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佛山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佛山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一级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9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1-9题、17-20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上,其余的答案请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上。‎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表音文字——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945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1444年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韩国1987年规定,小学只学谚文,中学学1600个汉字。越南在汉代中叶之后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直到1945‎ 11‎ 年才改用拼音。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被不同语系的语言借用为文字符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成为类似西方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这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 (选自李如龙《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一项是( ) (3分)‎ ‎ A.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符号,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由汉字书写而汇成的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中华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 B.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使得不同民族能够共同创造统一文化,也使得中国这个拥有数亿人口多个民族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 C.汉字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它的青春时期,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 D.汉字的书写形成了书法的艺术,历代书法大家留传下来的珍贵墨宝成为类似西方的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是华夏子孙的宝贵遗产。‎ ‎2.下列关于原文第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明治维新前日本已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即用文言文写就,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表音文字——假名。‎ ‎ B.由于汉字已经以“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所以二战期间日本试图废除汉字未成,后来只能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 ‎ C.“谚文”是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之后,在公元1444年利用汉字的笔画创造出的文字,即使现在,汉字在韩国依然有影响。‎ ‎ D.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所以才能够被日本、朝鲜、越南等不同语系的多个国家借用为文字符号,并沿用千年至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科举取士使得《切韵》系韵书作为汉字标准音普及全国,这使得各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 B.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间,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红楼梦》代表着当时白话的最高成就。‎ ‎ C.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因形声字字形少变,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不会因语音变化而影响书面阅读和文字沟通。‎ ‎ D.汉字经过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的探索实践,发生过多种字体的变化,但自从隶变之后,字形是基本稳定的。‎ 11‎ 二、课内文言文(9分,每小题3分)‎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意象是 ( ) (3分)‎ A.其文漫灭 漫:潦草不清 B.苏子愀然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C.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心:指感情深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B.此余之所得也 固一世之雄也 C.其孰能讥之乎?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D.何以解忧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6.下列选项内的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汝是大家子 B.月出于东山之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引以为流觞曲水 此余之所得也 D.仰观宇宙之大 凌万顷之茫然 三、课外古诗文阅读(2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仇,韦为报之。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出。永居近市,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得脱。由是为豪杰所识。‎ ‎ 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太祖讨吕布于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阵,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阵。迁为校尉。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 11‎ 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 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釜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韦,拜满为司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选自《三国志•典韦传》) ‎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伪为候者 伪:假扮。