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宁夏银川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银川九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 - 11 -‎ ‎,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 (摘编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对社会民众的影响深刻而普遍。‎ B.中国人感受到宇宙是生生不息而具备条理的运行大道,这种精神境界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诗书礼乐的文化就得以成就。 ‎ C.诗书礼乐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礼”造就群体生活的秩序,诗与乐则陶冶性灵。‎ D.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从最底层的物质器皿直接进入艺术领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更为深刻。‎ B.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二者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相辅相成,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C.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 D.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融通和谐。‎ B.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之本在于音乐的精神,因此,乐是人类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 C.人类社会的礼和乐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凝聚了社会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使中国人追求和谐的文化理念得以体现。‎ D.与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的西洋艺术相比,中国艺术则呈现出端庄流丽、雍穆和平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慧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给金人曰:“‎ - 11 -‎ 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刚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上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全保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人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前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②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乌夜啼 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符国秦川人。被徙沙漠,其妻苏氏。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 ‎8.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5分)‎ ‎9.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川女的情感的?请就其中两点作分析。(6分)‎ - 11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 。‎ ‎(2)《岳阳楼记》中借草木茂盛描写春天晴明的句子是 , 。‎ ‎(3)《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 , ”,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新事物不断涌现,其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富含哲理的句子是 , 。‎ ‎(5)《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 。‎ ‎(6)《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头 像 林斤澜 ‎ 画家老麦气色红润,为人圆通,又走好运,同行拿“脉通”来开玩笑,老麦索性拿“麦通”当了笔名。‎ 这天他从人民礼堂出来,手提包里装着刚得的奖品。他骑上车,美滋滋地回味着…… ‎ 老麦的确好运道,十年浩劫没有伤着元气,眼下又青云直上。前年画了张武斗场面,闯了“禁区”,热辣辣得了奖。去年评奖说要点叫人愉快的,他就画了张五只小猫,像小孩子那样互相抓挠着,鲜活极了。今年得奖的是“夜行军”:一个十几岁的女兵,军帽下边戳着两根辫橛子,背一把二胡。革命传统教育、军事题材,一下子名列前茅……‎ ‎ 怎么拐到胡同里了?呀,梅大厦!十分熟悉又经常想不到的名字跳了出来。再拐两个弯不就到梅大厦家了吗?这位姓梅的跟老麦是老同学,学的是雕塑。三年了,老麦忙于来信,来访,来约稿;梅大厦却连逢年过节都没露过面。他在干什么?美术界不大听说他的名字了。老麦把车推进一个没有门扇的门洞,叫道:“梅大厦!”就听见屋里叫:“吃饭没有?正好,给你下挂面。”三年不见,劈头还是三十年前穷学生的口吻。‎ ‎ 老麦进里屋坐下——只有里屋才有凳子。除了角落的单人床,屋里全是架子,架子上全是雕塑。梅大厦头发花白、乱蓬蓬的,细眼睛挂红丝,小个子还驼点儿腰。只有两只手肌肉鼓胀,是灵活的年轻的手。‎ ‎ 趁这年轻的手专心地下挂面,老麦把架子浏览一番。书架上是陶瓷,有的古色古香,有的土里土气,造型、使釉、神态,都着力继承民族传统。货架上是石雕,显然追求现代派的表现方法。钉起来的架子上,全是木雕,有的还是半成品,看来都是近作了。老麦行家的、安闲的、挑剔的眼光不安起来了。这些木雕不是从庙堂、寺院的雕塑里来的吗?不是从民间的泥娃娃、面人儿脱胎的吗?可是又吸收了外国现代方法呀!这么个杂院的破屋,这么个泥瓦匠般的老同学,有探索,有创造……‎ ‎ 老麦看见书架顶板上撂着一个女兵,辫橛子,身背二胡,军帽上肩膀上落了不薄的尘土……这个烧瓷女兵是三年前见过的,和自己的画稿有没有关系呢?倒也难说。不过,平心而论,这个女兵是一般化的,自己画的那个有个性,有人物的心灵……老麦吃着面,斟酌着说:“得有个人照顾了!”“我没有时间。要命的是,我那几年只做了几件,你看——”‎ - 11 -‎ 梅大厦指一下那个一身尘土、背着二胡的女兵,“现在看都懒得看一眼,这么不经看。”老麦心里一沉,但又平和地说:“你这个女兵是一般化了些。”‎ ‎ 梅大厦走到货架前,年轻的手倏地转到一块淡绿的玉石上。“漂亮吧?从人家废料堆里捡的,我小心极了,耐心极了,慢慢磨出来的。你看,春天了,叫太阳晒化了,摊在淡绿的水面上,身底下的颜色,是水……”老麦这才领悟,这是一只白天鹅。长长的脖子弯弯地贴在背上,是刷洗羽毛?是刚从梦中苏醒?是尽情享受大地春回?……不觉叹道:“可惜,这些东西眼前是无名无利。”“管那个做什么。”梅大厦两手一拍,劳动布的工作服飞起粉尘。“现在是我一生工作最好的时候。思想上自由,生活上自由,艺术上我觉着看得见自由王国了。”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闪着一种不那么正常的光芒。老麦暗想:这样的光芒自己是没有的,不,是自己欠缺的。‎ ‎ 梅大厦的手往钉起来的架子上一排排黄杨木人物那里扫过去,好像将军指点他的士兵。老麦的眼睛顺着他的手,停在了一个不大的头像上。这是一块黄杨树顶,留着原树皮,只上尖下圆地开出一张脸来。原树皮就像头发,脸是少妇型长脸。老麦立刻看出来,那比例是不写实的。头发下边露出的尖尖脑门,占全脸的三分之一。弯弯的眉毛,半闭的眼睛,从眉毛到眼睛,竟有一个鼻子的长度。