杂质含氮量要大于36%,则NH4HCO3 、(NH4)2SO4 、CO(NH2)2 、NH4Cl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7%、21.2%、46.7%、25.2%,只有CO(NH2)2 含氮量大于36% ,故答案为C。
13.B
【解析】设溶质CaCl2的质量为x
Ca~CaCl2
40 111
16g×50% x
40 111 =16g×50% x 解得x=22.2g
故选B
14.B
【解析】
试题分析:氧化铁和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由于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与9.8g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分析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酸根中氧元素没有发生改变,依然在硫酸根中,而氧化铝和氧化铁中的氧元素则转变为水中的氧元素,即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由方程式可得硫酸与水的关系式为H2SO4~H2O,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则
H2SO4~H2O
98 18
9.8g x
x=1.8g
所以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8g×=1.6g.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5.A
【解析】
试题分析:设样品的总质量为x,那么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32%x,碳酸钙的质量=32%x÷40%=0.8x;
该反应中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200g×7.3%=14.6g;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14.6g×35.5/36.5g=14.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元素的质量不变,故生成的氯化钙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4.2g,那么氯化钙的质量=14.2g÷71/111 =22.2g,那么钙元素的质量=22.2g-14.2=8g,即32%x=8,x=25g,碳酸钙的质量=0.8×25g=20g。
则煅烧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5g-22.8g=2.2g,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6.D
【解析】
试题分析:该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反应:Mg(OH)2+2HCl=MgCl2+2H2O , MgO + 2HCl = MgCl2 + H2O。根据MgO和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共5g,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5g不饱和溶液。说明得到的105克不饱和溶液是氯化镁溶液,则有如下关系:
氯化氢的质量为100g×7.3%=7.3g。设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x
2HCl————MgCl2—— Mg
73 24
7.3g x
73:24=7.3g:x
x=2.4g
故选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7.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结果看,最后都是得到了氯化钾,其中的氯元素的质量=100×14.6%×35.5/36.5×100%=14.6×35.5/36.5;氯化钾中氯元素的质量等于氯化氢中的氯元素,所以设氯化钾的质量为X,则X×35.5/74.5×100%=14.6×35.5/36.5 求得X=29.8克。故选B.
考点:元素的质量的计算
18.C
【解析】
试题分析:解:假定质量都1克,设和氢气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X,和甲烷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Y,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Z。
2H2+O22H2O
4 32
1克 X
4:32═1:x
得:X=8克
CH4+2O2CO2+2H2O
16 64
1克 Y
16:64=1:y
得:Y=4克
2CO+O22CO2
56 32
1克 Z
56:32=1:z
得:Z=0.57克
故选C。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这个题首先要假设质量的大小,一般假设为1克,目的是方便计算。
19.(1)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引起液体飞溅) (2)184 (3) Zn+ H2SO4==ZnSO4 + H2↑(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1)稀释浓硫酸时要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以防止溶液局部过热而引起液体飞溅,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2)10mL×1.84g/cm3×98%÷9.8%=184g;
(3)活泼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如锌、镁、铁、铝等。
2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来进行解答,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需要加热,所以根据所给的仪器可以知道还缺少导管和铁架台;
(2)当A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发现B中没有气泡,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所以为准确测定该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该同学应该检查装置,然后重新称量矿样,重做实验;
(3)A、氮气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故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让气体快速通过盛有浓硫酸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会影响二氧化碳的干燥和吸收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C、装置C右端导管口连接一个能吸收CO2和H2O的装置,没有接触到氢氧化钠溶液,且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避免干扰,所以不能影响实验结果;
D、实验结束时,整个实验系统内保留少量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吸收,所以会影响实验结果;
E、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所以用块状的石灰石,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碳酸钙不能完全反应,故会影响实验结果;故选AC;
(4)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所以将插入NaOH溶液下端的导管改成多孔球泡,能让NaOH溶液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
(5)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增加了3.6g,即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6g;
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6g
100/44 =x/3.6g
解得:x=8.18g
所以该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18g/10g ×100%=81.8%
答:该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1.8%。
21.(1)Fe203+3C0高温2Fe+3C02 (2)漏斗 (3)C (4)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5)常温下K2S04的溶解度小(意思相近均给分) C、C、A (6)检查装置气密性 (7)C、A (8)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意思相近均给分) (9)Fe (10) 3Fe203+C0 2Fe304+C02【实验评价】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意思相近均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一、铁红制备的流程图分析(1)写出焙烧中CO与Fe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03+3C0高温2Fe+3C02 ;(2)实验室完成操作1,为过滤故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3)认为对气体C为一氧化碳气体,故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再通入反应炉C;(4)反应1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5)反应2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你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常温下K2S04的溶解度小;洗涤干燥得到K2S04晶体时,为减小硫酸钾的损失,故可选用K2S04的饱和溶液;为检验K2S04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硝酸钡溶液,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即可判断;二、铁红的性质实验;(6)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7)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D中的试剂依次是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8)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9)800℃以上时,管内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Fe;(10)写出管内固体质量由48g变为46.4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03+C0 2Fe304+C02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考点: 物质的性质探究
22.(1)硝酸钾(KNO3)(2)①ABC②186③acd(3)①75②氯化钠(NaCl)③30.8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是硝酸钾溶液,故溶质是硝酸钾;(2)①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A、B中有固体出现,一定是饱和溶液,由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64g,可知50g水中溶解32g硝酸钾恰好饱和,D一定不饱和;故选择ABC;②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86g,可知100g水中溶解86g硝酸钾恰好饱和,可见使B烧杯的溶液升温至50℃时,硝酸钾完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86g.③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可以升高温度,加入溶剂也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如果用升高温度的方使固体恰好溶解,则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分数增大,如果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质量分数最大,故AB正确;如果用加入溶剂的方使固体恰好溶解,则溶剂、溶质的质量都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相等的,故C正确;无论用什么方法使固体恰好溶解,溶质的质量都会增加,所以D错误;故答案选择abc;(3) ①实际生产中,在一定温度下,配制100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需水的质量为:100t×(1-75%)=75t; ②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氯化钠;③亚硫酸氢钠(NaHSO3
)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104×100%=30.8%
考点:溶液
23.(1)2.2g (2)CaCl2;HCl; (3)33.3%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目中图可以看出: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45g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2)由图示可知,加入60g稀盐酸后盐酸过量,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
(3)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5g×x 2.2g
x=33.3%
答:略
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4.(8分) 98.8%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只要带入反应中涉及的纯净物的质量计算即可。注意计算步骤。
解: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
316 32
X 1.6g
X=15.8g
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98.8%
答: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8.8%。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步骤:设、写、找、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