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2015-2016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广东佛山2015-2016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政治(文科)试题 ‎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2.我国和意大利同为服装出口大国。意大利依靠先进的服饰文化和品牌赚取了高附加值,而我国满足于低层次的生产加工,赚取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劳务费。这告诉我们 ‎①意大利服饰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文化品位 ‎②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优质化是服装产品占领市场的关键 ‎③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④现代消费就是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 ‎3.国家存在三个层次:三流国家输出产品,二流国家输出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核心价值。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行,使得我们推销中国高铁特别有底气。材料告诉我们,在我国高铁输出中应该 ‎①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②嵌入中国标准和规则,注入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 ‎③打造高铁国家符号,提高国家软实力 ‎ ‎④将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融入其中,进行文化渗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C.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 ‎ D.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鹄(gǔ):箭靶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一诗句,激励当代广大青年 ‎①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 ②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③通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④续写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鲁迅说《红楼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色情,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官闱秘事……。”西方也有一句名言:“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的感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 ‎ ‎③知识构成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④作家能创造出因读者而异的经典文化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 8‎ 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021-64860697或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可获赠夏季冰饮、清真伙食、编号制服……”,这是由上海徐汇警方设计,被网友称为“最萌通缉令”。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运用。上述材料说明 A.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8.龙泉宝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兵器的代表,是中国著名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龙泉宝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也是首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说,文化遗产 A.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B.是指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历史、审美价值 C.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应该给予保护 D.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其创造性的体现 ‎9.在古代,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对于推动中国南北经济发展和贯通亚欧非贸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人说,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此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商业贸易 ‎①能够通过商品交换交流蕴含在商品中的文化 ‎ ‎②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③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 ‎ ‎④是一种纯粹属于面对面的文化传播方式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孔墨老庄,都是中华文化史上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华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这表明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 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 ‎11. 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路走来,不断衍变,她周围的人们对战争、危机和变革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她的设计,塑造了她的基因;她浸染着中国人在历史创造中的悲愤、呐喊、激情、喜悦与苦闷,过往的五套人民币最终拼接起了一个我们共同走过的时代。材料主要体现了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文化的传承受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2015年2月15日晚,大型情景诗画《丝路乐魂》由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上演。音乐会上,传统的木卡姆艺术有了新的表演形式,如用西洋乐器进行演绎等。音乐会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典音乐作品串起,绘就了一幅新丝路长卷。古老的旋律与现代舞美技术相结合,每一首曲目都似一首诗、一幅画,让各族观众沉浸其中。这表明 ‎①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可以促进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对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的认同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③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应时而变才能对个人发挥积极作用 ‎④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 ‎13.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据此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 ‎① 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 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 ③ 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 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 近年,“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非常火爆。其火爆的背后是人们对汉字危机的普遍忧虑。除了对“提笔忘字”的感慨,人们更担心的是,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和美感在互联网时代逐渐被遗忘。当“汉字英雄”评委将某个字的构成、来历娓娓道来时,许多人才意识到,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上述活动 ‎①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有效地抵制了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③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5.上海芭蕾舞剧团创作的现代芭蕾舞剧《简•爱》,是根据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享誉世界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该剧在国内赢得观众好评,在英格兰国家歌剧院上演也获成功。这表明 A.要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手段 C.实践中产生的各民族文化有共性 D.中外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16.新年初始,中央民乐团带着展现敦煌之美的《印象•国乐》走进台湾,通过借用舞美、灯光、影像等诸多现代技术手段复原的中国千年古乐,让台湾同胞感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族音乐盛宴”。《印象•国乐》成功走进台湾得益于 ‎①复原并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②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用科学技术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7.“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有 ‎①持续学习 ②终身学习 ③全面学习 ④全民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汉字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借助方块字,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这说明汉字 ‎ ①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②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 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 ④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9.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识。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这说明了 ‎①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继承 ‎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 ‎③文化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标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0.