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四师七十一团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页的答案栏上,每小题 2分,共60分)。
1.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A )
A.繁重的摇役 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2.为实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愿望,陈胜在哪里建立张楚政权----------( D )
A.咸阳 B.蕲县 C.陈 D.大泽乡
3.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D )
A.严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 C.赋税摇役沉重D.失去民心
4.文景之治是指--------------------------------------------------------( B )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5.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是接受了谁的建议------------( D )
A.董仲舒 B.刘濞 C.晁错 D.主父偃
6.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C )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C.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 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
7.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而西汉时期提出“以德化民”在--( B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8.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D )
A.大学 B.儒家 C.郡国学 D.太学
9.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 A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窒息学术空气
10.我国历史上唯一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B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11.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 B )
A.反击匈奴 B.治理黄河 C.提倡节俭 D.弘扬佛法
12.下面几项重大发明,属于东汉时的是------------------------------------( C )
A.温室栽培蔬菜 B.发明耧车 C.发明水排 D.在耕犁上安装犁壁
13.西汉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是--------------------------------------------( C )
A.简车 B.翻车 C.耧车 D.水排
14.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 B )
A.农业 B.冶铁业 C.冶钢业 D.丝织业
15.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钢材的国家,其时间大概是-------------------------( C )
A.春秋战国 B.秦朝 C.汉朝 D.三国时期
16.汉武帝时期,人们使用得最多的钱币是------------------------------------( C )
A.圆形方孔钱 B.刀形币 C.五诛钱 D.银元
17.下列关于冒顿单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秦汉之际,匈奴族的杰出首领 B.首次统一蒙古草原
C.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D.与西汉订立和好盟约
4
18.贾谊(公元前200一公元前168)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引文指的是--------------------------------------------------( B )
A.蒙恬率军反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C.窦固率军反击匈奴 D.窦宪大败北匈奴
19.卫青、霍去病沉重打击匈奴的地点是-------------------------------------( A )
A.漠北地区 B.蒙古草原 C.河西走廊 D.河套地区
20.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西汉政府反对 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 的斗争
21.“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首诗是现代史学家翦伯赞所作,他在诗中赞扬了------------------------------------( C )
A.汉武帝 B.冒顿单于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22.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几种植物是----------------------------( B )
①水稻 ②葡萄 ③小麦 ④核桃
A.①②③ B .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 A )
A.西亚和欧洲 B.日本 C.朝鲜 D.东南亚
24.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后果是---------------------------------------------( A )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25.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C)
A.使中国和西欧直接交流 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片
C.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26.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的实物制造于--------------------------------------( A )
A.西汉早期 B.西汉晚期 C.东汉早期 D.东汉晚期
27.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 C )
①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 ②武王伐纣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商鞅变法
⑤焚书坑儒 ⑥班超出使西域 ⑦文景之治 ⑧城濮之战
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⑤⑧
C.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
28.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相同点是------------------------------------( D )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有孙权参加 ③都采用了火攻
④都是以少胜多 ⑤都是军阀之间的斗争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9.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C )
①孙权 ②曹操 ③刘备 ④曹丕 ⑤诸葛亮 ⑥袁绍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0.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C )
①东汉结束 ②刘备称帝 ③赤壁之战 ④孙权割据江东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4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1.阅读材料回答:
(汉景帝说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1)这段话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2分)
农本思想
(2)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2分)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3)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2分)
文景之治
2.毛泽东曾经在诗词《泌园春•雪》这首诗词中这样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你(1)能说了这句诗词中指的是哪两位皇帝吗?(2分)
(2)请你结合史实说一说这 两位哪位的功劳更大?(要求理由充实,符合史实)(8分)
我认为汉武帝的功劳最大,因为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以下措施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1)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封国越发越小。(2)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太学。(3)经济上: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或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劳最大。原因略。
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 也没有战争之苦。
(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分)
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
(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2分)
材料一是指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 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2分)
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
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4
4.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并写出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6分)
魏国、都城 蜀国 和 吴国。
( 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4分)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3)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2分)
周瑜,诸葛亮。
(4)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4分)
因为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 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传染病。这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而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火攻曹军。结果大败曹操。
(5)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2分)
如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也可以写其它人。言之有理即可)
4