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哈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秋哈三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三中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 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 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 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 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 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 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 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 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 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 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 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 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 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 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 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 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 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 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 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 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 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 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 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 后、00 后们将是 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 10‎ 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 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1下列关于条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交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己发 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遗。‎ 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己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 更是推动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C、某盛于宋朝,上至官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 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 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 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宗教的青睐,崇尚。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 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B、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 生根发芽,自成一体。‎ C、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推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 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D、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陛,不少地方饮茶己成习喷,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 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 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己日益沦落,己难寻踪影,这 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传承革新。‎ 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悄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 给子的茶道文化己摆在眼前。‎ D、如今的中国茶己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 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履,字德基,兰谿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 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擿发奸伏 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 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 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 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 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 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 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 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 10‎ 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 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 骸骨归。‎ 是时河内丞廖钦并以廉能称。居八年,调吴江,后坐事谪戍。久之,以老病放归。‎ 道河内河内民竞持羊酒为寿且遗之缣须臾裒数百匹钦固辞不得一夕遁去。‎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康俗悍,谓垂儒也,易之 易:替换 B.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 詈:责骂 C.以中益怒,曰:“丞慢我。” 慢:怠漫 D.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 患:忧虑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河内/河内民竟持羊酒为寿/且遗之嫌/须臾衰数百匹/钦固辞/不得一夕遁去 B.道河内/河内民竟持羊酒/为寿且遗之嫌/须臾衰数百匹/钦固辞不得Z一夕遁去 C.道河内/河内民竟持羊酒为寿/且遗之嫌/须臾衰数百匹/钦固辞不得Z一夕遁去 D.道河内/河内民竟持羊酒为寿/且遗之嫌/须臾/衰数百匹钦固辞/不得一夕遁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履有从政天赋。从政伊始,断案老练,使百姓惊服;对南康知县的错误做法,问清 情况后将人释放,并说服了周以中。‎ B.吴履有政治远见。禁绝淫祀,稳定民心;正确分析易氏据险自守的原因,向吴良提出 合理建议,最终顺利擒杀易氏。‎ C.吴履为百姓着想。担任南康县垂时,崇尚宽缓大度,让百姓体养生急;担任潍州知州,‎ 秋税交纳粮食,使民众得以保全。‎ D.廖钦与吴履并称。廖钦担任丞垂河内八年,调任吴江;很久以后,因为年老多病归乡,‎ 途径河内,受到河内百姓的热烈欢迎。‎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今挚者众,而捕未己,急且有变,奈何?(5分)‎ 译文: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