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 二 年 历史 科试卷
命题学校:罗源一中 命题教师: 林秋玲 审核教师: 肖爱珠、张颖
考试日期:7月4日 完卷时间 : 9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直接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卷表格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 )
A.认识到分封制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B.强调分封制之下蕴含着大一统因素
C.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意在说明分封制推动中华民族形成
2.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表1,它说明殷商时代( )
表1
分类
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
动物狩猎畜牧
植物农事耕作
天象气侯时间
山川河流方位
战争兵器
服装居住
交通
文化娱乐
宗教
数量物性
比值(%)
20
17
15
9
7
8
7.7
3.6
3.1
3.6
3.6
A.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D.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
3.“抑末、困辱商人,严禁奢侈品生产和流通,反对进口‘奇巧淫技’……是因为担心破坏纯朴、敦厚的社会风气,防止消费标准上的僭越、财富分配上的凌夺以及商品交换上的欺诈。”该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
A.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B.具有封闭性和独立性
C. 一贯坚持了重农抑商 D.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4.汉代,吏、民一旦被察举为孝廉,必须先拜郎中(侍卫皇帝的官员)作为官中“储官”,后经“三署”(五官署、左署、右署的合称)因材施教、甄别考核后,才依优劣除补县令长丞等职。这说明汉代察举制( )
A.实行严格的官员考核体制 B.配有官员培养的相关程序
C.存在滥举中央官员的弊端 D.能够选拔优秀的社会人才
5.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
A.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B.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C.铁业官营,加强专制皇权 D.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6.汉代以前,民众对人神的信仰主要是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神,而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的现象,如汉和帝时的王涣为民平理冤狱,死后“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成为民众新的人神信仰对象。汉代民众对人神信仰的变化( )
A.折射出民众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B.反映了皇权专制下的思想压制
C.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D.说明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增强
7.据东汉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东西)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汉代长安城遗址图(图1)。如上述两则材料同时被用来研究汉代城市,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图1
A. 考古的成果与文学作品互证历史 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文学作品不能完整反映历史信息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8.表2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表2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B.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交通运输发展使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9.官与职分离,始于唐高宗朝,经唐中、后期使职差遣逐渐取代职事官,产生名实不相符的“紊乱”局面;宋承唐制,官与职分离更甚,致官、职、差遣离而为三,成为常态。对此历史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社会分工要求专业化官员 B.藩镇割据影响政治格局
C.统治者力图加强专制集权 D.官员互相牵制削弱地方
10.图2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
图2
A.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B.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C.民营手工业较快发展 D.官营手工业渐趋衰落
1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佛教徒出家要剃除须发,不得婚配。然而自东晋以来,佛教学者却对佛经中有关人际关系的说教不断加以调整,他们译出的若干佛经不是来自南亚佛教基地,而是就地取材于中国“孝”的经典。这表明当时( )
A.佛教受儒学排拒而不断自我调适 B.佛教学者被儒家伦理纲常同化
C.佛教与儒学实现了“两教合流” D.儒学的理论建构比佛教更先进
12.明人陈邦彦指出:“嘉(靖)、隆(庆)以前,士大夫敦尚名节,宦游来归,客或询其囊橐(指行李财物),必嗤斥之。”嘉靖以降,“今天下自大吏至于百僚,商较有无,公然形之齿颊。”“宦成之日,或垂囊而返,则群相姗笑,以为无能。”这可以说明( )
A.明朝从嘉靖时期走向了衰亡 B.明朝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C.明朝嘉靖以前政治清廉公正 D.明朝嘉靖前后政治形态的变迁
13.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B.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C.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D.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14.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神话小说中的“八仙”均为凡人得道,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是晚近(指从鸦片战争时期到建国这一段时间)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这种现象表明( )
A.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性特色浓厚 B.民间文化促进了晚近道教的发展
C.民间思想需要借助外来宗教传播 D.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15.“平心而论,一个公民人数3万至4万的城邦,从事司法审判事务的公民常年保持在五六千人,比例如此之高,这看起来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但确实存在过”伪色诺芬在其《雅典政制》中提供的史料揭示了其中的一个奥秘:民众法庭主要是针对帝国范围内的属国人民而非雅典公民的。上述材料意在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 司法审判人浮于事,效率极其低下 B.具有维护城邦霸权的作用
C. 旨在服务于雅典帝国的军事扩张 D.实现了法律意识至高无上
16.罗马法规定:“奴隶可以为主人办事、经商……可以被立为继承人,公家的奴隶还可以立遗嘱;奴隶有权提起自由身份之诉,乃至被解放为自由人。”此规定( )
A.承认奴隶阶级完整的人格 B.体现了罗马法的民主性特征
C.蕴含了自然法的精神理念 D.改变了罗马奴隶社会的性质
17.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主要的社会条件是( )
A.演说术的发展 B.民主政治的发展 C. 人文精神的出现 D.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18.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这表明,光荣革命(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C.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D.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19.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主要说明( )
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B.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
C.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 D.新航路开辟是航海家获得财富的重要途径
20.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表3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
表3
时间
1684年
1689年
1701年
售价(荷兰盾/磅)
80
75
2.32
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中国海禁政策的松弛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1.图3是1771—1841年间英国粮食价格的浮动图(1800年=100),这反映了( )
图3
A.英国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 B.英国的粮食价格变化幅度大
C.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渐趋形成
22.表4是1750年—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分额(%)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表4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53.2
61.3
62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德意志诸邦/德国
2.9
3.5
3.5
4.9
8.5
13.2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日本
3.8
3.5
2.8
2.6
2.4
2.4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
A.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逐步转移到欧洲
C.德国发展速度最快,与英国抢占世界市场
