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社会保障聚焦民生专题训练(含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年级历史社会保障聚焦民生专题训练(含答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社会保障 聚焦民生 ‎——中外民生问题 材料一:2015年7月25日,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议以民主表决方式通过了《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条例》,该《条例》将于11月1日起实施。《条例》规定,土地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收回和调整承包地。‎ 材料二:让更多家庭住有所居、“忧居”变“宜居”。自2015年以来,河北省廉租房、公租房加快建设,危改、棚改齐头并进。上半年,全省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共计开工12.1万套,基本建成11.2万套。今年以来,河北省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为实现人民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灾有所帮,为百姓筑就了坚实的幸福底线。‎ ‎——以上材料均摘自河北新闻网 ‎ 古代以来的农业政策 ‎1.中国古代的农业政策 阶段 重要人物 措施 影响 战国 秦国商鞅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西汉 汉高祖和文 帝、景帝 减轻徭役、赋税和兵役负担,“休养生息”,奖励农桑,提倡节俭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 三国 三国统治者 重视兴修水利,实行屯田(曹魏);养蚕织锦(蜀汉);开发江南,推广农耕技术(孙吴)‎ 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加快了西南和江南的开发 唐朝 唐太宗 减轻农民赋税负担,注意“戒奢从简”‎ 出现“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出现曲辕犁、筒车等先进农业生产工具 武则天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唐玄宗 前期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 北宋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开发江南 农业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元朝 元世祖 重视农业,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种植棉花 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明清 明初、康熙、‎ 雍正、乾隆帝 明朝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清初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推广棉花等作物种植 明清初期经济持续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 古代农业发 展的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融合的加强;对外交往的加强 ‎  ‎ ‎2.民主革命时期的农业政策 阶段 农业政策 影响 辛亥革命 孙中山颁布“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除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并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所建立的各农村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逐步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7‎ ‎ 建国以来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 系变革 时间 内容 实质 影响 土地改 革运动 ‎1950年-‎ ‎1952年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土地,颁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农业合作 化运动 ‎1953年-‎ ‎1956年底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变更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革,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提高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生产中的资金、工具等问题 人民公社 化运动 ‎1958年-‎ ‎1984年 将规模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规模大的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和社员的部分财产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即“一大二公”,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盲目追求公有化程度,掀起“共产”风,向共产主义过渡 脱离了农村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1978年 至今 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定期承包给农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教育、社保、就业 类别 概况 科技 ‎1986年,国务院制定了发展高科技的计划,即“863计划”,从而使我国在发展高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改善民生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教育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实行了“希望工程”、“211工程”计划,体现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体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正走向体育强国 就业制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打破了“铁饭碗”,废除了干部终身制,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逐步实行,大学生采用上岗资格制度,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社会保 障制度 ‎(1)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国家实施了再就业工程 ‎(2)建立和完善了保障制度,如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 ‎(3)新的保障制度解除了职工退休、失业、就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7‎ ‎ 两会中的民生问题 ‎1.“两会”的重要作用 ‎(1)吸收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决策,有助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缓解各方面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两会”十大热点民生问题 ‎①新一届政府首交“答卷”,全面深化改革“起跑”;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不让乡愁变忧愁;④反腐败持续发力,作风建设常态化;⑤破解“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⑥养老问题凸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⑦上学、看病、住房,老难题期待新举措;⑧守护“舌尖安全”,落实“四严”要求;⑨收入分配改革再发力,贫富鸿沟逐步缩小;⑩化解就业难题,营造创业环境。‎ 民生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同时也是各国执政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民生问题涉及领域很广,在中考题中每年都会涉及,同时在考查中经常会以材料题,探究题等方式出现。‎ ‎(1)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如国家关注三农、加强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农问题,考查党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农业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影响,认识到农业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要维护农民的利益等。‎ ‎(3)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考查各国在民生方面采取的措施对本国发展产生的影响。‎ 在复习本专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注意中外历史相结合,认识到国家要稳定,必须要改善民生,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 一、选择题 ‎1.‎2015年8月12日晚11时,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救灾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党和人民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新中国成立前,占中国农村人口90%的广大农民只有20~3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却占有70~80%的土地,为了改变这一不正常的现状,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要,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邓小平说:“我们的改革是先从经济上,从改善人民生活上做起,不是从政治上做起。”对此他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进行土地改革 B.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4.因为他的巨大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粮食安全保障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授予他“拯救世界饥饿奖”。他是(  )‎ A.邓小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 7‎ ‎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大力发展教育 B.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提倡文明开化 ‎6.(2015·南昌)“使国家面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政权得以巩固;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里评述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7.“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所评价的是苏联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8.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曾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修筑了著名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当年罗斯福总统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使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地区变成富庶地区 C.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秩序 D. 增加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 二、非选择题 ‎9.结合【热点搜索】和所学知识回答:‎ ‎(1)农民承包土地对土地拥有使用权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一农业政策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赢得广大农民拥护的农业政策还有哪些?‎ ‎(2)材料二是党和人民政府在城镇采取的哪一项民生措施?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任举两例)‎ ‎(3)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0.读图,回答问题。‎ 7‎ ‎,图一 林肯  ,图二 亚历山大二世 ‎(1)上述图一、图二中人物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了本国人民关心的土地问题来改善民生?‎ ‎(2)这些措施的实施分别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探究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 (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材料三: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摘自《习近平阐述中国梦:‎ 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反映的土地不合理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这一举措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的原因是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农民从这一农业政策中得到了怎样的实惠?‎ ‎(3)20世纪80年代党和政府体现“学有所教”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7‎ ‎(4)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应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7‎ 参考答案 热点专题(五) 社会保障 聚焦民生 ‎1.B 2.B 3.C 4.D 5.B 6.B 7.D 8.C ‎9.(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 (2)安居工程。建立并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并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廉租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 (3)党和人民政府关注民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和人民政府把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等。 10.(1)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解放并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高价赎买。 (2)对美国:有利于美国的西部开发,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对于战争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俄国:其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 11.(1)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大丰收。 (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或实施“希望工程”)。党和政府加大对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4)坚持以民为本、维护民众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大力发展教育;注意体制创新等。‎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