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光山二高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单元强化训练题(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1.高等动物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 )
A.合子形成过程中 B.有丝分裂的中期
C.配子两两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D.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在人细胞分裂前期,可以看到几个中心粒( )
A.1 B.2 C.4 D.许多
3.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出现联会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极体 C.表皮生长层细胞 D.精子
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一次,产生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10 B. 20 C. 30 D. 40
5.下列关于细胞增殖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DNA和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⑤二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不含同源染色体
⑥二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含有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皮肤上的细胞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
B.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
C.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的消失
D.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天左右寿命后死亡
7.下列关于人的一生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整个生命进程中都发生着细胞分化现象
B.发生分化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变
C.癌细胞的产生是遗传信息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细胞的衰老与凋亡都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8.在进行有丝分裂的—个细胞周期中,某个细胞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之间的比是l︰l︰0,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
9.某细胞中下图发生了如所示的变化,a、b、c 代表不同的时期。该细胞可能是( )
A、根尖伸长区细胞 B、叶片表皮细胞
C、动物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D、动物的神经细胞
10.下列与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量变化有关的是(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用开水煮鸡蛋
C.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D.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对淀粉的水解
5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 )
A.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B. 能够无限地增殖
C. 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D. 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12.图A和图B为两种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A为初级精母细胞
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细胞B处在四分体时期
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1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未用龙胆紫染色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
C.口腔上皮细胞不分裂 D.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14.下列与核酸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细胞分裂的核酸只有mRNA和tRNA
B.细胞分化的原因是核DNA遗传信息改变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DNA的水解
D.细胞癌变后mRNA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1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全部染色体条数与全部DNA分子数之比为1:1
B.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
C.还原糖组织样液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呈无色,在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使DNA呈现红色,使RNA呈现绿色
16.某植物的某细胞核含2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且细胞中存在纺锤丝,则该细胞( )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17.大象和老鼠的个体差异不是细胞体积大小,而是细胞数目多少,大多数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直径一般在20~30 m之间,原因不包括( )
A.酶促反应和核糖体需要占有细胞一定空间
B.相对表面积越小,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C.细胞核DNA是不会随细胞体积扩大而增加
D.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关
18.下图为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A.细胞a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B.细胞c和h中染色体数目与细胞b不同
C.细胞e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细胞f中只含有X和Y染色体
19.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时间
每条染色体
上DNA含量
1
2
A
B
C
D
E
b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图甲 图乙 图丙
2
4
8
a c
数量(个)
①
②
(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 _____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 __________ ;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 ________ ;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_________ 。
(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____________ 。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 。
(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 ______ ,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⑥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 ____ 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_ 段受阻。
20.在研究细胞周期时,可以用 BrdU进行标记。将细胞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当细胞的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人到DNA的子链中。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中期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由于掺入BrdU的情况不同,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使DNA双链螺旋程度降低,从而着色浅。请分析回答:
(1)若观察到置于含有BrdU的某种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则该细胞正处于第 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2)若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深、一条着色浅,则该细胞正处于第 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判断的理由是 。
(3)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部分交换。若用显微镜观察,如何判断姐妹染色单体已发生了部分交换?答 。
(4)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5)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下三种变化:①继续进人下一个细胞周期;
5
②暂停分裂,但保留分裂能力;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癌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B细胞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填序号) 。
21.下图中图l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l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 。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
(3)分析可知,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22.下面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A、B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分别是 。
(2)图中C细胞的名称为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3)将上图中B、C、D、E、F、G细胞按分裂顺序连接起来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图F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
(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参照此图,在右下图中绘制此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
23.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2n=16)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h、36 h、48 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 h、12 h、24 h、36 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 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5%盐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5~8 min。
④ 步骤D 。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清水培养时间/h
5
质量分数/%
时间/h
0
12
24
36
0.01
24
10.71
13.68
14.19
14.46
36
9.94
11.99
13.59
13.62
48
7.98
10.06
12.22
11.97
0.1
24
7.74
9.09
11.07
10.86
36
6.12
7.87
9.98
9.81
48
5.97
6.68
7.98
8.56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 中“将根尖浸泡在15%盐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请写出“步骤D”的操作: ,“步骤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⑥ 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 _性染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可知,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参考答案
1.D
