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中学高一物理11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有的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全选对得6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一定会产生弹力
B.滑动摩擦力始终与物体间压力垂直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绳的拉力沿绳的直线与绳的收缩方向相反
2.从距地面一定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通过最后40m位移所用的时间为2s,则物体运动的总时间(g取10m/s2) ( )
A. 3s B.4s C.5s D.6s
A B C D
3、如图,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右图中的:
4.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先用向下的力F压缩弹簧至稳定,然后改用向上的力F拉弹簧,再次至稳定,则弹簧上端上升的高度( )
A. B.
C.L0+ D.L0-
5.如图所示,平直的公路上有A、B、C三个路标,BC间距离是AB间距离的4倍,一辆汽车(可视为质点)沿AC方向作匀加速运动,已知汽车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4m/s、8m/s,
则汽车经过C点的速度为( )
A.12m/s B.2m/s C.4m/s D.16m/s
- 5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得0分。)
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弹力
B.放在桌子上的皮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皮球发生形变之后产生的
C.支持力不一定垂直于支持面
D.绳的拉力是弹力,其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7、关于3N、4N、6N三个共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合力可能为零
B、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为13N
C、它们的合力的最小值为1N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8、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A、Fcosα
B、Fsinα
C、μmg
D、μ(mg-Fsinα)
二、实验题(每题3分,共15分)
9.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
(1)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_N/m
(2)若弹簧原长l0=10cm,当弹簧所受F=150N的拉力作用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为
l=__________ cm
10.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
- 5 -
(1)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力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 和 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中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只要记录O点的位置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三、计算题
11、(15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假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求
(1)刹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后2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
(3)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12.(16分)如图所示的装置,A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右端与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A的质量M=2kg,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在绳端挂物体B,忽略绳与滑轮、滑轮与轴的摩擦,A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认为相等,g取l0m/s2,求:
(1)所挂物体B的质量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A保持静止。
- 5 -
(2)当所挂物体B的质量m=0.8kg时,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A
B
13、(16分)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cos37°=0.8, sin37°=0.6 ,tan37°=0.75)
(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
(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
- 5 -
天全中学高一物理11月月考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B
A
D
B
D
AD
AB
AD
二、 实验题
9.(1)1000N/m (2)25cm 10.(1) BC (2) B (3)ACD
三、 计算题
11(1)2 m/s2 (2)16m (3) t=1s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