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
(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就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登天首先是要拥有强大的运载工具,其次是要研制出能模拟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载人航天器。
发射载人航天器的火箭,其可靠性几乎要达到100%。当今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一般不超过3级,其原因是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火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靠性也将下降,只要其中一级火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箭毁人亡,级数越少,可靠性越高。
发射我国“神舟”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就是一个典型。它是在以前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并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判断火箭故障,出现故障时向有关系统发出逃逸指令和中止飞行指令;二是航天员逃逸时完成逃逸飞行器的时序控制等。逃逸系统的任务是当运载火箭抛弃整流罩发生重大危险,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时,能使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航天员的返回着陆提供必要的条件。
“长征”二号F型为2级火箭,其可靠性提高到了97%,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了99.7%。
载人航天器与无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增装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航天服和应急逃生装置等特设系统,以便为航天员提供服务。另外,载人航天器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结构密封性能一定要好;还要有返回地球所需的装备,即返回着陆系统。
航天服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宇宙飞船上的应急逃生装置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它们在飞行的不同阶段各有用途。
为了保障万无一失,载人航天器中一些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甚至三备份。
飞船返回要闯过三道“鬼门关”:一是过载关,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载,就像飞机撞山一般,所以必须使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二是火焰关,飞船返回时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三是撞击关,尽管飞船降落时有降落伞帮助减速,但降速仍较高。另外,还要保证其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营救。
载人航天器起降过程中巨大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高强度的噪音、剧烈的震动和猛烈的冲击等,可使人体内部液体和组织发生位移,引起胸痛、呼吸困难、肌肉紧张、黑视等,只有精心挑选和受过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
(节选自2003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载人航天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它装备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多种系统,特别是它装备的逃逸系统,可以充分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B.它具有比无人航天器更大、密封性能更好的活动空间,还装有在返回时消除冲击过载的设施。
C.它装备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是为了供航天员在飞船发射出故障的时候逃生之用。
9
D.它的一些关键部件可以做到双保险,在出现一次、二次甚至三次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答案】D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对“航天服”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它是一种供航天员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属于载人飞船的特设系统。
B.它可使航天员在出舱时避免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
C.它可以使航天员在返回地面前一旦遇到飞船漏气等特殊情况,保障氧气供应而免遭生命危险。
D.它是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上升、在轨运行、返回等各个环节上必须穿着的特殊服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D项,在轨道运行期间,航天员不穿航天服,由“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这些叙述得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运载火箭的级数与箭系统的复杂性成正比,与火箭的可靠性成反比。
B.“‘长征’二号F型火箭”上的逃逸系统可以充分保障飞船完成在轨飞行任务后,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C.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只要闯过了过载关、火焰关和撞击关这三道关口,就可以确保生命无忧了。
D.由于登天和落地对人的体质具有特殊要求,只有经过精心挑选和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因此普通人将永远无法进入太空。
【答案】A
【解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赵九章
高睿
9
1907年10月15日,在古城河南开封一户原籍浙江湖州的中医世家,一个男婴呱呱诞生了,他就是赵九章。幼年的赵九辛,在私塾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发奋读书,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国家的栋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对赵九章的思想影响很大,少年赵九章不仅因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且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以“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为己任。
1925年,他考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在这里,赵九章与一些进步同学走到一起,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爱国的民主学生运动中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不幸被捕入狱。所幸赵九章的姨夫戴季陶在国民党政府中位高权重,由他出面疏通关系,终于将已经奄奄一息的赵九章从狱中保释了出来。
赵九章虽然出狱了,但大革命失败后,进步势力遭到严重挫折,革命形势十分严峻。有戴季陶这么一个有权有势的亲戚做靠山,而且本身还曾做过戴季陶的机要秘书,以这样的资历,赵九章若要走上仕途,前程自然不可限量。但他却看不惯国民党官场的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时常与戴季陶发生矛盾。1930年,他毅然北上,考进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5年7月,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动力气象学、高空气象学和海洋学等课程。1937年,他在《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这篇论文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把数学、物理引进气象学领域的想法。同年,他在整理大西洋高空探测资料的基础上,用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定量地讨论了从热带高压到赤道途中信风主流中得到的水汽和热量的多少问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这是他按自己的思路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来的首次尝试。该文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他也因此受到国际专家的瞩目。
1938年,赵九章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大半个中国都成了抗战区,当时,凭赵九章的社会关系和自身条件,他若要继续留在国外,完全不在话下。可赵九章念念不忘的是用自己的学业报效祖国,因此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
1945年,赵九章针对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著名气象学家C.G.Rossby等首先创立的大气长波理论的不足,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
