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2015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北荆州2015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马克垚认为,封建制度“一共有三方面的内容:一、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二、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度;三、中央势力衰落”。下列朝代最符合马克垚观点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待。’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对材料中所述制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宗族的团结与和睦 B.促进了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C.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D.培养了族人管理家族的责任感 ‎3. 宋人戴埴在《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据此推断,以下属于“右迁”的是( )‎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B.东汉,东海郡守调任徐州刺史 C.唐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D.宋朝,三司使调任福州转运使 ‎4. 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儒家思想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君主专制 12‎ ‎5. 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B.在权力上与宰相无异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6. 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关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 A.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B.成为了唯一的中枢机构 ‎ C.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7.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规定( )‎ A.违背了清朝外交平等的原则 B.体现了中外完全平等、开放交往的理念 C.凸显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至尊风范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8.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 )‎ A.在《天津条约》中首先规定 B.损害了中国的领事裁判权 C.在《北京条约》中首先规定 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9.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 12‎ 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基本推翻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统治 ‎ B.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时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 D.因为运动失败使国共走向合作推进了大革命 ‎10. 20世纪20年代,《民国日报》在《本报今年第一句话》中说:“中国应该有一个主义明确的革命党。国民党经孙中山先生多年的全力创造,现在已是这样一个主义光明壁垒整严的党了。我们当然希望国民都能积极加入本党,但并不愿强制国人,非为国民党党员不可。如果有一个一样能建设新中国的党,我们未尝不认彼做良友。”这表明( )‎ A.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B.国民党确立了联俄政策 C.国民党确立了扶助农工政策 D.国民党具有联共意向 ‎11. 美国作家安娜·雅各布曾这样描述一场战争:“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流到内地,犹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这场战争是( )‎ 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2. “《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这表明《资政新篇》( )‎ A.是先进中国人顺应近代化的救国方略 ‎ B.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 C.是近代中国唯一而又正确的救国纲领 ‎ 12‎ D.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 ‎13.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14. 20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教授、爱国民主人士朱自清曾经说道:“胜利来的时候,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这里的“小康”和“闷雷”分别是指( )‎ A.经济发展与稳定、抗日战争 B.政治民主与团结、国共内战 C.社会进步与平等、北伐战争 D.生活幸福与安康、十年文革 ‎15. 辛亥革命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台湾学者张玉法初步统计,民初出现的政党与政党性组织共312个。各政党相互竞争,形成了竞争性政党政治的格局。这种现象出现表明( )‎ A.封建帝制退出历史舞台 B.民众民主意识普遍提高 C.民主意识的组织化倾向 D.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成熟 ‎16.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一则通知说:“在内外压力下,可能在谈判后,有条件地承认我党地位,我党亦有条件地承认国民党的地位,造成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下面和通知相关的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政协会议 C.北平和谈 D.西安事变 ‎ 12‎ ‎17. “民主”在中文里的传统意义,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君主专制统治;当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被介绍到中国后,“民主”演变成带有民选元首和人民统治的含义;经历了共和政治的兴衰,“民主”又被用于指称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提出的直接原因是( )‎ A.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 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中共即将取得全国的政权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18.2015年3月,习近平在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中国梦归根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最能体现该讲话主旨的制度是( )‎ A.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B.体现了少年们的反抗精神 C.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20. 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都( )‎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体现了民主集中的原则 C.体现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D.表明了民族独立是民主政治的前提 12‎ ‎21. 据统计,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 )‎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逐步实现 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 ‎ 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 ‎22.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B.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官员的有效途径 C.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3.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俞可平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中国采取民主增量的办法,来推进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增量”是指( )‎ A.“中国模式”具有世界影响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中国模式”是最佳模式 D.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独创的 ‎24.