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5年高二上政治期中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建师大附中2015年高二上政治期中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半期考试卷 高二文科班 (政治)‎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试卷说明:1、考查范围: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第三单元联系的观点; 2、考查目标:理解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等观点;运用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解决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3、试卷难度:适中;‎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正确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 ‎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体现哲学道理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2.韩国总统朴槿惠酷爱中国哲学,曾在韩国文艺月刊《月刊随笔》上发表题为《遇见我人生的灯塔——东方哲学》的文章。哲学如灯塔是指 ‎ A.哲学对人生发展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B.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 C.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指导 ‎3.“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恩格斯这段话阐明了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4.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观是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哲学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A.①② B. 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5.下列说法属于世界观的是 A.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B.一切从实际出发 ‎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 ‎6.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 相信事情会向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图1‎ ‎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读右侧图1,回答7~8题。‎ ‎7.从漫画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 ‎②甲的观点属于唯物辩证法,乙的观点属于是形而上学  ‎ ‎③甲的观点属于可知论,乙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  ‎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8 -‎ ‎8.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9.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0.“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先哲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学说”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 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1.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③→②→④ C.②→③→④ D.②→①→③‎ ‎12.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B.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指导社会变革 ‎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 ‎③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古今中外,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直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领域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哲学领域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5.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6.“嫦娥三号”及“玉兔号”开创人类月球探测史的多项“首次”:首次在软着陆地点利用数据转发器精确测定地月间距离,首次开展日地空间和太阳系外天体的月基甚低频射电干涉观测,首次进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这说明了 ‎ ‎①思维决定存在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可知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7、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人的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④人们的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8 -‎ ‎18.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 ‎——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宋代诗人陈与义《襄义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生活与哲学看这首诗说明 ‎ A.运动是永恒的、相对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0.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挎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 D.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 ‎21. 有的人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但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是 ‎ ‎①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 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2.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就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进行勘察和可行性研究,相继攻克了调水工程中的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均接近尾期,北京与南阳“共饮一江水”即将变成现实。由此可见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②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顺利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人们能够创造条件摆脱规律的制约,造福人类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 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B.引进、照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过程 - 8 -‎ C.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相结合的过程 ‎ D.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 ‎26.“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能用于现实。”这表明 A.真理是不确定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真理是主观的 D.真理是有条件的 ‎2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引起人口结构巨大变化。老龄化趋势明显扩大。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我国政府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A.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C. 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8.下列图2中能正确反映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循环过程的有 图2‎ ‎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9.“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表明 ‎①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 ‎②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0.信息时代,人们用“大数据”来描述和定义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作出, 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作出。这表明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世界观是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③人的理念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诗句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32.‎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说明 ‎ ‎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  ‎ ‎④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造规律 ‎ ‎20090513‎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3.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 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C.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 D.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 8 -‎ ‎34.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作为饲料被引进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和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5.下方图3的主题“晚了一步”体现了认识 图3‎ ‎ ‎ A.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B.总是超前于实践 ‎ C.总是落后于实践 D.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36.一位速滑高手说:“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的“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B.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良好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37.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39、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对 A.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D.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 ‎40.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 8 -‎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4题,共40分)‎ ‎ 41题.‎ ‎ 材料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前期,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造成了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 材料二: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强调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且把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12分)‎ ‎42题.‎ ‎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许多农谚如:“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 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现代农民主要是根据天气预报指导农业生产,有经验的人也依据农谚提供参考。‎ ‎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0分)‎ ‎43题.‎ ‎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 ‎ 材料二、屠呦呦接受记者采访时寄语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个科研的成功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 ‎ 材料三、有人认为研制青蒿素是许多科研工作者集体努力的成果,成绩不能归功于屠呦呦一人,所以屠呦呦不能获奖。但专家认为在研制青蒿素的团队中屠呦呦是首先发现者。她是研制团队中的关键性的人物。屠呦呦自己说:“成绩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是中国人、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9分)‎ ‎(2)、你对材料三中有些人的争议是怎么看的?请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哲理进行分析。(9分)‎ - 8 -‎ 福建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半期考 高二文科班(政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 C B B C D C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C C B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A B D B B A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A C D D A C C B C 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 ‎41.(12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粗放型经济模式,造成了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恶化问题要通过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量来应对,发展低碳经济正是缓解我国经济与环境矛盾的需要。(4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立足国情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且把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与推动作用.(4分)‎ ‎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发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我们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4分)‎ ‎42.(10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得出的经验,总结形成农谚。(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位农民气象员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 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3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农民气象员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 (3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农民既根据天气预报,也根据农谚指导农业生产。(2分)‎ ‎43.(18分)‎ ‎(1)①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体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3分)‎ ‎②其次,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在正确意识指导下,通过科学实验,研制出青蒿素复方药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3分)‎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屠呦呦寄语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3分)‎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关键的部分的功能和变化对整体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屠呦呦经过艰辛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说明她获奖是公正的。认为她不能获奖的观点是片面的。(3分)‎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与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研制青蒿素是许多科研工作者集体努力的成果,认为成绩不能归功于屠呦呦一人的观点是对的。 (3分)‎ - 8 -‎ ‎③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我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利用整体的有利条件创造新的成就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局部。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尊重并承认他们的贡献。(3分) ‎ - 8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