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聊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山东聊城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l  C-12  0-16 Cl一35.5 Ca-40‎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白酒 B. 碘盐 C. 液氧 D. 食醋 ‎【答案】C ‎【解析】A、白酒中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错误;B、碘盐中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错误;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D、食醋中含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C。‎ 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车胎爆炸 B. 剪纸成花 C. 瓷碗破碎 D. 食物腐烂 ‎【答案】D ‎【解析】A、车胎爆炸是由于压强大造成的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剪纸成花的过程中纸张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A. 干冰  CO2 B. 苏打  NaHCO3‎ C. 熟石灰  CaO D. 纯碱  NaOH ‎【答案】A ‎【解析】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符合题意; B、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 Na2CO3,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不符合题意;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 Na2CO3,不符合题意。故选A。‎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B.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12‎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不可用作发射火箭时的燃料,错误;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约占78%,正确;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并不一定是恒定不变,错误;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不是空气质量状况越好,错误。故选B。‎ ‎5. 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答案】C ‎【解析】A、纸张是可燃物,能燃烧,不符合题意;B、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是空气不足,纸张不会燃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符合题意;D、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6. 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 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 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答案】B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甲是溴(Br),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错误;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错误。故选B。‎ 12‎ ‎7.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出液体体积 B. 测溶液的pH C. 加热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D ‎【解析】A、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正确。故选D。‎ ‎8. 今年我市部分地区的小麦得了“软骨病”,出现倒伏现象,为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应提前施用的化肥是 A. NH4H2PO4 B. CO(NH2)2 C. K2CO3 D. NH4HCO3‎ ‎【答案】C 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经常食用水果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C.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D. 治疗胃酸过多可用小苏打 12‎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B、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等,可预防坏血病。正确;C、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就会生锈,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正确;D、NaHCO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正确。故选A。‎ 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0.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 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答案】C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错误;B、银杏酸由分子构成的,1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错误;C、银杏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22:1×34=132:17≠11:17,错误。故选C。‎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1.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 稀盐酸 B. MgSO4溶液Fe Cu C. Mg FeSO4溶液 Cu D. 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A、在相同条件下,将三种金属分插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速率快的是镁,产生气泡速率慢的是铁,无气泡产生的是铜,说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大于铜,稀盐酸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B、将Fe 、Cu分别插入MgSO4溶液中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Fe 、Cu的活动性小于镁,不能验证Fe 、Cu的活动性强弱,用MgSO4溶液、Fe、 Cu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C、将Mg、 Cu 分别插入FeSO4溶液中,Mg表面有金属析出,说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Cu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Fe的活动性大于铜,用Mg、 FeSO4溶液、 Cu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D、将Fe 插入MgSO4溶液中Fe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将Fe插入 Cu(NO3)2溶液中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Fe的活动性大于铜,用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1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12. 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 有毒物质 B 煤、酒精、天然气 化石燃料 C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D 钢、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都有毒物质,正确;B、煤、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错误;C、甲烷、醋酸是有机物,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错误;D、玻璃钢是由塑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钢、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 ‎13.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有单质氢气参加反应,生成了水,氢元素在反应前是0价,反应后是+1价,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改变,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不是原子,错误;C、该反应是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由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2‎ ‎2CO2+6H2C2H4+4H2O,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2:6=1:3,正确。故选D。‎ 点睛: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 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 ‎ 溶解、过滤、蒸发 B 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C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步骤能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可采用先加水溶解,再降温结晶,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C、MgSO4与BaCl2反应生成氯化镁的硫酸钡沉淀,能除去杂质,不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不符合题意;D、将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加入水,不能溶解的是CaCO3,能溶解放出大量热的是NaOH,能溶解,温度基本不变的是NaCl,能溶解吸收热量的是NH4NO3,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5.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通常情况下,pH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