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训练(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训练(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原因。‎ ‎(1)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894年,日本借朝鲜东学党起义之机入侵朝鲜并蓄意挑起战争。‎ ‎2.主要过程。‎ ‎(1)开始标志: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2)主要战役。‎ ‎①平壤陆战:清军失利后退回国内。‎ ‎②黄海大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③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事结束。‎ ‎3.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刺激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途径,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温馨提示:甲午战争发生在帝国主义阶段,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问题导思1】 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原因:(1)客观上: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实力强于中国;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2)主观上:清政府统治腐败,没有认真准备,一味妥协退让;慈禧太后不顾国家危难,大搞万寿庆典;有些清军将领贪生怕死,腐败无能。‎ ‎                 ‎ ‎【预习检测1】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C)‎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预习检测2】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D)‎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体现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这正是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中国领土的刺激,故D项正确。‎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目的:镇压以“扶清灭洋”为旗号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并扩大在华特权和既得权益。‎ 7‎ ‎2.经过。‎ ‎(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在廊坊附近遭遇义和团顽强阻击。‎ ‎(2)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结果: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区,各国驻兵保护。‎ ‎(3)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4)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影响: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导思2】 如何理解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提示:理解:(1)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带有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 ‎【问题导思3】 《辛丑条约》规定还款年限为39年。是体谅清政府的国库空虚的实际困难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原因:实际是为了控制中国的关税和经济命脉。因为条约规定赔款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预习检测3】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A)‎ A.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 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 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 解析: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符合材料“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故A项正确。‎ ‎1.(2015·云南学业水平考试)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可能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B)‎ A.左宗棠的部队 B.徐骧或刘永福的部队 C.邓世昌的舰队 D.唐景崧的部队 ‎2.光绪帝诗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此诗反映的战争是(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4·北京西城区期中考)“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下列的哪一条约(D)‎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 000元 7‎ 拆除大沽南炮台 ‎1 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 000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它”指的是(C)‎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虽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但其又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的色彩,故选C项。‎ ‎5.(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侧漫画的历史事件是(D)‎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图片的文字信息“俄国”“日本”“英国”可知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故D项正确。‎ ‎6.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近代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正确的是(B)‎ A.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 B.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限制词“近代化”排除A、C两项,D项是《南京条约》的结果,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说明外交日益与国际接轨,故选B项。‎ ‎7.(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7‎ 材料二 八国联军发行的政治明信片——《向中国开战》‎ 材料三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表示)“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三)‎ 问题:‎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二者之间有什么具体关联?‎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心态有何变化?请你以图一和图三所示事件为例,说明“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解析:第(1)问观察图一标示的区域在渤海一带,又有朝鲜半岛的丰岛、平壤、山东半岛的威海卫等地点,即可判断。观察图二可以看出这是一张表示中国的图纸,上面有各种动物各据一方,图下方则是西方列强,因此推断出是西方列强正准备瓜分中国。根据所学知识,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图一所示事件是图二所示事件的历史背景,‎ 7‎ 注意要根据题意进行具体说明。第(2)问则首先要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判断出本题要求回答的其实是八国联军侵华前后对中国及人民态度的变化,这样有知识依托和支撑就容易作答。‎ 答案:(1)图一:甲午中日战争;图二: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关联:在甲午战争中获胜的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2)变化:材料二认为中国软弱可欺,不堪一击,中国将很快成为其殖民地;材料三则认为中国人民富有民族精神,坚决捍卫民族尊严,西方不可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言之成理即可)‎ 举例: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与日军英勇作战,邓世昌等将士英勇牺牲;丘逢甲、徐骧、刘永福等率领台湾军民掀起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北京、天津、河北一带的义和团战士英勇抵抗,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1.(2015·菏泽一模)某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此外,只要缴交所定进口税,便可将机械装运进口。”这一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材料指出“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机械装运进口”,反映了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设厂,与《马关条约》有关,故选C项。‎ ‎2.《定征清战略》一诗云:“作战先开第一期,直前扫荡北洋师。幄中夙有筹边策,渤海湾头树旭旗。”该诗描绘了(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北洋师”“渤海湾头树旭旗”可知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C项。‎ ‎3.(2014·北京石景山区期末考)下图是某次侵华战争时留下的照片,下列事件与该次战争有关的是(C)‎ A.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特权 B.列强取得在华投资设厂权力 C.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解析:依据照片判断此次侵华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故C项正确。‎ ‎4.(2015·天津红桥区一模)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 7‎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依据以上条约的条文,你判断应属于(C)‎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解析:材料体现了朝廷永远禁止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并对参加反帝活动的事件进行惩办,符合《辛丑条约》内容,故选C项。‎ ‎5.(2014·漳州质检)记录片《复兴之路》说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这“国耻”指的是(C)‎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日本全面侵华 解析:从材料“20世纪的第一年”可以判断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故C项正确。‎ ‎6.(2014·广州一模)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A)‎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联系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北洋海军进行的黄海海战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有“近代意义”。故选A项。‎ ‎7.(2015·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 日清战争,是“日本作为欧美的近代立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帝国的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 日本统治朝鲜对英、美、俄等国都有利。日本吞并韩国作为稳定东亚的政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及其在满洲的权益也有必要。它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合法的。当然韩国国内对此有赞成、反对两种意见,部分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日清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 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原稿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不少于两条;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第一小问修改建议,可以从历史的真实性出发判断,比如日本教科书认为日本吞并朝鲜是得到欧美支持、列强瓜分中国的“进入中国”等不符合史实;第二小问理由,可以结合甲午战争的史实和战争性质分析。‎ 答案:修改建议一:关于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应将“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中的“支持”改为“默许”。‎ 理由:日本在亚洲的侵略一方面损害了部分列强在华的利益,但更多的是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愿望一致,故而列强持默许态度。‎ 修改建议二:关于战争的结果,应把列强瓜分中国的“进入中国”改为“入侵中国”。‎ 理由:可以明确战争的性质。列强对中国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性的。‎ 7‎ 义和团揭帖一则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女无节义男不贤,鬼子不是人所添。如不信,请细观,鬼子眼珠都发黄。不下雨,麦苗干,教堂恨民阻老天。神发怒,佛发愤,派我下山把法传。……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 三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