“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8‎ 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引出一段“邻里之间各让三尺,和睦相处”的传世佳话。从桐城“六尺巷”的典故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中华民族 ‎①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精神品格 ②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美德精华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 ④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精神内蕴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21.藏族文化是一种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高原文化,也是一种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下形成并发展的文化。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 ‎①藏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民族特性 ‎②中华文化通过藏族文化体现出特有的魅力 ‎③藏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藏族文化促进了藏族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迈克尔•苏立文在《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一书说:“中国园林是微观式的,它在时间中展开,就像中国山水画卷一样,观赏者一边舒缓开卷,一边想象自身在山峦湖水中的游历。”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C.中国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中国园林艺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23.近年来,伴随中外文化的交流,春节已走出国门,正如《欧洲时报》所说“从亚洲到拉美,从欧洲到大洋洲,中国的春节逐步从民间走进各国的主流社会。”这说明 A.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风向标 B.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C.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走向多元化 D.中华文化强盛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24.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孙中山的誓言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是 A.爱好和平 B.自强不息 C.艰苦朴素 D.善良朴实 ‎ ‎25.从古至今,历代能人志士总有那么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让人感动,让人砥砺前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等莫不如此。这种情怀、这种牵挂 ‎①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④体现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国各族人民用辛劳、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了新时期的抗雪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国庆阅兵精神。这些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 ‎③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体,具有世界性和永恒性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 ‎27.《论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之语,东汉王逸曰“‎ 8‎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辞海》把廉洁解释为“清廉,清白,不损公肥私”。当代共产党人应时刻牢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②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③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④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8.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观点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包含《文化生活》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9. “草根”参与让羊年春晚更精彩,尤其是引来无数民众欢声笑语的小品《高手在民间》,贴近百姓生活,让草根文化再次走入民众视线中。草根文化的兴起告诉我们 A.落后和腐朽文化在我国失去了市场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 C.大众文化成为文明新风尚的引领者 D.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30. 有筋骨的文学才是好文学,因为有筋骨才能有力量。筋骨与题材无关,大江东去、金戈铁马的宏大叙事可以成就筋骨,表现草木之微、花开花落的小叙事也可以筋骨毕现;筋骨也与风格手法无关,豪放硬朗可有筋骨,婉约细腻也可有筋骨,关键是作品在精神上能不能站起来、立得住,能不能给人启迪和力量。这告诉我们创作好的文学作品要 A.取材真实,形式多样 B.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C.品味高雅,积极向上 D.熔铸中西,包容开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其中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 ‎31.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曾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 古诗词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意义。(12分) ‎ ‎ ‎ ‎32.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谣言相伴而生。在各种网络谣言中,涉及环保方面的也不少,如“浙江海宁癌症村”“杞县钴60泄漏”“碘盐防核辐射”‎ 8‎ 等。环保谣言引发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一些网络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而不予干预。如何防止和抵制网络环保谣言的传播,也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据此有人认为,大众传媒对谣言的传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防止和抵制谣言的传播应限制大众传媒的发展。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12分)‎ ‎33.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16分)‎ 8‎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 ‎ ‎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文科试题答卷 座位号:‎ ‎31.‎ ‎32.‎ ‎33.‎ 8‎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B A B B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D C D D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B B D D B D C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政治科(文科)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 ‎31.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3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诵读、理解经典,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地作用。(3分)‎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加强经典教育有利于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良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6分)‎ 注:若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反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 ‎ ‎32. 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使得大众传媒成为谣言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网络经营者对此负有一定责任。(3分)‎ ‎②但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在文化传播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防止和抵制谣言的传播,不应限制大众传媒的发展。(3分)‎ ‎③此外,要防止和抵制谣言的传播,需要国家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和引导。传媒运营商要依法经营(或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承担社会责任。公民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正确使用传媒。(6分)‎ 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 ‎ ‎33. ①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我国人民崇尚“和而不同”的理念,睦近交远,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积极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4分)‎ ‎②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我国人民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实现继承传统与文化创新的统一,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4分)‎ ‎③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优势。我国人民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4分)‎ ‎④弘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我国人民崇尚“以和为贵”的理念,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4分)‎ 注:若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反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