端正的鼻子、紧闭的嘴唇是写实的。没有这样的脑门和这样长长的眼皮,仿佛思索盘旋不开。哦,头像,是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 老麦再看看那些陶瓷,那些玉石,更加明白老同学在着力民族传统之后,追求现代表现之后,探索着一个新的境界。他感叹:“三年不见,你的进展很快呀!”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里,射出了光亮。“就是要做,赶紧做,现在是我一生最好的时候。”梅大厦年轻的手,抓着花白衰老的头发,扯了两扯。‎ ‎ 老麦坐不住了,心思活跃,想为梅大厦另找一处房子,想请一些专家来,想组织一个像样的展览会……‎ ‎ 老麦骑上车,为自己的发现和将要实现的计划兴奋起来,胡同里,他把铃铛打得山响。‎ ‎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同行拿“脉通”开老麦的玩笑,老麦索性拿“麦通”作笔名,表现出老麦不拘小节、圆通随和的性格。‎ ‎ B.小说写了老麦和梅大厦之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文笔细腻而深刻。‎ ‎ C.小说细节描写细腻传神,梅大厦蓬勃的艺术创造力就是通过他那双年轻灵活、肌肉鼓胀的手表现出来的。‎ ‎ D.同题材的女兵作品,老麦的获了大奖,梅大厦的却被摞在一边,这让老麦既为老同学惋惜,又为自己庆幸。‎ ‎ E.小说结尾呼应开头,意味深长:老友的托付,自身的责任,时代的催促都回响在老麦打得山响的车铃声中。‎ ‎(2)小说中的梅大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第三段写了老麦的“好运道”,有什么作用?(6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顾毓琇:文理融通学术泰斗誉满中西 ‎110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若、朱自清、 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 - 11 -‎ 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 这美誉中的“毓秀”,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 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一家人 “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顾毓琇的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帝运动”、“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 ‎1929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学,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 ‎“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土贡言献爆狂。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辞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沙坪万里征。”这些喷勃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赤诚的爱国之心。‎ 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 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1940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 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 ‎1950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 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 诗词。1957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 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 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2年9月9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作为世纪老人,他堪称是一位文理通融、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28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 ‎ - 11 -‎ ‎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 ‎【相关链接】‎ 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1927年,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r Medal)。‎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929年,顾毓琇从美国学成归国以后,一面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一面用文字为民族呐喊,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B.顾毓琇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让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而他的心也没有安宁过。‎ C.顾毓琇是明代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的后代,他的祖母是秦观后人,而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他的家庭有着令人羡慕的优美家风。‎ D.‎1902年12月24日,顾毓琇诞生于无锡学前街的一所书香老宅,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他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 E.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以后,顾毓琇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其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2)顾毓琇被称为“旷世奇才”,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 ‎(3)顾毓琇的人格魅力是他被人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顾毓琇的人生经历与成就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出乎意料,周汉民没有 ,反而对敏感的区内金融改革试点畅所欲言。他坦言自贸区的细则很快就要出来。‎ ‎②从“巨头”到“中产”,以战略转型为名义的裁员正在全球进行。而在国内,尽管大多数企业对裁员 ,但也有门户网站传出了有关企业“瘦身”的消息。‎ ‎③我们不搞无谓争论,但涉及大是大非问题,涉及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 ,更不能退避三舍。‎ A.含糊其辞 闪烁其词 讳莫如深 B.闪烁其词 讳莫如深 含糊其辞 ‎ C.讳莫如深 闪烁其词 含糊其辞 D.含糊其辞 讳莫如深 闪烁其词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B.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C.