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哈三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秋哈三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三中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 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 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诗本身是最具经典性的艺术。它不但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还常常是社会变革的 前驱,甚至是革命的“号角”。雪莱说:“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立法者”‎ 写出的作品当然应该称为“经典”。诗在富有“诗教”传统的古代中国更具有经典性。很 多中国文人都将曹丕的名言牢记于心:“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文通 常是中国文人实现“铁肩担道义”这一兼济天下理想的重要工具。然而社会功能的过多 承载往往伤及新诗的审美意蕴,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诗的经典意识。‎ 经典常常与传统相依相存。新诗是以反对甚至彻底打倒崇尚经典的古代汉诗的“造 反者”角色登上历史舞台的,坚持的是反传统立场。这种“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新诗是一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抵制经典化的特殊文体。清末的“诗界革命”和民初的 ‎“白话诗运动”都不仅仅是纯粹的文体革命,更是巨大的反传统运动,新诗革命的领袖 们的理想是赋予普通人写诗的权利和能力。‎ 新诗产量较高,1988 年出版的《中国新诗大辞典》就收入了1917 年以来70 年间诗 人、诗评家764 人,诗集4244 部,诗评论集306 部。最近20 年产量更高。新诗的诗体 建设是最薄弱的,却也建立起了四种准定型诗体:现代格律诗、散文诗、小诗和长诗。‎ 优秀诗人和诗作更多,仅在新诗草创期就有:胡适的《朋友》、刘半农的《晓》、沈尹默 高一语文第2页,共10 页 的《三弦》、郭沫若的《天狗》、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 巷》……但是总的说来,过去百年新诗严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精品意识,有优秀诗人少 诗歌大师,多庸品少精品,堪称经典的诗作更少。‎ 新诗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与某种诗体的出现与成熟休戚相关。如刘半农的《晓》标 志着中国散文诗的问世,沈尹默的《三弦》则是这种诗体成熟的标志。再如冰心的《繁 星》和《春水》,系新诗草创期“小诗运动”的代表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 所以通常情况下,新诗史只能称其为“经典”了。由此可以把新诗史的“经典”结论为 四种产生方式的结果:著名文体造就的经典,著名诗人造就的经典,著名诗派造就的经 典和优秀作品自成经典,前三者,特别是第二和第三者占大多数,却是最不可靠的,产 生了很多伪经典。另外,新诗缺乏经典也是新诗没有地位甚至缺乏文体“合法性”的重 要原因。在解构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网络诗歌的繁荣带来了新诗新一轮的世俗化和反 经典化。很多诗人急于在网上发表,不愿意使用剪刀与磨石,诗人更会缺乏精品意识和 经典意识,导致大量“垃圾诗歌”问世。‎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重要时期,新诗在积累了百年建设经验基础上,十分 必要倡导创作的经典意识,通过诗歌教育、诗歌研究、诗体建设等手段使新诗迈向经典 9‎ 化道路。(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 下列有关“新诗为何难有‘经典’”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多承载社会功能会伤及审美意蕴,也在一定程度上 弱化了新诗的经典意识。‎ B.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诗是一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抵制 经典化的特殊文体。‎ C.过去百年的新诗创作,优秀诗人太少,又普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精品意识,诗作多庸 品少精品,堪甚至称经典的诗作更少。‎ D.网络诗歌的繁荣,带来了新诗新一轮的世俗化和反经典化;很多诗人急功近利,不再 推敲琢磨。‎ 高一语文第3页,共10 页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雪莱和曹丕有关诗歌的阐述,表明诗歌在社会变革时期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B.通过“诗界革命”“白话诗运动”,普通人不仅具有了写诗的权利也提高了写诗的能力。‎ C.新诗产量高,不乏优秀作品,而诗体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相对而言是最薄弱的。‎ D.在诗歌领域,新诗没有地位甚至缺乏文体的“合法性”,是新诗缺乏经典的原因。‎ ‎3.下列各项中,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中国新诗大辞典》收入了1917 年以来70 年间诗人、诗评家764 人,诗集4244 部,‎ 诗评论集306 部,最近20 年产量更高,但经典作品却不多。‎ B.著名文体造就经典,著名诗人造就经典,著名诗派造就经典,优秀作品自成经典,所 以造就著名诗人,形成著名诗派就能产生很多经典诗作。‎ C.刘半农的《晓》标志着中国散文诗的问世,沈尹默的《三弦》则是这种诗体成熟的标 志,可以说新诗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与某种诗体的出现与成熟密切相关。‎ D.由于我们正处在重要变革时期,也积累了丰富的诗歌建设经验,如果再努力倡导创作 的经典意识,新诗就有可能走上经典化道路。‎ 二、古诗文阅读(27 分)‎ ‎(一)文言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 题。‎ 高祖,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①‎ 也。‎ 单父②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 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 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 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 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 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 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 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 高一语文第4页,共10 页 为不诚,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 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③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 9‎ 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 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 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 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 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豁如:旷达,不拘礼法。②单父:地名。③厌:通“压”,压住,镇压。‎ ‎4.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坐:使……坐 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易:改变,交换 C.前有大蛇当.径,愿还当:阻挡,阻拦 D.因劫.众,众不敢不听劫:强迫,威逼 ‎5.全都体现汉高祖刘邦“意豁如也”的一组是( )(3 分)‎ ‎①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②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③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④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 ‎⑤高祖即自疑,亡匿⑥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刘邦有帝王之相。善于为他人相面的吕公第一次看到刘邦的“状貌”就非常敬重他。‎ B.刘邦对形势分析准确。他预计到达目的地时,“徒”会都逃走,主动释放了他们。‎ C.刘邦有神秘色彩。“醉斩白蛇”“天子之气”,在当时为刘邦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D.刘邦相应陈涉起义。刘邦担心别人对自己不利,主动提出带领沛县相应义军。‎ 高一语文第5页,共10 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4 分)‎ ‎(2)人曰:“妪子何为见杀?”(3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3 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8 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铎(duó):系在马车上的铃。②杜陵: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这里指故乡长安。‎ ‎8.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全诗语言明净,情景交融,蕴藉有致。