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了返乡运动,印发了《我们已经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炷香。”这一趋势促成了( )‎ A.海峡两岸的“三通” B.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九二共识”的达成 12‎ ‎25. 2015年5月4日,习近平在接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说:“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 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一、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5分,共计50分。)‎ ‎26.(18分)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是历代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中央 州刺史 道按察使 行中书省 巡抚、总督 巡察官 地方行 郡县-郡县 州—州 路——路 行省-布政使司 巡抚、总督 政级别 秦 西汉 东汉 唐 宋 南宋金 元 明 清 材料二 明代都御使绯衣入朝,必有纠举,大臣莫不股粟。如果御史出巡地方,所到之处,各府、州、县地方官员要迎跪于道旁,甚至掌管一省最高行政的布政使,会见御史时也是俯首至膝。明代御史七品官秩,但却可以弹劾宰相、六部,权力颇大,还可以超拔为按察使(正三品),奖赏不薄。清朝对监察御史奖赏有加,凡称职者,内升各部京堂,外转道员、京堂。‎ ‎——摘自彭安玉《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12‎ 材料三 明君唐太宗具有纳谏与兼听则明的雅量,遂使魏征成名;独断的皇帝喜欢奉承、面谀,不喜欢逆耳忠言,隋炀帝即以判死罪的办法对付进谏之官;唐宪宗则因韩愈进言反对迎佛骨一事,一怒之下将其贬放潮州;海瑞在明世宗时上谏,称地方政府“吏贪官横”而被打入死牢。‎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清统治者优待御史的用意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局限性并分析原因。(8分)‎ ‎27.(14分)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一胜一败,其中的经验、教训非常深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的美国顾问毕德格说“李中堂(李鸿章)唯有尽其力之所能为而已。中国素不以与外国战争为事,其兵皆散布各省,由各督抚主政,兵部堂官并无会合之权。兵散则力分,故不能与外国争锋。日本改用西法,陆军、海军皆归部臣节制,故能通力合作,积健为雄。此中(中国)、东(日本)之所以异也。言官见东胜而中负,乃尽情诬罔,归咎于李中堂一人,此等言官以捕风捉影之谈,冀动朝廷之听,而思自坏其长城,其害中国较之敌人而更甚,殊为可衰之至。”‎ ‎——《照译前美国副领事毕德格在日本东京与外务省人员议论中东军务节略》‎ 材料二 蒋介石于‎9月21日下午2时返回南京,即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会议决定:“(一)外交方面,加设特种外交委员会,为对日决策研议机关;(二)军事方面,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讨粤和‘剿共’计划,悉行停缓;(三)政治方面,推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三人赴广东,呼吁统一团结,抵御外侮;(四)民众方面,由国民政府与中央党部分别发布《告全国同胞书》,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之处断。”‎ ‎——曾景忠《澄清“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方针研究的误区》‎ 12‎ 材料三 中国革命战争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要打到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1935年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在‎1937年8月7日的国防会议上,国民政府决定开展“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的战略”。蒋介石这时亦认为,“倭寇要求速战速决,我们却要进行持久战、消耗战”。‎ ‎——《先总统蒋公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毕德格观点的看法。(3分)‎ ‎(2)根据材料二,从外交、军事、政治、民众四个方面,概括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不得摘抄材料原句,6分)‎ ‎(3)根据材料三,比较抗战前和抗战后初期,国共两党对日策略的异同。(4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地分析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形成两种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4分)‎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确保君权。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皇帝大权的就有14条。有人认为这是欺骗中包含着让步,理由是:首先,清政府把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作为一种国策肯定下来;其次,尽管作了种种限制,清政府毕竟在条文中和形式上给了人民一些民主权利;最后,清政府通过改革官制,为资产阶级挤进统治机构打开了一条门缝。‎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进步之处。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为什么《钦定宪法大纲》没有起到维护清朝统治长治久安的作用。(9分)‎ ‎(2)材料二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6分)‎ 12‎ 12‎ 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 期 中 考 试 卷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D C A D D B D C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C D D C C A B B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26.(18分)‎ ‎(1)形成完整的制度和组织体系;由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制,监察体系独立化;监察立法且日益周密;借鉴前代成果并发展。(回答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树立御史的权威,激发其主动性;加强对百官的监督,巩固统治。(4分)‎ ‎(3)局限性:监察机构的职能有限;是君主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4分)‎ ‎ 原因: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政体;机构设置上监察机构没有独立性。(4分)‎ ‎ ‎ ‎27.(17分)‎ ‎(1)(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无论选择哪一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即可)‎ 观点一:同意,甲午战败不是李鸿章一人的责任。战前,清朝兵力分散,政治制度腐朽,慈禧太后干政,李鸿章无调兵之权;而日本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军事指挥统一,通力合作;日本无论是制度、国力还是军力,均强于清,且作了充分的准备,清政府的失败在所难免。(3分)‎ 观点二:不同意,甲午战败李鸿章要负主要责任。作为主要的领导者,战前没有作认真的战争准备,且寄希望于西方列强的调停;战争中,“避战自保”‎ 12‎ 等的错误指挥,使中国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战后参与签订《马关条约》,出卖了国家的权益。(3分)‎ 观点三:毕德格的观点是片面的。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战败,李鸿章和清政府均要负主要责任。(论证参照观点一、观点二评分)(3分)‎ ‎(2)外交上,增设机构,研究对策;军事上,暂缓内战,派兵北上助防;政治上,号召国民党内团结,统一抗日;民众上,号召团结冷静,准备自卫,依赖国联之公断。(6分,任答3点得6分)‎ ‎(3)同:全面抗日,持久抗战。(2分)‎ 异:中共提出组织统一战线策略,反对冒险主义,方针更为具体。(2分)‎ 原因:前者,清政府战略错误,没有广泛地动员民众,缺乏国际的支援,政府统治腐败;后者,有正确战略的指导,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4分)‎ ‎ ‎ ‎28.(15分)‎ ‎(1)进步之处:将君主立宪政体作为一种国策肯定下来;在形式上给了人民一些民主权利;为资产阶级进入统治机构创造了一定的条件。(3分)‎ ‎ 原因: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阶级矛盾尖锐;《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维护君主专制,民主权利方面的内容形同虚设,清政府丧尽民心;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革命。(6分)‎ ‎(2)通过共同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召开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6分)‎ ‎ ‎ 1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