1946年,赵九章正式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职务。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但赵九章决不屈服,他顶住国民党当局的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持不撤离大陆。
身为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洞察到世界大国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并敏锐地意识到,新兴的空间物理研究将在国际上兴起,新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1957年春,赵九章向国家提出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能性和提交技术实现途径的分析报告,成为我国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第一人。针对当时国际上对中国技术封锁的现实,他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9
的重要建议。因此,在开展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事业中,赵九章始终都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科技和工业基础上。1959年,当国际磁层物理和太阳风研究刚起步,他就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创立了以空间物理研究为目的的磁暴组。他抓住当时空间物理的主题——辐射带、太阳风、日地关系等,带领他的研究集体,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取得一批接近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撰写了中国第一本《高空物理学》专著,揭开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第一页。60年代初期,在赵九章的领导下,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发射了气象火箭,研制出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还研制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这些踏实的工作,为以后成功发射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赵九章20世纪初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上过私塾,五四运动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
B.赵九章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曾被捕入狱,后被保释出来。
C.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气象学等课程,他的论文《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
D.赵九章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因为成就卓著,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
E.赵九章在开展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事业中,始终都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科技和工业基础上,在该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
【答案】A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赵九章在气象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首次尝试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每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传记内容的感知,从文本中找到与赵九章在气象学上取得的成就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筛选出来并提炼概括。例如,答题区间在第4段、第6段,“这是他按自己的思路把数学
9
、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来的首次尝试”“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可根据这两句提示直接提炼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为什么称赵九章为“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洞察到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意识到空间物理研究的兴起,提出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行性和提交技术实现报告;针对国情,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的重要建议;带领他的研究集体,揭开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第一页;研制出了与人造卫星相关的多种技术工具。(每个要点2分,答出三个要点即可。意思对即可,答案要紧扣“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来回答)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换一种思考方向,即赵九章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哪些惊人的业绩与贡献。因此,答题时,要从文本中找到赵九章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文本最后一段,抓住关键的提示性的语句提炼概括。例如,“身为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洞察到世界大国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并敏锐地意识到,新兴的空间物理研究将在国际上兴起,新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1957年春,赵九章向国家提出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能性和提交技术实现途径的分析报告,成为我国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第一人”“撰写了中国第一本《高空物理学》专著,揭开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第一页。60年代初期,在赵九章的领导下,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发射了气象火箭,研制出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还研制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等,根据这些语句提炼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作为一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学家,赵九章充满了人格魅力。请结合文章,就赵九章的人格魅力,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①志向远大,追求进步。赵九章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青年时代投身爱国民主运动。②淡泊名利。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本来可以依靠关系和资历走上仕途,前途无量,但他不愿与腐败的国民党官场同流合污。③不惧危险,报效祖国。赵九章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本可以留在国外,但他为了报效祖国,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④不惧权贵,不屈服压力。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国民党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他坚决不屈服,顶住了压力。(每个要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9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一生就做一件事
“一生就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者,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
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朱光亚,是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
大音希声。一辈子少言寡语的朱光亚,一生也喊过惊天动地的“两嗓子”——
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1950年3月18日,52名中国留美学生发表《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朱光亚的另“一嗓子”,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炸”出来的!