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红星小学门卫王煦被区教育局评为“十大感动校园人物”,他的事迹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认识全校500 多个学生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 _____,_____‎ - 11 -‎ ‎ 。_____,_____。_____,_____。门卫感动校园,体现的就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精神。‎ ‎①学校里的教师是在教书育人 ‎②这不只是像背书那样背出来的 ‎③要叫出全校学生的名字,实在不容易 ‎④校园内的管理、服务也无不在体现育人的功能 ‎⑤能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很简单 ‎⑥这是关爱学生、日积月累的自然结果 A.①④⑤②③⑥ B.③⑥②①⑤④ ‎ C.⑤③②⑥①④ D.②⑥①④⑤③‎ ‎16.阅读下面示例,按要求作答。(5分)‎ ‎    “丢手绢”是几代人童年时的游戏,多少小朋友学会洗的第一件衣物就是自己的小手绢。现在的你还有手绢吗?今天的小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手绢为何物,纸巾的泛滥几乎让“手绢”成了只存在于词典中的一个词,“美丽天津﹒重拾手绢行动”倡导大家:少用纸巾,多用手绢。‎ ‎    活动主题:把丢掉的手绢捡起来 ‎    宣传语:捡起的是童年记忆,留下的是绿树蓝天。‎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了留住它,请你根据下面的策划活动,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 活动策划:“美丽银川,绿色出行活动”倡导大家: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让蓝天更蓝,绿色常在。‎ 活动主题:(2分): ‎ 宣传语:(3分): ‎ ‎17.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材料    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①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铜器时代,但是,   ②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③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的后方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点的地方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能拿到文凭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一切说外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以后,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以后,到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到哪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个年代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同年代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从上述材料不同年代人们的回答中你能看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11 -‎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答案 一、‎ ‎1.D(“从最底层的物质器皿直接进入艺术领域”表述有误)‎ ‎2.A(“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理解有误)‎ ‎3.B(“乐是人类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分析有误)‎ ‎4. A (文言文断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从句意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宣和末期,高丽入宋朝进贡,使者所过的地方,调发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骚动且用度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且对于中原之国来说又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孙傅把他安置在蕲州。)‎ ‎5.D(D项错误在于“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而是被“预定”,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皇储、储君”)‎ ‎6.C(C选项“杀二宦者”错。原文中说的是:“别求类状宦者二人杀之”,意思是说“另外找了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也就是说是两个像宦官的人,而不是宦官)‎ ‎7.(1):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关键点:“唯”,只;“帝”,名词做动词,统治、称帝;“苟”,如果;“当”,判罪,这里是判自己去死的意思;“之”代指前面的事情。‎ ‎(2):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关键点: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虽”,即使;“俱”,一起;“面”,名词做状语,当面;“庶或”,或者;“济”,实现、成功。‎ 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條是尚书,孙傅给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蔡條没有采用他的话。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宰相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许翰也被罢职离开。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问他原因,他说:“祖宗的法令能让百姓受惠,熙丰年间的法使国家受惠,崇观年间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处。”当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枢密院同知,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着前进,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忙紧闭。这一天,金人于是登上了都城。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没有返回。孙傅多次写信请求进过送还皇帝。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诸位王爷,嫔妃。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对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门口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趁着大帅的军队讨伐平定的机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还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来继续。”