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如今,走进大街小巷,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传递到千家万户,营造了浓浓的文明氛围,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进行公益广告宣传就能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通过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营造了浓浓的文明氛围,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体现不出。④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B
2.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在中国,文化程度高的群众比文化程度低的群众对AA制更易于接受,但是总体上对于AA制的认同度并不高。材料表明( )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西方的交往方式优越于我国的交往方式
解析:AA制不是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而是一种交往方式,指在交往中费用均摊,A、C两项与题意不符。在中国文化程度高的群众比文化程度低的群众对AA制更易于接受,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项符合题意。D项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B
3.中国人比较注重谦虚,并把它看作是一种美德。在受到别人赞美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示谦虚有礼。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不同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④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传统不同、观念不同导致交往方式各异,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干肢不符。
答案:A
4.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自己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宗旨意识。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一定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影响,①②符合题意。③干肢不符。④说法不准确。
答案:A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成为马年伊始一个热点话题。回答5~6题。
5.东西方国家的“家风”规矩不同。东方国家父母一辈子关心子女的生活、工作,强调父子有伦,“子不言父名”,子女要孝顺父母,西方国家则强调家庭成员平等、独立,子女18岁离开家庭独立生存,孩子可直呼父母的名字。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风是截然不同的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对提升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
D.价值观念不同人们交往采取的方式不同
4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对人们家庭关系的影响,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过于绝对化。C、D两项干肢不符。
答案:B
6.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这说明,家风( )
①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 ③总是以优良的家教家训等方式作为传播载体 ④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说明家风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②符合题意。“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说明家风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④符合题意。家风属于家庭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①说法错误。家风有优秀、落后之分,③说法错误。
答案:C
7.中国大学生求职时往往谦逊乖巧,不好意思提报酬高低。在招聘时,中国老板可能会认为这个年轻人礼貌、谦逊、好学,当即拍板雇用了他;而外国老板则认为求职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买卖过程,不提报酬不可理解,说明年轻人素质不高,反而不会聘用他。材料说明(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人们在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对中国大学生应聘的影响,②④符合题意。①夸大了文化的作用。③材料体现不出。
答案:D
8.西方人“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这体现了( )
A.不同民族的人们价值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B.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行为的选择
C.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
D.西方人的文化观念优越于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时间观念不同导致在实践中行为的选择不同,B项符合题意。各民族之间文化价值观有共同之处,A项观点错误。C项材料体现不出。各民族文化各具特点,不能说谁的更优越,D项观点错误。
答案:B
9.中国人攀登到泰山顶上,想到的可能是杜甫的诗;德国人攀登到泰山顶上,想到的可能是贝多芬的交响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环境 ②思维方式不同,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③文化背景差异会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④中国人热爱诗歌,德国人热爱交响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10.“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这些环保标语( )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是环境治理的物质力量 ③可以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所列环保标语是先进健康的文化,这些环保标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①④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1.央视节目《身边的感动》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体现当今社会广大群众在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尚与追求,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这是因为( )
4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做法,能够使人们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见贤思齐,进而使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D
12.乡村“大舞台”“农家戏院”、农牧民自编自演的小品、农民画……关于开展农牧民文化活动、弘扬现代文化的报道,都在各媒体显著位置刊登,让人读来颇有一股清风扑面、沁人心脾之感。上述活动能够( )
①使人们获得一定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 ②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 ③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素养 ④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乡村“大舞台”“农家戏院”、农牧民自编自演的小品、农民画,是先进健康的文化,开展这些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素养,从而身心愉悦地投身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
答案:D
13.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老师”。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老师’”,一方面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B
1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②中“乡音无改鬓毛衰”与③中“度尽劫波兄弟在”,都体现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均符合题意。①④干肢不符。
答案:B
15.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中去。这体现了( )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形成的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析:“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中去”,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答案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2013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重度污染,夏季出现北涝南旱的极端天气,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环境和发展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中小学应该把环保教育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常抓不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环保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感受文化影响”的知识,探讨和论证在中小学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的合理性。
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有利于营造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4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有助于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保护环境。
(3)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在中小学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落实环保行动。
17.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开展公益性科普服务。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或投资建设科普设施。整合科普资源,建立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科普资源互通共享的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科普资源互通共享的格局,有利于形成讲科学、爱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形成全国范围内科普资源互通共享的格局,有利于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3)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形成全国范围内科普资源互通共享的格局,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这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