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苏格拉底在临刑前,克里托劝他逃走时,他却说:“我决不从任何朋友那里随便接受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服刑自杀时,他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里托,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这些话表明苏格拉底看重的是
A.人的传统知识 B.自然万物内在的“理”
C.有道德之人自己的感觉 D.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
2.“雅典民主政体把它的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材料体现出作者担忧雅典的民主
A.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B.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C.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 D.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
3.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前期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5.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三者的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这段话实际否定的是
A.西周时期形成的分封制 B.秦朝建立的郡县制
C.统一货币的制度 D.西汉郡国并行制
7.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下列史料与这种“制度”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于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
8.《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六部职能的衰退
C.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宰相权力的反弹
9.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10.《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淹池会上桌上放着一些竹简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11.图《同(治)光(绪)十三绝》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家传之宝。此图主要体现了
A.京剧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B.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C.京剧在同光年间曾中断
D.京剧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12.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6
13.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4.梁启超曾断言:“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15.《校邠庐抗议》是早期维新派冯桂芬于1861年完成的作品,在该书的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由此可知冯桂芬表达的思想应该是
A.反抗侵略 B.政治改良 C.中体西用 D.全盘西化
16.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他称赞的是美国的
A.邦联制 B.联邦制 C.中央集权制 D.三权分立
17.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国王与议会之问形成了制衡关系 D.责任内阁制形成
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19.世界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雷纳·韦勒克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就诗歌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他所评论的是哪一文学流派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0.西方的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思想。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批判传统思想,动员、组织民众捍卫主权,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从根本上反映出
A.文化背景的差异 B.民族精神的差异
C.时代背景的差异 D.民主和科学发展程度的差异
21.一般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但是,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深度和利用效率,却不是同步的。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的利用——互联网
B.相对论——原子能的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原子能的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D.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的利用——相对论
22.孙中山汲取并发展了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思想,提出在国家机构中设立行政、立法、司法、监察和考试五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称为“五权宪法”。该主张主要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 C.民生主义思想 D.扶助农工思想
23.“百家争鸣”的局面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再次提倡“百家争鸣”,旨在
A.促进政治民主化 B.调动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6
C.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D.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
2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作为有感知的生物(人类),他受到无数情欲的支配。这样一种存在物随时都可能忘却他们的创造者;上帝便以宗教的法规让他们回忆起这一切。这样的存在物随时也会忘却他自己;哲学家以道德规范警示他。”从材料可以看出孟德斯鸠
A.支持上帝造人的观点 B.认为人类必须遵守宗教教义
C.认为人类是愚昧的 D.主张用法律来约束人类
25.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例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圣贤是禹,到了孔子时代出现了尧舜,及至战国时代又出现了黄帝、神农,到了秦代又出现了“三皇”,到了汉代以后则出现了“盘古”。按照顾颉刚的说法,下列哪一朝代中关羽的形象最光辉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第Ⅱ卷
本卷共3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条件要求作答。
26.(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学贯中西,兼通文理,纵晓古今。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王道等普世观念,同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法治、科学等普世精神,进行融合,而创造出三民主义学说。他不仅包容兼通东西方文化,还能与时俱进。当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他又吸纳部分马克思主义,称自己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
——摘自朱相远《辛亥百年的主航道》
材料二 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6分)。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有何发展变化(6分),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6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二 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的监察机构名称,据材料二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4分)
6
(3)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与中国唐朝的监察制度的异同。(6分)
28.(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做了题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报告,使得《易经》背上了“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罪名。杨先生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它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法;并且《易经》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这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主要原因。
——曹树明《与近代科学》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6分)
(2)阅读材料二,你认同杨振宁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吗,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A
A
A
D
D
A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C
C
B
B
C
B
C
21
22
23
24
25
A
B
D
D
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8分)
(1)吸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融合西方启蒙思想,创立了三民主义;吸收马克思主义的部分观点,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6分,每点2分)
(2)发展: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前,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在民生主义中加入了节制资本的内容。(6分,每点2分)
原因:帝国主义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孙中山革命道路探索屡次失败;共产国际与共产党的帮助。(6分,每点2分)
27(14分)
(1)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汉朝在地方设立刺史,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2分)
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2分)
(2)特点:方式多样;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4分,三选二)
6
(3)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2分)
进步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4分,每点2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