1964年10月16日15时,大西北戈壁滩一道强光闪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史称“东方巨响”。
那天,在撤离试验现场时,司机驾车走错了路。当朱光亚转过身来,正好看到半空中升腾的蘑菇云,顿时潸然泪下。当晚,朱光亚在庆功宴上喝得大醉,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醉酒。
大有大无。事业重如门前山,名利淡似杯中水——
“两弹一星”元勋的传记很丰富,但唯独没有《朱光亚传》。不是没人写,而是到他那里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
父亲是于什么的?就连他的长子朱明远也是猜出来的。他回忆道:1967年的一天,院子里一群孩子聊天。有人突然问: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没有人能答出来。有人说,咱们回忆一下,是不是每次报纸上公布核试验,我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北京?大伙一想,果然如此。顿时,我们感到非常神圣,静静地坐了好长一段时间……
朱光亚85岁生日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主编出版了《战略科学家朱光亚》。后记里有这样充满遗憾的话:朱光亚做的工作,至今还有许多不能对外公布……
探寻朱光亚的内心世界,他不愿多说自己,并不完全出于保密考虑。
奥本海默被称为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朱明远也问过父亲,中国的“奥本海默”是谁?朱光亚的回答是:“应该是一群人,应该是整个集体。”
2004年12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朱光亚星”。命名仪式上,朱光亚说:“我很不敢当……”
大粗大细。凡是不感兴趣的,他就眼皮一耷拉——
有人评价朱光亚,凡是不感兴趣的,他就眼皮一耷拉。
——有多少钱,他不在意。中国工程院原秘书长葛能全回忆,1996年,朱光亚获得“何梁何利奖”
9
的100万元港币奖金,马上提出捐给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
——坐什么车,他不在意。朱光亚有一辆心爱的“老爷车”,不是汽车,而是自行车,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骑到90年代初,直到70多岁,还常常骑自行车外出。其实,组织为他配有汽车和警卫。
——吃什么饭,他不在意。中国工程院成立之初,连个食堂也没有,院长朱光亚就和工作人员一起吃普通盒饭,每次还把吃不完的剩饭剩菜包好带回家。他最爱吃的菜,不过是湖北老家家常菜:排骨莲藕汤、夹干肉。
然而,有时候朱光亚却“细”得让人匪夷所思——
老秘书张若愚回忆:有一次在外面开会,朱光亚让他回家取一份文件,告诉他,第几个保险柜,第几格,从左到右第几摞,从上位下数第几份,不要看内容,取来给我就行了。
批阅文件,他就像老师批改学生作业一样,不但修改内容,连病句、错字甚至标点符号都认真修改,而且字迹工整。
他的军装,也像文件摆放一样井然有序,每个衣服箱子里都有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箱子里放的是冬装还是夏装,一目了然。
他抽屉里放的铅笔、橡皮、小刀都是有数的,孩子们有时悄悄拿走一个,他马上就会发现。
他还经常拿台历反面写东西,如果只需要写一句话,他会撕一条下来,而不是用整张纸。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7岁。
那天,北京白雪皑皑,天地缟素。
含泪望长空,很多人动容地说:“钱学森钱老走的那天也下雪,真巧!”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8.文章开头部分引用了朱光亚的原话,“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请对这句话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案】这句话的前半句轻描淡写,后半句奇峰突起,前后之间形成反差(写法1分),充分表现了朱光亚既有谦逊、淡定的处世风格,又有雄壮、豪迈的远大志向(目的作用2分)。
【解析】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朱光亚的,主要写了他的什么特点?(6分)
【答案】①大音稀声(1分)。主要从语言和成就方面来写朱光亚,赞美他的少言寡语与成就的惊天动地(1分);②大有大无(1分)。主要从事业和名利方面来写朱光亚,赞美他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1分); ③大粗大细,(1分)。主要从工作和生活作风上来写朱光亚,赞美他俭朴、不求索取的生活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与生活作风(1分)。
【解析】
9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本文在对传主进行介绍时主要运用了第几人称,使用这一人称有什么好处?(5分)
【答案】主要采用了第三人称。(1分)①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第三人称能够客观地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传主的成就和人格。(2分)②使用第三人称,有利于作者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更能真实地全方位地表现传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掌握运用第三人称的好处,注意从“使用第三人称能够客观地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传主的成就和人格”和“有利于作者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更能真实地全方位地表现传主。”等加以分析概括。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文章结尾两段含意丰富,请加以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用“白雪皑皑,天地缟素”来渲染气氛,表达了对朱光亚逝世的悲痛、哀伤之情。(2分)③把朱光亚与钱学森并提,突出了朱光亚的贡献与成就之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认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联系传记主旨,同时结合上下文内容,从感情或者表现手法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12.对下面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用一句话新闻的形式将材料中包含的主要信息表示出来(不超过20个字)(4分)
(1)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发射试验首次使用我国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飞船在运行期间,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2)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返回舱在轨道上飞行七天以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神舟”二号首次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
(3)2002年3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三号飞船,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理活动参数。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答案】中国“神舟”飞船载人太空飞行为期不远。
9
【解析】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4分)
(1)中央电视台将从明天起播出一部30集电视连续剧。
(2)播出的频道和时间是:第10套节目20点30分。
(3)该电视连续剧为首次聚焦航天幕后故事,再现中国航天奇迹的《神舟》。
【答案】中央电视台将从明天起在第10套节目20点30分播出一部首次聚焦航天幕后故事,再现中国航天奇迹的30集电视连续剧《神舟》
【解析】
试题分析:短句变长句就是把几个句合成一个句,一般使用合并同类项法。如三个句子可让第一句做主干,后面两句分别指出播出的频道、时间和内容。最后检查一下,一定要单句才行。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