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正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考问卷
考试说明:①考试时间:60分钟;②考试分值:100分。
一. 单选题(30题×2分,共60分)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1—2题。
1.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3.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是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处和③处为常年温暖湿润型的气候
B.⑥处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C.③处与④处的气候特征在冬季的最大差别是气温是否低于00
D.②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4.读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下列关于图中多雾区说法正确的是( )
A.多雾海区均为暖流流经的地区 B.与多雾海区相邻的陆地上均为草原
C.多雾海区均为信风盛行的大陆西岸地区 D.多雾海区多为寒流流经的地区
- 8 -
5.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请问: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
B.②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D.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7.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
①太阳能资源 ②劳动力资源 ③水力资源 ④森林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8 -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0—12题。
10.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1.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12.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附近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界线附近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附近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附近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14.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的形成 B.日本福岛地震的发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15.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16.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下图是美国宇航局EO—1卫星 2009年7月26日拍下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一张卫星照片:巴西一家铁矿区对“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坏。据此完成17—18题。
- 8 -
17.获取以上图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8.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京津冀”地区雾霾连连 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D.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根据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中四地( )
A.属于同一自然区 B.分属于两个自然区
C.分属于三个自然区 D.③④属同一自然区
20.影响沿图中①、②、③地一线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下表是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回答21—23题。
2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2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D.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 8 -
2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25.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A.小麦农场 B.畜牧业
C.灌草种植 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下图为“2007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地平,水网密布 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27.为缓解水资源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农业结构 ②实施人工增雨
③降低水费价格 ④推广节水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http://www.ks5u.com/ - blogid=5a18c50f0102v9ff&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1Eip7Fzy6NZPegLRF7b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右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8—30题。
28.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29.“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⑤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30.“北大荒”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不包括( )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人均耕地多 D.地势低平
- 8 -
二. 综合题(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咸海,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咸水湖。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表1:所示区域人口和农田面积的变化
人口数量(万人)
农田面积(万公顷)
20世纪60年代
1400
450
2014年
6000
700
(1)描述R河的水文特征。(6分)
(2)根据卫星航片观测近几十年来M湖(咸海)不断的萎缩,据图表资料分析M湖不断萎缩的原因及具体分析M湖不断的萎缩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4分)
3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貌破碎程度一般用沟谷密度表示,即单位面积的沟道长度(单位为km/km2)。下图是1:50000地形图上量计的沟谷密度图,反映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沟谷密度为3—5 km/km2。
(1)请描述黄土高原沟谷分布的特征。(6分)
(2)指出形成黄土高原东部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并用简单的词语形容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貌特征(4分)
- 8 -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黄土高原东部沟谷形成的原因(10分)
培正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期中考答案
一、单选题(30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D
D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D
D
A
A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C
A
B
B
B
C
A
二. 综合题(2题×20分,共40分)
31.(1)①流量较小(2分); ②季节变化大(或“有夏汛”)(2分); ③有结冰期(2分)。
(以上答对3点即得6分)
- 8 -
(2)原因: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2分);
②人口增长迅速(2分);
③耕地面积扩大(2分);
④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2分);
⑤导致入湖水量减少(2分)。 (以上答对4点即得8分)
影响:①气候变干,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2分);
②湖面萎缩,盐度增加,使渔业减产甚至停产(2分);
③湖床盐沙在风的吹拂下,侵害农田,造成土壤退化(盐碱化),作物减产(2分)。 (以上答对3点即得6分)
32.(1)①沟谷分布存在空间差异(2分);
②东部地区沟谷密度大于西部地区(2分);
③北部地区沟谷密度大于南部地区(2分);
④北部地区形成一个闭合的沟谷密度分布高值中心(2分)。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流水的侵蚀作用(2分)。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2分)。
(3)①该地区夏季7、8月降水集中,多大雨、暴雨且降雨变率大(2分);
②黄土为主的土壤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2分);
③该地区坡度较大,流水侵蚀能力强(2分);
④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2分),如过度开垦、矿产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造成自然植被覆盖减少(2分),人为加速土壤侵蚀,形成众多沟谷。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