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检测(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检测(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学年第一学期分水高级中学高三地理练习卷十二 一、选择题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 C.地理位置 D.下垫面状况 ‎2.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 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 A.西藏自治区 B.广东省 C.内蒙古自治区 ‎ D.甘肃省 读“世界某大陆略图”,完成3~4题。‎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 A.草原 B.荒漠 ‎ C.针叶林 D.阔叶林 ‎4.形成图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纬度、水文 B.地形、气候 C.海陆位置、地形 D.水文、土壤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相同 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D.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6.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甲到丙的变化原因是水分因素 C.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当地的纬度 ‎7.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 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下图为“我国某山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B.南坡水分条件较好,依据之一是雪线比北坡高 C.北坡水分条件较好,是因为地处山地迎风坡 D.南坡水分条件较好,是因为距海洋近 ‎9.该山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坡度较缓,冰雪易堆积 B.气温较低,冰雪消融量小 C.水汽较充足,降水量较大 D.高山垫状植物分布海拔较高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3问题 ‎            ‎ ‎10.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A.冬暖夏凉 B.终年炎热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11.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板状根大,树干长 C.叶质坚硬,树皮厚 D.叶面宽大,多气孔 ‎12.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干流流速缓慢 ‎13.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 读图回答1~2题。‎ ‎14.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15.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风力 B.水分 C.热量 D.光照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 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 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 ‎6.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 B.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C.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 ‎17.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 二、综合题 ‎18.下面两幅图模拟的是我国特征性自然 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的 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 带分别为:A___ _____;‎ B____ ____。(2分)‎ ‎(2)甲图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 了____ ____分异规律,‎ 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 条件是_____ ___。(2分)‎ ‎(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 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 哪些变化?(8分)‎ ‎(4)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5分)‎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 ‎“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 对应关系体现地理环境 的_____ ___性。(1分)‎ ‎(2)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 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 了__ 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种分异以___ _为基础。(2分)‎ ‎(3)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所表示风带的风向是_____ ___。(1分)‎ ‎(4)C地气候类型对应的④地自然带是______ __。(1分)‎ ‎(5)“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③和⑦都属于______ __(填自然带名称),但是成因不同,‎ ‎③成因是___ _____‎ ‎___ ____ _;‎ ‎⑦成因是_____ ___‎ ‎___ ___。(5分)‎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解析】【解析】10.A 本题考查考生非洲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中提供的纬度和非洲赞比西河 流域水系的分布范围,可以判断其主要分布在10°S~20°S,结合非洲气候特点,可以判断该流域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 ‎ ‎11.B 本题考查考生自然地理特征。由于该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在干旱时期典型树种的特征就是要耐旱性突出,其根系比较发达,叶面比较小,气孔少,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因此其叶质坚硬,树皮厚。而板状根主要是指热带雨林地区的乔木特点,其树干长。‎ 段有大量沼泽分布,可以判断上游河段的干流流速缓慢。因为在地势低洼,河流流速缓慢地区才容易形成沼泽。其支流分布较长,流速平稳;本区域应该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其海拔高度不高,不可能有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解析】12.A 本题是考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在赞比西河上游地区,根据其高度表和图中上游河【解析】13.B 本题是考查自然带形成差异的原因。在非洲南半球20度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和热带草原景观,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因素,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此时两岸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距离海洋不远,都以高原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类型的分布规律,结合图示回答即可。‎ 答案 (1)整体 (2)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变化 (3)西南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荒漠带 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高温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终年干旱,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或者温带沙漠气候) ‎ 解析 第(1)题,由题中自然带分布图可知,A为南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为西北的温带草原带。第(2)题,由于水分差异,由C到D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第(4)题,植被类型整体向北推移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且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台湾岛面积可能会变小,台湾海峡可能会变宽。‎ 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2)干湿度地带性 水分 (3)位置: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范围:寒温带针叶林几乎从我国区域消失;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面积将明显缩小;热带季雨林面积扩大。 (4)全球气候变暖。台湾岛面积变小,台湾海峡将变宽。‎ ‎19.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类型的分布规律,结合图示回答即可。‎ 答案 (1)整体 (2)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变化 (3)西南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荒漠带 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高温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终年干旱,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或者温带沙漠气候) ‎ ‎20.(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 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