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 思乡之情。‎ B.颔联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仅通过茅店、鸡声、人迹、板桥四个意象,把初春山 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精致地描绘出来。‎ C.颈联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 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D.尾联写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的故乡景色。“春天来了,故乡杜陵,‎ 回塘水暖,凫雁悠然”,与首联照应,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8 分)‎ 9‎ ‎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 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高一语文第6页,共10 页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6 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杨已青 林徽因(1904 年~1955 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 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 年代到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 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 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 慕。的确,林是20 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 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 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 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 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 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 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 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 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 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 术家。在抗战8 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 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 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 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 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 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 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 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 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 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 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 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 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 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 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 9‎ 高一语文第7页,共10 页 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 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 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 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 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林徽因才华横溢,光彩照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20 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 B.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D.“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赞美之情。‎ E.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让读者比较全面的了解林徽因,令人感动不已又深受启迪。‎ ‎(2)文章是为林徽因作传,但第5 自然段却用很多笔墨描写了张爱玲,这样写的目的是 什么?(6 分)‎ ‎(3)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6 分)‎ 四、基础知识及语言文字运用(38 分)‎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舸.舰(kē) 青苔.(tái) 忸怩.(ní) 妄自菲.薄(fěi)‎ B.彳.亍(chì) 给.予(jǐ) 火钵.(bō) 追本溯.源(shuò)‎ C.遒.劲(qiú) 瞋.目(chēn) 宫阙.(què) 耳濡.目染(rú)‎ D.叱.骂(chì) 骨髓.(suí) 檐.头(yán) 扼.腕叹息(è)‎ 高一语文第8页,共10 页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峥嵘遏治廖廓柑橘B.萃火荫敝檐头笙箫 C.斑斓长蒿戊守青荇D.荡漾颓圮彷徨惆怅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高中繁重的课业和丰富的社团活动,他也能安.之.若.素.。‎ B.70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先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我们民族的复兴。‎ C.苏州园林风格各异,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别.出.机.杼.,用独特的构思创造了建筑的瑰宝。‎ D.长期的僵持使作战双方疲敝不堪,通过协商与妥协,双方终于达成了城.下.之.盟.。‎ ‎14.下列各句横线上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十年浩劫,许多人,遗憾终生;也有许多人发奋苦读,成就非凡。‎ ‎(2)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大都是的中青年,他们的举措备受关注。‎ ‎(3)新闻媒体的,能弘扬社会的正能量,为社会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A 蹉跎岁月年富力强激浊扬清B 峥嵘岁月风华正茂隐恶扬善 C 蹉跎岁月风华正茂隐恶扬善D 峥嵘岁月年富力强激浊扬清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 ‎“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 作为中国20 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王洛宾无时无刻都记得搜集整理民间 9‎ 故事和民歌,创作出能赢得观众喜爱的富有民族风味的歌曲。‎ C. 被江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中国赣菜名菜”称号的鲇鱼臛粉食之格外香鲜,此 菜先将鱼煮熟除刺后作汤,再掺以薯粉等,成糊后加上葱花。‎ D.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这一方面将改变“4-2-1”的家 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 高一语文第9页,共10 页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 的气氛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 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④⑤②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①⑤②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17.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词兴于唐盛于宋,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词牌”规定词的格式与曲调。‎ B.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而作。‎ D.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是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18.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B.进兵北略.地(掠夺,夺取)‎ C.愿大王少假.借.之(装作借给) D.不如因善遇.