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他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守门的人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参与什么?”孙傅说:“‎ - 11 -‎ 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 ‎8.本诗描绘出傍晚时分归鸦栖枝,织锦秦川女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景。(2分) “黄云城边枝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渲染(营造)了凄凉气氛,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3分)‎ ‎9.(每点3分,手法2分,分析1分;答对两种即可;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①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川女思亲念远的孤苦作铺垫。‎ ‎②化用窦滔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川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 ‎③“隔窗语”或“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 ‎④“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 ‎10.‎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1.(1)(5分)(答B给3分,答C给2分,A答给1分,答D、E不给分)‎ ‎(2)(6分)①热爱艺术,造诣精深;②勤奋探索,不断创新;③安于贫困,淡泊名利。(每 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补充叙事,深入介绍老麦其人;②设置伏笔,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③深 化主题,与梅大厦的艺术追求形成对比,引人深思。(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是雕塑家梅大厦。①题目是“头像”,而“头像”是梅大厦的作品;②写老麦是为了和梅大厦形成对比,表明作者的感情倾向;③塑造梅大厦的形象,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观点二:是画家老麦。①小说从老麦的视角来写,老麦言行贯穿全文;②梅大厦这一形象是由老麦引出的;③写梅大厦,是为了突出老麦对自身的反思,深化主题。(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若答二人皆为小说主人公,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2.(1)A C(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B.“一生都生活在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错,原文是“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D.“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无中生有。E.“其后”表述不准确,时间跨度较大,准确地说,应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 ‎(2)①他是国际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蓝姆”金质奖章;②他曾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旅美期间,还写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③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还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④他曾撰写出版《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①心怀赤子之心:祖国处于混乱时期,他为祖国鼓舞呐喊;祖国处于和平时期,他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②清醒认识人生:面对虚荣时,他不为虚荣所累,做到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③一生走在追求的路上:作为世纪老人,电机权威人士,他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成为文理融通的奇才。(每点2分)‎ ‎(4)①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或者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容忽视;②个人的命运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要始终心怀祖国, 与时俱进,这样人的追求才有动力;③个人爱好应该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实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④报国之路可能并不平坦,但是只要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就终将实现报国之志。(8分)(‎ - 11 -‎ 既有自己的观点,也要联系文本材料;没有观点的,最多得4分;没有材料的,最多也是4分。若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 亦可酌情给分)‎ ‎13.B答案解析: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有意遮掩。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现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直说出来。‎ ‎14.D答案解析:A句式杂糅,可将“一项禁令关于…… 饮料”改为“一项关于 ……饮料的禁令;B语义重复,“短期内”、“一时”重复。C搭配不当,“耐人寻味”不能做主语,可添加主语中心语即“耐人寻味的感觉”。‎ ‎15.C答案解析:从每条横线后的标点符号来看,六句话分为三个层次,每层两句。其中,第一个层次是③⑤,讲的是“性质”,而从⑤到③显现出由易到难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②⑥,讲的是“原因”,而从②到⑥显现出由浅(“背”)入深(“关爱”)的层次。第三个层次是①④,讲的是“意义”,而从①到④显现出由“常”(“教书育人”是常识性观点)入“新”(“管理、服务育人”是新的理念)的层次。这样,六句话就形成了“性质——原因——意义”三个鲜明的层次。据此,横线上的六句话应排列为⑤③②⑥①④,该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项。‎ ‎16.参考答案:‎ 活动主题:让自行车上路 宣传语:骑自行车上下班,强身健体零污染。‎ ‎17. 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2分)    ‎ ‎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2分)‎ ‎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2分)‎ - 11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