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梳理】
一、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
(1)定义:自然资源是存在于_______、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___________。
(2)种类:主要包括气候资源、_______、_________、生物资源、矿产资源、_________等。
(3)主要特征: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_______。
自然界 物质与能量
水资源 土地资源 海洋资源
有限的
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_____时间内_____、_____,或者能够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资源。
(2)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_________,在_______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较短 更新 再生
重复利用 循环使用
不断减少 相当长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1.主要特点:
(1)国情特点:_________。
(2)构成特点:类型齐全,_____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_____、_____比重相对偏小,_______________(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人多地少 草地 耕地 林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2.空间分布不平衡: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耕地
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林地
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的边远山区,
人工林和次生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草地
_____、_____内陆地区
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
东北 西南
东南部山区
16
北部 西部
3.质量差异大:
地区
质量差异
自然原因
东部季风区
北方:以_____为主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
北方:_____广阔,耕地多;降水_____,气温_____
南方:以_____为主
南方:多_____、山地,气候_________
西北内陆
以_____和_____为主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_____,但干旱少雨,_____不足
青藏高原
土地生产力较___
光照充足,_________
旱地 水田
平原 偏少 略低 丘陵 湿热多雨
草地 荒漠 丰富 水源
低 高而寒冷
4.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
_____________
必须切实_________;适当开垦荒地
林地
_________
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_________,永续利用
草地
_________或弃牧毁草开荒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__________,建设人工草场等
5.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_____________。
面积日益减少 保护耕地
滥伐森林 采育结合
超载放牧 划区轮牧
切实保护耕地
16
三、中国的水资源
1.时空分布不均:
类别
特 点
解决措施
实 例
空间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
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__
时间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长江干流上的_____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的_______水利枢纽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南水北调
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兴建水库 三峡 小浪底
2.节约用水:
(1)水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严重。
(2)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_________,合理用水,保护_______,防治_______,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节约用水 水资源 水污染
四、中国的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
(1)发展条件: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___带、_____带和___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①四大海产:_______、小黄鱼、_____和乌贼(又称墨鱼)。
②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_________(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和___________。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紫菜、虾、_____、牡蛎、_____等。
温 亚热 热
大黄鱼 带鱼
舟山渔场 北部湾渔场
海带 扇贝 鲍鱼
2.矿产资源:
(1)_____、_______——中国近海。
(2)滨海_____: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3.化学资源:
(1)利用方式:从海水中提取_____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著名盐场:_________、淮北盐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石油 天然气 砂矿
海盐 长芦盐场 布袋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16
4.海洋资源的保护: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_____________、近海______________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_________,防止_________,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环境污染加剧 渔业资源衰竭
保护力度 海洋污染
【归纳总结】
一、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
土地资源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干湿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耕地
平原或丘陵
湿润区或半湿润区
季风区
林地
山地
湿润区
季风区
草地
高原、山地
干旱、半干旱区
非季风区
2.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原因
东部季风区
北方地区
集中了全国90%的耕地和林地,土地生产力高
以旱田为主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少,降水较少
南方地区
以水田为主
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富
西北内陆地区
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地区
土地生产力较低
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3.我国主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6
漫画一、二反映了乱占耕地的现象严重;
漫画三反映了林地破坏严重;
漫画四反映了草地破坏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二、水资源
1.解决水资源问题
16
2.南水北调工程
(1)三线利弊对比分析。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起点
长江扬州段
丹江口水库
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终点
天津
北京、天津
黄河上游
线路特点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借助地势自流
基本自流
需开凿隧道,基本自流
(2)影响:可解决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拓展延伸】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对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资源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比如,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左右。我国北方的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较少,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这个地区的缺水程度。水资源缺乏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华北平原是我国的重要产粮区,因为缺水,使粮食大幅度增产受到限制。缺水对工业生产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不但限制了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耗水多的工业的发展规模,而且还影响现有工业的正常生产。例如,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基地,煤多水少,有些工矿企业因缺水而不能正常生产,甚至被迫停产。水资源分布不均使许多城市供水不足,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我国北方的北京、西安等大城市的缺水日益严重,南方丰水区的少数城市也会出现冬季供水不足的情况。
16
【易错提醒】
1.易混点:
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从总体上对一类工程的概括;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一个典型工程,另外还有引黄济青、引滦入津等。
2.图示规律——自然资源分类:
【方法点拨】
1.图解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及国策:
2.图示我国水资源问题及措施:
16
【典题探究】
【典题探究1】土地资源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
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16
【典题探究2】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干旱。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是( )
①跨流域调水 ②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③修建水库 ④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⑤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⑥及时关好水龙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解析】选B。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分别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
【易错提醒】(1)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2)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
【针对练习】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汽油 B.天然气 C.木材 D.钢材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自然资源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来源于大自然;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汽油、木材、钢材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加工而成的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天然气属于自然资源。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2-3题。
2.图中反映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多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少
16
3.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当前可以做到 ( )
①保护耕地,节约粮食
②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东南少,西北多 B.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C.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分布不均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我国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
5.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正确的是 ( )
A.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的南方地区
B.耕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西部季风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低缓的丘陵地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读表回答6-7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平方千米)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
粮食总产
量(千克)
1985
19%
333
520mm
38℃
10%
205kg
1.02kg
1995
10%
478
450mm
42℃
35%
135kg
0.97kg
6.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严重 B.光照条件变差
C.风沙危害严重 D.大陆性气候减弱
7.该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危害是 ( )
A.易造成沙尘暴 B.物种锐减或灭绝
C.土地肥力上升 D.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16
8.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春多,夏秋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内陆多,沿海少 D.高原多,平原少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上是夏秋多、冬春少;地区分布上是东南多、西北少。
9.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 )
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水价
【解析】选A。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修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结合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调节水资源的 ( )
A.空间分布 B.时间变化 C.季节分配 D.时空分布
1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是 ( )
A.淮河 B.黄河 C.京杭运河 D.淮海
16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12-13题。
12.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13.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16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3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约占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材料二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
(1)读材料一可知,我国淡水资源占世界的_____%,耕地资源占世界的_____%,人口约占全球的________。
(2)读材料二可知,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_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___________的矛盾尤为突出。
(3)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6 9 1/5 (2)多 耕地 (3)增长 减少
(4)计划生育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6
15.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万亩
年降水量/毫米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总产量/亿千克
1965
19
50
420
38
10
1.025
1977
10
65
350
42
35
0.975
1997
34
40
500
30
7
1.525
(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1965年到1977年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了_____%,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__万亩,与之相伴的环境变化有___________、气温年较差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从1965年到1977年,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退耕还牧 B.毁林开荒 C.人口增长 D.生产落后
(3)1977年到1997年,该地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
(4)此材料揭示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9 15 年降水量减少 河流含沙量增加 粮食总产量减少
(2)B (3)退耕还林
(4)森林覆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气候,从而影响粮食产量,因此人类应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合理生产,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
【解析】本题借助表格材料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耕地面积,但是却引起了气候的变化,影响了粮食产量。
16.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
16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渡带与多水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丰水带和多水带主要位于____________(干湿地区),我国丰水带主要位于东南部沿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是________,适宜发展______业。
【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2)秦岭-淮河一线
(3)湿润区 东南沿海地区距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丰富
(4)草地 畜牧
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