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
2015.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7.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2.5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5页,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共2页,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0.5mm)写在答题纸上。
3.试卷卷面分5分,如不规范,分等级(5、3、1分)扣除。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题,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 B.宗法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
C.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 D.宗法制保证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
2.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下。监察官员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这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澄清吏治,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D.加强监督,防止地方割据
3.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夹持-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划分依据是
A.西汉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隋唐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选富基础
C.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权力分配标准 D.明清专制制度的强化
4、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的阁臣
A.位高权重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5
10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实于自己呢?”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最能表明
A.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B.该案体现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C.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D.该案违背了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6.1811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财政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7.2003年,英美两国决定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领导两国军队作战的是英国女王和美国的总统
B.两国议会(或国会)通过否决战争的议案,英国首相和美国总统都有权否决
C.如果两国议会中多数议员反战,坚持战争的英国首相或美国总统必须辞职或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
D.如果最高法院判决美国总统在指挥伊战中有违反宪法的行为,总统必须立即下令停止相应行为
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表明恩格斯:
A.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 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D.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9.19世纪70年代,(法国)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他们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材料反映了
A.民主共和逐渐成为人心所向 B.工人和农民联合反对君主派
C.共和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了 D.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很激烈
10.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直接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
C.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使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产生危机
11.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12
10
.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
13.“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转过来的革命,居然是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应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
14.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A.辽沈战役 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5.有学者认为:有制度性保证和民间习惯认可的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这种现象始于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宋元时期
16.国人一般以田为宝,但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朝周期更迭 B.商品经济诱导 C.赋税负担沉重 D.豪强势力膨胀
17.观察图8,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18.“探寻中国经济政策演变之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
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10
B.“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
C.“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井盐耳”
D.“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19.“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
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20.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苏联
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C.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 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21.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2014年1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这印证了
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
B.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D.梁肩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
23.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报纸宣传是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24.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
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25.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阶 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 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 战 时 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6.读“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代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23.5%
15.5%
13.9%
学历
11.7%
12.6%
25.3%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C.西方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 D.婚姻观念中的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
27、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中说:“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下列关于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挥国家对经济调节作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其丧失统治地位
C.促进西方社会垄断时代的到来 D.美国罗斯福新政将其彻底废除
28.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生产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29.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
A.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 B.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
C.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 D.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
3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的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31.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 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
32.以下是1885——1902年中国进出口货物统计表。
10
分类 年份
1885年
1902年
增长倍数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吨
5.7亿吨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吨
1.66亿吨
6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此表反映1885——1902年期间
A.中国已转向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B.西方国家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C.中国沦为西方列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被排斥于世界市场之外
33 观察下图例,你认为图例中的情况应该最早出现在
A.十八世纪中期的中国 B.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
C.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 D.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
34.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5. 右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
36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37.如图8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年90年间共出现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
10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 D.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38.1912年5月,袁世凯命令工商部“从速调查中国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掣比古今中外度量权衡制度,筹订划一办法。” 在周学熙、张謇等人的努力下,至1921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北洋政府此举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
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39.《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材料中促成“我”婚姻态度转变的社会条件不包括
A.社会制度的变革 B.社团组织的支持
C.法律保障 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4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41.“从组织形式上看,它只是一种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广。”材料直接体现了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政治多极化的加速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2.钱乘旦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C.实行指令性计划模式和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和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3.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这表明毛泽东
A.公开承认了“大跃进”的失误 B.从根本认识到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10
C.有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初步设想 D.要求全党贯彻落实“八字方针”
44.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英国福利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A.18世纪的救济措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
B.新济贫法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援助
C.19世纪社会矛盾尖锐是英国救济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因
D.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反映出政府职能扩大
45.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 B.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
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第Ⅱ卷(共32.5分)
46、(12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蒙文通先生的《治学杂语》中说:“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赵俪生先生将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史的发展高度概括为三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公元前第6、第5世纪,意味着由上古期共同体自然经济向秦汉期古典经济的过渡;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公元后第1、第2世纪之交,意味着由秦汉期古典经济向中古期自然经济的过渡;第三个转折点,发生在公元8世纪之末,绵延至第9、第10世纪,意味着由中古期自然经济向近古期商品、货币、交换相对发展的地主经济的过渡。
请回答:任选其中一个转折点,列出该时期经济转折的具体表现。(12分)
47.(20.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7——1928年,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太低,农民并不急于卖粮,使粮食收购出现短缺。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阶层的蓄意破坏,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打击富农,强迫他们按指定价格卖出余粮;另一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1927年12月,斯大林又提出了“消灭富农”的口号,命令没收富农的财产并将他们放逐,不准他们加入集体公社,部分中农和贫农也被当作富农剥夺。1929年11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开始全盘集体化,从此集体农庄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执行过程中,底层执行者经常采用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迫农民入社。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了很多农民的不满,他们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到了1933年,苏联的牲畜总量将近损失了50%。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
10
,是根据某产品上一年度的期末库存以及对下一年度国内市场需求和单产的预测,估计出下一年度的总产量和播种面积总数,然后分别下达到各地区,并根据各个农场历史上的播种面积比例落实到每个农场。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超过限额的农场则会受到相应处罚。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户可将剩余农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邓小平于1980年5月31日就农村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根据邓小平谈话的精神,中央于1980年9月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会后,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即“75号文件”)。这份《通知》终于公开接受用包产到户的办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通知》下发之后,到1980年年底,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从1980年初的1%上升到15%,联产承包最终成定局。1979年,凤阳卖给政府大约4450万公斤粮食,相当于过去26年凤阳卖给国家的粮食的总和。而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凤阳48万公社社员生产的粮食还不能养活自己。
——武文胜《中国民生6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联与美国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异同点。(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80年代初的农村包产到户政策。(6.5分)
10
高三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5 C A C B C 6-10 D D D A C 11-15 D B B C B 16-20 C C B D B
21-25 B CB A D 26-30 D C C B B 31-35 C C B D A 36-40 A C B D B
41-45 A B C D C
46、例示1:第一个转折点
(1)农业:从耜耕到铁犁牛耕;从集体经营到家庭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等。
(2)工商业:打破工商食官制度,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出现等。
(3)经济政策:从奴隶制土地国有到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出现等。
例示2:第三个转折点
(1)农业:江东地区曲辕犁出现,铁犁牛耕方式基本定型、成熟;旱地农作体系到水田农作体系;从隶属型部曲佃客到契约型租佃制;经济重心南移等。
(2)工商业:工商业的时间、空间限制逐步消弱,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城市的南方城市增多、经济功能增强、市坊界限被打破;丝绸之路海路并重,对外贸易发达;金融方面柜房、飞钱出现等。
(3)经济政策:均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和商品化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减弱;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征税对象从人丁转向土地财产,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过渡等。
47. (1)原因:粮食收购短缺(粮食危机);确保俄国建成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封锁;适应工业化需要等。(4分)
(2)相同点: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采用行政手段。(2分)
不同点:苏联:采用行政命令手段;具有强制性;剥夺富农,扩大打击面;挫伤农民的积极性,阻碍农业发展,激化阶级矛盾,不利于工农政权的巩固(4分)
美国:以立法的形式规范生产和销售;以农民自愿为主;赏罚分明;利用市场调节;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克服市场竞争的盲目性,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稳定社会秩序。(4分)
(3)由地方农民自发行动到中央领导认可、支持(自下而上);政府制定政策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评:吸取了美国和苏联的经验教训,适合中国国情,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4.5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