【解析】联会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D选项正确。
2.C
【解析】
试题分析:正常体细胞含有1个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有2个中心粒,在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数目加倍,所以细胞分裂前期,可以看出4个中心粒。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体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会发生联会,联会是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现象。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联会这个现象来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4.B
【解析】
5.A
【解析】
试题分析: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因为没有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有相同的一套染色体,每一套染色体都和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并且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①正确、②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DNA的分配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而细胞核中的DNA是均等的分配,③错误、④正确;二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由于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减Ⅱ整个过程都无同源染色体,⑤正确、⑥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B
【解析】
7.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知识。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内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仅仅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癌细胞的产生是遗传物质的改变,使正常细胞发生畸形分化的结果。
8.D
【解析】
9.C
【解析】
10.C
【解析】
试题分析:肽键数量变化包括增多和减少,肽键增多过程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肽键减少过程蛋白质发生水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过程是协助扩散,不发生肽键数量变化,开水煮鸡蛋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肽键数量不变,染色体复制过程有蛋白质合成,肽键数量增多,淀粉中没有肽键,选C。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C
【解析】
试题分析: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A正确;癌细胞不受机体控制,能无限增值,B正确;癌细胞呼吸速率增大,C错误;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C
【解析】略
13.C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细胞分裂的中期,口腔上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已经失去细胞分裂能力,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看不到染色体,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D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不变,B错误;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由基因控制的,DNA并没有水解,C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基因突变,细胞形态和表面蛋白质发生了改变,故mRNA的种类和数量变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中核酸的相应变化。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条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1,细胞质中的DNA不在染色体上,A错误;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B正确;还原糖组织样液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呈蓝色,在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使RNA呈现红色,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高中生物教材中相关实验研究,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6.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细胞核含2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说明细胞中着丝点已经分裂,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又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细胞在着丝点没有分裂时应该有10条染色体,而该细胞是同源四倍体植物的细胞,所以不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只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因此,该细胞分裂后将形成配子。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B
【解析】
试题分析:酶促反应和核糖体需要占有细胞的一定空间,限制了细胞的最小体积,A正确;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细胞中的物质交换,但不是其原因,B错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核中起控制作用的物质是DNA,C、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的原因。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可知,a→b→d表示有丝分裂,a→b→g→h表示减数分裂,d→c表示继续进行有丝分裂,d→e、d→f表示细胞分化,所以细胞a具有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功能,故A正确;细胞c和细胞b的染色体数目相同,细胞h的染色体数目比细胞c减少一半,故B正确;细胞e表示物质以胞吐的形式从细胞中出来,涉及细胞膜的流动性,故C正确;首先根据细胞h可推测该生物为雄性个体,细胞f是经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都为46条染色体,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Y),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19. (1)② ① ④ 次级精母细胞
(2)a 2、0、2
(3)B、b 在四分体时期曾经发生互换 16
(4)AB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甲中①是有丝分裂中期,②是有丝分裂后期,③是减数第一次后期,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其他是动物细胞;图甲中④中有一个染色体组,①③⑤⑥中有两个染色体组,②是有四个染色体组;③减数第一次后期,细胞质分裂均匀,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2)图乙中AB段表示DNA复制,姐妹染色单体正在形成;BC段表示有姐妹染色单体;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E段表示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图丙中(一)→(二)表示姐妹染色单体正在形成,a表示染色体,b表示姐妹染色单体,c表示DNA含量。图甲中细胞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为0,DNA含量为2。
(3)图甲中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般不存在有等位基因,但图中同时出现B、b等位基因,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图甲⑥有4对同源染色体,则配子有24=16种。
(4)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抗癌药物能专一性的与其结合,则癌细胞将处于间期,即图乙中的AB段受阻。
考点: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20.(1)一 ;
(2)二 ; 这时细胞内的所有染色体中,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分子只有一条单链含有BrdU,另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分子则两条单链都含有BrdU;
(2分;相同意思得2分,主要意思答对得1分)
(3)染色体上着色深的染色单体中含有着色浅的染色单体片段,着色浅的染色单体中含有着色深的染色单体片段;(2分;相同意思得2分,主要意思答对得1分)
(4)小于 ;(5)①③②。
【解析】略
21.(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甲、乙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3)乙、丙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AB段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加倍,说明发生了DNA复制;CD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减半,说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同源染色体是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故甲和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3)由于图1中BC段为DNA复制之后,而着丝点分裂之前,故图2中乙、丙细胞位于该段时期。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22.(1)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次级精母细胞; AEFG (3)E→G→F→C→B→D (4)1:2 (5)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A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D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无染色单体,为精细胞;E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F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G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所以图中B、C、D、E、F、G细胞的分裂顺序为:E→G→F→C→B→D。曲线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其中ac段为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ce段为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为:2N→N→2N→N。所以此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如下图: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关键是要能准确判断细胞分裂图所处分裂时期,掌握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属于中等难度题。
23.
⑴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⑵漂洗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⑶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⑷碱性 使染色体着色 ⑸用0.01%的秋水仙素处理根尖24小时后,再用清水培养36小时
【解析】
试题分析:⑴15%盐酸溶液和95%酒精溶液是解离液,其目的是让组织细胞相互分离。⑵解离后的操作是漂洗,其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⑶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⑷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由此可以推测石碳酸-品红试剂是一种碱性染料,其作用是将染色体染色。⑸由表中数据可知,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h,再在清水中培养36h后细胞分裂指数最高,所以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h,再在清水中培养36h.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