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同学们,学期已经过半,相信你又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下面的题目都是大家平时接触过的,只要做题时你能放松自己,平心静气,相信你会越做越有信心。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把答案填入答案卡内。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写在答题卡中)
1.如图所示为动车组正在运行的情景,我们说:司机是静止的.“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B.树木; C.车厢; D.房屋。
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而不高声喧哗,这是文明的表现.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4.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雪人变小;
C.草叶上的露珠; D.湖水干涸。
5.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微粒.它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空气的质量和能见度.其中2.5μm相当于( )。
A.2.5×10-1m ; B.2.5×10-3m ; C.2.5×10-6m; D.2.5×10-9m。
6.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7
7.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如图所示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缥缈;
C.冬天,霜打枝头; D.秋天,露水晶莹。
8.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9.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10.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B.该物质的沸点为80.5℃;
C.加热8min时物质的温度是80.5℃;
7
D.CD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
12.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0m/s,则两车都运动10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 )。
A.1:1 B.3:2 C.2:3 D.1:3
1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拉开易拉罐的拉环时,罐口有少量“白气”生成,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在早晨的树叶上常有露珠产生,这是液化现象;
C.冬天放在室外结冰的湿衣服也能干,这是凝华现象;
D.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这是蒸发现象。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的相应横线上)
1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硬币的直径,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_,所测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____cm。
16.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
7
15题图 16题图
17.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7题图
18题图
18.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杯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
19.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她在50m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s,跑完5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上学的速度______。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填写在答案卡中)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_,②_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20Hz左右,声具有_____;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______有关,关系是__________。
7
21题图 22题图
21.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1)此物质一定属于_______(选填“非晶体”或“晶体”),理由是_________;
(2)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第10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3)在图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由表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 ℃。
(3)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a、b中,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水面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些“白气”是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四、综合应用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7
23.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又经过4.5s滑行45.9m汽车停止。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C
A
B
C
C
A
C
D
C
C
B
B
D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5、 1mm 2.25
16、 振动 音调
17、 传递信息 响度
18、 凝华
19、 6.25 快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0题12分,21题10分,22题10分,共32分,)
20、(1) 超声 音调
(2) 次声波
(3) 能量
(4) 频率 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21、(1) 晶体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 80 固液共存
(3)略
22、(1) 吸热 不变
(2) 99
(3) a 液化
四、综合运用题(8分)
7
23、解:(1)反应距离:s1=v1t1=20m/s×0.5s=10m(3分)
滑行距离:s2=45.9m
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通过的路程s=s1+s2=10m+45.9m=55.9m(2分)
(2)滑行时的平均速度v= s2/t2=45.9m/4.5s=10.2m/s(3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