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4级11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4分)
1.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B.2014年11月1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
C.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D.2014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2.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强调文化“软实力”是制胜之道是基于
①文化软实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如果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后,要写一篇观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相互借鉴 加强融合 维护文化安全
B.平等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
C.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D.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弘扬传统文化
4.2014年10月,四川开展了第四届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小学生们学会了表演清音竹琴、川剧变脸、四川金钱板和手影等传统文化。这次活动使小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下列最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是
A.科学教育,移风易俗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体味文化,升华情感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中国申遗申请,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5~6题。
7
5.大运河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全面展示民族文化 ②促进人类文明的趋同 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 2014年6月20日,国内首个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数字博物馆在无锡开馆,与传统博物馆静态展示文物的方式不一样的是,该馆运用3D影像科技、多媒体互动等数字科技手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图”。“不一样的展示方式”说明
A.文化创新必须迎合年轻人的要求
B.文化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土发展
C.文化创新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
D.以现代手段改造传统文化,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7.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皮影戏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大众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丰富性 文化创新与发展
B.历史文化 文明演进 文化民族性 文化批判与继承
C.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 文化多元性 文化传播与开发
D.历史文化 文明演进 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承与保护
8.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
10.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解释不正确的是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强不息
7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团结统一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
D.天道酬勤——勤劳勇敢
11.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赵一曼烈士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们今天的“文化自信”源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对中华文化自身的充分肯定
③中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首位
④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消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 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7
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下列古语与之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①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 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题(共40分)
16.(12分)材料一 2012年中国与一些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国家
美国
日本
中国
比重
24%
超过10%
3.48%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相互撞击、交融,甚至渗透、对抗。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文化上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文化侵略,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和民主发展模式,引起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警惕。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理解。(8分)
17. (10分)2014年9月9日,以“扬帆起航赴神州,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四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在厦门举办。会议响应习近平主席倡议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理念,建立21世纪海陆丝绸路经济带。我们共同期盼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我们一起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标志着不同文明的再度交汇,汇聚成“思想的丝绸之路”。“思想的丝绸之路”一旦碰撞出新的火花、放射出新的光芒,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怎样建设“思想的丝绸之路”? (10分)
18.(10分)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每两年评选一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是当代中国的道德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怀,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为人品格,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彰显了人间大爱,展现了人性大美。传承中华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模范,温暖了全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7
19. 在2014年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某校高(二)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相约巴蜀文化,感悟巴蜀文化”的课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资料: 2014年四川省在创新中打造西部文化强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和全民阅读活动,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着眼于塑造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打造西部文化强省的?(8分)
7
高二政治答案
一 选择题
1—5DDCDD 6—10BDDBB
11—15CAABB
二材料题
16.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产值占GDP的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2分)材料二反映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发展上都面临严峻的挑战。(2分)
(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2分)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因此,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分)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2分)
17.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谋发展;(2分)
②立足实践,创新合作模式,谋求新的发展机遇;(2分)
③发挥大众传媒的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加强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影响力;(2分)
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活力;(2分)
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各国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
18.
(1)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7
⑥青年学生是国家希望,民族的未来,要主动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9.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生产力;(2分)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分)
③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2分)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大力弘扬民族精神。(2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