‎ B. 将应募者数十人 将:率领。‎ C. 谓等人曰 等:其余。‎ D. 延绣及其将帅 延:拖延。‎ ‎8.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B.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C.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D.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典韦力气过人。军队的牙门旗又长又大,没人能举得动,典韦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他好用大双戟和长刀等兵器,有一双八十斤的戟。‎ B. 濮阳之战曹军和吕布的军队交战几十回合相持不下,典韦率领应募的几十人,穿着厚重的衣服和铠甲,拿着盾牌和长戟冲入敌阵应战。‎ C. 典韦忠厚谨慎。白天在太祖身边整日侍立,晚上也在大帐附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处。宴席上,太祖敬酒时,他手持大斧随侍于旁。‎ D. 典韦威势迫人。张绣谋反,太祖失利,典韦的手下死伤殆尽,他与敌军短兵相接,用双臂挟住两个敌兵将他们杀死,其他敌兵都不敢上前。‎ 11‎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 ‎(3)《游褒禅山记》中论述成功做好一件事,不仅要有“志”与“力”,还要借助“物”的句子是:“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如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 四、课内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 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 11‎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4. 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作者在文中把荷花缕缕的清香比作什么?把荷塘中不均匀的月色有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合理吗?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所选文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联系全文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脚癣(xuǎn) 晕场(yùn) 弥谤(mǐ) 能裨实用(bì)‎ B.诅咒(zhòu) 聘请(pìng) 猗郁(yī) 繁芜丛杂(wú)‎ C.蕈菌(xùn) 绿林(lù) 婆娑(shā) 敝帚自珍(bì)‎ D.癸丑(guǐ) 喧阗(zhēn) 杜撰(zhuàn) 游目骋怀(chěng)‎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灾难面前,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呼吁,责无旁贷地去尽自己的责任,兑现对非洲人民真、实、亲、诚的庄重承诺。‎ B.共和党控制国会后,美国政府会出现“强分治”格局,将对今后两年奥巴马政府的内外施 11‎ 政产生重要影响。对此,奥巴马急不暇择地寻找对应之策。‎ C.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我们不必为曾经犯过的错误而在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D.作为一名检察官,唯有常怀有一颗检查“初心”,持之以恒地在检察岗位上恪尽职守、俾昼作夜、激情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19.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3分)‎ A.自唐至清,历代都对西湖进行疏浚,1400年来,主要工程就有23项,如果没有历史的疏浚,西湖恐怕早已湮没不存,今日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也就无从说起。‎ B.虽然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没有被明确定为校训,但是对之后北大较长时间的办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C.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 D.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巍山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国的发祥地和古都,_______,与相去不远的大理古城却仿佛冰火两重天。_________,___________,游客稀少,大街清静。参观当地一家民间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摆在大门口任由风吹日晒,看着让人心疼。‎ ‎ 却杂论无序地随意摆放 无论游客数量还是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馆内各种文物琳琅满目 大理古城游客摩肩接踵 好几块以梵文刻写的南诏时期碑石 巍山古城却似“养在深闺人未识”。‎ A. B. C. D.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艺术创作。因为它是个人行为,①    。我们曾经历过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经过拨乱反正,②      ,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因此,③      。‎ 六、写作(60分)‎ ‎22.请以“那时花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不得抄袭和套作。‎ 11‎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一级语文科试题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C。【解析】不符合题干要求,不属于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的表述。【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参考答案】D。【解析】汉字不是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参考答案】C。【解析】不是“形声字”而是“汉字”的字形少变。‎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4.选A。漫:模糊不清。 ‎ ‎5.选B,助词,的。A项:介词,被/介词,在。C项:副词,难道,表反问语气/代词,指代褒禅山。D项:介词,用/连词,而。‎ 11‎ ‎6.选C。A项是判断句,B项是状语后置句,C项分别是省略句、判断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 ‎7.(3分)D 延:邀请。 ‎ ‎8.(3分)C 可找出各项差异处,然后对其进行语法分析,确定正误。 ‎ ‎9.(3分)B“拿着盾牌和长戟”错,原文的意思是“丢掉盾牌,只拿长矛撩戟”。‎ ‎10.(1)(5分)他喜好酒食,吃喝都是别人的两倍,每次太祖赐他酒食,他总是纵情吃喝,在旁侍候之人相继给他端酒添菜,需要几个人才能供应得上,太祖认为他非常豪壮。(译出大意给2分。“兼人”、“相属”、“壮”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5分)招募人偷偷取回他的尸体,亲自前去哀悼,并派人将他送回襄邑安葬,任命他的儿子典满为郎中。(译出大意给2分。