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新课标】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从外国引入中国的,而唐代文人柳宗元有一文章《封建论》,这一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2.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从
《宋书》中的刘敬先、殷孝祖,到《新唐书》中的张茂宗、延宗,再到《明史》和《清
史稿》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下列哪
种观念。( )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3.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制度 D.文字契约的承诺
4.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5.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A. 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B.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6.“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 当时的( )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7.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8.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太祖极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9.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6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10.“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11.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使希
腊城邦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 )
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贵族统治,僭主当政
12.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此相似的是( )
A.美国总统的产生 B.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
C.法国总统的产生 D.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产生
13.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14.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他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卡拉卡拉敕令》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5.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图海报。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
A.英国国家元首首相与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所拥有政治权力的异同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
C.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与发展
16.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17. 奥巴马于200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在任职期间
的权力与义务不包括( )
A.对宪法负责 B.统率三军
C.对国会负责 D.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
18.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所拍卖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首铜像,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导致它们流失海外的侵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9.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6
20.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反映历史本质是( )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孙中山反对帝制,农民都拥护
D.信息封闭,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到达农村
21.语汇出现频率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主题的变化。下列语汇属于1912年的是(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22.中国近代史上由学生、工人、市民等城市民众第一次积极加入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迫使中国政府在谈判桌上向列强说“不”的政治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人民解放战争
23.张学良说,我的祖辈清末从山东闯关东到东北,从我父辈以上几代没有一个好好地死,大多是死于非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张学良前辈参加太平军战死沙场 B.清末民初政局动荡,生逢乱世性命难保
C.抗战爆发遭日军屠杀 D.辽沈战役英勇牺牲
24.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5.2008年8月8日北京将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其实早在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就提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夺得奖牌?何时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100年前“奥运三问”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 )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开展 B.清政府尤其重视体育事业
C.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流困难 D.人民对国衰民弱的现状强烈不满
26.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博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诗作是为纪念(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7.江泽民到中国一个城市参观时曾亲笔题字“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个城市应该是( )
A.南昌 B.广州 C.上海 D.井冈山
28.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
上海守军抗击日军 百团大战纪念碑 民兵大摆地雷阵 回民支队在训练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C.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D.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
29.“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由此判断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6
30.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 )
A.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召开
C.1954年中国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31.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
32.“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这段话旨在( )
A. 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约 C.建立欧共体 D.推行杜鲁门主义
33.如果给右边德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疆域图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正确的应该是( )
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
B.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
C.冷战时期的德国
D.柏林墙推倒后的德国
3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
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35.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B.冷战格局下国际关系紧张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 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解体
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36题12分,37题18分,共30分)
3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三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皇帝
(1)材料一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政体有什么异同?(6分)
(3)与材料二中的“皇帝”比较,材料三中“朕”的权力有何不同?其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政体?(4分)
6
37(18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分)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6分)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
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4)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5:ABBBB 6—10:CACAB 11—15:CDABA
16—20:CCBBA 21—25:BABCD 26—30:AACCC
31—35:BBCAA
二、 材料分析题(36题12分,37题18分)
36(12分):
(1)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确立议会的主权)。(2分)
(2)相同点:都是君主立宪制。不同点: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德国皇帝拥有大权,议会权力有限。(6分)
(3)“朕”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限制。性质:封建君主专制政体。(4分)
37(18分):
(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利。(2分)
6
(2)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4分,任选其中2点即可),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2分,任选其一即可)
(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2分)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