之(对待)‎ ‎1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B.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②若.入前为寿 C.①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①吾其.还也②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高一语文第10页,共10 页 ‎20.下列关于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沛公军.霸上②夜.缒而出③既东.封郑④与郑人盟.‎ ‎⑤烛之武退.秦师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 ⑦函.封之 ⑧太子迟.之 ‎⑨乃朝.服. ⑩沛公从.百余骑 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④⑨/②③⑦/⑤⑥/⑧⑩‎ C.①④⑨/②③⑦/⑤⑩/⑥⑧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⑩‎ ‎21.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贪于财货 B.①晋军函陵②与呼张良与俱去 C.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9‎ D.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22.请根据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诗句扩写一个画面。要 求:①想象合理,语言生动;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意境符合原诗;④不超过70‎ 字。(5 分)‎ 答:‎ 五、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生命之树伟岸的人,首先是一个灵魂根系深广的人。”‎ 关于这句话,你有怎样经历和感想?请你根据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__‎ 哈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考试语文答案 ‎1.A(原文说“社会功能的过多承载往往伤及新诗的审美意蕴”,将或然改为必然。)‎ ‎2.C (A“特别重要”与原文无据,也过于绝对;B 与原文不符,原文说“新诗革命的领袖们的理想是赋予普通人写诗的权利和能力”;D主客颠倒,因果倒置) ‎ ‎3.B (强加因果)‎ ‎4.B(易:轻视,瞧不起) ‎ ‎5.C(②是对刘邦面对的现状的陈述;⑤是刘邦自我保护的措施;⑥他人对刘邦的态度)‎ ‎6.D(想要带领沛县相应陈涉的是沛令,而非刘邦)‎ ‎7.(1)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善,1分;家,1分;补出省略的介词“于”1分,句意1分)‎ ‎(2)别人问:“您的儿子为什么被杀?”(宾语前置1分;被动句1分;句意1分)‎ ‎8.B(描写初春山村景色还有“月”和“霜”这两个意象)‎ ‎9.(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4)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10.(1)BE(B 3分、E 2分、A 1分。A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C“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D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2)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林徽因的完美形象。①林徽因和张爱玲均是著名的才女,张爱玲的人生角色比较单一,但林徽因的人生角色都是完美的。②张爱玲的爱情生活并不美满,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③尽管张爱玲的文学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却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拒绝让人靠近,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予人光辉,温暖。‎ ‎(3)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她的巨大凝聚力: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少女时代的芳华绝代,为人妻、为人母的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与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建筑事业作出贡献。‎ ‎11.C(A舸gě B溯sù D髓suǐ)‎ ‎12.D(A遏制 寥廓 B淬火 荫蔽 C长篙 戍守)‎ ‎13.B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9‎ ‎(A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C别出机杼:别:另外;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D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14.A(蹉跎岁月: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形容浪费时间,虚度年华。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风华正茂:形容朝气蓬勃,才华横溢。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隐恶扬善:隐恶扬善,指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15.D(A表意重复“超过”“以上”重复;B杂糅或否定不当“无时无刻不”或“时时刻刻都”;C成分残缺,应在“中国赣菜名菜”前加“授予”)‎ ‎16.A( 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紧承其后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处应填③。接着由其画面简清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白,可知第二处应填①。其他四处以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特别注意横线处的两个逗号,然后可确定后四处应填④⑤②⑥。)‎ ‎17.C(《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18.C(假借:宽容、原谅。)‎ ‎19.A之:主谓间助词,不译。(B①连词,如果②代词,你;C①副词,于是②副词,才;D①语气副词,还是②代词,他的)‎ ‎20.C(①④⑨名词用作动词;②③⑦名词作状语;⑤⑩使动用法;⑥⑧意动用法)‎ ‎21.C①定语后置句②判断句(A介宾短语后置句B省略句D被动句)‎ ‎22.意境2分,语言2分,字数1分 ‎23.参考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参考译文】‎ 高祖姓刘,字季。高祖这个人,高鼻子,一副龙的容貌,一脸漂亮的胡须。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不拘礼法。‎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高祖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领到堂上坐下。‎ 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徒役去郦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高祖估计等到了郦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高祖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高祖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在前边先走。走在前边的人回来报告说:“前边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回去罢。”高祖已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剑去斩大蛇。大蛇被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继续往前走了几里,醉得厉害了,就躺倒在地上。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有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的孩子,我在哭他。”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我就是为这个哭啊。”‎ 9‎ 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后面的人赶上了高祖,高祖醒了。那些人把刚才的事告诉了高祖,高祖心中暗暗高兴,更加自负。那些追随他的人也渐渐地畏惧他了。‎ 秦始皇帝曾说:“东南方有象征天子的一团云气”,于是巡游东方,想借此把它压下去。高祖怀疑自己带着这团云气,就逃到外边躲避起来,躲在芒山、砀山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吕后和别人一起去找,常常能找到他。高祖奇怪地问她怎么能找到,吕后说:“你所在的地方,上空常有一团云气,顺着去找就常常能找到你。”高祖心里更加欢喜。沛县的年轻人中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因此许多人都愿意依附于他。‎ 秦二世元年的秋天,陈胜等在蕲县起事,打到陈地的时候,自称为王,定国号为“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许多郡县都杀了他们的长官来响应陈涉。沛县县令非常惊恐,也想率领沛县的人响应陈涉。于是狱椽曹参、主吏萧何说:“您作为秦朝的官吏,现在想背叛秦朝,率领沛县的子弟起义,恐怕没有人会听从命令。希望您召回那些在外逃亡的人,大约可召集到几百人,用他们来胁迫众人,众人就不敢不听从命令了。”于是派樊哙去叫刘季。这时,刘季的追随者已经有几十人或者到一百人了。‎ 9‎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