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检测卷(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检测卷(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阶段检测卷三(第四单元)‎ ‎(测试时间:4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与图中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C)‎ A.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附件明确在上海建立最早的租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辛丑条约》规定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故C项正确。‎ ‎2.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D)‎ 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和西征 D.颁行《资政新篇》‎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D)‎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4.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D)‎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5.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B)‎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B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6‎ C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D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6.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战略中心曾发生过多次的转移,其中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B)‎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7.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A)‎ A.百团大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8.下图是一部电视剧中山现的一个画面。图中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革命要胜利了”是指(B)‎ A.抗日战争开始转入大反攻 B.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 C.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 D.开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 ‎9.(2015·苏北四市一模)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C)‎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从材料“威海之海军大替矣”可以判断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故C项正确 6‎ ‎10.(2015·惠州二模)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B)‎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 解析:“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可以看出材料主要指的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故B项正确。‎ ‎11.下列口号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B)‎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北上抗日”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北伐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时期北伐的口号,故B项正确。‎ ‎12.(2014·佛山二模)下表是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据表可推理的是(B)‎ 时间 ‎1921.7‎ ‎1927.4‎ ‎1927.8‎ ‎1934‎ ‎1937年初 人数 ‎57‎ ‎5.7万 ‎1万多 ‎30多万 ‎4万多 A.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的开辟 B.第二次增长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第一次增长出现在1927年4月,此时农村道路还没有开辟,A项错误;第二次增长是1934年,此时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中共党员人数增加,故B项正确。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危害,C项错误;第二次下降出现在1937年,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故D项错误。‎ ‎13.(2015·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1927—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渐成熟,‎ 6‎ 其表现是(A)‎ ‎①与国民党合作,共同领导了国民大革命 ②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④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4.(2015·嘉兴基础测试)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材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的是(C)‎ A.中国人民控诉日军侵华的言论 B.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C.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 D.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 解析:研读史料最关键的就在于真实性,原始史料也被称为第一手史料,说服力最强。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录属于原始史料,真实揭露了日本侵华并犯下滔天罪行,故C项正确。‎ ‎15.下表所示为中国某次会议代表人数统计情况。关于本次会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党派代表 国民党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人数(人)‎ ‎8‎ ‎7‎ ‎9‎ ‎5‎ ‎9‎ A.召开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 B.体现了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原则 C.达成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的协议 D.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解析:根据材料中会议代表的人数统计来看,国民党处于优势,故A、B两项错误;C项是重庆谈判的成果,而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参加,C项错误;参与此次会议的人数多、代表广泛,因此此次会议是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故D项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本卷共2大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2015·赣州适应性考试)(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问题:‎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三例史实,就史实体现的妥协或妥协精神予以说明。‎ 解析:根据材料及中国民主革命史中的相关史实进行考虑,主要的妥协事件有辛亥革命中的南北议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和重庆谈判,然后对这些具体的事件围绕着妥协的作用和积极意义进行说明。‎ 6‎ 答案:示例:①南北议和。(2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袁世凯所控制的清政府进行了和谈。和谈虽迫于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压力,南方的革命党人妥协退让达成协议,但有利于减轻南方革命政府内外交困所面临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又避免了流血斗争。(3分)‎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2分)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国共两党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3分)‎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兵谏”。在中共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解决时局转换的关键,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分)‎ ‎④第二次国共合作。(2分)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经过协商谈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对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3分)‎ ‎⑤重庆谈判。(1分)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经过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谈判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3分)‎ 注:史实如列举无积极意义、作用或影响的,诸如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陈独秀的妥协退让等,一律不给分。‎ ‎17.(20分)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问题:‎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8分)‎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4分)‎ ‎(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上面的问题,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3分)‎ 解析:本题属于历史学术的研究问题,主要考查依据不同的标准如何来划分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以此考查学生综合分别辨别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抓住以什么为分界线,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1)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第(2)问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分界线;第(3)问台湾历史学家主要从政治体制变革的角度划分历史时期;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差别:近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现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4分)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差别: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是社会主义社会。(4分)‎ 6‎ ‎(3)台湾学者的立场——中华民国,或者台湾学者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变。(2分)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分)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3分。‎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1分)‎ 第二层次:能对历史分期背后的信息进行分析。(2分)‎ 第三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3分)‎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