D.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3.自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在古典主义占统治地位期间,几乎所有的欧洲艺术史家都认为巴洛克艺术包括建筑违背了文艺复兴的传统,因而不予肯定。直到1886年终于有一位瑞士艺术史家沃尔夫林挺身而出,说:“我经过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深入研究,认为恰恰是巴洛克继承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创造精神’”。这从侧面可以说明( )
A.文艺复兴具有深远影响 B.学术领域派系斗争激烈
C.艺术的认可须假以时日 D.文艺复兴缺乏创新精神
24
.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其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
A.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到来 B.破除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C.缓和了各国内部的矛盾 D.确立了追求现世幸福的目标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与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作为监察长官,同时又是丞相的副职,受到丞相的统制,因此,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或由丞相决定,或由丞相参预其中。隋代废除(御史台)台主任命御史台官署的制度,改由三省长官推荐。唐高宗永徽年间后,监察御史“多是敕授”。到了宋仁宗时,规定宰相所荐举的官吏及宰相的亲故不得出任御史,而由皇帝亲自任命或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上,秦汉时监察官无权处置违法失职的官吏,只有上奏或呈报丞相或州郡长官查处。隋唐时监察官渐次有了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宋代御史台有权传讯违法失职官吏,复审大理寺审理案件。明代巡按御史可“小事立断”。
——摘编自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斯巴达尽管采取奴隶主贵族的专制,但行使司法权的监察官形成了对最高权力享有者“王”的有效制约,在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着他的行踪。监察官有权对“王”进行刑事审判。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监察官们的权柄如此之大,以至国王也不得不讨好他们。在雅典,司法的权力制约功能就更加明显,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
——摘编自孙永兴《论西方早期社会的司法》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影响。(11分)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科学是启蒙思想家们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已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的互动,为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科学文化在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后,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法国科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出现空前繁荣。启蒙运动参与到民族主义话语对于历史和民族认同的建构之中,在理论层面上阐释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哲学家们”还在公共领域中传播着这些观念,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公共舆论中,民族主义已经获得了更为普遍的接受。
反思启蒙是学者们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近代启蒙实际上抽离了人的信仰与道德,人的纯粹理性没有价值关怀。近代启蒙的后果是物质文明伴随着物欲的泛滥,并最终使人类陷身于疾病、灾害与诸多血腥的争斗之中,近代启蒙之后出现了传统社会不可能有的诸多灾难。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 新视野新知识》
请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27A、27B两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27.A(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馐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严禁私人铸钱。从出土的实物看,秦半两钱分布的地区,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见于辽东半岛,西南伸进大渡河上游。文物中保存很好的秦半两,有直径三、五厘米的,更有三厘米以下的,重量有八克、五克的和五克以下的。在字面上常用的文字是十二铢和八铢。《史记》《汉书》都有关于秦半两“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样的记载。
——摘编自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等
(1) 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币制改革的特点。(6分)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朝币制改革的影响。(9分)
27.B(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魏晋南北朝(220—589)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教逐渐走向成熟、定型的时期。这一时期,道教经过分化与改革,使道教从早期道教那种比较原始的状态发展为有相对完整的经典、教义、戒律、科仪、和教会组织的成熟宗教,并由早期民间宗教团体逐渐转变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东晋的葛洪(284—364或343)无疑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十六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和神仙方术,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抱朴子·内篇》是道教史上一部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有多种方术的包罗万象的重要著作。
东晋的葛洪一生成就很多,其著作主要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在《抱朴子·内篇》中他还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在《肘后备急方》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葛洪还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简单药物和方剂,其中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及治病作用等,均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葛洪的主要贡献。(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官方化的时代背景。(9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二年历史科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B
B
C
A
D
C
B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B
C
B
C
A
A
D
B
A
B
25.答案:(1)变化:监察官由丞相参与任命转变到由皇帝直接任命;(4分)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官吏到获得部分的直接处分权。(4分)
影响: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专制;增强了监察权的独立性,有利于监察效率的提高。(3分,任答1点即可)
(2)不同:古代希腊监察官可监察最高权力者,而古代中国监察官则是只监察百官;(4分)古代希腊监察范围广且有刑事审判权,而古代中国监察官无刑事审判权。(4分)
原因: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监察官旨在维护民主体制;(3分)而古代中国是皇权专制,监察官旨在维护吏治清明和皇权统治。(3分)
26. 评分说明:观点明确、合理;(3分)史实准确,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6分)结论与论证相符。(3分)
答案:
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
①观点明确、准确、简洁。②史实选用准确、有效,论据充分。③论述充分,能结合作用、影响分析。④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观点明确、表述不够准确、简洁。②史实选用准确、有效,论据不够充分。③论述不充分,史实与作用、影响结合不够准确。④逻辑不够严密,表述不够清楚。
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不准确。②史实选用不准确、无效。③论述不充分,不能结合作用、影响分析。④逻辑不严密,表述不清楚。
答案示例:观点: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相互推动、相互影响。(3分)
论证: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成为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家探索自然的精神鼓舞了启蒙思想家探究社会问题,提出了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一系列理论。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19世纪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出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一系列科学成就。(6分)
综上所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3分)
若有符合要求的其它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A】
答案:(1)特点:统一币制;严禁私人铸钱;实行大小钱制;货币具有称量属性;半两钱在全国流通。(任答三点6分)
(2)影响: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为后世币制奠定了基础;但货币在流通中逐渐减重变质。(任答三点9分)
27. 【B】
答案:(1)道教系统化官方化;推动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影响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任答两点6分)
(2)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趋势的逐渐形成;葛洪对道教的改造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任答三点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