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二年物理科试卷
命题学校:闽侯一中命题教师:林真审核教师:肖诗忠陈磊
考试日期:7月2日完卷时间: 90 分钟满 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首次提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一观念,与下列物理常量相关的是()
A.引力常量G B.普朗克常量h
C.静电力常量k D.阿伏加德罗常数NA
2. 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U+na+b+2n,则a+b可能是( )
A.Xe+Kr B.Ba+KrC.Ba+Sr D.Xe+Sr
3. 参考以下几个示意图,关于这些实验或者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反应堆中控制棒插入,则多吸收中子让反应减弱
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D.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认识到原子的复杂结构
4. 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谱线属于帕邢系。若一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发出的谱线中只有两条属于帕邢系,则这群氢原子自发跃迁时最多发出不同频率的谱线的条数为( )
A.3B.6C. 10D. 15
5. 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下图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
6. 氡核衰变成钋核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 g氡经过7.6天
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衰变成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
A.0.25g,α粒子B.0.75g,α粒子C.0.25g,β粒子D.0.75g,β粒子
1.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粒子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
2. 如图是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示意图,用可见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会持续增大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b端,改用紫外线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b端,改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3. 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运动,则( )
A.物体一定作匀变速运动 B.物体的动能随时间均匀变化
C.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D.物体的动量随时间均匀变化
4.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和速度均相同的子弹分别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矩形滑块A、B中,射入A中的深度是射入B中深度的两倍。上述两种射入过程相比较( )
A.射入滑块A的子弹速度变化大
B.整个射入过程中两滑块受的冲量一样大
C.两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相同
D.射入滑块A中时阻力对子弹做功是射入滑块B中时的两倍
t
V
V0
5. 将小球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经过时间t后返回到抛出点,已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下图为小球速度时间图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球()
A.上升过程的时间等于下降过程的时间
B.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上升过程大于下降过程
C.所受空气阻力的冲量上升过程大于下降过程
D.返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gt-v0
二、选修3-4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三个正确答案.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有选错的得0分。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涂卡)
1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观看3D电影时,观众戴的偏振眼镜两个镜片的透振方向相平行
B.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C.一质点做简谐运动,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D.做受迫振动的物体的振动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无关,它总是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
E.用等大的铜球代替铁球,单摆的周期不变
13.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A、B、C分别位于x1=2m、x2=3m、x3=6m处。当t=9s时质点A刚好第3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一定为1 m/s
B.如果该波在传播过程中与频率为0. 5Hz的横波相遇,一定发生干涉现象
C.质点C起振方向沿y轴负向
D.如果质点C到达波峰,则质点B一定在平衡位置
E.质点A的振动方程可表示为y= sin(0.25πt)m
三、实验题(本题共12分,填空每格2分)
14.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2.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π2=9.86)
(2)他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D.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E.计算摆长使用摆线长度加摆球的直径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多次摆线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多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用k表示)
15.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常规实验中
15.5
25.5
单位:cm
P
M
N
O
40.0
(1)本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或工具有_____________(单选)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圆规
(2)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多选)
A.要测量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
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3)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上图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道题为选修3-4计算题,共8分,答案必须按照小题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16.如图为某种透明均匀介质的截面图,△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C为半径R=10 cm的四分之一圆弧,AB与水平光屏MN垂直并接触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细光束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发现在MN上出现两个亮斑P和Q。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1)通过计算分析判断在MN上出现的两个亮斑的光成分。(P点表示左光班,Q点表示右光斑);
(2)画好光路图,并求出这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答案必须按照小题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五、计算题(该部分为3-5 计算题,共3小题,共2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6分)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要放出2.22 MeV的能量,这些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C=3.0×108m/s,1Mev=1.6×10-13J,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
(1)写出这一过程的核反应方程;
(2)该反应质量亏损△m为多少;(单位用kg,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此光子的波长.(单位用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必须按照小题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18.(8分)有一大炮竖直向上发射炮弹,炮弹的质量为M=6.0kg(内含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射出的初速度v0=60m/s.当炮弹到达最高点时爆炸为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两片,其中一片质量为m=4.0kg,已知这一片的落地点到发射点的距离为600m.(g=10m/s2,忽略空气阻力)求:
(1)炮弹从发射到最高点的时间,以及炮弹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两弹片落地点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必须按照小题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19.(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的足够长木板C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1kg的A、B两个小物体放在C上,A、B间相距足够长
。现同时对A、B施加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而使之分别获得初速度和, 已知A、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求:
(1)整个过程A、B、C组成的系统产生的内能;
(2)运动过程中A的最小速度;
(3)在坐标中画出A物体全程的V-t图像。(不要求计算过程)
答案必须按照小题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t/s
V/ m·s-1
0.5
1.0
1.5
0.2
0.4
0.6
0.8
1.0
1.2
1.4
2.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 二 年 物理 科答案
一、选择题(1-11每题4分 12-13每题6分 具体评分参考试卷说明)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B
C
D
B
D
C
AD
BC
BD
BCE
ACD
(为降低老师工作量,也不了解每个学校的阅卷系统对选修选择的给分设置情况, 12和13题就不按照高考的给分方式了。 12,13以这个标准给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三个正确答案.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三、实验题 3-3部分(本题共12分,填空每格2分)
14.(1)108~116 区间 (2) 6.4×10-10 到6.8×10-10
(3)让油膜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薄膜
15.(1)A (2) BD(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3)4:1
三、实验题 3-4部分(本题共12分,填空每格2分)
14.(1)9.86 (9.83~9.89) (2) ADE(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3)
15.(1)A (2) BD(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3)4:1
四、计算题 3-3 (共8分)
16.解:(1)活塞甲平衡 PS=P0S+mg+F (2分)
所以 (1分)
(2)初态:气体压强 (1分),设末态甲乙距离h
有 P1hS=PhS 解得 (1分)
活塞乙对弹簧压力增加F,再下移△h= (1分)
整个过程甲下移x=h-h+△h (1分)
解得: (1分)
四、计算题 3-4 (共8分)
16.解:(1) 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C1、C2,则有
sinC1 = = > = sin45° 得C1>45°(1分)
sinC2 =得C2=45°因为i = 45°= C2<C1 (1分)
P
Q
所以P1为红光,P2为红光和紫光的复合光,左右有标对或文字说明即可(1分)
(2)画对光路图 (1分)
设折射角为γ,由折射定律得n1= sinγ=0.8 (1分)
由几何关系得 光路图 (1分)
tanγ=R/AP 得AP=7.5cm (1分)
ΔOA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Q=10cm (1分)
所以 PQ= AP+ AQ=17.5cm (1分)
五、计算题 3-5 (共3小题,共24分)
17.解:(1)核反应方程为+→+γ(2分)
(2)由ΔE=Δmc2得Δm==4×10-30 kg (2分)(计算错误扣1分)
(3)由ΔE=h得λ==6×10-13 m.(2分) (计算错误扣1分)
18.解:
解:(1)由竖直上抛运动可得
t==6s (1分) H= =180m (1分)
(2)由平抛运动可得
X1=V1t V1=100m/s (1分)
最高点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m)V2=mV1(2分)V2=200m/s(1分)
第二块弹片 落地 X2=V2t=1200m (1分)
所以落地后 相距X=X1+X2=1800m (1分)
19.解:(1)由ABC三个物体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 (2分)
由系统能量守恒:---- (2分)
(2)设经时间A与C恰好相对静止,此时A的速度最小,设为
在与相对静止前,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2分)
A和B做匀减速运动,做匀加速运动,达到在与C相对静止过程中时间为
解得 ---- (1分)
的最小速度为---- (1分)
(3)(作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