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图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 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2.《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明代王文禄所撰的《龙兴慈记》记载了朱元璋诞生时的异象:圣祖始诞,屋上红光烛天,皇觉寺僧见之惊疑回禄也。明发扣问,告以诞。又记了朱元璋父亲死后“天葬”的情景:仁祖崩,太祖舁至中途,风雨大作,索断,土自壅为坟。这里面渗透着何种思想
A.鬼神迷信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神创论 D.天赋人权“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
3.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管理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4.“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5.陶渊明的儿子新得了一个仆人,陶渊明告诉他的儿子说:”彼亦人也,可善视之。”请问陶渊明的说法是站何家的立场?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6.在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
A.否定君主制 B.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C.实行君主立宪 D.推行三权分立
7.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句话发的含义是
A、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7
C、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9.下图拉斐尔作品体现的精神与我国孟子“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制度
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
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
10.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西方、东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致良知
11.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12.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制
13.关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正确顺序应是
A文字图画—甲骨文—小篆—隶书—金文—楷书
B文字图画—金文—小篆—隶书—甲骨文—楷书
C文字图画—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D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1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15.“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6.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7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17.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右图是1581年欧洲
18.印刷的世界地图。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导致此图 产生巨大错误的原因是
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 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
C.人们对世界认识能力有限 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
19.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
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
D.宗教改革
20.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1.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下列思想家的思想对20世纪初期中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影响重大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
7
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该小说成为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原因是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B.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23.对于伏尔泰和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的时候,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卢梭的哪一观点符合上述评价
A.天赋人权 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
24.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依你的理解,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什么?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专政
25.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 C.信仰得救 D.因信称义
26.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我的破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
A.霍布斯 B.卢梭 C.洛克 D.伏尔泰
27.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B.皇帝的权力和教皇的权力都在上升
C.教皇的权力和皇帝的权力都在下降
D.教皇和皇帝的权力都向原来的相反方向变化
28.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29.“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肯定牛顿的发现
A.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30.“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诗句的风格是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 D.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
二、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7
材料一 《庄子•天下》中写道: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就是儒学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 《朱子语类》中说:“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宋明时期的儒学是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统治、经济和阶级斗争、民族矛盾在哲学中的反映,又对封建专制制度起到巨大的维护作用;在理论思维水平方面,这一时期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高度。-----------《中国哲学史通览》
材料四 “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是否有道理?请用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加以说明。(4分)
(2)材料二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提到:宋明时期的理学“达到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高度。” 宋明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请与宋以前相比,宋明理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分)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1分)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1分)
32.阅读材料:(16分)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0分)
特点:
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6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4分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答案
C
B
B
B
B
B
C
A
B
C
D
A
D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A
D
B
B
B
C
A
B
C
D
D
A
B
二、
31.(1)有道理(1分)。孔子:“内圣”表现为仁的学说,“外王”表现为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
孟子:“内圣”表现为人有四德:仁、义、礼、智,“外王”表现为“仁政”和“君轻民贵”,荀子“内圣”表现为“仁义”“外王”表现为“君舟民水”。(3分)
(2)认识: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2分)(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
(3)特点:发展到理学和心学。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2分)(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新在:使儒学哲学化,具有思辨性。(2分)。
(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1分)
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1分)
32.(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10)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6)
33.(1)社会历史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共同精神:人文主义。(8分)
(2)材料三的观点:物质活动决定精神与制度的发展,精神(文化观念)影响物质活动,既马克思主义理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伴随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产阶级要求享受现世生活,需要打破欧洲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阻碍了德国的经济发展,教会的压榨使德意志成为“教皇的奶牛”,从而引发旨在推翻教皇和机会压迫的宗教改革运动,创立了“新教”,把人们从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下解放出来.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法国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这些都很好的证明了,经济基础或物质的决定上层建筑或意识.
反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思想的出现,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带来的是更为宽松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是思想、文化与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工业革命的出现.
因此,可以说“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