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
高二思想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之前,我一直为自己没有鞋而抱怨”。富含哲理的语言往往能够给我们的生活以启迪。这告诉我们:
①哲学的智慧源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 ②幸福生活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
③只有学习哲学,生活才有意义 ④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在于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世界观不一定人人都有,哲学一定人人都有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零散朴素的
D.哲学一定是正确的,世界观则不一定是正确的
3.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下列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老子的思想可为现代物理学提供哲学指导
B.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
C.老子的思想与量子论有着相同的科学价值
D.现代物理学可以取老子的哲学思想而代之
4.下图漫画《乌鸦喝水》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A.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
B.要敢于善于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C.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D.要遵循先认识后实践的认识逻辑
5.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6.“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列宁的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不可取的
C.聪明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7 -
D.辩证唯心主义比旧唯物主义更接近世界的本原
7.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寓意相同的是:
①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熹) ②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陆象山)
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 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从哲学派别的基本形态看,下列四句名言中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现实事物都是“理念”的摹本(柏拉图) B.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
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D.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9.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思想解放先行的条件下推进的,并且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①哲学是时代的思想精神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真正的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015年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
①提出问题的哲学 ②解释世界的哲学
③增强实践本领的哲学 ④辩证思维的哲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下列属于“客观实在”范畴的是
①人口增长率 ②生产方式 ③财税政策 ④十三五规划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15年10月26日,阿富汗发生7.8级地震;10月30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发生5.1级地震。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由此可知:
①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相对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法
C.相对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D.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14.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
①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
②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 7 -
③论证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可决定事物前途
④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科学家在实验鼠嗅到樱花气味后给其身体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鼠便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而其后代即便未被电流击中,亦会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科学家解释,恐惧记忆之所以被遗传,是因为后天因素改变了基因,使得存储在父代DNA中的遗传信息被遗传给子代。至于哪些后天因素会如何改变记忆模式并遗传给下一代,仍是未解之谜。这表明:
①后天因素促使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根本改变
②后天因素导致生物遗传基因的改变是有条件的
③人类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④未解之谜是人类不断深化探索活动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易传》主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同时又反对“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要求人们“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规律
②要坚持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
④要具体分析事物的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从哲学的角度看:
①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绝对精神”
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②③
18.古人曾经有这样的高度评价:“太白绝句,每篇只与人别,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作,体格无一分形似。奇节风格,万世一人。”这两篇送别的对象不同,情景不同,背景不同,心情不同,诗便不同。这体现了:
①主观活动应从实际出发 ②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主观想象
③思维的对象不同,则内容不同 ④思维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客观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远古时代,人类只能用肉眼观测天体,美丽的月亮让人产生了无限遐想;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能够看到月球表面的高山、环形山和平原,首次向世人展示了月球的概貌;“阿波罗”飞船登月以来,人类对月球探测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多少世纪以来的地面观测。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的目的和归宿在于获得真理性认识
②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在每个时期的认识是有限的
③认识的发展需要实践为其提供必要的认识工具
- 7 -
④人类的认识能力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内容、规模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科学家近期研究发现人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平时脑海中的完整记忆。这项研究结果不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记忆如何形成,还能让我们对一些引起记忆衰退的脑部疾病如痴呆症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此项研究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 B.大脑是生成意识的生理基础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认识具有反复性
21.继多年前的SARS病毒之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蔓延再度引发世界广泛关注。韩国MERS疫情来势汹汹,截止6月23日已有23人死亡,3833人被隔离。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组织各国科学家加紧新病毒的研究,试验新的疫苗。这说明:
A.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真理是具体、无条件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22.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不久前发布消息称,已经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可见光通信)。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灯光上网”的成功研制:
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③表明了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形式
④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其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对大数据中所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源于人们对大数据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
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大数据的产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大数据”本身却能被人认识和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②社会实践是变化发展的
③客观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5.在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经常对已形成的结论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
- 7 -
相对正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6分)
材料一:历史地看,凡是强盛的民族、国家都以某种哲学观念作为社会发展的思想推动,或者是把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总结为某些基本观念。比如,古希腊人擅长从经验生活中概括具有普遍意义的观念,从最简单的物质形态中推出世界的本原。古希腊文明的最高代表就是古希腊哲学。这种哲学塑造了西方哲学的雏形,并引导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一个民族的哲学自觉是这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当前,哲学自觉表现为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自觉运用,用历史的、辩证的方式观察事物、解释现象、提出观念、形成理论,这样才能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理解,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只有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在经验中面对的各种现象,才能在事物的各种变化中把握事物的发展脉络。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对什么是哲学的认识。
27.(16分)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材料二:2012年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将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的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8.(12分)“火腿培根=砒霜”、“4毛钱治好高血压”、“草莓+发酵粉,牙齿马上白”、“手机基站越多辐射越大”……近年来,类似这些不科学的说法颇为流行,并让一些人深信不疑。有媒体认为,我国目前的公众科学素质整体不高,而且许多人存在着“信则灵”等心态,导致各种”科学”流言流行一时。
- 7 -
学者建议,拨开伪科学的外衣,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揭露伪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要求媒体工作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拨开伪科学的外衣,需要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谨言慎行,专家学者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避免不懂装懂,信口开河,为伪科学推波助澜;拨开伪科学的外衣,还需要公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迷信,贪小便宜等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反对“伪科学”的必要性。
29.(16分)回顾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八次三中全会构成了改革开放环环相扣的壮丽画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的起点,一是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实行改革开放;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首次承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1994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标志和里程碑,提出了全面改革的60条306项的具体任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建设现代化的理论认识不断更新。
请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对材料予以说明。
- 7 -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1-25 CCAAD CDACD ACCDC CDCBC BACAA
26. ①从材料一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一门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3分)②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分)
27.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环境生态问题突出,我们要根据这一实际,坚持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分)
②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开发和治理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生产应该遵循建设规律。(4分)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环境生态与生产、生活发展的良性互动。(4分)
④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国策,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实现环境生态与生产、生活发展的良性互动。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4分)
28.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伪科学作为错误的意识,其传播会阻碍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规律;(4分)
②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伪科学传播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人的实践引向歧途;(4分)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伪科学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导致人们的精神萎靡、悲观和丧失斗志。(4分)
29.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中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指导现代化事业的理论也要随之发展。(4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每一次理论的创新都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4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时代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指导改革开的理论必须与不同的时代相结合。(4分)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指导我们前进的真理,并用来指导实践。(4分)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