“间”、“哭”、“葬襄邑”句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3分)‎ ‎1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4分)‎ ‎13.答案:(1)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3)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5)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14.参考答案:“另一世界”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1分)。平常的“我”是被哀愁困扰的我(1分);此时的“我”是借对眼前优雅淡静的景色的欣赏(1分)而暂时摆脱了哀愁变得超脱、自由的“我”(1分)。‎ ‎15参考答案:把荷花的清香比作“渺茫的歌声”,把不均匀的月色比作“和谐的旋律”、“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2分)。合理(1分)。采用通感手法(1分),前者是将听觉和嗅觉打通,后者是将听觉和视觉打通(1分),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觉,引起更加丰富的联想,使文章产生更大的艺术魅力(1分)。‎ ‎16.参考答案: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的近树远山和蝉鸣蛙叫(3分)。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2分)。作者因“心里颇不宁静”,想要摆脱忧郁情怀而前去赏荷。一方面,作者觉得在这样的天地里,自己是个“自由的人”,怡然自得之情顿生。另一方面,在作者眼中,路是幽僻的,月和云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然热闹,但却与“我”无缘,心中又萦绕着淡淡的忧愁。(联系文章分析3分)‎ ‎17.答案:选A。B项“聘”应读pìn。C项“娑”应读suō。D项“ 阗”应读tián ‎18.答案:选B。A.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B.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C.耿耿于怀: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遣。此处与“在心里”重复。D. 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应为宵衣旰食 ‎19.答案:选A。B.项语序不当,应将“虽然”放到“没有”之前。C.项宾语残缺,“推进”‎ 11‎ 缺少宾语。D.项重复赘余,“提出”和“质疑”重复。‎ ‎20.选C.文段围绕“巍山”的特点和当地一家民间博物馆来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先说巍山与大理古城在“游客数量”和“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上的对比,可以确定的位置;从后文的“游客稀少,大街清净”来看,说的是巍山,因此按顺序应该先说后说;与“当地一家民间博物馆”衔接最好的应该是“馆内……”,即第句,随后就顺理成章排出来了。‎ ‎21.参考答案:①所以呈现出作家的个人特色(个性) ②作家找回了自我(个性) ③作家和作品(文学创作)既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每空2分,共6分)‎ ‎22.【写作导引】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题“那时花开”可以分解成三个关键词:那时、花、花开。 “那时”,应是一个特定的时刻,是“花开”的条件具备之“时”,“那时”正是“花开之时”。“花”可以设定为一个特定的事物,它可以是抽象或具体的事物(考生不能执著于“花”的字面意思,应当化实为虚,化具体为抽象,对文题的内涵进行二次挖掘),诸如理想之花、青春之花、友谊之花、信念之花、奋斗之花、坚毅之花、操守之花等等。“花开”即为该事物最终实现的最好的一种结果。 ‎ ‎ 文题“那时花开”又是一个意象,但包含着一定的哲理意义。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明确设定“花”的含义并准确把握“花开”的条件。写作者可以通过记叙、抒情或议论,展示、显示或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反映出条件与结果的特定关系。写记叙文时,通过一件事形象地表现主题,可以将“那时花开”作为事件的背景,或以此营造特定的氛围,或以此映衬人物形象,反映“规律”和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 参考译文:‎ ‎ 典韦,陈留己吾人。他相貌魁伟,体力过人,有志气节操、好行侠仗义。襄邑的刘氏与睢阳的李永结下仇怨,典韦想要为刘氏报仇。李永原是富春县令,家中戒备森严。典韦乘着车,带着鸡和酒,假扮成前去问候李永的人,大门打开后,他怀揣匕首冲进去杀了李永,还杀死了李永的妻子,然后慢慢走出门,取回车上的刀戟,步行离开李永家。李永的住处靠近集市,整个集市的人都震惊了。有几百个人追赶典韦,但又不敢考近。典韦走了四五里,遇到他的伙伴,辗转拼战才得以脱身。由此典韦被豪杰所识。‎ ‎ ‎ 11‎ ‎ 初平年间,张邈发动义兵,典韦作为士兵,隶属司马赵宠。军队的牙门旗又长又大,没人能举得动,典韦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赵宠对他的才干和力气很是惊讶。后来典韦又归属夏侯惇,数次杀敌有功,升为司马。太祖在濮阳讨伐吕布。吕布的别支部队屯兵于濮阳西面四五十里的地方,太祖夜间偷袭,到天亮时打败了敌军。还没来得及撤军,就遇上了吕布的救兵赶来,从三面进攻曹军。当时吕布亲自搏战,从早晨到下午双方交战几十回合,相持不下形势危急。太祖招募冲锋陷阵的勇士,典韦抢先应募,率领应募的几十人,身穿几层衣服双层铠甲,丢掉盾牌,只拿长矛撩戟。这时西面告急,典韦前去抵挡,敌军乱箭齐发,箭如雨下,典韦视而不见,对其余人说:“敌人距我十步时,再告诉我。”众人说:“十步了。”典韦又说:“五步时再告诉我。”众人都害怕了,大声疾呼:“敌人来了!”典韦手持十多支戟,大呼而起,抵挡者无不应手而倒。吕布率领众人撤退。正值天色已晚,太祖才得以撤退。太祖任命典韦为都尉,安排在自己身边,让他带领亲兵几百人,常绕大帐巡逻。典韦本人强壮勇武,带领的人又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兵,每次作战,经常是最先攻陷敌阵。典韦被升为校尉。他性格忠厚谨慎,经常白天在太祖身边侍立整日,夜晚在大帐附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处。他他喜好酒食,吃喝都是别人的两倍,每次太祖赐他酒食,他总是纵情吃喝,在旁侍候之人相继给他端酒添菜,需要几个人才能供应得上,太祖认为他非常豪壮。典韦好用大双戟和长刀等兵器,军中给他编了顺口溜说:“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 太祖征伐荆州,抵达宛城,张绣出城投降。太祖非常高兴,邀请张绣和他的将领,设宴庆贺。太祖挨座敬酒时,典韦握着大斧站在背后,斧刃径宽一尺,太祖每到一人面前,典韦就举起大斧盯着他。直到酒宴结束,张绣和他的将帅都没人敢抬头看典韦。十几天后,张绣谋反,偷袭太祖大营,太祖应战失利,带着轻装骑兵退去。典韦在营门中迎战,叛军无法攻入。他们就分散开来从别的门一齐进攻。当时典韦手下的校尉还有十多人,全都殊死搏斗,无不以一当十。叛军先后涌来越聚越多,典韦用长戟左右攻击,一叉过去,就有十几支矛被击断。他的手下死伤殆尽。典韦也身受几十处伤,只得与敌人短兵相接,敌兵想上来活捉他。典韦用双臂挟住两个敌兵将他们杀死,其余的兵贼不跟上前。典韦又冲上前去突击敌人,杀死数人,伤势加重,双目圆睁大骂而死。敌人这才敢上前去,割下他的头,互相传看,全军又都来看他的躯体。太祖退驻到舞阴,听闻典韦战死,痛哭流涕,招募人偷偷取回他的尸体,亲自前去哀悼,并派人将他送回襄邑安葬,任命他的儿子典满为郎中。太祖每次经过襄邑,常用中牢的礼仪来祭奠他。太祖思念典韦,任典满为司马,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曹丕即王位,任命典满为都尉,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 1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