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中央集权的巩固。
(1)背景:汉初郡县、封国长期并存,封国逐渐对朝廷构成威胁。
(2)措施。
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北宋初年(宋太祖)中央集权的发展。
(1)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措施。
军事
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
派文臣担任州郡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
地方财赋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
(3)结果。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逐渐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元代中央集权的创新。
(1)措施。
①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
②在大部分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2)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中国省制的开端。
温馨提示:北宋过分集权,导致君主专权、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下降、地方积极性下降等诸多问题。这从反面提示我们,改革要注意精兵简政。
【问题导思1】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特点?
提示:特点:(1)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从集中兵权入手,全面分割地方节度使的权力。(2)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地方派文臣做知州。(3)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地方精锐部队调到中央组建禁军。
【预习检测1】 《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D)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B.“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C.“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D.“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故选D项。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形成“中朝”制度。
(1)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2)措施:汉武帝起用侍从、秘书等参与军国大事。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6
3.隋唐: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
(1)机构及职责: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决策(草拟诏令)、审议和执行政令。
(2)特点:相互牵制和监督,分工明确。
(3)评价:保证了皇权独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4.宋代:设置“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代: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其中,相权反弹。
温馨提示:三省六部制较好地处理了分割相权、减少决策失误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它是古代中国中央官制成熟的标志。
【问题导思2】 近代有学者认为:从政治上看唐朝是古代中国最民主的时代。试结合史实评述此观点。
提示:史实及评述:(1)三省六部制体现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2)科举制以才识为选官的主要标准,体现了选才的公平性、公开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因而,唐代政治相对其他朝代而言具有民主性,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旨在强化专制皇权,因而并非现代意义的民主。
【预习检测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D)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
解析:元代实行一省制,相权增大,与材料中“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的信息不相符合,故D项正确。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1)西汉初年沿袭战国以来的军功爵制度。
(2)汉武帝开始主要实行以孝廉为主要标准的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实行以门第为主要标准的九品中正制。
3.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
(1)形成发展: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明清沿用。
(2)意义。
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选官、用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温馨提示:科举制曾对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明清时期日益阻碍社会进步。科举制为英国借鉴发展为文官制度。
【问题导思3】 汉至元的选官制度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发展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预习检测3】 有学者认为,隋唐科举制度比起以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科举制度(B)
A.以官举士,择优选拔
B.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C.冲破门第,品德惟上
6
D.自由报名,唯才是举
解析:“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体现了科举制度的进步性,故B项正确。
1.(2014·嘉兴高一期末考)“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有(B)
①郡县行政 ②刺史监察 ③察举选官 ④皇帝独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唐朝中央政府“三省制”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B)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3.(2015·天津学业水平考试)“……立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C)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2015·云南学业水平考试)《隆平集·取士》载:“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材料所反映的选官方式是(D)
A.主要依据军功选拔人才
B.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
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
D.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5.(2015·肇庆二模)“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C)
A.秦朝 B.隋唐 C.宋朝 D.明清
6.(2015·广州二模)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B)
A.禁锢了人们思想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解析:材料反映了平民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期盼与史实,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
6
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答案:(1)制度:察举制。说明: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造成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1.(2015·肇庆一模)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A)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地方实权的扩大 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解析:秦代郡县长官权力较大,而宋代地方事权分化,权力削弱,中央集权得以强化,故A项正确。
2.(2014·大连双基测试)黄仁宇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A)
A.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B.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解析:提取时间信息“秦汉”、“隋唐”,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时期,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完善,三省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故A项正确。
3.(2015·成都二诊)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浩”(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浩”)负责起草。这一变化(C)
A.精简了官僚机构 B.理顺了职官权责
C.削弱了宰辅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
解析:题干中“中书舍人”除特命外,其起草诏令一责由“知制浩”负责,可见宰辅的起草诏令一职被“知制浩”取代,故C项正确。
4.(2014·海南单科)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C)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解析: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故C项正确;重视思想品德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
5.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C)
6
A.秦汉 B.隋唐
C.魏晋南北朝 D.明清
解析:依据材料中“‘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说明实行官僚制度中出现依据门阀进行选举的现象,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故C项正确。
6.(2015·淄博一模)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D)
①分封遗风 ②宗法观念 ③皇权思想 ④世袭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体现了分封遗风,①正确;“刘姓子弟为王”体现了宗法观念,②正确;“自为枝辅,以卫王室”体现了皇权思想,③正确;“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体现了世袭制度,④正确,故选D项。
7.(2015·南通一模)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制度:郡国并行制。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6
“伴食宰相”
伴食宰相,顾名思义是指陪着一起吃饭的宰相。此语出自《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大意是说,卢怀慎在玄宗开元三年(715)被擢升为宰相,和姚崇一起同掌机要,卢怀慎自认为在做官处理政事的能力上比不上姚崇,于是什么事都推给姚崇,自己什么都不拿主意,不发表意见,被当时人讥讽为伴食宰相。后世用这个词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