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中学2015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40为加试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是西周重要封国位置图,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A.西周的统治覆盖长江流域 B.西周封国主要是同姓封国
C.西周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 D.西周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2.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
①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
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朝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①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②设立三省相互牵制与监督
③设枢密使掌管国家军政大权 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中说:“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可谓有其实乎?”这段材料最主要说明
A.内阁具有独立决策权 B.内阁具有行政处置权
C.内阁具有奏章票拟权 D.内阁仅供皇帝决策顾问
5.“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文中的“永久合约”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望厦条约》
6.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某地区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反对割地议和。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疯狂进攻,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与日军血战五个月。这一历史事件是
A.黄海海战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
7.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局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清帝退位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8.“
- 8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关于这段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国民革命的前提
B.“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的主要任务
C.“军阀”主要是指袁世凯、吴佩孚和孙传芳
D.“打倒列强”是指消灭西方帝国主义国家
9.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A.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10.“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 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这个战争”
A.促成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觉醒 B.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果
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家地位 D.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11.表1是摘录于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1
目录
第三章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
长征
第七章
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
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大江
12.表2 反映了某时期中国与各国贸易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全面实行
13.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教育家、民主人士黄炎培欣然接受并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 8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C.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宪政基础奠定
1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
A.50周年 B.57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16.右图是老孙先生保留的一张旧报纸,但中间有块空缺处是被老鼠啃掉了,这里应该是漏掉了一个人名,此人是这个文件的发布者,他应该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叶剑英 D.徐向前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部法律,它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法律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18.中国网新闻中心曾发表评论指出:“九二共识”虽只是一个用词符号,……但其重要的部分则是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即“□□□□”。这里□□□□处的内容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海峡两岸均坚持和平统一原则 D.海峡两岸均放弃武力统一原则
19.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布雷顿森林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关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收集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加试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辨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在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22.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8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23.近代中国的版图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当时清政府在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笼络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 B.设理藩院主管民族边疆事务
C.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D.修筑直道,开辟五尺道
24.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 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党内坚强领导核心的形成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C.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实践
25.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26.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该称谓最早出现于
A.公元前2世纪初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初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27.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②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④松赞干布归附唐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唐太宗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以下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最能体现上述信息的是
A.虚怀纳谏 B.休养生息 C.慎用刑法 D.完善科举
29.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唐朝政府专门设置的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是
A. 理藩院 B. 都护府 C. 宣政院 D. 鸿胪寺
30.“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
A.平定三藩之乱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组织雅克萨战役
31.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下列属于中国领土的有
①尼布楚 ②黑龙江流域 ③雅克萨 ④库页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孔子在表达自己的志向的时候,说道“愿给老年的以安乐,对朋友以信实,给幼少的以爱抚”。这一志向主要反映了孔子的
A.仁者爱人思想 B.克己复礼思想 C.中庸之道思想 D.长幼有序思想
33.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教育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34.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 8 -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图2
35.观察图2,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①画面中央二人为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②画面洋溢着浓厚的学术与辩论氛围 ③面画中央二人对关心的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并达成共识 ④画面以古希腊文化为题材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36.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庸。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庸。”以下与此思想相类似的是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7.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家,他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有研究。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理念论
B.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被时代证明都是正确的
C.以三段论为核心的伦理学至今被学界尊为权威
D.在哲学观点上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38.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39. 1930年3月12日开始,甘地及其弟子步行24天,行程241英里。来到丹地海滨,在那里支锅点火,煮水熬盐。这一事件
A.起因于英国当局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B.是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高潮
C.掀起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标志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
40.下列关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进程中始终坚持非暴力 ②消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
③是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 ④最终目标是实现印度的自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题(41题9分,42题8分,43、44题为加试题,43题9分,44题14分,共40分)
41.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 8 -
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3分)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2分)
42.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尼克松回忆录》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图4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2分)
(2)材料二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3分)
43.(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 8 -
材料一 (秦始皇)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
材料二 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两边俎豆干戚之容,始备于兹矣。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 ——《贞观政要·崇儒学》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幸曲阜,诣先师庙,行三跪九拜之礼。 ——《东华录》
请回答: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三位帝王对儒学的态度与采取的相关措施。(6分)
(2) 如何认识三位帝王对儒学态度的差异?(3分)
44.(加试题)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作出了丰功伟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5 同盟会党员证 图6 《大总统誓词》 图7《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中国革命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
材料二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三 “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联遗书》(1925年3月)
(3)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2分)分析促成这些重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 8 -
高二历史 参考答案
1-20 BABDA BCBAD CCBDC CBBCD
21-40 DCDBB DDBDC AACCB ADBCD
41.
(1)监察官:御史大夫;根本目的:维护皇权。(2分)
(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2分)
(3)①明确主权在民②确立三权分立③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
(4)①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②坚持制定创新③制订完善的法律④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与能力。(2分,任答2点)
42.
(1)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②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
(2)意义: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
表现:中美建交;中日建交。(2分)
(3)变化:由对抗到合作。(2分)
因素:国家利益。(1分)
43.
(1) 秦始皇:打压儒学;焚书坑儒
唐太宗: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康熙:崇尚儒家文化;亲自祭拜孔子,延揽汉族文士。(6分)
(2)认识:①儒学在秦代更多体现的是其保守的一面②在唐代、清代经自我调整后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所以统治者对其态度有所不同③无论统治者对儒学态度如何,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巩固封建君主专制。(3分)
44.
(1)贡献:①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推动民主革命发展②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大革命兴起。(6分)
(2)原因:①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②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③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④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写出任意三点,即得3分)
(3)重大发展:①提出新三民主义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2分)原因:①捍卫民主共和的屡屡失败②苏联的帮助(十月革命的影响)③五四运动的爆发④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⑤坚持民主共和的立场(5分)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